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

《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和《杂阿含经》的“诸天相应”两者只有少数几部经不同(以下有 ! 标示者代表《杂阿含经》没有相对应经文者):

1

2

3

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16

17

18

19

20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34

35

36

37 !

38

39

40

41 !

42

43

44 !

45 !

46

47

48

49 !

50

51

52

53

54 !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

64

65 !

66 !

67 !

68

69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

79

80 !

81 !

顺道一提,《杂阿含经》“天相应”佚失的上半的对应内容,不是对应到《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SN1),而是南传《增支部尼柯耶》集8〈布萨品5〉第42到第46经。

[读经拾得]

SN 1.14

从 SN 1.14 开始,巴利藏可能是为了抄写的简洁,除了 SN 1.21, SN 1.31, SN 1.41 等各品的第一经有完整的内容外,其它各小经通常只留下偈子而省略了一开始的天人拜访及最后信受奉行的记载。这样子简化的内容,通常第一段是天子发问,第二段是佛陀回答。

在菩提比丘英译及元亨寺版有写第一段是天子的问题、第二段是佛陀的回答,庄居士版可能因为直译所以没注明。

SN 1.27

问:此经经文是在譬喻什么?

“溪流从何处折回?轮转在何处不转?名与色在何处被破坏无余?”

“水、地、火、风无立足之处,从那以后溪流折回,在这里轮转不转,在这里名与色被破坏无余。”

答:

这些是佛经中常见的譬喻:

“溪流”指生死之流,“溪流从何处折回”指如何可不陷于生死之流?

“轮转”指轮回,“轮转在何处不转”指轮回到何处停止?

“名与色(五阴)无余”,自然就是指五阴灭尽的涅槃,也就解脱了轮回。

此处回答的“水、地、火风无立足之处”是说没有任何四大(色阴)的影响力,这仍是譬喻,不须要太计较细节(例如无色界众生的议题)。一般众生通常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后,产生后续的心理运作(受想行识阴)。相对的,涅槃已解脱了任何的色、声、香、味、触的执著,算是四大无立足之处的地方。

也可参见本经的对应《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601经经文,在细节上较南传经文更合理。

SN 1.34

本经说“那些世间中美丽的,它们不是欲,男子的欲是贪的意向,世间中就如实地保持美丽的,而慧者在这里调伏欲。”

所谓“色不迷人人自迷”,同样一个东西,某些人就迷,某些人就不迷。为什么会迷,而无法放下?

本经所述,如同《杂阿含经》卷九第250经讲“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人不一定就会被物所绑住,物也不一定就会被人所绑住。“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由于有欲贪的关系,才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没有欲贪,就不会被物所役了,海阔天空,自由自在。

SN 1.41

“身外之物”

本经表示一切财物都是死不带去的,经文是:“盗贼、国王夺走,火烧掉、遗失。而最后离开,[留下]遗体、财产,有智慧者了知这样后,应该受用并且施与。如其能力地施与并且受用后,无过失地往生天界处。”

经中提到佛弟子在正当理财时也要留意的两个概念:

  1. 受用:过度啬吝的人有钱却不肯花钱、有钱却不受用,这也是种恶报。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十三〈地主品23〉第4经记载舍卫城曾有位大富翁婆提长者,对自己及他人都一毛不拔,虽然富可敌国但不肯花钱,生活清贫痛苦,结果死后全部的财产充公,往生涕哭地狱,白活一场。佛弟子则是量入为出,对自己及他人都有慈心,因此能对财产作出合理的运用,自己受用并布施给他人。
  2. 施与:有没有可能把财产带到后世?一个人的财物中只有布施掉的才能为后世带来安乐,财宝除了存在地上,也要存在天上,这是各宗教都有的善法。

在各国争相量化宽松(QE)的年代,钞票印越多也就贬值越多,等于是政府变相惩罚存钱的人,或许也算是种“国王夺走”,钱越存越薄。那有什么存款是不会贬值的?

布施。

SN 1.42

为什么“车乘的施与是安乐的施与”?因为车乘能让人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让人安乐。(本句菩提比丘英译为 “Giving a vehicle, one gives ease”,也就是有车子搭乘而方便了许多。)

为什么“灯火的施与是眼的施与”?因为没有灯火则黑暗中眼睛看不到,有了灯火后眼睛才看得到。

而这些也可能有一语双关的意涵,例如经中常形容佛陀的开示是:“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囚能救,迷方示路,暗惠明灯。”

SN 1.44

本经中譬喻的解释可能如下:

  • 一根本:无明。
  • 二漩涡:二边,即常见及断见。
  • 三垢秽:贪瞋痴。
  • 五岩石的深渊:五欲。
  • 十二个漩涡:六内入处、六外入处。

SN 1.45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 SN 1.45 经文提到“在欲之阿赖耶上不执著”,可见圣者解脱于阿赖耶。

若从唯识宗的角度来看,玄奘大师所译《成唯识论》:“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谓阿赖耶识是贪,总别三世境故,立此四名。”

由此来看,论师可能是为了分析以断除更微细的执著,而将六识细部区分出七、八(阿赖耶)识,一一灭除以证得涅槃。

其余讨论也可参见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2/F00100G2&num=4

1.47

  • 为何布施者是法住者?

“凡造园者、造林者、造桥人,凡施与饮水、井、住房:他们的福德日夜经常增长,他们是生天界之人,法住者、戒具足者。”

为什么布施的大善人是“法住者、戒具足者”?布施的大善人可以成为“戒具足者”还可以理解,但布施若不知佛法,为何是“法住者”?

其实相对应的《杂阿含经》经文是说“如法戒具足”,《别译杂阿含经》经文是“如法而持戒”、“正法净持戒”,这样就合理了,并不是说大善人是圣贤,而是他们的布施持戒也符合佛所教导的人天善法。

  • 从古代到现代的造林者

本经经文提到“造林者……他们的福德日夜经常增长,他们是生天界之人……”

如同现今的环保概念中,有些善心人士种树救地球,可见三千年前大家就知道要种树呀 :-)

  • 造井者为何能升天?

有刚学佛的同学问:“造井者为何能升天?是因为天界缺造井的人吗?”

其实是因为善心,为了让人们解渴而造井,由于善心善行而有善报。

若像现代违法挖井给鱼塭抽地下水,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害人害己的,则是造恶业,更不可能升天。

SN 1.48

《相应部尼柯耶》SN 1.48 的偈子是赞叹祇树给孤独园及舍利弗尊者,但似乎有点没头没尾,不知为何会有这偈子?

此经的前因后果,可见相对应的《杂阿含经》经文,卷二十二第593经,是说给孤独长者往生兜率天,成为兜率天子后,回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报平安,并赞叹舍利弗尊者。至于为何是赞叹舍利弗尊者而不是别位僧众?因为在给孤独长者发心供僧而筹建祇树给孤独园时,佛陀指派舍利弗尊者指导建园,自那时开始舍利弗尊者就成为给孤独长者的师友。

SN 1.52

“以不衰老,戒是善的”是说持戒不会因衰老而有减损。

“福德是不容易被盗贼拿走的”,也呼应前面 SN 1.41 所述的概念。

SN 1.62

本经说:“世间被心引导,心拖着世间转,心是一切都受其控制的一法。”或许也可说和《华严经》〈觉林菩萨偈〉:“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CBETA, T10, no. 279, p. 102, b1) 相关。依据《阿含经》,这心也是因缘生灭的,不应误解为外道的梵我,以为有个常住的真我。

《法句经》:“诸法意为导,意主意造作。人若清净意、或语或〔身〕行,乐事则随彼,如影之随形。”(CBETA, N26, no. 9, p. 13, a9-10 // PTS.Dhp.1) 也有类似的意义。

SN 1.73

本经说“信是男子的最上财产”,这样的重要性也可从“信根”是五根的第一个看得出来,阿毗达磨里说明信心的作用是乐求三宝、乐求善法,而许多经中都有说由于信佛因此能弃恶向善乃至解脱,例如《华严经》卷十四〈贤首品12〉:“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CBETA, T10, no. 279, p. 72, b18)

一方面,佛法不鼓励盲信,而更着重亲自见道;另一方面,有对正法的信心,而能持戒、而能修定、而能发慧,证得智慧后已亲自见证了真理,自然不须要盲信。

SN 1.75

本经说“正确地设定言语与心意后,不以身行恶”是指身、语、意三业清净。

本经说能够立足于以下几点并依正法而行,则不必畏惧来世:

  • 正确地设定言语与心意后,
  • 不以身行恶,
  • 住在充满食物饮料的家,
  • 有信、柔软、分享、亲切。

至于经文中提到的“四法”是哪四法?菩提比丘提到觉音论师注释《相应部尼柯耶》所著的《显扬真义》列举以下 A、B 二种数法,并表示 A 听来更合理些:

A:
清净身、口、意业,并且

  1. 有信、
  2. 柔软、
  3. 分享、
  4. 亲切。

B:

  1. 清净身业
  2. 清净口业
  3. 清净意业
  4. 有信、柔软、分享、亲切。

SN 1.78

本经说凡夫“不应该将自己布施[出去],不应该永远舍弃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菩提比丘注解为 Spk: One should not give oneself away by becoming the slave of another, but an exception is made of all bodhisattas. So too, except for all bodhisattas, one should not relinquish oneself to lions and tigers, etc.

菩提比丘是说凡夫不应把自己布施出去、让自己变成奴隶,除了大菩萨(如佛陀本生)舍身喂虎这种行为(因此此经指明“凡夫”不将自己布施出去)。

 
agama/研討_南傳_相應部尼柯耶_諸天相應_的其餘經文.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08/08 13:00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98151016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