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

阿难!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请问“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是什么意思?


Satipatthana Shi:

SN 54.13: 阿难!我说这是身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

《杂阿含经论会编(中)》卷4:““智无执”:复次、精勤修习诸息念者,由正修习四种念住,无我等故,平等平等。是身种类,能取于身如理作意;如身,无我作意亦尔,是故说彼为身一分。能修如是身念住者,都不可得;如身念住,广说乃至修法念住,当知亦尔。如是诸佛修念住教,外道法中皆无所有,是故说此修念住教,名非一切外道所执”(CBETA, Y31, no. 30, p. 423a6-9)

异:1.añña,另一个;不同的,如“异生异灭”、“异眼界”。2.aññatara,不确定的某位,如“异比丘”、“异婆罗门”。


David Chiou:

当初我查这段也思考了很久,“异于身者”有两种解读:

1. 其他的身体现象:

“异于身者”为“除了呼吸外的自身”字句作倒装的翻译,南传巴利藏偏向这一类解法:

  • 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于其他的身体现象,也比照这样地思惟。这是说思惟从呼吸所观察到的无常等道理,也适用于身体的其他部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身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
  • 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又如果有其他的感受,也比照这样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受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的好好作意”。
  • 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心念,也比照这样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说念已忘失、不正知者无入出息念”。
  • 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其他的诸法,也比照这样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以慧看见贪婪、忧的舍断后,他是善旁观者”。

2. 自身以外,例如他人的身体:

四念处的经文中常有“内身、外身、内外身”的延展,照此可解为“自身以外”。


Satipatthana Shi:

无著比丘在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A Practice Guide and Translations 中有 SĀ 810 整部经的翻译,无著比丘的翻译与我的理解一致,并不是指自身以外:

异于身者 some [aspect of] the body (p.204)
若复异受者 some feeling tone
若有异心者 some state of mind
异于法者 some dharma (p.206)

David Chiou:

谢谢,那我们就采用第一种解释:

  • 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于其他的身体现象,也比照这样地思惟。这是说思惟从呼吸所观察到的无常等道理,也适用于身体的其他部分。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身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
  • 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又如果有其他的感受,也比照这样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是受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的好好作意”。
  • 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如果有其他的心念,也比照这样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说念已忘失、不正知者无入出息念”。
  • 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其他的诸法,也比照这样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以慧看见贪婪、忧的舍断后,他是善旁观者”。

Satipatthana Shi:

本经的相当南传经文当中多出北传经文的部分:

  • 这是受的一种,即:吸气与呼气的好好作意
  • 我说念已忘失、不正知者无入出息念
  • 凡以慧看见贪婪、忧的舍断后

无著比丘认为是后来诠释混入经文,而且这诠释并不适当。我认同是后来诠释混入经文,确实也不是贴切的解说。

“他是善旁观者”是经文的一部分,对应的经文是“平等舍”。

 
agama/什麼是_異於身者_彼亦如是隨身比思惟.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01867914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