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第984经提到的“十八爱行”,到底是什么意思? Google 搜寻结果连一页都不到,中文只有以下资料: 1. 杨郁文居士的论文:北传“十八爱行”之法说及义说 杨居士的论文看来是依南传《分别论》修订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AN 4.199,然后主要以南传《增支部尼柯耶》 AN 4.199 修订《杂阿含经》第984经。 杨居士的论文重点在于将“十八爱行”的文字结构修订为工整的形式,犹如拼图般兜出工整的形式,但是缺乏白话注解,对十八爱行各项意义的说明很暧昧,“义说”的部分各段有中英文或标点的小错误: “[有]我欲”,整句当作如是解︰─“[就有]‘我是如是也。’(`Itthamasmi’ti hoti`.)义[云云之爱行生成]。” “[有]我尔。”,整句当作如是解︰“[就有]‘我是如此也。’(‘ `Evam asmi’iti` hoti. )义[云云之爱行生成 ]。” “[有]我异。”,整句当作如是解︰“[就有]‘我是异此’(`Annatha asmi’iti` hoti.)义[云云之爱行生成 ]。” “相当于英语 dfi=ferently(不一样地、异此)” (下略) 以上第一句标点引号“︰─”重复,第二、三句“。”,”标点错误,第四句英文 differently 拼错,但未曾见有人提出讨论或修订。更重要的是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整句好像变成加密的文字看不懂了。不知是否有修订版的论文? 2. 庄春江居士的说明:《杂阿含经》984经 其中“附注”的部分有将各版本说法并列,看起来是依菩提比丘英译为主,但各经论间的对照看来有点乱。 另一方面,庄居士的“阿含辞典”在“十八爱行”一词内容和经文附注不完全相同,最后几个说明有错字(划底线的部分),因此意义不清: “爱行”,南传作“渴爱思潮”(taṇhāvicaritāni,另译为“渴爱伺察;爱伺”),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渴爱之流”(currents of craving):1.有我(我存在)2.欲我(我是这样的人)3.尔我(我正是这样的人)4.有我(我持续常住)5.无我(我消散无常)6.异我(我不是这样的人)7.当我(我将可能存在)8.不当我(我将不存在)9.欲我(我将会是这样的人)10.当尔时(我将会正是这样的人)11.当异异我(我将会不是这样的人)12.或欲我(愿我将是这样的人)13.或尔我(愿我将正是这样的人)14.或异(愿我将不是这样的人)15.或然(我将会成为)16.或欲然(我将会成为这样的人)17.或尔然(我将会这是这样的人的人)18.或异(我将不会这是这样的人)之观念。 3. 印顺导师的《杂阿含经论会编》: 印顺导师通常只要有改了较顺的文字或标点就改下去,在本经则直接全部放弃,一字未改,连断句都没动半个。貌似印顺导师也放弃细读或修改这经了? 有人能提供白话注解吗?
David Chiou: “十八爱行”本来就不容易解,庄居士是依菩提长老比丘英译,菩提长老英译原文这几个 footnote 提到他是参考南传《增支部尼柯耶》注释书《满足希求》,但觉得注释书某部分 obscure (令人费解), 甚至怀疑南传注释书是否完全如本经中所想表达的内容。看来南传这部分也是不太清楚:
北传大正藏中倒是有几部论写得较有条理,所举的例子也有助于理解,但南北传各论间采用的定义和所举的例子大相径庭,看来在古代对“十八爱行”就是各自解读、各显神通了。 到头来,毕竟“十八爱行”不是真理,只是列举基于贪爱而有的(自我概念)造作。既然是凡夫在世间的造作,那么本来就五花八门,要多少戏论有多少戏论,戏论并没有标准可言,因此古来的定义各自解读并不能说有错。 先列出我个人整理后的白话注解,并不是“标准”,只是提供作一种参考。至于相关的原始资料之后再贴上来了。 《杂阿含经》第984经中提到的十八爱行经文,CBETA根据杨郁文老师的论文而作的修订,如下: “谓有我故有:我欲④、我尔⑤、我ⓓ有⑥、我无⑦、我异⑧,我当、我不当、我当ⓔ欲、我当尔、我ⓕ当异⑨,或ⓖ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我ⓗ⑩,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然ⓘ⑪ⓙ,如是十八爱行⑫从内起。 列表如下所示:
白话注解: ④ 我欲:我是常存的。“我欲”在这里特指“我爱”,于自我深为贪爱,而认为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是长存的”。 ⑤ 我尔:我是如此的;我是这样的。即认为我同于某类人事物,例如我同于过去的自己,我是某国人,我是某职业的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正如同”。 ⑥ 我有:我(现在)是存在的。即现在有我,但没特别探讨过去、未来的我。例如现在这个健康的身体是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是这样的”。 ⑦ 我无:我是不存在的。即断灭论,例如我现在根本不存在,我现在没有健康的身体因此我不存在,我今生死亡即一了百了而不存在。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是断灭的”。 ⑧ 我异:我是相异的。指我异于某人事物,例如我异于过去的自己,我异于某国人,我异于其他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是相异的”。 ⑨ 我当、我不当、我当欲、我当尔、我当异:我应当要是存在的、我应当要是不存在的、我应当要是常存的、我应当要是如此的、我应当要是相异的。“当”即基于贪爱而认为自己“应当成为”什么、“想要成为”什么。其中“我当”即坚定地想要成为前面提到的“我有”,认为应当要“我有”,例如认为我应当要有健康的身体作为我。“我不当”即坚定地想要成为前面提到的“我无”,认为应当要“我无”,例如认为我应当要入深定以从世间消失。“我当欲”即坚定地想要成为前面提到的“我欲”,即执著自我而认为应当要成为恒常不变的自我,例如认为自己正服用长生不老药所以应当要长生不老。“我当尔”即坚定地想要成为前面提到的“我尔”,例如认为我应当成为美国人。“我当异”即坚定地想要成为前面提到的“我异”,例如认为我应当要变瘦,我应当要异于某族群。 ⑩ 或我、或欲我、或尔我、或异我:我可以是存在的、我可以是常存的、我可以是如此的、我可以是相异的。“或”指基于贪爱而觉得可以尝试,比“当”来得弱,比较不坚定。其中没有“或我无”,可能是因为断灭论只是假想而完全无法付诸实行,例如“我不存在”是违背事实的,而无法实践,“我今生死亡即一了百了而不存在”也无法在死前作任何尝试,因此不特别区分“我不当”的程度。 ⑪ 或然、或欲然、或尔然、或异然:我可能是存在的样子、我可能是常存的样子、我可能是如此的样子、我可能是相异的样子。“或……然”指基于贪爱而觉得可能可以尝试看看,比“或”来得弱,更不坚定。其中没有“或我无然”,可能是因为断灭论只是假想而完全无法付诸实行,例如“我不存在”是违背事实的,而无法实践,“我今生死亡即一了百了而不存在”也无法在死前作任何尝试,因此不特别区分“我不当”的程度。 ⑫ 十八爱行:十八种基于贪爱而有的(自我概念)造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十八种渴爱之流”。 校勘: ⓔ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杨郁文老师《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补上。 ⓕ “我”,大正藏原为“当”,今依据杨郁文老师《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改作“我”。 ⓖ “或”,大正藏原为“异”,今依据杨郁文老师《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改作“或”。 ⓗ 大正藏无“我”字,今依据杨郁文老师《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补上。 ⓘ 大正藏无“然”字,今依据杨郁文老师《由人间佛法透视缘起、我、无我、空》补上。 ⓙ “有我故有:我欲、我尔……或异然”五十字,巴利本作 Asmīti sati, itthasmīti hoti, evasmīti hoti, aññathasmīti hoti, asasmīti hoti, satasmīti hoti, santi hoti, itthṃ santi hoti, evaṃ santi hoti, aññathā santi hoti, api ha santi hoti, api itthaṃ santi hoti, api evaṃ santi hoti, api aññathā santi hoti, bhavissanti hoti, itthaṃ bhavissanti hoti, evam bhavissanti hoti, aññathā bhavissanti hoti,。
由十八爱行的例子也可知众生对“我”的执著,不仅限于婆罗门教说的“恒常、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更是日常生活自以为的那个“我”,例如将身心视为自在的那个“我”、盲从于族群认同的那个“我”、不安于现状的那个“我”、自我保护的那个“我”,不想面对现实的那个“我”……众生都基于贪爱而执著“我”,因此起了种种烦恼乃至轮回生死。 单纯是为了让大家稍微容易理解一些而写,但还是蛮复杂的啊……若有错误欢迎提出指正、讨论。详细写的话太花时间,毕竟我不需论文点数,就尽量长话短说了。
David Chiou: 在整理以上白话注解前,所参考、对比的经论如下: 菩提长老英译: “There are, bhikkhus, thes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and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And what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When there is [the notion] ‘I am(我是),’ there are [the notions] ‘I am thus(我是这样的),’ ‘I am just so(我正如同●),’ ‘I am otherwise(我异于●),’ ‘I am lasting(我是长存的),’ ‘I am evanescent(我是断灭的),’ ‘I may be(我可能是),’ ‘I may be thus(我可能是这样的),’ ‘I may be just so(我可能正如同●),’ ‘I may be otherwise(我可能异于●),’ ‘May I be(愿我是),’ ‘May I be thus(愿我是这样的),’ ‘May I be just so(愿我正如同●),’ ‘May I be otherwise(愿我异于●),’ ‘I shall be(我应是),’ ‘I shall be thus(我应是这样的),’ ‘I shall be just so(我应正如同●),’ ‘I shall be otherwise(我应异于●).’ These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933 “And what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934 When there is [the notion], ‘I am because of this,’ 935 there are [the notions]: ‘I am thus because of this,’ ‘I am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I am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I am lasting because of this,’ ‘I am evanescent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thus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I may be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thus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May I be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thus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just so because of this,’ ‘I shall be otherwise because of this.’ These are the eighteen currents of craving related to the external. Bodhi, bhikkhu. The Numerical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Anguttara Nikaya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p. 586). Wisdom Publications. Kindle Edition. 括弧里的中文是我的翻译,●是指某人事物的标签。 要留意的是南传是将句首的 “I am” (“我是”) 本身就当作十八爱行的第一个,结构上各程度是 6-4-4-4,因此和北传经论当中各程度为 5-5-4-4 的十八爱行无法完全对应。 2. 《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五〈5 摄事分.1 契经事〉: 复次,由四因缘,应正了知集谛所摄百八爱行。一、由内外差别故;二、由所依差别故;三、由自性差别故;四、由时分差别故。 云何名为内外差别?谓由内外六处为依,起诸爱行。
云何名为所依差别?谓爱依止五种我慢。何等名为五种我慢? 此五种爱自性差别,由有所依内处别故,说十八种爱行差别。于其外处,当知亦尔。此差别者,谓如于彼内六处中计我起慢,如是于色,计为我所而起于慢,谓于此色我自在转;如是乃至于诸法中,计为我所而起于慢,谓于此法我自在转。余随所应,如前应知。如是十八,并前爱行,合说总有三十六种爱行差别。 云何名为时分差别?谓即如是三十六行,各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差别。如是名为由四因缘有差别故,爱行合有一百八种。 (各程度的数量为 5-5-4-4) 3.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四〈问分四圣谛品4〉: 云何十八爱行内所造?如世尊说:因此有此、因彼而有、如是因有、异因有、常ⓐ因有、不常[*]因有,我当有、彼我当有、如是我当有、异我当有,因得、彼得、如是得、异得,希望当ⓑ有、希望彼当有、希望如是当有、希望异当有,是名十八爱行内所造。 云何十八爱行外所造?如世尊说:是因此有此、是因彼而有、是如是因有、是异因有、是当因有、是不当因有,是我当有、是彼我当有、是如是我当有、是异我当有,是因得、是彼得、是如是得、是异得,是希望当有、是希望彼当有、是希望如是当有、是希望异当有,是名十八爱行外所造。 [8] 常【大】*,当【明】【宫】* [9] 当【大】,常【宫】 (大正藏标点明显错很多,已修改。) (各程度的数量为 6-4-4-4,同于南传的结构。) 4. 《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二十六〈分别智品7-1〉:
执现总我有五种异:
执当总我亦有五异:
执当别我有四种异:
执续生我等亦有四种异: (各程度的数量为 5-5-4-4) 基于以上论作说明的有《俱舍论记》: 执现总我有五种异:一执总我现在决定有其自性;二执总我现如是有,或是婆罗门、或是刹帝利等;三执总我现变异有,谓婴孩、童子、少年、盛年、老年变异不同;四执总我于三世中是现在世有;五执总我于现在世必灭归无。 执当总我亦有五异,准现应释。 执当别我即有四种异:一执别我于三世中是当来世别有;二执别我当来决定别有自性;三执别我当来如是别有,如婆罗门等;四执别我当来变异别有,如婴孩等。于当总我五种之中但阙当无,余四同前。唯回第四为今第一,次第不同,别执坚固故不言无,总执稍宽容计无也。 不但执当别我有四种异,执续生我等亦有四种异。等者,等取执造业我。释此四种,准前应知。准此中文,造业时我亦望当来说四种异。 又解:所言亦者,不但造业时我于现在世有四种异,续生时我于当来世亦有四种异。又解:前一总亦显续生造业四数同前执当别我,后四别亦复显续生四数同后造业时我,但当、现不同,余皆相似。
5. 南传《分别论》第十七品小事分别 (各程度的数量为 6-4-4-4) 祝大家读经顺利! David Chiou: 北传论典之间,大致上有区分“我常存”及“我现在存在”,但《杂阿含经》“我欲”和“我有”哪个对应到“我常存”、哪个对应到“我现存”,是难以决定的。 个人是将“我欲”对应到“我常存”,“我有”则对应到“我现在存在”。这么决定的原因有两个:
因此将“我欲”视为“我爱”或“我贪”的另译,也就是于自我深为贪爱,而认为有永恒、不变、独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但反过来也不是不行,甚至这些论不一定真得完全对应到《杂阿含经》的经文,因此这种选择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并不是绝对的。 Wayne: 这边已经比对了俱舍论的梵文与巴利的两个版本,关于杂阿含经、舍利弗阿毘昙论以及俱舍论的十八爱行,这边总结几个重点: 1. 俱舍论的梵文保留了原经文的形式,如开头的一句:“asmīti bhikṣavaḥ satī”,和巴利经文(巴利AN.4.199:Asmīti bhikkhave sati) 是相同的。bhikṣavaḥ(比丘们啊!)是比丘(bhikṣu)的复数、呼格,这是佛陀在经里呼唤比丘们的用词,玄奘法师未将此句译出,南传则根据此句说明十八爱行的第一项。 2. 玄奘本除了开头的一句:“asmīti bhikṣavaḥ satī”未译出,在第二组的“执当总我”爱行译出时,为了和第一组“现总执我的”五项对称,调整了顺序。梵文本第二组的顺序则和杂阿含经的“当我、不当我、(我)当欲、我当尔、我当异”相同。梵文本与杨郁文教授对杂阿含十八爱行的修订版(狮子吼目前使用的标点)是非常相符的,这比CBETA跟杂阿含经论会编、庄居士工作站的现行标点版本更精确。 3. 玄奘版的十八爱行译语,根据俱舍论上文中经部对杂阿含:“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转”的解释分成四类对应,并将十八爱行的四组加上“总”、“别”、“续生”等词的意译。“五”、“四”等数量词也是根据上下文的意译语补上,用以辅助读者理解经部引用的经文。其他的“现”、“当”等词是根据原文梵文语词的时态译出的。经部的说明值得一读,对十八爱行的法义解释可以另辟一章说明,和和上下文一起看较易理解。 4. 比对了俱舍论梵文和杂阿含经的版本,北传的经文在十八爱行的部分比巴利版本多了一项,顺序也稍有不同,因此俱舍论的分法才和巴利“分别论”、“舍利弗阿毘昙论”不同。 5. 根据俱舍论的梵文引用经文,求那跋陀罗在译出“我欲”(梵:ittham asmīti bhavati)一词时使用了意译。求那跋陀罗译语的“或”的梵文是(syām),“然”的梵文是(api)。梵文api有“也”的意思,玄奘将其译为“亦”。 6. 香港教育大学协助架设的〈汉译佛经梵汉对比分析语料库〉的“当我、不当我、(我)当欲、我当尔、我当异”梵文译为“于“我将”有四种阐释:我将不,我将确定,我将这样,我将其他的”,只列出四项,根据梵文本和杂阿含经则是有五项。《俱舍论》对勘材料对的asya的解释、注解中对照的真、玄译语也和原文明显对应不起来,可以修正(见:https://bcbs.eduhk.hk/abhi/view/7-328-3#L2)。 根据梵文文法,asya是idam的阳性词(ayam)的单数、属格(所有格),表示“这个的”。 (P.S.该语料库的介绍写到“这个语料库仅仅是一个尝试,一个开端。由于受到知识和能力的限制,语料库还存在诸多不足。”,语料库对此处对经文的研究帮助很大,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上面提及的地方及翻译是可以调整的,未经验证直接引用可能有误而未察觉。) 7. 舍利弗阿毘昙论的十八爱行标点可以根据“十八爱行外所造”处的原文标点校订,如下所示。“十八爱行外所造”和“十八爱行内所造”在巴利本的差别,是“外所造”的每项叙述前都多了Iminā一词,iminā有this的意思,舍利弗阿毘昙论译为“是”。依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版比杨郁文教授论文所列更精确的标点。 云何十八爱行外所造?如世尊说:“
1. 是“因此有此”、 ”,是名十八爱行外所造。 上面所列是简述,结论涉及了对梵文文法的分析,有更多的细部说明会更清楚。另外根据梵文也可以更理解舍利弗阿毘昙论的一些词为什么这样翻译,要完整整理成和前面“行施偈诵”一样的笔记需较大量的时间,此处先提结论。 David Chiou: 谢谢 Wayne 的研究。《舍利弗阿毘昙论》的部分我们对标点的看法都一致,不过校勘那两处用“当”还是“常”比较好呢? Wayne: 谢谢David提到这个问题,《舍利弗阿毘昙论》的“外所造”两项:“当因有”、“不当因有”和巴、梵文的时态均不合,当时阅读也有违合感,但还没有校正的头绪。经提问,比对后,此处“外所造”的两项,按照巴利文和“内所造”的两项,校正成“常因有(asasmīti)”、“不常因有(satasmīti)”才会对的起来。 另值得一提的是此处“asasmīti, satasmīti”两项,和梵文的两项“sad asmīti, asad asmīti bhavati”的梵文原文是有小差异的。梵文的sad和sat(存在,古译为有)是一样的,由于sat结尾t接上开头a的asmīti,才外连音变化成sad。 比对可知,北传的版本(杂阿含经、俱舍论)均翻成“我有(sad)”、“我无(asad)”,但巴利的版本则是“我非无常(asasmīti,我是长存的)”、“我无常(satasmīti,我是断灭的)”。 译词会有差别,是因为南北传在原文上所用字词有此差异导致的。如果要提供白话注解,同时提供南北传两个版本的白话会比较对的上各自的原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