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杂因诵第三品之四

[导读:应思惟四圣谛,莫思惟世间思惟;谛相应 (2/2)]

本卷第407~415经,记载了佛陀要比丘不要思惟、谈论俗事,而要思惟四圣谛:

  • 第407经:为何比丘不应思惟世间思惟,而应思惟四圣谛。
  • 第408经:不应论议十四无记,而应论议四圣谛。
  • 第409经:不应起贪、瞋、害的想法,而应起四圣谛的想法。
  • 第410经:不应起亲里、国土人民、不死的想法,而应起四圣谛的想法。
  • 第411经:不应谈论王事等世俗事,而应论四圣谛。
  • 第412经:不应褒己贬他,自称知法、律而诤论,而应论说四圣谛。
  • 第413经:不应谈论哪个国王较有力、较有钱,而应说四圣谛。
  • 第414经:不应谈论过去生的事,而应说四圣谛。
  • 第415经:不应谈论哪位施主所布施的饮食较好、较差,而应说四圣谛。

佛陀如此告诫比丘,是因为谈论这些俗事无法导致解脱;比丘们是为了解脱而出家修行,自然应该思惟四圣谛。

佛经中说世界、说众生、说各种世间现象的经文,目的也不外乎为了帮助佛弟子修行,例如佛经对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描述,可避免佛弟子将某些定境误认为涅槃,而走入了歧路。

《杂阿含经》“谛相应”的内容为卷十五第379~406经及本卷第407~443经,是解说四圣谛的相关经文。

(四〇七)[0108c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思惟世间而思惟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慎莫思惟世间思惟。所以者何?世间思惟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不顺涅槃。汝等当正思惟:‘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此思惟则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过去世时,有一士夫出王舍城,于拘𫄨罗池侧正坐思惟——世间思惟。当思惟时,见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无量无数,皆悉入于一藕孔中。见已,作是念:‘我狂失性,世间所无,而今见之。’尔时,去池不远,更有大众一处聚集。时,彼士夫诣大众所语言:‘诸人!我今发狂,我今失性,世间所无,而我今见,如上广说。’时,彼大众皆谓士夫狂发失性,世间所无,而彼见之。”

佛告比丘:“然彼士夫非狂失性,所见真实。所以者何?尔时,去拘𫄨罗池不远,有诸天阿修兴四种军,战于空中。时,诸天得胜,阿修罗军败,退入彼池一藕孔中。是故,比丘!汝等慎莫思惟世间。所以者何?世间思惟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觉,非正向涅槃,当思惟四圣谛。何等为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世间思惟”,巴利本作 Lokacinta。

“修”,宋、元二本作“脩”。[*]

[注解]

食堂:饭厅。

思惟世间而思惟:思惟世间种种与解脱修学无关的思惟。

敷座:铺设座位。

义饶益:有利益。其中“义”是“利益”的意思。

法饶益:对正法的修学有帮助。

梵行饶益:对清净修行(梵行)有帮助。

我狂失性,世间所无,而今见之:我发疯、迷失自己了,明明没有的事,我却看到了。

阿修罗:六道众生之一,喜爱战斗,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又译为“阿须伦”。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过去有人在莲花池旁打坐后,思惟起世间,竟然看到战败的阿修罗大军躲进池里的莲藕孔中,而自以为发疯了。由这个例子,可见静坐到一定程度,姑且不论幻境,是可能看到一般人所看不到的事物。

然而能够看到太多也可能造成困扰,可能自以为发疯,或者被别人当成神经病,即使真的因神通而见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也不宜多谈。在律中记载佛陀制戒禁止比丘对未受大戒的人自称得到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进阶辨正]

(四〇八)[0109a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谓世间有常,或谓世间无常世间有常无常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间有边世间无边世间有边无边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是命是身命异身异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非有非无

尔时,世尊一处坐禅,以天耳闻诸比丘集于食堂论议之声。闻已,往诣食堂,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何所言说?”

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众多比丘集此食堂,作如是论,或说有常,或说无常……”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如是论议。所以者何?如此论者,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非正向涅槃。汝等比丘应如是论议:‘此苦圣谛、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如是论议,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世间有常:宇宙的主体是永恒不变的。

世间无常:宇宙的主体是无常的,会消失而一了百了。这是一种“断见”。

世间有常无常:宇宙的主体是常也是无常。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宇宙的主体不是常也不是无常。

世间有边:宇宙有边界。

世间无边:宇宙没有边界。

世间有边无边:宇宙既是有边界、又是没有边界。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宇宙既不是有边界、也不是没有边界。

是命是身:生命(灵魂)即是肉体,两者不可以分离。另译为“命即是身”、“彼命彼身”。

命异身异:生命(灵魂)是一回事,肉体是另一回事,两者可以分离。

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常存。

如来死后无:如来死后就没了。

如来死后有无: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

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天耳: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天耳通”、“天耳智通”、“天耳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所载佛陀表示不应论议的十四个问题,即佛陀不予回答的“十四无记”。

  • 关于“十四无记”的问题,什么才是正确的见解?

可参见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不仅离于“有”与“无”的二边,也离于“断”与“常”的二边。

  • 有人会问:“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但为何十四无记中包括‘世间无常’?”

前后两个“世间无常”虽然字面看似一样,实际意义却不同。佛教所说的“世间无常”是基于因缘的分析,描述人世间的迁流变化,当中没有一个主体、大我。十四无记中所说的“世间无常”,则是将宇宙(世间)视为一个主体、大我,认为这个主体是无常,会消失而一了百了,属于“断见”。

有关“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无”的问题也是如此,假设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如果认为如来死后就没了,那就是“断见”,然而佛陀发现并证知身心都只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名为如来。从究竟的层次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只有因缘的生灭,既然都已经没有“我”的主体,那么又怎能问说如来死后是有还是没有呢?由于问题本身就已经错了,因此佛陀说这些问题不应论议。

关于佛教对于“十四无记”的看法,也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五第106经、卷三十二第905经、卷三十四第962经,《中阿含经》卷六十第220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四〇九)[0109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或有贪觉觉者,或瞋觉觉者,或害觉觉者。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莫起贪觉觉,莫起恚觉觉,莫起害觉觉。所以者何?此诸觉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汝等当起苦圣谛觉、苦集圣谛觉、苦灭圣谛觉、苦灭道迹圣谛觉。所以者何?此四圣谛觉,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向于涅槃。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当勤方便,起增上欲,正智、正念,精进修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贪觉觉:想到(寻求)贪的想法(念头)。这里的“觉”是旧译,新译为“寻”。第一个“觉”是名词、第二个“觉”是动词。“贪觉觉、瞋觉觉、害觉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为“欲寻、恶意寻、加害寻”。

害觉觉:想到加害他人的想法。

坐具: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干净的长方形布。又译为尼师坛、敷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八正道中的“正志(正思惟)”,在《中阿含经》卷四十九〈双品1〉第189经圣道经中定义为“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是谓正志。”(CBETA, T01, no. 26, p. 736, a1-2)

(四一〇)[0109c04]

如是我闻:

一时……如上广说。差别者,起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乃至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亲里觉:想起亲戚乡里的念头。

国土人民觉:想起国家人民(众生)的念头。又译为“人众觉”。

不死觉:想要长生不死的念头。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有“亲里觉、国土人民觉、不死觉”就不能“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 有同学提问:“修定的方法,例如慈心观,要观想对众生有慈心;但修四圣谛却要我们不起乡里觉、不起国土人民觉,这些是否抵触?”

慈心观等是修“定”的层次,四圣谛是“慧”的层次,是在不同阶段的修行,修行是“因定发慧”,因此是一个一个次第修,而不互相抵触。“观想对众生有慈心”是修慈心观的方法,要达成“慈无量心”则得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才能“无量”,在证知四圣谛的阶段则彻底超越了对众生的执著。这就是所谓的“筏喻”,在下一阶段时,超越前一阶段的层次。

(四一一)[0109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或论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众多聚集,为何所说?”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聚集,或论说王事……”如上广说。

佛告比丘:“汝等莫作是论,论说王事,乃至不向涅槃。若论说者,应当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以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即使经过了两千多年,如今打开新闻,仍然充斥着“王事、贼事、斗战事、钱财事、衣被事、饮食事、男女事、世间言语事、事业事、诸海中事”。

(四一二)[0109c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说:“我知法、律,汝等不知我所说成就,我等所说与理合;汝等所说不成就,不与理合,应前说者,则在后说;应后说者,则在前说,而共诤论言。我论是汝等不如,能答者当答。”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诤论之声……如是广说,乃至“于四圣谛无间等者,当勤起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诤论”,宋、元、明三本作“论诤”。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在《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八〈礼三宝品50〉第8经中佛陀也说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所以诵斯法者,从欲与人共竞诤,意计胜负,亦不自为己有所济及,彼诵法已,则犯制限。”(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9-21)

《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31〉第11经中佛陀则斥责两位弟子竞诤谁较会诵经:“汝等颇闻我说此法共竞诤乎?如此之法,何异梵志?”(CBETA, T02, no. 125, p. 673, b13-15)

(四一三)[0110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何者大力?何者大富?”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问诸比丘:“汝等何所论说?”

时,诸比丘即以上事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用说诸王大力、大富为?汝等比丘莫作是论。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汝等当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四圣谛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波斯匿: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城主、拘萨罗国的国王,相传与佛陀同年纪。年长后继承王位,早年暴恶无信,后来因末利夫人的引导,笃信佛法,治理拘萨罗国及迦尸国,国威强盛。他将妹妹为韦提希夫人嫁给摩竭提国频婆娑罗王,女儿胜鬘夫人嫁给阿逾阇国友称王。又译为“胜军”。

频婆娑罗:优婆塞名,是摩竭提国的国王,阿阇世王的父亲。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曾行经摩竭提国王舍城,频婆娑罗王见到他很欢喜,表示愿意让半个国家给悉达多太子,要他别出家了。悉达多太子没有接受,频婆娑罗王就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曾建立迦兰陀竹园,供养三宝,后被太子阿阇世篡位而死在狱中。《长阿含经》卷五第4经阇尼沙经记载他命终后往生为毘沙门天王的太子。又译为“瓶沙”。

[对应经典]

 

(四一四)[0110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汝等宿命作何等业?为何工巧?以何自活?”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从座起,往诣食堂,敷坐具于众前坐,问诸比丘:“汝说何等?”

时,诸比丘以上所说具白世尊。

佛告比丘:“汝等比丘莫作是说:‘宿命所作。’所以者何?此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智、非正觉,不向涅槃。汝等比丘当共论说:‘此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所以者何?此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是故,比丘!依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宿命:过去世,也可指这辈子过去的事(例如出家前的事)。

作何等业:从事什么行业?

工巧:技能。

自活:维生。

 

(四一五)[0110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众多比丘集于食堂,作如是论说:“某甲檀越麁疏食,我等食已,无味无力,我等不如舍彼麁食,而行乞食。所以者何?比丘乞食时得好食,又见好色,时闻好声,多人所识,亦得衣被、卧具、医药。”

尔时,世尊于禅定中,以天耳闻诸比丘论说之声,即诣食堂……如是广说,乃至“正向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论说”,大正藏原为“说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论说”。

[注解]

檀越:为音译,义译为“施主”,施与僧众衣食等的人。

麁疏食:难吃的食物。“麁”是“粗”的异体字,“疏”是“疏”的异体字。

 

[导读:四圣谛就是真理,别无分号]

接下来的几经中,佛陀强调四圣谛就是真理,别无分号:

  • 第416经:纵使是大家不熟悉的比丘(异比丘),只要能受持四圣谛,就是佛陀所称赞的比丘。
  • 第417经:四圣谛就是真理(如)。
  • 第418经:没有另外的四圣谛。
  • 第419经:对三宝有疑惑,则对四圣谛有疑惑;对三宝没有疑惑,则对四圣谛没有疑惑。
  • 第420经:对四圣谛有疑惑,则对三宝有疑惑;对四圣谛没有疑惑,则对三宝没有疑惑。

(四一六)[0110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汝云何受持四圣谛?”

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言:‘此是苦圣谛,我即受持,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此苦灭道迹圣谛。’如是世尊说四圣谛,我即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我说苦圣谛,汝真实受持;我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汝真实受持。”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整”,大正藏原为“正”,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整”。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一七)[0110b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持我所说四圣谛不?”

时,有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汝云何持我所说四圣谛?”

比丘白佛言:“世尊说苦圣谛,我悉受持。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名苦圣谛。世尊说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圣所谛,是为世尊说四圣谛,我悉受持。”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真实持我所说四圣谛,如如、不离如、不异如,真实、审谛、不颠倒,是名比丘真实持我四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偏袒右肩:将袈裟挂于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长者的方式之一,因这样子方便做杂务,代表当事人愿意为长者服务。

如如、不离如、不异如:此是真实的,此是不离真实的,此是不异真实的。如,意为“真实”。

审谛:精确。

[对应经典]

 

(四一八)[0110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持我所说四圣谛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唯然,世尊所说四圣谛,我悉持之。云何四谛?世尊说苦圣谛,我悉持之,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悉持之。”

佛告彼比丘:“善哉,善哉,如我所说四圣谛,汝悉持之。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作如是说,如沙门瞿昙所说苦圣谛,我当舍,更立苦圣谛者,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我今当舍,更立余四圣谛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以非其境界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一九)[0111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佛有疑者,则于苦圣谛有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则有疑惑。若于法、僧有疑者,则于苦圣谛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疑惑。若于佛不疑惑者,则于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疑惑。若于法、僧不疑惑者,则于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疑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读经拾得]

初果圣者得法眼净,断除身见、戒禁取见、疑结,有四不坏信(对佛、法、僧、戒的不坏信心),因此自然对三宝没有疑惑、对四圣谛也没有疑惑。

(四二〇)[0111a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有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若于集、灭、道疑者,则于佛有疑,于法、僧有疑。若于苦圣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于集、灭、道圣谛无疑者,则于佛无疑、于法、僧无疑。”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于”,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于”。

[注解]

[对应经典]

 

[导读:不如实知四圣谛的危险]

第421~426、430~432经,都是以譬喻说明不如实知四圣谛而堕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危险:

  • 第421经:比堕大断崖还危险。
  • 第422经:比大热地狱还热。
  • 第423经:比大暗地狱还暗。
  • 第424经:比小千世界中间的大暗冥还暗冥。
  • 第425经:比中千世界中间的大暗冥还暗冥。
  • 第426经:比大千世界中间的大暗冥还暗冥。
  • 第430经:堕三恶道,如掷杖到空中,可能上、中、下端触地。
  • 第431经:生善趣或恶趣,如掷杖到空中,可能掉到净地或不净地。
  • 第432经:轮回五道,有如快速旋转的五辐车轮。

(四二一)[0111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共行至深岩。”

诸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至深崄岩,敷座而坐,周匝观察深崄岩已,告诸比丘:“此岩极大深崄。”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此极深崄,然复有一极深崄极崄于此,甚可怖畏者不?”

佛知其意,即告言:“如是,比丘!此极深崄,然复有大深崄崄于此者,甚可怖畏,谓诸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彼于生本诸行乐着,于老、病、死、忧、悲、恼、苦生本诸行乐着,而作是行;老、病、死、忧、悲、恼、苦行,转增长故,堕于生深崄之处;堕于老、病、死、忧、悲、恼、苦深崄之处。如是,比丘!此则大深崄崄于此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周匝:环绕一周。

生本诸行:造成“生”的诸“行”。 十二因缘为“无明 → 行 → 识 → 名色 → 六入处 → 触 → 受 → 爱 → 取 → 有 → 生”, 在“生”之前的诸行都是造成最后面“生”的结果。这里的“行”是广义的“行”,也就是“造作”,一切的造作都算是行。“本”就是“因”的意思,因此“生本”就是“生因”,生的原因。

作是行:从事这些造作。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造作导致出生的诸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若不如实知四圣谛,就会堕入十二因缘的轮回中,比堕入深渊还危险。另一方面,在学理上,十二因缘即四圣谛的“集”谛。

(四二二)[0111b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大热地狱,若众生生于彼中,一向与烔然。”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如世尊说,此则大热。世尊!唯此大热,复有大热过于此者,甚可怖畏,无有过上。”

“如是,比丘!此则大热,亦更有大热过于此者,甚可怖畏,无有过上。何等为更有大热,甚可怖畏,过于此者?谓沙门、婆罗门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如是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热炽然,是名比丘大热炽然,甚可怖畏,无有过者。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炽”,大正藏原为“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炽”。

[注解]

一向与烔然:一直都是在很热的状况下。

[对应经典]

 

(四二三)[0111b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大暗地狱,彼诸众生,生彼中者,不见自身分。”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此则大暗,唯此大暗,复更有余大暗,甚可怖畏,过于此不?”

佛告比丘:“如是,更有大暗,甚可怖畏,过于此者,谓沙门、婆罗门于四圣谛不如实知,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暗之中。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不见自身分:看不到自己的身体,也就是“伸手不见五指”。

[对应经典]

 

(四二四)[0111c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游行,照诸世界,乃至千日千月,照千世界、千须弥山、千弗婆提、千阎浮提、千拘耶尼、千郁单越、千四天王、千三十三天、千炎摩、千兜率天、千化乐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天,是名小千世界。此千世界,中间暗冥,日月光照,有大德力,而彼不见,其有众生,生彼中者,不见自身分。”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是大暗冥,复更有余大暗冥处过于此耶?”

佛告比丘:“有大暗冥过于此者,谓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暗冥中,是名比丘有大暗冥过于世界中间暗冥。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摩”,大正藏原为“魔”,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摩”。

[注解]

须弥山:佛经所载此世界最高的山。

弗婆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另译为“东胜身洲”。

拘耶尼: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另译为“西牛货洲”。

郁单越: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另译为“北俱卢洲”。

小千世界:一个恒星光明所照的范围是一世界,当中有须弥山、四大洲、各天界等组成。一千个世界的范围,称为小千世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经上说一个有众生居住的行星系(“如日游行,照诸世界”)是一个“世界”;而一千个世界的集合称为一个小千世界,像是“髻”一般的围绕着,如《起世经》卷一〈1阎浮洲品〉所说:“此千世界,犹如周罗(周罗者隋言髻),名小千世界。”这样的比喻符合今日所知的银河系构造。

本经更说小千世界“中间暗冥”,天文物理上则推论银河系中央是一黑洞。

南传的对应经典虽然将此经所述的位置省略了,但也这么描述:“有无盖、无底之暗黑,具如是大神力、大威力之日月光,亦不能及于其中间。”(CBETA, N18, no. 6, p. 357, a13-14 // PTS.S.5.454)

没有盖、没有底,也就没有上下。天文物理上对于黑洞的理解,则是个空间极端扭曲、连光线都逃不出来的地方。

[进阶辨正]

(四二五)[0111c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从小千世界数满至千,是名中千世界。于是中千世界,中间暗冥,如前所说,乃至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二六)[0112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从中千世界数满至千,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世界中间暗冥之处,日月游行,普照世界,而彼不见,乃至堕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大暗冥中。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二七)[0112a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圣谛。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是名四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说,如是有、如是当知,亦如上说。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二八)[0112a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禅思正方便起,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成就已,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禅思:禅定。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此经及下一经都提到“因定发慧”的次第。

(四二九)[0112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所以者何?修无量三摩提,专心正念已,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谓此苦圣谛如实显现,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显现。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三摩提: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昧,义译为正定、正受。

[对应经典]

 

(四三〇)[0112b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人掷杖于虚空中,寻即还堕,或根着地,或腹着地,或头着地。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闻”,宋、元二本作“间”。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三一)[0112b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人掷杖置虚空中,其必还堕,或堕净地,或堕不净地。如是,沙门、婆罗门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以不如实知故,或生善趣,或生恶趣。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三二)[0112b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尔时,佛告诸比丘:“譬如五节相续轮,大力士夫令速旋转。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轮回五趣,而速旋转,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或人、或天,还堕恶道,长夜轮转。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五节相续轮:五个辐条相连的车轮。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五辐车轮”。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若不如实知四圣谛,会在地狱、畜生、饿鬼、人、天等五道之间不断地轮回。

经中强调轮回“而速旋转”,因为在宇宙的尺度下生命是非常短暂的,也可以解读为日常生活中心境随时会陷入五道之间而轮回。

这可以说是《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在《杂阿含经》中的出处。

[导读:四圣谛是上等的法]

以下第433经表示四圣谛是佛陀的增上说法,第434经表示如实知四圣谛就是聪明有智慧。

第435~437经则承继上一卷第397经所说,表示四圣谛是渐次无间等。

(四三三)[0112c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来、应、等正觉增上说法,谓四圣谛,开示、施设、建立、分别、散说、显现、表露。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增上:崇高的、有助益的。

散说:分别而说。

 

(四三四)[0112c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等为黠慧?为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为不知耶?”

诸比丘白佛:“如我解世尊所说,于四圣谛如实知者,此为黠慧。”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于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是则黠慧。是故,诸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三五)[0112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须达长者往诣佛所,稽首佛足,于一面坐。白佛言:“四圣谛是次第而证世尊!此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为一顿无间等?

佛告长者:“此四圣谛渐次无间,非顿无间等。

佛告长者:“若有说言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犹如有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盛水持行,无有是处。如是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有人,取莲华叶连合为器,盛水游行,斯有是处。如是,长者!于苦圣谛无间等已,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是故,长者!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须达:优婆塞名,是舍卫城的长者,波斯匿王的主藏吏。为城中富豪,秉性仁慈,因常帮助孤苦无依的人,人誉为“给孤独”,音译“阿那邠邸”,义译为“善授”。曾和波斯匿王长子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给僧团,即祇树给孤独园。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杂阿含经》说四圣谛是次第而证,本经及接下来两经都说苦圣谛无间等后才能集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后才能灭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后才能道圣谛无间等:
苦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道圣谛无间等

卷十五第397经也提到苦、集、灭圣谛无间等后,才能道圣谛无间等:
苦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道圣谛无间等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略有不同,是表示要苦、集、灭、道圣谛都无间等,才能得到苦的完全结束:
苦圣谛无间等、集圣谛无间等、灭圣谛无间等、道圣谛无间等→苦的完全结束

[进阶辨正]

(四三六)[0113a12]

如须达长者所问,有异比丘问,亦如是说,唯譬有差别:“如有四登阶道,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登初阶,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阶昇堂殿者,无有是处。所以者何?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昇[*]殿堂。如是,比丘!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比丘!若有人言:‘以四阶道昇[*]于殿堂,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昇[*]殿堂,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昇[*]于殿堂,有是处故。如是,比丘!若言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有是处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登”,宋本作“橙”,元、明二本作“磴”。[*]

“昇”,明本作“陞”。[*]

“三”,宋本作“三橙”,元、明二本作“三磴”。

宋本无“阶”字。

宋本无“登”字。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三七)[0113b02]

如异比丘问,阿难所问,亦如是说,唯譬差别。

佛告阿难:“譬如四梯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由初隥,而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无有是处。如是,阿难!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不应说。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阿难!由四隥[*]梯昇[*]于殿堂,若有人言要由初隥,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此所应说。所以者何?要由初隥[*],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隥[*]昇[*]殿堂者,有是处故。如是,阿难!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于”字。

“隥”,宋本作“橙”。[*]

“登”,宋本作“橙”。

[注解]

隥:石阶。

[对应经典]

 

[导读:如实知四圣谛极珍贵稀有]

在上一卷第404经中,佛陀曾将所说的法比喻为手中树叶,其数量相较于整座树林的树叶来说,是非常稀少的。接下来几经也用类似的比喻,表示:

  • 第438经:如实知四圣谛才能解脱无数无量的苦。
  • 第439经:如实知四圣谛的人如手中土石般稀有。
  • 第440经:如实知四圣谛的人所剩余的苦如毛端的水滴。
  • 第441经:如实知四圣谛的人如手中团土般稀有。
  • 第442经:有机会修行的人如爪甲上土般稀有。

从这几经可以知道,有机会听闻四圣谛是非常难得的,因此更要努力修行,以于四圣谛得无间等。

(四三八)[0113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草木,悉取为大海中,一切水虫悉能贯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大海诸虫,种种形类,或极细不可贯,或极大不可贯。”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众生界无数无量。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极”,大正藏原为“于”,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极”。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注解]

锵:这里同“枪”,即矛。

贯:贯穿;穿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相当的南传经文,多了一段话:“同样地,比丘们!苦界是广大的,比丘们!在这么广大的苦界中解脱、见具足者如实了知‘这是苦’[......]如实了知‘这是导向苦灭道迹’。”

也就是以大海中无数无量的众生,比喻苦是无数无量的,要如实知四圣谛才能解脱这些苦。

(四三九)[0113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手执土石,问诸比丘:“于意云何?此手中土石为多?彼大雪山土石为多?”

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土石甚少少耳,雪山土石甚多无量,百千巨亿,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其诸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如我手中所执土石;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数无量。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譬类:譬喻类比。

[对应经典]

 

(四四〇)[0113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湖池,深广五十由旬,其水盈满。若有士夫以发以毛,或以指端彼湖水,乃至再三。云何?比丘!如彼士夫所渧[*]水多?湖池水多?”

比丘白佛:“如彼士夫毛发指端再三渧[*]水,甚少少耳,彼湖大水,其量无数,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如大湖水,甚多无量。如是多闻圣弟子具足见谛,得圣道果,断诸苦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余不尽者,如彼士夫发毛指端所渧[*]之水。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大湖水譬,如是萨罗多吒迦——恒伽耶符那萨罗游伊罗跋提摩酰、及四大海,其譬亦如上说。

[校勘]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萨罗多吒迦”,巴利本作 Seyyathīdaṃ。

“恒伽”巴利本作 Gaṅgā。

“耶符那”,巴利本作 Yamunā。

“萨罗游”,巴利本作 Sarabhū。

“伊罗跋提”,巴利本作 Aciravatī。

“摩酰”,巴利本作 Mahī。

[注解]

由旬:长度单位,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约七、八公里。另译作“由延”。

见谛:证悟四圣谛的真理,即得法眼净、证初果。

余不尽者,如彼士夫发毛指端所渧之水:(见谛的圣人)剩余的苦,有如那个人以发、毛、指尖所滴的水般地少。

萨罗多吒迦:疑为梵文或巴利文“如下”一词的音译。

恒伽:五大河(恒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恒河。又译为“恒水”、“殑伽”。

耶符那: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为恒河的最大支流。又译为“耶扶那”、“耶蒲那”、“摇尤那”。

萨罗游: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译为“萨罗㳛”、“萨罗由”、“舍牢浮”。

伊罗跋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译为“阿夷罗婆提”。

摩酰: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译为“摩企”。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四四一)[0114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手捉团土,大如梨果,告诸比丘:“云何?比丘!我手中此团土为多?大雪山中土石为多?”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手中团土少少耳,彼雪山王,其土石甚多,百千亿那由他,乃至算数譬类不得为比。”

佛告诸比丘:“如我所捉团土。如是,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亦复如是。如大雪山王土石者。如是,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亦复如是。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雪山王,如是尼民陀罗山、毘那多迦山、马耳山、善见山、佉提罗迦山、伊沙陀罗山、由揵陀罗山须弥山王,及大地土石,亦复如是。

如梨果,如是阿摩勒迦果跋陀罗果迦罗迦果、豆果,乃至蒜子譬,亦复如是。

[注解]

那由他:数目字,十的二十八次方,比喻相当大的数目。

尼民陀罗山、毘那多迦山、马耳山、善见山、佉提罗迦山、伊沙陀罗山、由揵陀罗山:这七座是佛经所载此世界在须弥山和铁围山之间的七座高山。

余甘子,照片由grace提供

阿摩勒迦果:“阿摩勒迦”是音译,即“余甘子”,蒴果呈核果状,圆球形,直径约1.5公分,可以生食,味酸、微涩苦而甘香,食用先苦后甘,口中尚余甘味,可生津止渴,也可药用。又译为“阿摩勒”、“菴罗摩罗”、“菴摩罗”、“诃梨勒”。

跋陀罗果:义译为“贤果”。

迦罗迦果:义译为“黑果”。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四四二)[0114a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以爪甲土已,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甲上土为多?此大地土多?”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无量,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若诸众生,形可见者,亦复如是。其形微细,不可见者,如大地土。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陆地,如是水性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者,亦复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非人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生中国者亦尔。

如大地土,如是生边地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成就圣慧眼者,亦复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不成就圣慧眼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此法、律者,亦复[*]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法、律者亦尔。如知,如是等知普知正想正觉正解法无间等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知有父母亦尔。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有父母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尔。

如大地土,不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亦尔。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诸戒者亦尔。如是离贪、恚、邪见,及不离贪、恚、邪见,亦如是说。

如甲上土,如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如大地土,如是不持五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八戒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八戒者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持十善者亦如是。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人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生天上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从地狱命终还生地狱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如是众生人道中没还生人道中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诸众生从人道中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如地狱,如是畜生、饿鬼亦尔。

如甲上土,其诸众生从天命终还生天上者亦如是。

如大地土,其诸众生天上没生地狱中者亦如是。如地狱,畜生、饿鬼亦如是。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上”字。

宋、元、明三本无“复”字。[*]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注解]

擎:持;拿。

中国:文化的中心,指佛陀游行教化的地区。

边地:偏远的地方,指难以听闻佛法的地区。

圣慧眼:圣者所具有洞察真相的智慧的眼力。

等知:正确地知道。

普知:完整地知道。

正想:正确地起心动念。

正觉:真正地觉悟、证悟。音译为“三菩提”,另译为“等觉”。

正解:正确地解脱。

法无间等:洞察法。

知有沙门、婆罗门家之尊长,作所应作作福,此世他世畏罪行施,受斋持戒:知道有值得尊敬的出家修行人、在家修行人,做应该做的行善积德的事,相信因果轮回而不敢做坏事且布施,接受并持守斋戒。

邪淫:不正当的性关系。

妄语:说谎。

两舌:离间。

恶口:骂人;口出恶言。

绮语:花言巧语。

离贪、恚、邪见:离于贪心、生气、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前段的“不杀生……不绮语”及本段的“离贪、恚、邪见”合称为“十善”,是身、口、意的十种善行,也是死后不堕恶道、往生天道的条件。

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人畜、不偷窃、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不说谎、不喝酒,合称为“五戒”,是在家人修学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八戒:戒除“杀生、偷盗、淫欲、妄语、饮酒、涂香歌舞、坐卧高广大床、非时食”,是在家人可一日一夜受持以求解脱的出家法。又译为“八关斋”、“八支斋”。

[对应经典]

 

(四四三)[0114c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本未闻法时,得正思惟此苦圣谛,正见已生;此苦集圣谛、此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正见已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已生,如是今生、当生亦如是

如生,如是起、习、近修、多修、触、作证亦如是。

[校勘]

大正藏无“亦如是”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正思惟“四圣谛”得生“正见”。

[导读:界相应 (1/2)]

古文中“界”指差别、分类。

《杂阿含经》“界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444~454经,及卷十七第455~465经,是解说各种“界”的相关经文,尤其探讨各种“界”相关的因缘。

为什么经中要解说各种“界”?

因为佛教重视智慧,而不是盲信。要能有智慧,就要先观察、认清世间人、事、物乃至自己身心的各种状态、境界,了解这些境界缘起缘灭的因果,才能进而超脱这些境界。

(四四四)[0114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当善界学,善种种界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眼药丸,深广一由旬,若有士夫取此药丸,界界安置,能速令尽,于彼界界,不得其边。当知诸界,其数无量。是故,比丘!当善界学,善种种界,当如是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读经拾得]

  • 佛陀并没有要求弟子不分东西,反而要弟子“当善界学,善种种界”,详加分别。
  • 佛陀比喻以直径七、八公里的眼药丸,掐成一小粒一小粒来放,每个界放一粒,很快就放完了,但界的数量远远超过于此。用这样来表示各种界的数量之多。

为什么要用“眼药丸”来比喻各种界?可能是因为眼药丸能让眼睛能看得更清楚,以此比拟看清楚各种界。

古印度的眼药丸常用来提神或美化眼神,外道甚至声称有密方眼药丸能让人隐形并看见肉眼看不见的众生。眼药丸可吃、可抹(例如涂在眼睛四周或额上,像印度女人额的中间),因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眼神会不同于常人,古印度人认为那样的眼神很有“神”,因此一些王公贵族将之视为一种男性化妆品。不过这种眼药丸只是迷幻药,吃下后的迷幻效果可达数十天之久,配方有很多种,用涂的毒性较轻,吃的毒性较大。

不管外道声称眼药丸的效果多强,仍然无法看清种种界,但学佛的人还是要学着分别种种界。

接着本经之后,佛陀以众生界比喻“心的界”,除了众生界之外,还有善界、不善界等种种心的状态,都是修行人要时时觉察的。

(四四五)[0115a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众生常与界俱?谓众生行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善种种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孤”,大正藏原为“狐”,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孤”。

[注解]

胜心:优胜的心。

鄙心:低贱的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同类相聚(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也表示要善加分别种种心的状态。

本经中所列的不善心、善心、胜心、鄙心等心的状态,只是举例,以下第449、450经有更多的举例。

(四四六)[0115a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广说如上。差别者,即说偈言:

常会故常生,  相离生则断
 如人执小木,  而入于巨海,
 人木则俱没,  懈怠俱亦然。
 当离于懈怠,  卑劣之精进,
 贤圣不懈怠,  安住于远离。
 殷勤精进禅,  超度生死流,
 胶漆得其素,  火得风炽然。
 乳则同色,  众生与界俱,
 相似共和合,  增长亦复然。”

[注解]

常会故常生,相离生则断:经常接触因而经常相生,不接触则所生的就不相续。

珂:一种次于玉的美石。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除了要善加观察种种心的状态,也要精进让心处于好的状态。

[进阶辨正]

(四四七)[0115a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云何与界俱?谓众生不善心时与不善界俱,善心时与善界俱,鄙心时与鄙界俱,胜心时与胜界俱。

“时,尊者憍陈如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上座多闻大德,出家已久,具修梵行。

“复有尊者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少欲知足,头陀苦行不畜遗余

“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

“时,尊者大目揵连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神通大力。

“时,阿那律陀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天眼明彻。

“时,尊者二十亿耳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勇猛精进,专勤修行者。

“时,尊者陀骠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能为大众修供具者。

“时,尊者优波离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通达律行。

“时,尊者富楼那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皆是辩才善说法者。

“时,尊者迦旃延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多闻总持

“时,尊者罗睺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善持律行。

“时,提婆达多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习众恶行。

“是名比丘常与界俱,与界和合,是故,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诸界。”

佛说是经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迦叶”,巴利本作 Mahā-Kasyapa。

“头陀苦行”,巴利本作 Dhuta。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大目揵连”,巴利本作 Mahā-Moggalāna。

“阿那律”,巴利本作 Anuruddha。

“优波离”,巴利本作 Upāli。

“富楼那”,巴利本作 Puṇṇa。

“阿难”,巴利本作 Ānanda。

“提婆达多”,巴利本作 Devadatta。

“界”,宋、元、明三本作“众”。

[注解]

憍陈如:比丘名,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当中第一位证果的,佛陀称赞他“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第一。又译为“拘邻”。

大迦叶:比丘名,在佛成道后第三年随佛出家,八天后即证得阿罗汉。佛陀称赞他“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并曾在轻视大迦叶尊者衣服破烂的比丘前,让半座给他坐。又译为“摩诃迦叶”。

头陀: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炼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有十二项规定:(1) 在阿兰若处:居于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2) 常行乞食。(3) 次第乞食:乞食时沿门托钵,不分贫富之家。(4) 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 节量食:不吃过多,钵中只受一团饭。(6) 中后不得饮浆:日中一食后不再饮浆。(7) 著弊衲衣:穿着废弃布所作的褴褛衣。(8) 但三衣:除三衣外,没有多余的衣服。(9) 冢间住:住于墓地。(10) 树下止。(11) 露地坐。(12) 但坐不卧:不躺下。

不畜遗余:不保留多余的东西。

大目揵连:比丘名,以“神通第一”闻名。又译为“大目犍连”。

阿那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

天眼:能见到不论远近的事物的神通。又译为“天眼通”、“天眼智通”、“天眼智”。

二十亿耳:比丘名,以“精进第一”闻名。出家后精勤苦行,却一直未证果,因此萌生还俗的念头。佛陀以弹琴为喻,说明修行不可太缓、也不可太急,二十亿耳尊者依此修行而得阿罗汉。详见《杂阿含经》卷九第254经。音译为“输屡那”。

陀骠:比丘名,少年出家后证阿罗汉,得六神通,在王舍城负责为僧团分派、管理卧具、饮食,不曾有任何私心,佛陀称赞他“能广劝率,施立斋讲;安造房室,与招提僧”第一。又译为“陀骠摩罗子”、“陀罗骠摩罗子”、“陀罗婆摩罗”、“小陀罗婆摩罗”。

供具:供养给三宝的物品,在此特指衣被、床卧具、精舍等。

优波离: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第一。又译为“优婆离”。

富楼那:比丘名,以“说法第一”闻名,佛陀称赞他“能广说法,分别义理”第一。又译为“富留那弥多罗尼子”、“满慈子”、“满愿子”。

迦旃延:比丘名,以“善解经律,而能论义”闻名。又作“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

多闻总持:多听闻佛法,总摄忆持而不忘。

罗睺罗:比丘名,以严持戒律、精进修道闻名,誉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儿子,又译为“罗云”。

提婆达多:阿难尊者的兄长,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团,在修成神通后贪取名利而自立教团,吸收阿阇世王的供养,与佛陀为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说明物以类聚,例如多闻的比丘们常聚在一起、苦行的比丘们常聚在一起、大智的比丘们常聚在一起等等,而恶人们也常聚在一起,因此要善分别种种界。

(四四八)[0115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如上广说已,即说偈言:

“常会故常生,  相离生则断,
 如人执小木,  而入于巨海,
 人木则俱没,  懈怠俱亦然。
 当离于懈怠,  卑劣之精进,
 贤圣不懈怠,  安住于远离。
 殷勤精进禅,  超度生死流,
 胶漆得其素,  火得风炽然。
 珂乳则同色,  众生与界俱,
 相似共和合,  增长亦复然。”

[校勘]

“界”,大正藏原为“果”,今依据高丽藏改作“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四九)[0115c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如是广说,乃至“胜心生时与胜界俱,鄙心生时与鄙界俱,杀生时与杀界俱,盗淫、妄语、饮酒心时,与,饮酒界俱;不杀生时与不杀界俱,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与,不饮酒界俱。是故,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种”,宋、元、明三本作“种诸”。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五〇)[0115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常与界俱,与界和合。不信时与不信界俱,犯戒时与犯戒界俱,无惭无愧时与无惭无愧界俱;信心时与信界俱,持戒时与持戒界俱,惭愧心时与惭愧界俱。是故,诸比丘!当善分别种种诸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信、不信。如是精进、不精进,失念、不失念,正受、不正受,多闻、少闻,者、施者,恶慧、善慧,难养、易养,难满、易满,多欲、少欲,知足、不知足,摄受、不摄受界俱,如上经。如是广说。

[注解]

悭:吝啬。

难养:难以养育的。

难满:难以满足的。

[对应经典]

 

[导读: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

六入处能接收六境,而有六识:

  • 眼根接收影像(色)而有视觉(眼识)。
  • 耳根接收声音(声)而有听觉(耳识)。
  • 鼻根接收香臭(香)而有嗅觉(鼻识)。
  • 舌根接收味道(味)而有味觉(舌识)。
  • 身根接收碰触(触)而有触觉(身识)。
  • 意根接收各种讯息(法)而有意识。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才有后续的心理运作,例如感“受”影像、忆“想”起影像的意义,“思”维要怎么做。

这个过程在《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3经等经记载为:“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为了能够清楚觉察身心状态生成、灭去的因缘,修行人必须先清楚明白其“界”(差别、分类)。接下来的几经说明了六入处、六境、六识,合称为“十八界”。

(四五一)[0115c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种种诸界。谛听,善思,当为汝说。种种界云何为种种界?谓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五二)[0116a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云何缘种种受生种种爱?谓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触生受,缘眼触生[*]受生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缘意触生意触生[*]受,缘意触生[*]受生意触生[*]爱。

“诸比丘!非缘种种爱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要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是名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元、明二本无“触生”二字。[*]

[注解]

十八界: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的缘生的项目,和卷十一第304经说的“六六法”相同。“六六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各依“根、境、识、触、受、爱”等六个缘生的项目来举例解说,作为观察身心运作的下手处。

(四五三)[0116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是名种种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谓缘眼界生眼触,非缘眼触生眼界,但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非缘眼受生眼触,但缘眼触生眼受;缘眼受生眼爱,非缘眼爱生眼受,但缘眼受生眼爱。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非缘意触生意界,但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生意受,非缘意受生意触,但缘意触生意受;缘意受生意爱,非缘意爱生意受,但缘意受生意爱。

“是故,比丘!非缘种种爱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爱,是名比丘当善分别种种界。”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四五四)[0116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缘种种界生种种触,缘种种触生种种受,缘种种受生种种想,缘种种想生种种欲,缘种种欲生种种,缘种种觉生种种,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云何种种界?谓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云何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谓缘眼界生眼触,缘眼触生眼受,缘眼受生眼想,缘眼想生眼欲,缘眼欲生眼觉,缘眼觉生眼热,缘眼热生眼求。如是耳、鼻、舌、身、意界缘生意触,缘意触生意受,缘意受生意想,缘意想生意觉,缘意觉生意热,缘意热生意求,是名比丘缘种种界故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比丘!非缘种种求生种种热,非缘种种热生种种觉,非缘种种觉生种种想,非缘种种想生种种受,非缘种种受生种种触,非缘种种触生种种界,但缘种种界生种种触,乃至缘种种热生种种求。”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觉:念头,新译为“寻”。相当的南传经文中“觉”的次序在“欲”之前。

热:热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大意:

由于中文的“欲”、“觉”、“热”、“求”在《杂阿含经》中一字多义,要了解本经意义可参照相当的南传经文:“缘种种界生起种种想;缘种种想生起种种意向;缘种种意向生起种种意欲;缘种种意欲生起种种焦热;缘种种焦热生起种种遍求。”

所表达的是在根境识接触后,心中的意念由小而大如滚雪球般增长而执著的现象。

  • 各经对照:

(为方便对照,本文中十八界以色呈现,触以绿色呈现,受阴以色呈现,想阴以色呈现,行阴以色呈现。)

《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73经等经记载:“缘,生眼识,三事和合,触俱生。”(CBETA, T02, no. 99, p. 72, c9-10) 在这个例子中,“思”是一种行阴的例子。

这个十八界(根、境、识)因缘和合而产生心理状态的过程,在本卷第452经举例为:

在此例中“爱”是一种行阴的例子。

本卷第454、455经举例为:

此例中的“想”即想阴,“欲、觉、热、求”则都是行阴的例子。

根境识缘起产生的心理状态,不管如何举例,都不出于受阴、想阴、行阴的例子,这也符合经中所说身心乃至一切皆不出于五阴。

卷十七第458经则进一步举例,基于不同的欲、觉、热、求,会表现出更多的身、口、意的造作,则是后续的行阴的例子。

  • 念念不忘:

当六根对六境时不如理作意,念念不忘,心中的执著会如滚雪球般增长。所以《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5〉第113经诸法本经说:“一切诸法以欲为本”,以下经文也都有相关的意涵:

  • 《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52经:“欲,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CBETA, T02, no. 99, p. 199, a1-5)
  • 《中阿含经》卷二十八〈林品 5〉第115经蜜丸喻经:“缘眼及色,生眼识,三事共会便有更触,缘更触便有所觉,若所觉便想,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别。”(CBETA, T01, no. 26, p. 604, b2-5)
  • 南传《长部尼柯耶》卷二十一帝释所问经:“欲以寻为缘,由寻而起,由寻而生,以寻为源,寻有时,欲有,寻灭时,即欲灭。[……]寻以妄想诸支为缘,由妄想诸支而起,由妄想诸支而生,以妄想诸支为源。妄想诸支有时,寻有,妄想诸支灭时,寻灭。”(CBETA, N07, no. 4, p. 262, a12-p. 263, a3 // PTS. D. 2. 277)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十六.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01/07 12:06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609241962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