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

《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6经提到“利智.出智.决定智”,会摆上这三样不会是拿来当花瓶用,应该有他的作用在,从经文中一样样找出来看。

a.利智:又称为利智慧,由于是观内外六处而得,若得此智慧则已超越身见。

杂阿含经卷十一:“肉者谓内六入处。外皮者谓外六入处。屠牛者谓学见迹。皮肉中间筋骨者谓贪喜俱。利刀者谓利智慧。多闻圣弟子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烦恼.上烦恼.缠。”

利智(庄春江先生的阿含辞典):另译作“深利智慧、利智慧、明利智慧”,“利”是“犀利、锐利”,即“犀利之慧”,南传经文作“利慧者”,其注解书解说为这是“能在 一坐间迅速断除所有的杂染而证果者”,《杂阿含第二七六经》以利刀屠牛为譬喻说是“以智慧利刀断截一切结、缚、使、烦恼、上烦恼、缠”,参看“智”、“慧”。(相关词“于法利智”“于法,利智”)

b.出智:又称出离智慧,能断戒取。

杂阿含经卷三十五:“舍利弗言。汝法是恶说法.律。恶觉。非为出离.非正觉道。坏法.非可赞叹法.我所有法是正法.律。是善觉。是出离正觉道。不坏.可赞叹.可依止。”

c.决定智:能度疑。

别译杂阿含经卷九:“有优婆塞。于三宝所。深得净信。归佛法僧。于佛法僧。得了决定。无有狐疑。又于四谛。亦无疑心。已得见谛。获于初果。”

别译杂阿含经卷八:“云何而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耶。佛告释摩男。断除三结。身见戒取及疑网等。断三结已。成须陀洹。更不复受三涂之身。于无上道。生决定信。人天七返。”

别译杂阿含中还多一个【疾智】,又称为速疾智。这疾智闻法便解来头可不小:

佛说鸯崛髻经卷一:“尔时世尊观乐指髻。便告诸比丘。汝等。颇见比丘中如我弟子。有【捷疾智闻法便解】。所谓伽瞿比丘闻法便解。诸比丘言。不也世尊。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中第一比丘有捷疾智。所谓指髻比丘是。”

所以证得“利智、出智、决定智”分别断除“身见、戒取、疑”,也就是断三结。


Russ Wang:

所以证得“利智、出智、决定智”分别断除“身见、戒取、疑”,也就是断三结。

按照对应的南传经典 《相应部尼柯耶》相应部55相应25经/释迦族人色勒那尼经第二 来看,即使已经断三结的初果圣者,乃至有些二果圣者,也未必都具备这三种智:

“摩诃男!这里,某人是对佛达一向有净信者(中略) 他没具备捷慧、速慧,也没解脱,他以三结的灭尽,以贪、瞋、痴薄,为一来者,只来此世一回后,得到苦的结束 ...... ”

《瑜珈师地论对这三种智的解释:

  • 言捷慧者:速疾了知故。
  • 言出慧者:于出离法,世间离欲,能善了知故。
  • 言利慧者:尽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故。

就我的理解,就像初果向也有随信、随法行的根性分别,是否具有利智、出智、决定智应是跟过去累积的波罗蜜有关。

另外,“利慧” (tikkhapañño)在其他经文则有“锐利慧、捷疾慧”的不同译法,因此 root 所说的疾慧很可能跟利慧一样。

“决定智”(nibbedhikapañño)另有译为“抉择慧;择慧;明达慧”。

南传认为阿罗汉必定具备明智(paṇḍīto)、大慧(mahāpañño)、机敏慧(javanapañño)、利慧(tikkhapañño)、抉择慧(nibbedhikapañño)。

利智、决定智可以对应,但出智是什么就不晓得了。这部分即使相应部不同经也也不一样,别译杂阿含做 “疾智、利智、厌离智” 也与杂阿含不同, 我想应该不用细究, 不过这三智不是初果的条件是确定的

 
agama/研討_什麼是_利智_出智_決定智.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405520439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