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oto:

在 abstsai 的“观色无常-9”一文中说:
我们由经中记载许多世尊为别的比丘解除痛苦的例子可知,世尊深懂现世中肉身色相的痛苦解除之道,例如有一次,一位病重痛苦不堪的比丘快死了,阿难请世尊去看看有没方法帮助他,世尊于是就去看那位病重的比丘,世尊为他说法,后来那位比丘死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阿难觉得很惊奇就问世尊。世尊回答他解除肉身痛苦的主要关键在于“五下分结”的解脱。
c.f. 《杂阿含经》卷三十七第1023经
五下分结的身见并不是心理上的“认不认为”,而是真正的身体的觉受,病比丘要真的身体不痛了,死时才能诸根喜悦,这可不是可以“装”得出来的。

有个疑问请问一下,诸根喜悦是什么样的身心状况? 身心状况若是 “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气色不错的样子?) 那为什么不继续好好活下去,却得非死不可呢?


David Chiou:

这边的“根”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诸根喜悦也就是五官没有扭曲变形痛苦挣扎那种临死的相,而是安祥地圆寂。

古印度认为人要活着必须要有煖(身)、寿(命)、识(心),也就是说除了身心正常运作外,由业而来的生命还要够长。“诸根喜悦”跟活多久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人快乐但早死,有人歹活但长命,有人死时痛苦、有人死时平和,并没有说快乐的人就不会死 :-)

病比丘会重病而死自然是因为过去业缘的关系,本来就该病死了,但由于佛法所以他身苦而心不苦,能够安祥圆寂。


David Chiou:

关于身苦但心不苦,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锺盛义:

各位师兄,以上总结看到死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abstsai 师兄的: 五下分结的身见并不是心理上的“认不认为”,而是真正的身体的觉受,病比丘要真的身体不痛了,死时才能诸根喜悦,这可不是可以“装”得出来的。

邱师兄的: 叵求那比丘会重病而死自然是因为寿命已尽,但由于佛法所以他身苦而心不苦,没有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变形、痛苦挣扎的死相,而是安祥地圆寂,因此“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

一是话真正的身体的觉受不痛,另一话身仍苦但心不苦,这两个不是一个档次滴。感觉abstsai师兄说的真的身体不痛的修行水平高些,受被阻断似的。

请教师兄这两者何同何异?

从经文来看看,好似死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是因为断了五下分结。 断五下分结能真正让身体觉受不痛么?断五下分结能让受蕴不作用么?


David Chiou:

锺大德真细心。这其实有二种情况:

1. 完全伏住身体的苦:这须要很高的定力,例如进入灭受想定(灭尽定)能断绝一切身心的受想,佛陀年老身体较差时就常用这招。

c.f. 《长阿含经》卷二:“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留住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CBETA, T01, no. 1, p. 15, b2-5)

但在日常生活没入定时,佛陀也是有因缘所生的身苦,背痛也要休息,但心不苦。

c.f. 《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7经:“我今背疾,欲小卧息。”(CBETA, T02, no. 99, p. 195, c3)

2. 身苦,心不苦:这是在日常生活情况下最常见的状况,眼耳鼻舌身还是要对外境有所反映,也会有眼耳鼻舌身的苦或乐,但圣者心不因此而苦乐。

c.f. 《杂阿含经》卷五第107经:“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3, b14-19)

c.f.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0经:“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CBETA, T02, no. 99, p. 120, a25-27)

另一方面,在重病时是很难入定的,纵使平日定力好的人也很难在此时以定力关掉身受。像卷三十七第1024经中马胜尊者就因为重病中无法入定而觉遗憾,此时马胜尊者就是身苦得不得了,只是心不苦。佛陀毕竟是大医王,在此时教导马胜尊者把心念放在觉知五阴无我、贪瞋痴永尽的解脱上,毕竟智慧是不退失的,这“念觉支”也引生出“喜觉支”、“轻安觉支”等觉支,让身心轻安快乐,终至七觉支满足。《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三〈等法品39〉第6经等经也都提到七觉支有一定程度的治病效果,因此马胜尊者的病就痊愈了。

c.f. http://buddhaspace.org/agama/37.html#一〇二四

定力有退失,智慧无退失,是否能不“身苦”没人能打包票,然而阿罗汉一定能不“心苦”。


David Chiou:

这当中还有一些眉角,对佛经义理熟悉的同学不须要解释就能了解,为免较不熟悉经典的同学又很在意细节的想要深究,所以多补充如下。没想要咬文嚼字的同学可以略过 :-)

断五下分结可以在死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但死时“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不一定要断五下分结。

众所周知,许多横死的人在旁人念佛助念后,面容从恶相转为微笑,而“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断五下分结、证得阿那含,而是因为感应到天界或净土的详和,也可姑且说是另一边的定力的影响。

另一个例子是1024经的马胜尊者,他是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早就断五下分结又断五上分结,证阿罗汉了(此经南北传都称呼他为“尊者”,照理来说是证阿罗汉后的事)。虽然是阿罗汉,但马胜尊者因为重病而失去定力,才一时没办法用定力伏住身体的痛苦,直到佛陀教他把心念放在觉知五阴无我、贪瞋痴永尽的解脱上,才解除了身体的痛苦。

为何第1023经的叵求那尊者重病命终时断五下分结,能够“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五下分结是: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其中能断贪欲、瞋恚,比起入初禅(伏贪欲)的要求还高了许多,因此“诸根喜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也是合理的。再者,三果圣者命终后往生色界天,例如五净居天,然后证得涅槃,比起一般往生天界的人还高级得多。

abstsai 所说“五下分结的身见并不是心理上的“认不认为”,而是真正的身体的觉受”要表达的意思是“断身见并不只是在观念上的(心理上的“认不认为”),而是实证的”,句子中的“觉受”是指身受导致的心受,因此并没有矛盾。像《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36-342经就将“心受”分出来为“喜受”、“忧受”,以和“身受”区分,也是为了方便解释,并不是说“五受”和“三受”的说法有矛盾。卷十七第485经中佛陀就说了:“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详可见该经解说。


金山豆:

复有身中致命蛇毒,即将命坏身死却面色诸根无有变异的优波先那尊者,盖因识得阴非我、我所耳。

http://buddhaspace.org/agama/sub/252.html

 
agama/研討_諸根喜悅的病比丘為何非死不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560796737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