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 Chen: 经文大意: 佛陀看到了人们的生老病死,意识到自己也有一样的问题,兴起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便离开了皇宫踏上修行者之路。 偈颂:
“病法老法,及死亡法,如法自有,凡夫见恶。
南传经文(庄春江译) 心得: 佛陀毕竟是佛陀,看到问题后,就专注地投入于解决之道,并有以下的认知过程: 看见生老病死⇒知道有离欲法的安稳、出离年轻无病的骄慢⇒看见涅槃的可能性,不再受欲,投入清净梵行。 现在读佛经,我觉得比以前理解更多的是,佛陀的心理素质在还没出家前就已经远远的超越普罗大众吧。 看到生老病死后就直接投入沙门梵行、修禅定,这对普罗大众来说不太可能,所以谈经典的生活应用,我觉得还是要关注到当事人的现象场(注1),佛陀的现象场跟我们差太多了,一般人如我还是先从《专注的力量》开始读吧XD。 连面对问题有时都想逃避的我,先关注当下是否有觉察比较重要。 佛陀从想要解决老病死的寻求安稳之需求出发,虽然一开始还没办法完全解决,但就在这个需求下持续地寻找方法,也可以参照心理治疗学派的现实治疗;从简单、初步的想法、移动身体动作开始做,或自问并觉察:“我在哪?”“我在做什么?”; 八正道的话,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一路往前的叠加实践,正念则每支都搭配。 每个方法、每个当下、每个身体知觉都扣紧这个需求在做,也同时是在训练自己的专注/正念/正知。 以上想法不是佛经的正式解释,只是我尝试以自己对当代心理学的理解,来对佛经进行白话文诠释,做个佛经的可能诠释,也跟大家交流看法。
*注1:
现象场定义:Rogers提出现象学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知觉构成个人的现象场,所谓的现象场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经验世界。
因此在他看来,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正是这种内心世界而非客观世界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即决定个人行为反应的是个人的主观现实,非外在现实。 经文连结:http://buddhaspace.org/agama2/29.html Jian Chen: 20201225后记: 今天再读,我发现:佛陀可能是看见了,一旦再陷于欲贪,便不可能出离生死,但此时的佛陀还没发现十二因缘的细部法则,所以可能还会陷于否定感受的错误而修苦行,之前也还需要经历禅定的修学,大方向确定,但细部实践还需要修正,直到最后的最后,再逆观因缘而彻底正觉。 应景插个话,西方有圣诞节,东方好像是佛诞节XD Jason Chen: 有无明有识开始,众生只会继续有下去,佛陀也是到了人的极位,国王太子,一切都有,仍补不完那个心里要有的洞,没有宿世因缘,多生为人为行者,大概也是继续追逐一切有,只有发现有不是究竟,才开始减法,悟空法。 Huiyi Lin: Chen Jian 的心得很实际。😀 没错!佛陀的现象场跟我们差很多,而佛陀的高度心理素质是累生累世的修行来的。所以”经典的生活应用”,也跟每个读者的现象场有关。读了佛经之后,理解到什么,也就关联到一个人会不会应用,如何应用。 ”当事人的现象场”,此当事人是指自己?还是想要帮助的那个人?或两者都是? 假如一个人无法看清自己的现象场,也就无法关注他人的现象场。所以,想要帮助他人,要先学会面对自己的现象场、觉察内在,从而能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现象场显露出来的外在行为的问题所在。例如,有些学佛人很精进,喜欢读经并与人讨论,但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讨论是意气之争,还是自我表现,还是纯粹的法义交流?另有一些精进的学佛人虽然得到解行上的进展,但是偏偏没有觉察到自己越进步越助长我慢,自认高人一等或好为人师。 无论哪一种,这其中都有”有”,即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因为参与讨论、诘问别人、指导别人,或写一些看似深奥的佛法开示,可以满足自我存在的价值感。但是,这与佛法的灭苦之道是违背的。因为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觉察力不够,所以不断不断陷入类似的苦的集起,例如”别人不理解我”、”别人不认同我(很厉害)”之类的隐藏情绪,于是,反应于外在的行为就出现了说话容易得罪人。这时候谈”经典的生活应用”或想要度人学佛,就有点远了。 Chen Jian的心得已经写的很好了,只是画蛇添足,一点补充。讨论版本来就是开放给大家讨论的,但是有时候,还没累积足够的知识或经验之前,静默旁观、老实修行,绝对比在网络上打嘴炮更实际、更能自利利他。🙏 Chen Jian: 非常感谢学姐的详细回复~ 我也在学姐这篇的指导下,省思了我自己贴文的动机: 是寻求肯定呢?表现自己的理解呢?或是想跟大家讨论呢....?等等等 上述动机其实都有,不过在看到学姐详细的回馈后,我能对当下的心态做个反省,也是这个讨论给我的收获。 尝试将学姐的回馈理解为我自己能够应用的文字: 在进入讨论前,先厘清自己想要讨论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 然后省视一下:别人是否需要这个讨论、别人的需求是什么、我希望别人看到什么等等等。 * * * * * 我也联想到,十二因缘中的“有”,一种内心得到什么的存在感,也跟四食中的意思食、触食对应到,的确要常常反观:“我在这个讨论中是想要满足自己的什么需求?” 最后也会回到,“我累积了什么是想要讨论的,跟佛法相应吗?还是只是要满足自我的存在感而已?” * * * * * 我觉得,一下子就想得到解脱是困难的,回到当下这个狮子吼文字讨论的虚拟道场,省思一下“我的存在感,是怎样的展现在文字上?” 也算是我理解的“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中(网络上)”了 * * * * * 如将文字表现在网络,只是为了意气之争或是得到肯定而骄慢他人,这也如学姐说的: 不如先安静观察、踏实累积生活中的佛法资粮(如读经、拜忏、或者干脆打扫房间)更实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