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第39经讲的“识”,是住于色、受、想、行中,那么是不是“灵魂”? “识缘名色”的识,是不是就是“灵魂”?也就是“阿赖耶识”? 要不然“名色”是“色受想行识”,不就和“识”重复了? Bowen Ke: 我的看法是,”识缘名色”中说的”识”,指的还是六识。 杂阿含298经,
缘行识者,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缘识名色者,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至于是否的重复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在缘起的架构中,这不是问题。缘起本来就主张: 譬如三芦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并不主张五蕴之外别有依靠。特别把识提出来,我觉得是因为识对于修行者来说,有特殊的意义。识代表一种对身心六根的觉知,是任何修行的核心。阿含经典通常都是以实用或修习角度来说法。也有可能纯粹只是,当时外道以识为我,或是永恒的灵魂这种说法太多,所以特别把识提出来,说明五蕴互相依存的道理。 如果用比较口语的方式来诠释,我会说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主要是在说明 每个生命现象(名色—色身加精神)一定有识;而识也不独存,依赖生命现象。以入胎来说,在有生命现象(名色)之前,没有识。我不主张名色之外别有一个识然后能进入这个名色或是能支持这个名色的生长。没有名色这个能给识依存的条件,不会有识。而能称为生命(名色)时,其中必定有识。所以识跟名色,基本上是同时现起(如果不计较一两念这种时间差的话)。而且都是生灭的,互相依存的。 有一些可能是语言表达的问题。像是中文说,家长是家庭的依靠。这个我们可能也不会觉得语意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家长是包含在家庭中的。何况,五蕴都是刹那生灭的,后面生起的识依赖前面生起的识,这两个识并不相同。所以把识解说成六识,属于名色(包含六识),这种说法,应该没有矛盾。 仅供参考~ David Chiou: 赞同 Bowen Ke 的观点。《阿含经》中说的“识”,的确一律是“六识”,也就是眼识、耳识……意识。六识都是因缘生灭的,怎么缘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缘意、法,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而《杂阿含经》讲五阴、六根,不管怎么区分人的身心乃至宇宙,最大的重点就是这些都是因缘相倚而生,也就不是恒常不变的实有,因此而有所谓的三法印。 在世俗上,为了方便理解,一般人常将“识”解为“神识”,《阿含经》中也是有讲投胎时“神识”的。但若严格就经中胜义谛的说法,投胎时也只是另一次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倒不是有一个独立恒存的“识”跑过去。 《杂阿含经》卷二第39经: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html#三九 当中的“四识住”是解说“识”和“色受想行”辗转相生。这个“住”是譬喻,而不是说有一个单独的识可以跑进跑出“色受想行”中。 如果以佛学(论师)的名词来说,“识”为心王,“色受想行”为心所,心所不会单独存在,有“识”才会有“色受想行”,但也不会有单独的“识”。实际上第39经中佛陀就强调没有独立的识: 《杂阿含经》卷2:“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CBETA, T02, no. 99, p. 9, a11-13) 当然,佛教徒也不是不能谈“灵魂”这样的现象,凡夫有我见也就有灵魂一类的现象,只是佛教更强调这些是缘生缘灭的,因此佛教一般避免有这类让人误会有我恒存的用词,佛陀也一再避免弟子作神我的解读。至于在读《阿含经》时,个人认为还是以《阿含经》上对识的定义来理解会比较清楚 :) guest: 没有“灵魂之说”的话,如何解释轮回? 佛教说的“八识”是“灵魂”吗?也可以用来解释轮回。 David: 依《阿含经》来看,轮回就是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过程,由于身心的运作,感召新的身心,一直轮回相续。巨观的有一期生命的轮回,微观的也有当下念念间就轮回。 在佛教部派来说,大多部派将“识”区分为“六识”,少数部派或宗派将“识”区分为“八识”,原则上只是分类的不同,而不是根本法义的不同。 就将“识”区分为“六识”的部派而言,主张“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每一刹那都是由前一刹那因缘而生的,因此自然就会轮回下去。死亡投胎之时,也是由前一刹那的意识,成为下一刹那的意根,再缘起新的一生的意识乃至身心。 就将“识”区分为“八识”的部派而言,是将特别容易执著的识的功能区分出为第七末那识及第八阿赖耶识,八识也是迁流变化的。 “阿赖耶”Ālaya 原义为“染著”,因为染著而流转生死,彻底断除染著(在第39经中也就是譬喻为“水”的“贪喜”)才能解脱轮回。染著可以到很细微的程度,因此一些部派的论师特别提出而区分得更为详细,以断除之。 在狮子吼站上的“赖爷迷踪”对此也曾探讨过,对此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 http://buddhaspace.org/gem.php/fpath=gem/brd/BudaHelp/9/F00100F9&num=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