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

卷二十四第 615 经讲四念处圆满七觉支,其中这一句 “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

这一句 对应舍觉支 是否重点在于 最后的“如实知”呢?

否则这整句若只是三禅 则属于定觉支才对?

注解:
⑩ 舍念乐住:指三禅的境界,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


David Chiou:

嗯,这真得很难拆。一方面“舍觉支”也还不算证道,一般对舍觉支的定义也只是“心平等宁静,而能舍离”这种层次,还没有到证解脱智。

当初这么拆,是因为经文本身的分段,在“受身乐已,其心则定”之后说“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照这经的体例,看样子“心定者”是区分定觉支和下面一觉支,因此把后面归到了舍觉支。

可提出来讨论,看有没有别经对“舍觉支”的详细定义厘清可参考。


David Chiou:

卷二十九第810经分析四念处成就七觉支的经文,也有对应:

  • 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念住已,系念住不忘,尔时方便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
  • 念觉满足已,于法选择、思量,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修择法觉分已,择法觉分满足。
  • 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已,得精勤方便,尔时方便修习精进觉分,修精进觉分已,精进觉分满足。
  • 方便精进已,则心欢喜,尔时方便修喜觉分,修喜觉分已,喜觉分满足。
  • 欢喜已,身心猗息,尔时方便修猗觉分,修猗觉分已,猗觉分满足。
  • 身心乐已,得三昧,尔时修定觉分,修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
  • 定觉分满足已,贪忧则灭,得平等舍,尔时方便修舍觉分,修舍觉分已,舍觉分满足。
  • 受……、心……、法法念处亦如是说。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

其中舍觉分的叙述“定觉分满足已,贪忧则灭,得平等舍”文字上可对应到“舍念乐住”。

卷二十六第711经的“舍觉分”部分的文字也是“定觉满足已,贪忧灭,则舍心生,修舍觉支”。

因此将第615经的“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对应到“舍觉支”。这样对应背后的假设是佛教的禅定(正定)也已考虑到有“正见”等因素的基础,因此才能将禅定的舍与七觉支的舍觉支对应。

 
agama/研討_雜阿含經_第615經的經文如何對應捨覺支.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365771293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