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无著比丘演讲中提到: 随观身分的主要层面,当然在于把它和心联系起来,它是为了引导我们转变观点、为了引导我们培养不执著、为了提供我们一个工具,来处理感官欲望,当欲望可能失控的时候。 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伦理(ethics)的潜在考量,以伦理作为基础,以及与伦理的相互关系,这对念住的练习非常重要。 伦理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课题──从修行的开始到觉醒的最高层次。它也在这里──与心的状态合作的能力,如果它失控了,它可能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 因此,性欲的问题化,感官欲望,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变成禁欲者。这一点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作为念住的练习,清楚地知道我们身处何处,我们想要前往何处,是很重要的。 它只是作为一种工具,当感官欲望即将失控的时候可以使用──当肉欲之火即将烧到自己和他人时。 这也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对快乐的追求在心理上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身体上的意义要小得多。身体上的快乐并不像心理上的快乐那样真正令人满意和持久。 ethics 辞典中是译为“伦理”或“道德”,在佛经中是怎么讲的呢? David Chiou: 这边的 ethics 是指“道德准则”,也就是佛经上说的“戒”。 个人觉得翻译为“道德准则(戒)”较容易理解,不过发现他其他几本书中 ethics 译为“伦理”(其实“伦理”的白话解释也是“道德准则、规范”),有些地方译为“道德准则”反而奇怪,若求一致性也只好译为“伦理”。 对欧美人来说,“伦理”可能还是比“戒”来得容易理解的东西,或许也可避免与摩西十诫(上帝规定的,绝对正确的,不容质疑的强制权威规定)搞混,毕竟佛教的“戒”是出自于防非止恶的脉络,有修行上的意义,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律法,可能因此无著比丘才没用 discipline / precept 一类的词吧。 可以在翻译为“伦理”第一次提到时加括弧(戒),这样以帮助有读经背景的中文读者理解? Murphy Chen: 我个人的印象是“伦理”有偏向人际关系的层面,且国语辞典的定义:“伦理道德” - 维系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 查了一下 WiKi (条目:伦理学),“伦理”与“道德”的确在一般情况下几乎是等义、可以互换的名词。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A6%E7%90%86%E5%AD%A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