作者 DavidChiou
标题 “三昧”与“正受”的注释
时间 Fri Feb 11 03:44:40 2011

一般佛学辞典,若是要精简的说,就说三昧的义译为正受。

不过今天复习 Ab Tsai 所写“观色无常”一文,看到其中引用的《杂阿含经》经文,有对这二者作区别。查佛学百科,的确也有论中是有区别。不知道大家就《杂阿含经》本身的用词而言,觉得“三昧”与“正受”两者的注释,若要考量这不同点,如何写才正确严谨?(先不考虑其他经,毕竟各经翻译有时会有些差异。)

以下这段引用“观色无常”一文:

依佛所教的方法去“观”,也叫禅定,有禅定就会有三昧,三昧在别的经典里也叫做正受,但是“三昧”和“正受”这二词,世尊在《杂阿含》里是有差别的,我们来了解一下:(杂阿含八八三经)p0222

====================================
(八八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禅。
1-有禅三昧善。非正受善。
2-有禅正受善。非三昧善。
3-有禅三昧善。亦正受善。
4-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

第一类禅,三昧很好,但正受不好。这是什?戒行不足者的三昧也。像是提婆之类的神通者。

第二类禅,正受很好,但三昧不好。也就是有些大德戒行圆满,智慧解脱,不过从来没听过有什神变之境的。

第三类禅,三昧很好,正受也很好。例如那些老老老师兄阿罗汉们就是三昧和正受都很强。

第四类禅,三昧不好,正受也不好。像我们这些后世小子们,好心作卦歹心作卦,别说戒行圆满啦,连要好好的收收心也没法子。像我们这类的虽然也叫行禅,不过是第四名的禅。(反正有五名内啦 Orz)

作者 Melon888
标题 Re: “三昧”与“正受”的注释
时间 2011年 2月11日 10:10:32 星期五

以下是小的个人的想法,没有经证,只是很奸诈的想趁此机会顺便请大家帮忙看看我有没有自以为是的太离谱,谢谢!

我相信每一种文化,对于生活中越常被经验到的事情,依照其所经验到的深浅不同的程度,应该会有越多相关的形容词汇。例如佛教相当重视“禅定”,所以表达“禅定”深浅不同程度的词汇也有无数种。

我记得之前站上好像有讨论提过,1-4 禅(三昧)的每一种都有接近其 100 % 状态的“近行定”。所以也许通过该“三昧”的“近行定”而正式 100 % 达到该禅时的状态,就叫该三昧的“正受”?

不过,禅定是一种中性的力量,好人坏人都能练成,就看练的人要把这个强大的力量导向什么方向(最好的方向当然就是导向解脱的智慧),经上就说有无量种种“三昧”。

所以我猜想,也许有些三昧本身比较奇怪,例如叫做“把一切众生都观为石头三昧”(我先乱讲)。这种三昧的出发点和解脱无关,但当一旦 100 % 达到该禅的正受状态时,反而有助于开发无常无我的解脱智慧。这种的就叫“有禅正受善,非三昧善”。

又或者有另一种“观极细微想蕴三昧”(我瞎掰的)。练的时候满心高兴,以为可以好好的观“想蕴无常”,谁知道一旦入该三昧的“正受”,却不小心一定就是八万四千劫,根本忘记要在三昧中作慧观,再回头已百年身。这种的就叫“有禅三昧善,非正受善”。

这样?:p


作者 Heavenchow
标题 Re: “三昧”与“正受”的注释
时间 Thu Feb 17 01:14:17 2011

(杂阿含八八三经)p0222
====================================
(八八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四种禅。
1-有禅三昧善。非正受善。
2-有禅正受善。非三昧善。
3-有禅三昧善。亦正受善。
4-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看了一下南传的译本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883.htm

虽然没有答案, 但可以看到一些端倪.

感觉 “禅定” 本身包含的项目就很多, 所以细分就可以有某某方面善, 某某方面不善.

但三昧与正受各是指什么方面? 却也看不出来. :(

依丁福保辞典, 三昧是 sama^dhi , 正受是 Samaya 我想就是类似的词如禅, 定, 三昧, 等至, 等持...都可能译为正受, 这得看到原文才知道是哪一个词译过来的.

如果是一般的经文, 或许就写明禅定一词有多种译法, 如: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但细微处应该是多少有点不同的。(大乘义章的经文是给大家看看的,放在阿含经中可能不太适合)


作者 DavidChiou
标题 Re: “三昧”与“正受”的注释
时间 Mon Feb 28 11:35:28 2011

我研究之后,北传的看法结论如下:

禅定有各种别名,像“三昧”、“正受”都是禅定的别名,这些名词通常可以互用,但各名词间又有些细微意义的差别,本经即指出“三昧”和“正受”的差别:

“三昧”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

“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依据修定的方法,可以将禅定区分为非常多种法门,例如安那般那(观呼吸)、三三昧、四无量心、十遍处、不净观等,可成就各种三昧。除此之外,像《增壹阿含经》〈弟子品 4〉记载各比丘分别精通金光三昧、金刚三昧、日光三昧、雷电三昧等各种三昧。三昧除了修定外,也可能达成特殊的功能,像金光三昧就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十诵律》卷八则记载波斯匿王有官兵修习了慈心三昧后,曾以慈心三昧折伏了叛贼。《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05经则记载大目揵连入三昧,而以脚趾就震动了天帝释的天宫。这些是由定力引发神通的作用,不须要多深的定境,甚至是在欲界定的层次就能发起一些神通。

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将禅定区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不外乎欲界层次的定、色界层次的定、无色界层次的定,以及解脱的定。

同一种“三昧”可以修到不同的定力深浅,例如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禅、二禅、或更深的定境。符合佛法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举例来说,金光三昧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这是一种“三昧”,但由金光三昧将心力专注在所缘境,以证得初禅至四禅,甚至获得解脱,则称为“正受”。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的举例,外道无想定及佛教灭尽定为“正受”但不是“三昧”(灭了心识所以没有心专注于一境),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还没有彻底离于五欲及恶法),四禅及四无色定则既是“三昧”也是“正受”。

在区分了“三昧”和“正受”的差别后,本经中接着进一步提到修习禅定时其余面向的善巧,例如是否能自在地持续入定、自在地出定等等,这些都是须要勤加练习才能熟练的禅定技巧。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举例十一个面向的善巧:定的善巧(等持的善巧)、等至的善巧、持续的善巧、出定的善巧、顺意的善巧、所缘的善巧、行境的善巧、引发的善巧、谨慎彻底的作者、常作者、随顺有益的作者。南传经文结构和北传不同,南传注释书的诠释也不太相同,但背后所要表达的重点则是大同小异。


David Chiou:

也请大家帮忙看一下这句话:

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还没有彻底离于五欲及恶法)

为何欲界定是“三昧”但不是“正受”,好像经论中还没看到清楚又易理解的说明,以上括号中是我自己的想法。

是否有更好的解说,毕竟经中没有解释,南传注释书来另一套不同的解说,但那套解说逻辑上似乎不是很清楚(也可能是因为我读到的较片段)。

南传阿毗达摩对于证果须要的禅定能力如何界定? 须要初禅以上还是近行地即可?

Anyway 不影响最大的重点,“读经拾得”中写的部分应该还算是大致共通的部分,或是说得过去的部分。


Heaven Chow:

南传阿毗达摩对于证果须要的禅定能力如何界定? 须要初禅以上还是近行地即可?

不需要初禅,通常是说近行定即可,而证果时,定力至少等同初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有如此解说:

不以禅那为基础而修习观禅的禅修者名为“纯观者”(sukkhavipassaka)。当这种人达到道果时,其道果心与初禅相符。

.......中略......

不论是纯观行者或止行者,一切道心与果心都是一种禅那心。如此视之是因为它们有如世间禅那一般,完全投入地思惟其目标,亦由于它们的禅支之强度与相符的世间禅那相等。


Heaven Chow:

藉这个机会,到一行辞典查了一些资料,终于了解等至与等持的不同了。 🙂

对于你贴的那篇,这句比较不知道是否有出处?

【符合佛法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因为正受是指正确的到达某种境地,但没看到要符合佛法。后来查到这段似乎有点关联: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104:
“能持种种胜平等法故名等持。大德说曰。即此等持亦名等至。此复多种。谓善法等至。不善法等至。无记法等至。九次第等至。两两交会亦名等至。于此义中。唯说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续平等而转故名等持。不善无记等非此所说。”
(CBETA 2021.Q1, T27, no. 1545, p. 539a24-29)

文中也有提到【不善法等至】,意思应该是指到达不善法的境地吧。

但文中也有提到【于此义中。唯说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续平等而转故名等持。不善无记等非此所说。】

大概就是说,虽然善、不善、无记法都可以说等持,但通常等持只用在善法的情况吧。


David Chiou:

对于你贴的那篇,这句比较不知道是否有出处?
【符合佛法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谢谢! 这是采用 Ab Tsai 的解说,这解说是我见过清晰又合理的说明,还没见到更合逻辑的说法,加上我之前查北传论当中举的例子,也都不违背,所以采用。庄居士的对读中有提到南传注释书中不同的解,但我没看懂,不敢引用没读懂的东西 :-D

论中举例如下:

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的举例,外道无想定及佛教灭尽定为“正受”但不是“三昧”(灭了心识所以没有心专注于一境),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还没有彻底离于五欲及恶法),四禅及四无色定则既是“三昧”也是“正受”。

⇒ 欲界定也算是“正确地到达欲界定的境地”,却不算是正受,这是我唯一觉得无法完全解释的地方。


Heaven Chow:

我猜想,近行定之类的未到地定,心也是有某种程度的稳定,同样是镇伏五盖,所以可以说是等持。但因为未到地,没有一个明确的境界,所以不算是等至。


David Chiou:

论中这个论点不知确切的理由,有建议怎么修改吗?

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还没有彻底离于五欲及恶法)

还是保险起见,不管读者能否理解,不解释而只写:

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

Heaven Chow:

我是建议不解释,因为也不知道实际理由。

目前我的理解是,三昧善表示能好好住在定中,三昧不善大概就是定力不持久、不稳固。

而正受善就是能很快的入定,而正受不善大概就是入定的过程或阶段比较困难。

 
agama/研討_三昧_與_正受_的異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1/03/30 18:1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50598621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