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四念处的“法”是只有“佛法”还是指“一切法”?


David Chiou:

四念处的“法”基本定义是包含一切法,像是六入处的法境。不过这范围太广了,容易变成谈玄,因此得举实例:

谈到法念处的南北藏传各经文,都有列出“五盖”及“七觉支”,因此“五盖”及“七觉支”是最基本的例子。而有的经文还列了五蕴、六入处、十二因缘、四圣谛都加入法念处,也可见法念处是包含一切法(当然也包括“佛法”,借由观察一切法 dharma/dhamma,而体悟佛法 Dharma/Dhamma)。


guest:

请问“心念处”和“法念处”有何不同?


Heawen Chou:

底下经文第一句是针对“心”, 而法念处是指整体的, 例如爱有六爱身, 眼爱, 耳爱....乃至识爱, 心中起贪爱是心念处, 整体的观察才是法念处的重点.

《中阿含经》卷24〈因品4〉: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

....中略...

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 (CBETA, T01, no. 26, p. 584, a5-25)


Bowen Ke:

个人看法: “心念处”着重在知觉心的状态,例如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引自 David的句子)

而“法念处”从一个修行的角度来看,是借由观察身心的状态之变化,来了解身心变化的法则。例如,啥么刺激会使自己从无贪变成有贪。或是持续的意欲支持驱动完成一件事。 所以有了解身心变化生灭过程的规则之意。(因此,“忆念集而法集,忆念灭而法灭”的忆念,如果照字面意思猜测,是因为必须了解一段时间的过程之中,身心的变化生灭情形。)


Heawen Chou:

大刚曾提到:“法念处”会依照佛法的考量来加工了,例如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等。

我认为调伏五盖, 培养七觉支, 应当不是法念住的范围, 也就是说, 我觉得法念住就只是单纯觉察这些法的生起与灭去. 而不是包含如何调伏五盖, 如何培养七觉支, 如何去做是另外的法门.


David Chiou:

关于五盖、七觉支归类在“法念处”,可参考《中阿含经》念处经: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欲知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调悔。内实有疑知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复次,比丘观法如法。比丘者,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法、精进、喜、息、定。比丘者,内实有舍觉支知有舍觉支如真,内实无舍觉支知无舍觉支如真,若未生舍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觉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 ”

《增壹阿含经》及其他的经典也通常这么说,例如下文就是讲七觉支属于法念处“云何比丘法法相观意止?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观、依无欲、依灭尽,舍诸恶法。修法觉意、修精进觉意、修念觉意、修猗觉意、修三昧觉意、修护觉意,依观、依无欲、依灭尽,舍诸恶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

(下一段则是说观法如法包含七觉支。)

Heawen Chou 说得也有道理。“法念处”理论上是单纯的认出五盖。实务上,认出五盖后自然也有减轻五盖的效果,但我若说法念处就是调伏五盖,则不精准。要想想怎么写比较精确。


Heawen Chou:

我所说的培养七觉支, 是指没有生起七觉支的, 教导如何生起, 进而如何增长.

但我觉得法念处并不包括教导这些, 它只是知道若有七觉支, 就如实知道有. 若没有生起七觉支, 就如实知道没有, 并不包含进一步去培养, 只是当下清楚了解而已.

大刚提到的经文, 似乎也是如此.


David Chiou:

的确,已更新为:

“法念处”的简单解释更新为: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更新后的解释强调“法念处”的“单纯觉知”的层面。也保留了“进一步”能如何的层面,因为许多经典要不就是将法念处后面衔接着培养七觉支,要不就是将培养七觉支直接包含在法念处当中,例如《增壹阿含经》卷5〈壹入道品12〉:“云何比丘法法相观意止?于是,比丘修念觉意,依观、依无欲、依灭尽,舍诸恶法。修法觉意、修精进觉意、修念觉意、修猗觉意、修三昧觉意、修护觉意,依观、依无欲、依灭尽,舍诸恶法。如是,比丘法法相观意止。”(CBETA, T02, no. 125, p. 569, a18-23)

四念处厉害的地方,就是在觉知时,例如觉知五盖,将五盖转为所缘,自然五盖的力量就会削弱;再加上如理作意,五盖调伏自然生起七觉支,七觉支第一个“念觉支”是四念处,而引起其余的各觉支,终至觉悟。

这种已不只是单纯的觉知了,而是因为觉知诸法而能进一步应用佛法、达成解脱。


David Chiou:

“心念处”和“法念处”有何不同?更新如下:

“心念处”只觉知“心”,“法念处”则觉知诸法。

“心念处”着重在觉知心的状态,例如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单纯客观地觉知,自然能体会心的无常,没有一个恒常的心识或灵魂。

“法念处”则着重在整体认知,例如觉知五盖、七觉支等诸法及其因缘,体悟身心变化的法则,自然迈向解脱。


Linus Hsao:

“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云何观法如法念处?眼缘色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比丘者,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法如法,谓内六处。

什么是内结,多想想。


David Chiou:

Linus Hsao 是内行的啦 :-) 这个“内结”也可说是“五盖”的贪欲盖等的一环。

当然,传统上也有人将所有这些都取联集列出,将法念处列出包括五盖、五蕴、六入处、七觉支、四圣谛等,都如实知,这样的广说也是正确的。

若就简单易懂而言,各经中提到“法念处”时共通的是“五盖”及“七觉支”,其余的几项不同经中会作不同的省略。聚焦在五盖及七觉支或许可较容易地彰显四念处的目的:迈向觉悟、解脱。

其实“心念处”也类似,众所周知的就是“有贪心、无贪心……瞋……痴……”,但《阿含经》的不同经讲“心念处”时其实还列了散乱等等各种不同的心,那就更为详尽。至于其它的经典及论典就列更详尽了,像《大日经》就列了百六十相续生心。初学者从贪、瞋、痴会比较容易理解,但也不须要限于贪瞋痴这三类就是了。

 
agama/研討_心念處和法念處有何不同.txt · 上一次變更: 2022/04/30 13:2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8484029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