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比丘相应 (1/2)]《杂阿含经》“比丘相应”的内容为本卷和卷三十九第1081~1083经,是和比丘众有关的经文。 佛教僧团接纳各种诚心出家的人,不管其出身、种姓,比丘有帅的、有丑的,有佛陀的亲戚、有不认识的人,有合群的、有独住的。不管这些比丘的身分背景如何,佛陀都教导他们持戒清净、如法修行、证得涅槃。 (一〇六二)[0276a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善生,新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当知此善生善男子有二处端严:一者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二者尽诸有漏,无漏①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寂静尽诸漏, 比丘庄严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无漏:断尽烦恼。 ② 最后身:生死轮回中最后一世的身体。 [对应经典]
(一〇六三)[0276a2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形色丑陋,难可观视,为诸比丘之所轻慢,来诣佛所。 尔时,世尊四众①围遶,见彼比丘来,皆起轻想,更相谓言:“彼何等比丘?随路而来,形貌丑陋,难可观视,为人所慢。”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见彼比丘来,形状甚丑,难可视见,令人起慢不?” 诸比丘白佛:“唯然,已见。” 佛告诸比丘:“汝等勿于彼比丘起于轻想。所以者何?彼比丘已尽诸漏,所作已作,离诸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诸比丘!勿以貌取人汝等莫妄量于人,唯有如来能量于人。” 彼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汝等见此比丘稽首作礼,退坐一面不?” 比丘白佛:“唯然,已见。” 佛告诸比丘:“汝等勿于是比丘起于轻想;乃至汝等莫量于人,唯有如来能知人耳。”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飞鸟及走兽, 莫不畏师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不应以貌取人,外貌丑陋的出家人也可能是已证漏尽的阿罗汉。 (一〇六四)[0276b2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提婆达多ⓐ①有利养②起,摩竭陀王阿阇世ⓑ毘提希子③日日侍从五百乘车,来诣提婆达多所,日日持五百釜④食,供养提婆达多,提婆达多将五百人别众⑤受其供养。 时,有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闻提婆达多有如是利养起,乃至五百人别众受其供养。乞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毕,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闻提婆达多有如是利养起,乃至五百人别众受其供养。” 佛告诸比丘:“汝等莫称是⑥提婆达多所得利养。所以者何?彼提婆达多别受利养,今则自坏,他世亦坏。譬如芭蕉、竹、芦ⓒ,生果即死⑦,来年亦坏;提婆达多亦复如是,受其利养,今世则坏,他世亦坏。譬如駏驉⑧,受胎必死;提婆达多亦复如是,受诸利养,今世亦坏。他世亦坏,彼愚痴提婆达多随几时受其利养,当得长夜不饶益苦。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设有利养起,莫生染著。’”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芭蕉生果死, 竹芦ⓓ实亦然,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提婆达多”,巴利本作 Devadatta。 ⓑ “阿阇世”,巴利本作 Ajātasattu. ⓒ “芦”,宋本作“籚”。 ⓓ “芦”,宋、元二本作“籚”。 ⓔ “妊”,圣本作“任”。 [注解]① 提婆达多:阿难尊者的兄长,佛陀的堂兄弟,曾加入佛教僧团,在修成神通后贪取名利而自立教团,吸收阿阇世王的供养,与佛陀为敌。 ② 利养:财利等能滋养身体的物品。 ③ 阿阇世毘提希子:即阿阇世王,优婆塞名,摩竭陀国王舍城的统治者,父亲是频婆娑罗王,母亲是韦提希(毘提希)夫人,在怀胎时命相师都说此儿会害其父,因此名为阿阇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结怨”。长大后被立为太子,却结交恶友提婆达多,囚禁父母,自立为王,并吞诸小国,建立统一印度的基础,并与波斯匿王交战数次。后因杀害父亲频婆娑罗王的业报而全身长疮,在佛前忏悔后得痊愈,并皈依于佛陀,成为佛教的大护法,并在佛灭后护持第一次的经典结集。又译为“韦提希子阿阇世”。 ④ 釜:锅。读音同“府”。 ⑤ 别众:不和僧团一起行动,例如另行拖钵或另外受供养。 ⑥ 称是:赞成、肯定。 ⑦ 芭蕉、竹、芦,生果即死:芭蕉在开花结果采收过后会自然死亡,竹子在开花结子后会整丛死亡,芦苇在开花结子之后,地上部分会枯萎。 ⑧ 駏驉:母驴与公马交配所生的兽类,似骡而小,无法生育。读音同“巨虚”。 ⑨ 多知不免愚:不管看起来多有知识,其实是很愚笨的。 [对应经典]
(一〇六五)[0276c1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手比丘释氏ⓐ子于舍卫国命终。闻已,入舍卫城,乞食还,举衣钵,洗足毕,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日晨朝,众多比丘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闻释氏子手比丘于舍卫国命终。云何?世尊!手比丘命终,当生何处?云何受生?后世云何?” 佛告诸比丘:“是手比丘成就三不善法,彼命终当生恶趣泥犁中。何等三不善法?谓贪欲、瞋恚、愚痴。此三不善法结缚于心,释种子手比丘生恶趣泥犁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贪欲瞋恚痴, 结缚士夫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氏”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芦”,宋本作“籚”。 ⓒ “士”,大正藏原为“出”,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士”。 [注解]① 手比丘:比丘名,《十诵律》记载他“无惭无愧犯见闻疑罪,先自言犯后言不作”。又译为“象首比丘”。 ② 释氏子:释迦族人。 ③ 内发还自伤:(贪瞋痴)从内心产生,回过头来伤害自己。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还复害于己”。 ④ 胜士:优秀的人。 [对应经典]
(一〇六六)[0277a09]如手比丘,难陀修多罗亦如是说。
[对应经典]
(一〇六七)[0277a1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难陀①是佛姨母子②,好著好衣,染色,𢭏治光泽③,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 时,有众多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难陀是佛姨母子,好著好衣,𢭏治光泽,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诣难陀比丘所,语言:‘难陀!大师语汝。’” 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语ⓐ难陀言:“世尊语汝。” 难陀闻已,即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佛告难陀:“汝实好著好衣,𢭏治光泽,好作嬉戏调笑而行不?” 难陀白佛:“实尔,世尊!” 佛告难陀:“汝佛姨母子,贵姓ⓑ出家,不应着好衣服,𢭏令光泽,执持好钵,好作嬉戏调笑而行。汝应作是念:‘我是佛姨母子,贵姓ⓒ出家,应作阿练若④,乞食,著粪扫衣,常应赞叹著粪扫衣,常ⓓ处山泽,不顾五欲。’” 尔时,难陀受佛教已,修阿兰若行,乞食,著粪扫衣,亦常赞叹著粪扫衣者,乐处山泽,不顾爱欲。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难陀何见汝, 修习阿兰若, 佛说此经已,尊者难陀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言难陀大师语汝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语”十七字,圣本作“言难陀大师”,宋、元、明三本作“难陀言世尊” ⓑ “姓”,圣本作“性”。 ⓒ “姓”,宋、元、明三本作“姓好”。 ⓓ “常”,宋、元、明、圣四本作“当”。 [注解]① 难陀:比丘名,极为英俊,出家前有位美艳的妻子。初出家时,难忘其妻子,后经佛陀善巧引导,而断除爱欲,证阿罗汉。以“大体端正,与世殊异”第一、“诸根寂静,心不变易”第一闻名。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最小的弟弟。 ② 佛姨母子:难陀的父亲为佛陀父亲净饭王,母亲为佛陀母亲的姊妹摩诃波阇波提,因此是佛陀同父异母的弟弟,称为姨母子。 ③ 𢭏治光泽:搥打衣服,使其色泽如新。 ④ 作阿练若:居于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是十二头陀行之一。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难陀尊者在佛陀告诫后,一改态度而用心修行,因此在卷十一第275经中佛陀称赞他:“而今难陀关闭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精勤修习,正智成就,堪能尽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一〇六八)[0277b06]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低沙①自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②故,不修恭敬,无所顾录③,亦不畏惧,不堪谏止④。 时,有众多比丘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低沙自念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无所顾录,亦不畏惧,不堪谏止。”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诣低沙比丘所,语言:‘低沙!大师语汝。’” 时,彼比丘受世尊教,往语低沙比丘言:“世尊语汝。” 低沙比丘即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佛告低沙:“汝实作是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不修恭敬,无所顾录,亦不畏惧,不堪忍谏。’不?” 低沙白佛:“实尔,世尊!” 佛告低沙:“汝不应尔,汝应念言:‘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应修恭敬畏惧,堪忍谏止。’”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善哉汝低沙, 离瞋恚为善, 佛说此经已,低沙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在”,圣本作“住”。 ⓑ “故”,圣本无“故”字。 [注解]① 低沙:比丘名,又译为“底沙”、“窒师”。 ② 世尊姑子兄弟:低沙为佛陀父亲净饭王的妹妹,阿弥多质多𡆗所生,因此是佛陀姑母的儿子,即(姑)表兄弟。 ③ 顾录:顾虑;顾念。 ④ 不堪谏止:不能接受劝谏、告诫。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一〇六九)[0277b2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毘舍佉般阇梨子①ⓐ,集供养堂,为众多比丘说法,言辞满足,妙音清彻,句味辩ⓑ正,随智慧说,听者乐闻,无所依说②,显现深义,令诸比丘一心专听。 尔时,世尊入昼ⓒ正受③,以净天耳④过于人耳,闻说法声,从三昧起,往诣讲堂,于大众前坐,告毘舍佉般阇梨子:“善哉,善哉,毘舍佉!汝能为诸比丘于此供养堂,为众多比丘说法,言辞满足,乃至显现深义,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汝当数数为诸比丘如是说法,令诸比丘专精敬重,一心乐听,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不说法者, 愚智杂难分, 佛说此经已,尊者毘舍佉般阇梨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毘舍佉般阇梨子”,巴利本作 Visākha, Pañcālaputta。 ⓑ “辩”,圣本作“辨”。 ⓒ “昼”,元、明、圣三本作“尽”。[*] [注解]① 毘舍佉般阇梨子:比丘名,王舍城人,他的名字是毘舍佉,母亲是般阇梨国的公主,因此被称为毘舍佉般阇梨子。他在王舍城见到佛陀而出家,跟随佛陀游行至舍卫城后证阿罗汉,然后回王舍城度化亲友。 ② 无所依说:不为利养、恭敬、名誉等而说法。 ③ 入昼正受:在白天入定。“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④ 净天耳:即“天耳通”,能听到不论远近的声音的神通。又译为“天耳”、“天耳智通”、“天耳智”。 [对应经典]
(一〇七〇)[0277c1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集供养堂,悉共作衣①。时,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初入法、律,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 时,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时有众多比丘,集供养堂,为作衣故。有一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始入法、律,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 尔时,世尊问彼比丘:“汝实不欲营助诸比丘作衣耶?” 彼比丘白佛言:“世尊!随我所能,当力营助。”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汝等莫与是年少比丘语。所以者何?是比丘得四增心法②,正受现法安乐住,不勤而得③。若彼本心所为④,剃须发,著袈裟衣,出家学道,增进修学,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下劣方便⑤, 薄德少智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作衣:缝制衣物。 ② 四增心法:四种提升的心境,指四禅。又译为“四种增上心法”、“四增上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增上心与在当生中为乐住处之四种禅”。 ③ 不勤而得:不费力就能获得。 ④ 若彼本心所为:如同他当初出家时想要做的。也就是指出家时想的:“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⑤ 非下劣方便:并非随便地努力。指应精进才能摆脱烦恼锁。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终不[……]懈怠”,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不是经由松散地努力”。 ⑥ 上士:上等人;已解脱烦恼的人。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记载一位出家不久的年轻比丘,没有多多帮助别的比丘缝制衣物,只在修行的空档协助缝制衣物。世俗的职场上,通常会认为新人就该多做些杂事,或许因此有的比丘认为他不合群,而向佛陀告状。佛陀则告知大众其实这位年轻比丘已证阿罗汉,不是一般新鲜人了,大家不应轻视他。 本经也呼应前面第1063经所说的勿以貌取人,不应认定年轻的比丘就没修行,也可见佛陀重视修行自证,而不看重表相。 (一〇七一)[0278a1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名曰上座ⓐⓑ,独住一处①,亦常赞叹独一住者,独行乞食,食已,独还,独坐禅思。 时,有众多比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有尊者名曰上座[*],乐一独处,亦常赞叹独一住者,独入聚落乞食,独出聚落,还至住处,独坐禅思。” 尔时,世尊语一比丘:“汝往诣彼上座[*]比丘所,语上座[*]比丘言:‘大师告汝。’” 比丘受教,诣上座[*]比丘所,白言:“尊者!大师告汝。” 时,上座[*]比丘即时奉命,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上座[*]比丘:“汝实独一静处,赞叹独处者,独行乞食,独出聚落,独坐禅思耶?” 上座[*]比丘白佛:“实尔,世尊!” 佛告上座[*]比丘:“汝云何独一处,赞叹独住者,独行乞食,独还住处,独坐禅思?” 上座[*]比丘白佛:“我唯独一静处,赞叹独住者,独行乞食,独出聚落,独坐禅思。” 佛告上座[*]比丘:“汝是一住者,我不言非一住,然更有胜妙一住。何等为胜妙一住?谓比丘前者枯干,后者灭尽,中无贪、喜②,是婆罗门心不犹豫,已舍忧悔,离诸有爱③,群聚使断,是名一住,无有胜住过于此者。”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悉映于一切, 悉知诸世间, 佛说此经已,尊者上座[*]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上座”,巴利本作 Thera。 [注解]① 独住一处:独自住在一个地方。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独止一房”,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独住”。 ② 前者枯干,后者灭尽,中无贪、喜:以前的(贪爱)已枯干,往后的(贪爱)不再生,现在没有贪欲、喜爱。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欲本干竭,来欲不起,现欲不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过去的被舍断,凡未来的被断念,以及在现在自体的得到上意欲贪被彻底排除”。 ③ 有爱:对存在的渴爱。这里的“有”即是十二因缘中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卷十三第309经解说什么是一一住(最好的止住),与本经相通:“若眼识色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彼比丘见已,喜乐、赞叹、系着住,爱乐、赞叹、系着住已,心转欢喜,欢喜已深乐,深乐已贪爱,贪爱已厄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第二住。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鹿纽!有如是像类比丘,正使空闲独处,犹名第二住。所以者何?爱喜不断不灭故,爱欲不断、不知者,诸佛如来说第二住。若有比丘,于可爱、乐、念、可意,长养于欲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不喜乐、不赞叹、不系着住已,不欢喜,不欢喜故不深乐,不深乐故不贪爱,不贪爱故不厄碍。不欢喜、深乐、贪爱、厄碍者,是名为一一住。” (一〇七二)[0278b11]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僧迦蓝①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彼僧迦蓝比丘有本二ⓐ②,在舍卫国中,闻僧迦蓝比丘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闻已,著好衣服,庄严华璎ⓑ,抱其儿来诣祇洹③,至僧迦蓝比丘房前。 尔时,尊者僧迦蓝出房露地④经行。时,彼本二来到其前,作是言:“此儿幼小,汝舍出家,谁当养活?” 时,僧迦蓝比丘不共语。如是再三,亦不共语。 时,彼本二作如是言:“我再三告,不与我语,不见顾视,我今置儿。”著经行道头而去,言ⓒ:“沙门!此是汝子,汝自养活,我今舍去。” 尊者僧迦蓝亦不顾视其子。 彼本二复言:“是沙门今于此儿都不顾视,彼必得仙人难得之处。善哉,沙门!必得解脱。”情愿不遂,抱子而去。 尔时,世尊入昼正受,以天耳过人之耳,闻尊者僧迦蓝本二所说,即说偈言:
“来者不欢喜, 去亦不忧戚。 佛说此经已,尊者僧迦蓝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本二”,巴利本作 Purāṇadutiyaka。 ⓑ “璎”,圣本作“缨”。 ⓒ “言”,圣本作“告言”。 ⓓ “合”,大正藏原为“舍”,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合”。 [注解]① 僧迦蓝:比丘名。曾七次出家,六次还俗,在第七次出家后证阿罗汉。佛陀称赞他“能降伏魔外道邪业”第一。又译为“僧迦摩”。 ② 本二:本来的伴侣,指出家前的妻子。 ③ 祇洹:即“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其中“洹”读音同“环”,是梵语中“林”的音译。 ④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记载僧迦蓝尊者出家后俗家妻子苦苦纠缠的事件,以及佛陀知道后所说的偈子。另外,《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邪聚品35〉第10经提到记载他证阿罗汉后,俗家丈母娘带着妻子来纠缠,而他不为所动,被佛陀称赞为:“欲平等论阿罗汉,当言僧迦摩比丘是也。能降伏魔官属者,亦是僧迦摩比丘”。 (一〇七三)[0278c0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独一静处,作是思惟:“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亦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作是念已,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一静处,作是思惟:‘有三种香,顺风而熏,不能逆风。何等为三?谓根香、茎香、华香。或复有香,顺风熏、逆风熏,亦顺风逆风熏耶?’”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有三种香,顺风熏,不能逆风,谓根香、茎香、华香。阿难!亦有香,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阿难!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者。阿难!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城邑、聚落,成就真实法①,尽形寿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八方上下,崇善士夫,无不称叹言:‘某方某聚落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净,成真实法,尽形ⓐ寿不杀,乃至不饮酒。’阿难!是名有香顺风熏、逆风熏、顺风逆风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戒非根茎华香, 能逆风而熏,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形”,宋、元、明、圣四本无“形”字。 ⓑ “多迦罗”,巴利本作 Taggara。 ⓒ “栴檀”,巴利本作 Candana。 [注解]① 成就真实法:行为正直善良。其中“真实法”指正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是持戒的人、具善法的人”,相当的《佛说戒香经》经文作“持佛净戒,行诸善法”。 ② 尽形寿:终身;一辈子。 ③ 多迦罗:又作多揭罗香、多伽留香、多伽娄香、多劫罗香。意译作根、不没、木香。多伽罗香系采自多伽罗树所制成之香。然亦有将多伽罗香视为与零陵香(即由生于零陵山谷之薰草所制成之香)相同者。 ④ 优钵罗:青莲花。 ⑤ 末利:茉莉花。又译为“摩利沙华”。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为什么此经问题中是举根、茎、花这三香? 有根才能长出茎,有茎才能开花,才能结果。这三者是次第的关系。而在佛法中,戒是修行的基础,有戒才能生定、发慧,也是次第的关系。 在经文本文内只提到“五戒”,但在偈子中可说提到了后续:
斯等净戒香, =戒
是名安隐道, 另外,香花可以供佛,燃香也可庄严道场。但对于佛陀来说,有人“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因此将“香”和“戒”拿在一起比较,有多重的意义。 至于为什么只提到五戒?这是因为在家戒、出家戒,都包含了五戒,五戒是个开始。从偈中可看出,本经要表达的不仅限于五戒,而是可延伸至具足戒、定、慧的修行解脱。 花香只能在三界之中,而基于持戒而得到的解脱,却能断诸魔结缚,超出三界,自然远远胜于花香了。 (一〇七四)[0279a12]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与千比丘俱,皆是古昔萦发ⓐ①出家,皆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到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 摩竭提王瓶沙ⓕ②闻世尊摩竭提国人间游行,至善建立支[*]提杖林中住,与诸小王群臣翼ⓖ从,车万二千、乘马万八千、步逐众无数,摩竭提婆罗门长者悉皆从。 王出王舍城,诣世尊所,恭敬供养。到于道口,下车步进,及于内门,除去五饰,脱冠却盖,除扇去剑刀ⓗ,脱革屣,到于佛前,整衣服,偏露右肩,为佛作礼,右遶三匝,自称姓名,白佛言:“世尊!我是摩竭提王瓶沙。” 佛告瓶沙:“如是,大王!汝是瓶沙,可就此坐,随其所安。” 时,瓶沙王重礼佛足,退坐一面。诸王大臣、婆罗门居士悉礼佛足,次第而坐。 时,郁鞞罗迦叶ⓘ③亦在座中。 时,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为大沙门从郁鞞罗迦叶所修梵行耶?为郁鞞罗迦叶于大沙门所修梵行耶?” 尔时,世尊知摩竭提婆罗门长者心之所念,即说偈而问言:
“郁鞞罗迦叶, 于此见何利, 郁鞞迦叶说偈白佛:
“钱财等滋味, 女色五欲果, 尔时,世尊复说偈问言:
“汝不着世间, 钱财五色味, 迦叶复以偈答世尊言:
“见道离有余, 寂灭无余迹, 佛复说偈叹迦叶言:
“善哉汝迦叶, 先非恶思量, “汝今,迦叶!当安慰汝徒众之心。” 时,郁鞞罗迦叶即入正受,以神足④力向于东方,上升虚空,作四种神变,行、住、坐、卧,入火三昧⑤,举身洞然⑥,青、黄、赤、白、颇梨红色。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灌其身,或身上出火,以烧其身,身下出水,以灌其身。如是种种现化神通息已,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师,我是弟子。” 佛告迦叶:“我是汝师,汝是弟子,随汝所安,复座而坐。” 时,郁鞞罗迦叶还复故坐。 尔时,摩竭提婆罗门长者作是念:“郁鞞罗迦叶定于大沙门所修行梵行。” 佛说此经已,摩竭提王瓶沙及诸婆罗门长者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萦发”,巴利本作 Jatila。 ⓑ “善建立”,巴利本作 Supatiṭṭha。 ⓒ “支”,圣本作“枝”。[*] ⓓ “支提”,巴利本作 Cetiya。 ⓔ “杖林”,巴利本作 Laṭṭhivana。 ⓕ “瓶沙”,Bimbisāra。 ⓖ “翼”,大正藏原为“羽”,今依据元、明、圣三本改作“翼”。 ⓗ “刀”,宋、元、明三本作“方”。 ⓘ “郁鞞罗迦叶”,巴利本作 Uruvelā Kassapa。 ⓙ “由”,圣本作“田”。 ⓚ “没”,圣本作“设”。 [注解]① 萦发:“萦”读音同“盈”,将头发盘于头顶或脑后成一个发髻。此指萦发外道。 ② 瓶沙:优婆塞名,是摩竭提国的国王,阿阇世王的父亲。悉达多太子出家后曾行经摩竭提国王舍城,瓶沙王见到他很欢喜,表示愿意让半个国家给悉达多太子,要他别出家了。悉达多太子没有接受,瓶沙王就预约他成道后到王舍城接受供养。曾建立迦兰陀竹园,供养三宝,后被太子阿阇世篡位而死在狱中。《长阿含经》卷五第4经阇尼沙经记载他命终后往生为毘沙门天王的太子。又译为“频婆娑罗”。 ③ 郁鞞罗迦叶:摩竭提国郁鞞罗(“木瓜”的音译)村的迦叶,和大迦叶尊者不同人,是最早随佛出家的外道大师。他带领五百位弟子在连若河旁修行,佛陀经过时借住附近有恶龙的石窟,收服了恶龙,让郁鞞罗迦叶惊讶,在一番较量后带着所有弟子随佛出家。江迦叶、象迦叶是他的弟弟,各带领三百位、二百位弟子修行,都跟着出家,证阿罗汉,详见《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经。佛陀称赞他“将护圣众,四事供养”第一。又译为“优留毘迦叶”、“优毘迦叶”、“优楼频螺迦叶”。 ④ 神足:能依意念飞行、前往不论远近的地方、或转变物质的神通。又译为“神足通”、“如意足”。 ⑤ 火三昧:以火为专注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入这种定时,身体能发出火焰。又译为“火光三昧”。 ⑥ 举身洞然:整个身体都是熊熊燃烧的火。 [对应经典]
(一〇七五)[0279c1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陀骠摩罗子ⓐ①,旧住王舍城,典知②众僧饮食,床座随次差请,不令越次。 时,有慈地ⓑ比丘③,频三过次④得麤食⑤处,食时辛苦,作是念:“怪哉!大苦!陀骠摩罗子比丘有情故,以麤食恼我,令我食时极苦,我当云何为其作不饶益事?” 时,慈地比丘有姊妹比丘尼,名蜜多罗ⓒ,住王舍城王园比丘尼众中。蜜多罗比丘尼来诣慈地比丘,稽首礼足,于一面住。慈地比丘不顾眄⑥,不与语。蜜多罗比丘尼语慈地比丘:“阿梨ⓓ!何故不见顾眄,不共言语?” 慈地比丘言:“陀骠摩罗子比丘数以麤食恼我,令我食时极苦,汝复弃我。” 比丘尼言:“当如何?” 慈地比丘言:“汝可至世尊所,白言:‘世尊!陀骠摩罗子比丘非法不类⑦,共我作非梵行波罗夷⑧罪。’我当证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说。’” 比丘尼言:“阿梨[*]!我当云何于梵行比丘所,以波罗夷谤?” 慈地比丘言:“汝若不如是者,我与汝绝,不复来往言语、共相瞻视。” 时,比丘尼须臾默念,而作是言:“阿梨[*]!欲令我尔,当从其教。” 慈地比丘言:“汝且待我先至世尊所,汝随后来。” 时,慈地比丘即往稽首,礼世尊足,退住一面。蜜多罗比丘尼即随后至,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一何不善不类陀骠摩罗子,于我所作非梵行,波罗夷罪。” 慈地比丘复白佛言:“如妹所说,我先亦知。” 尔时,陀骠摩罗子比丘即在彼大众中。 尔时,世尊告陀骠摩罗子比丘:“汝闻此语不?” 陀骠摩罗子比丘言:“已闻,世尊!” 佛告陀骠摩罗子比丘:“汝今云何?” 陀骠摩罗子白佛:“如世尊所知,如善逝所知。” 佛告陀骠摩罗子:“汝言如世尊所知,今非是时,汝ⓔ今忆念,当言忆念;不忆念⑨,当言不忆念。” 陀骠摩罗子言:“我不自忆念。” 尔时,尊者罗睺罗住于佛后,执扇扇佛,白佛言:“世尊!不善不类⑩,是比丘尼言:‘尊者陀骠摩罗子共我作非梵行。’慈地比丘言:‘如是,世尊!我先已知,如妹ⓕ所说。’” 佛告罗睺罗:“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若蜜多罗比丘尼来语我言:‘世尊!不善不类罗睺罗,共我作非梵行,波罗夷罪。’慈地比丘复白我言:‘如是,世尊!如妹[*]所说,我先亦知’者,汝当云何?” 罗睺罗白佛:“世尊!我若忆念,当言忆念;不忆念,当言不忆念。” 佛言ⓖ:“罗睺罗!愚痴人汝尚得作此语,陀骠摩罗子清净比丘,何以不得作如是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当忆念,蜜多罗比丘尼当以自言灭⑪,慈地比丘僧当极善呵谏教诫⑫:‘汝云何见?何处见?汝何因往见?’”世尊如是教已,从座起,入室坐禅。 尔时,诸比丘于陀骠摩罗子比丘忆念,蜜多罗比丘尼与自言灭,慈地比丘极善呵谏教诫言:“汝云何见?何处见?何因往见?” 如是谏时,彼作是言:“彼陀骠摩罗子不作非梵行,不犯波罗夷,然陀骠摩罗子比丘三以麤恶食恐怖,令我食时辛苦。我于陀骠摩罗子比丘爱恚痴怖,故作是说,然陀骠摩罗子清净无罪。” 尔时,世尊晡时从禅觉,至大众前敷座而坐。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我等于陀骠摩罗子比丘所忆念持,蜜多罗比丘尼与自言灭,慈地比丘极善呵谏,乃至彼言:‘陀骠摩罗子清净无罪。’”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云何愚痴?以因饮食故,知而妄语。”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能舍一法, 知而故妄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陀骠摩罗子”,巴利本作 Dabba Mallaputta。 ⓑ “慈地”,巴利本作 Mettiyabhummajakā。 ⓒ “蜜多罗”,巴利本作 Mettiyā。 ⓓ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暗梨”,圣本作“阿阇梨”。[*] ⓔ “汝”,宋、元、明、圣四本作“如”。 ⓕ “妹”,大正藏原为“姝”,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妹”。[*] ⓖ “言”,宋、元、明、圣四本作“告”。 [注解]① 陀骠摩罗子:比丘名,少年出家后证阿罗汉,得六神通,在王舍城负责为僧团分派、管理卧具、饮食,不曾有任何私心,佛陀称赞他“能广劝率,施立斋讲;安造房室,与招提僧”第一。又译作“陀骠”、“陀罗骠摩罗子”、“陀罗婆摩罗”、“小陀罗婆摩罗”。 ② 典知:“典”、“知”均为“掌管”、“主持”之义。 ③ 慈地比丘:依南传《善见律》,慈地比丘为六群比丘中第一恶者。南北传律部均记载,他多次诽谤陀骠摩罗子。 ④ 频三过次:三番两次。 ⑤ 麤食:粗糙的食物。又译为“麤疏食”。
⑥ 顾眄:转头看。“眄”指邪视(斜视??),读音同“免”。 ⑦ 不类:坏、不善。 ⑧ 波罗夷:为音译,义译为“驱摈”,为戒律中最严重罪,犯该戒的僧众会被逐出僧团。 ⑨ 不忆念:不记得有这件事。 ⑩ 不善不类: ⑪ 自言灭:指蜜多罗比丘尼妄语诬陷陀骠摩罗子比丘做非法梵行(自言),应被逐出僧团、削除僧籍(灭摈)。 ⑫ 极善呵谏教诫: ⑬ 信施:基于信心的布施;信徒的布施。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慈地比丘觉得陀骠摩罗子比丘给他吃的食物三番两次都很难吃,以为陀骠摩罗子比丘是故意针对他的,而串通他的姊妹蜜多罗比丘尼陷害陀骠摩罗子比丘,诬告他性侵蜜多罗比丘尼。 陀骠摩罗子比丘早就证阿罗汉了,并不在意被诬告,因此只说:“佛陀知道的。”也没辩驳。佛陀知道陀骠摩罗子比丘没犯戒,但为了僧团的管理,而公开问他是否真有此事?他才说没有。 罗睺罗尊者一开始不知道这是诬告,而跟着骂性侵的行为真不像话,于是佛陀告诉大众其实是慈地比丘及蜜多罗比丘尼妄语,并呵责妄语的恶行。 [进阶辨正](一〇七六)[0280b2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陀骠摩罗子ⓐ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愿于佛前取般涅槃。” 世尊默然。如是三启,佛告陀骠摩罗子:“此有为诸行,法应如是①。” 尔时,尊者陀骠摩罗子即于佛前,入于三昧,如其正受②,向于东方,昇虚空行,现四威仪③,行、住、坐、卧,入火三昧,身下出火,举身洞然,光焰四布,青、黄、赤、白、颇梨红色。身下出火,还烧其身,身上出水,以洒其身,或身上出火,下烧其身,身下出水,上洒其身。周向十方,种种现化已,即于空中,内身出火,还自焚其身,取无余涅槃,消尽寂灭,令无遗尘。譬如空中然灯,油炷俱尽,陀骠摩罗子空中涅槃,身心俱尽,亦复如是。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烧铁丸, 其焰洞炽然,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陀骠摩罗子”,巴利本作 Dabba Mallaputta。 ⓑ “之”,圣本作“趣”。 [注解]① 此有为诸行,法应如是:(身心等)因缘生灭的事物,原本就是如此(有生即有灭)。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汝入涅槃,我不遮汝”。 ② 如其正受:依着他所入的定。 ③ 四威仪:行、住、坐、卧,各有仪态而不损威德。 ④ 逮得不动迹,入无余涅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对于一些出家人为何想在佛前涅槃的原因,论中表示通常是因为他们过去世曾发愿要在佛前般涅槃,而不是因为有烦恼才导致入灭。 (一〇七七)[0280c18]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央瞿多罗①国人间游行。经ⓐ陀婆阇梨迦林中,见有牧牛者、牧羊者、采柴草者,及余种种作人,见世尊行路,见已,皆白佛言:“世尊!莫从此道去!前有央瞿利摩罗②贼,脱恐怖人。” 佛告诸人:“我不畏惧。”作此语已,从道而去。彼再三告,世尊犹去。遥见央瞿利摩罗手执刀楯走向,世尊以神力现身徐行,令央瞿利摩罗驶ⓑ走不及③。走极疲乏已,遥语世尊:“住!住!勿去。” 世尊并行而答:“我常住耳,汝自不住。” 尔时,央瞿利摩罗即说偈言:
“沙门尚驶[*]行, 而言我常住,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央瞿利摩罗, 我说常住者, 央瞿利摩罗说偈白佛:
“久乃见牟尼, 故随路而逐, 尔时,央瞿利摩罗出家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修梵行。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央瞿利摩罗得阿罗汉,觉解脱喜乐。即说偈言:
“本受不害名⑥, 而中多杀害, 佛说此经已,央瞿利摩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经”,圣本作“迳”。 ⓑ “驶”,大正藏原为“𫘝”,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驶”。[*] ⓒ “自”,大正藏原为“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 “温”,大正藏原为“煴”,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温”。 ⓔ “杖”,大正藏原为“材”,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杖”。 ⓕ “能自”,圣本作“自能”。 ⓖ “债”,大正藏原为“责”,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债”。 ⓗ “慈”,大正藏原为“怨”,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慈”。 [注解]① 央瞿多罗:古代印度小国,位于十六大国的鸯伽国与末罗国之间,首都为阿惒那。另译为“鸯祇”。 ② 央瞿利摩罗:比丘名,曾误信邪师而以为杀人可升天,杀了许多人,后来受佛陀渡化出家,证阿罗汉。佛陀称赞他“体性利根,智慧渊远”第一。又译为“央掘魔罗”、“鸯掘魔”。 ③ 驶走不及:迅速追赶但赶不上。 ④ 一切神:一切的有情众生。这里的“神”特指神识。 ⑤ 大仙:“仙”为“仙”的异体字,读音同“仙”。大仙指佛陀。 ⑥ 不害名:央瞿利摩罗的本名为Ahiṃsaka,这个字是从ahiṃsa(不害、无害)所衍生。 ⑦ 浚流:水流,指生死不息的轮回。 ⑧ 三明:宿命明(宿命神通)、天眼明(天眼神通)、漏尽明(漏尽神通)。(卷36有但没标注) ⑨ 已受于恶报,宿债食已食:种下恶因所招致的恶果,在受完恶果报之后,就算已经承受该有的果报了。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记载杀人魔魔央瞿利摩罗归化佛教的故事,“央瞿利摩罗”这也就是大家较熟悉的“央掘魔罗”。他因为邪师教导他杀人可成道,而曾杀了许多人,最后杀佛不成,反而归依佛陀出家,证阿罗汉。这也是一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一〇七八)[0281c0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于夜明相①出时,出拓ⓐ补②河边,脱衣着岸边,入水洗浴。浴已上岸,被一衣,待身干。 时,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拓补河侧,语比丘言:“汝少出家,鲜白发黑,年始盛美,应习五欲,庄严璎珞③,涂香华鬘④,五乐自娱,而于是时,违亲背俗,悲泣别离,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何舍现前乐⑤,而求非时⑥之利?” 比丘答言:“我不舍现前乐求非时乐,我今乃是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天问比丘:“云何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比丘答言:“如世尊说,非时之欲,少味多苦,少利多难。我今于现法中,已离炽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现前观察,缘自知觉⑦。如是,天子!是名舍非时乐得现前乐。” 天复问比丘:“云何复是如来所说,非时之欲,少乐多苦?云何复是如来所说,现法利乐,乃至缘自觉知?” 比丘答言:“我年少出家,不能广宣如来所说正法、律仪。世尊近在迦兰陀竹园。汝可往诣如来,问其所疑,如世尊说,随忆ⓑ受持⑧。” 天子复言:“比丘!于如来所,有诸力ⓒ天众多围遶,我先无问,未易可诣。比丘!汝若能为先白世尊者,我可随往。” 比丘答言:“当为汝去。” 天白比丘:“唯然,尊者!我随后来。” 时,彼比丘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以ⓓ向天子往反问答具白世尊:“今者,世尊!彼天子诚实言者须臾应至,不诚实者自当不来。” 时,彼天子遥语比丘:“我已在此ⓔ,我已在此。”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众生随爱想⑨, 以爱想而住, 佛告天子:“汝解此偈者,便可发问。” 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佛复说偈而告天子曰:
“若知所爱者, 不于彼生爱, 佛告天子:“汝解此义者,便可发问。” 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 佛复说偈言:
“见等胜劣者, 则有言论生, 佛告天子:“解此义者,则可发问。” 天子白佛:“不解,世尊!不解,善逝!” 佛复说偈言:
“断爱及名色, 除慢⑬无所系⑭, 佛告天子:“解此义者,乃可发问。” 天子白佛:“已解,世尊!已解,善逝!” 佛说此经已,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校勘]ⓐ “拓”,宋、圣二本作“㯓”,明本作“榻”。[*] ⓑ “忆”,圣本作“意”。 ⓒ “力”,元、明、圣三本作“方”。 ⓓ “以”,宋、元、明、圣四本作“已”。 ⓔ “在此”,大正藏原为“此在”,今依据圣本、高丽藏二本改作“在此”。 [注解]① 明相:日出前,东边的天空开始亮起来的景像。 ② 拓补:“温泉”的音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温泉”。 ③ 璎珞:以玉编缀的饰品,通常挂在脖子上。 ④ 华鬘:以花结串而成的饰品。 ⑤ 现前乐:现时的快乐。 ⑥ 非时:非即时。 ⑦ 我今于现法中,已离炽然,不待时节,能自通达,现前观察,缘自知觉:我在这一生中,已远离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即时、不须等待,趣向涅槃。就在这里当下,亲自能体证。 ⑧ 随忆受持:接受并实践所记忆的内容。 ⑨ 爱想:同“爱着”、“爱执”。 ⑩ 则为死方便:则为自寻死路的方法。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是名属死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死神束缚”。 ⑪ 若知所爱者,不于彼生爱,彼此无所有,他人莫能说:如果知道所爱的是什么,就不会于所爱的生爱了;彼此都不是实存的,而没有人能够述说。 ⑫ 见等胜劣者,则有言论生,三事不倾动,则无软中上:有我胜于人、我和人同等、我差于人(我胜、我等、我卑)的想法,就会有诤论;不因这三者而动心,则没有上、中、下的差别想法。 ⑬ 慢:傲慢。 ⑭ 系:系着;心系于事物而执著。 ⑮ 离结绝悕望:远离烦恼的束缚,断绝对世间的渴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凡夫的见解是即时行五欲之乐,而圣者的见解是即时行涅槃妙乐。 本经中第一偈:
“众生随爱想, 以爱想而住, 说的是“知爱(造成生死轮回)”,但天人没听懂。 第二偈:
“若知所爱者, 不于彼生爱, 说的是“知所爱(虚妄不实)”,但天人也没听懂。 第三偈:
“见等胜劣者, 则有言论生, 说的是“我见、我慢(引发执著)”,但天人也没听懂。 最后佛陀算是将答案都讲出来了:
“断爱及名色, 除慢无所系, 由于贪爱(第一偈的主题)所爱(第二偈的主题;所爱的事物都只在名色之中),由于有我见、我慢(第三偈的主题),因此有生死轮回。断除了这些,才能不再轮回。 因此本经一开始天人所赞叹的五欲娱乐,在认清爱和所爱后,并不是真乐,涅槃才是真乐。天人在此时终于听懂了。 [进阶辨正](一〇七九)[0282a22]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于后夜时至拓[*]补河边,脱衣置岸边,入水洗浴。浴已,还上岸,著一衣,待身干。 时,有一天子放身光明,普照拓[*]补河侧,问比丘言:“比丘!比丘!此是丘冢①,夜则起烟,昼则火然,彼婆罗门见已而作是言:‘坏此丘冢,发掘者智,持ⓐ以刀剑。’又见大龟,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大龟,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氍氀②,婆罗门见已,作此言:‘却此氍氀,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肉段③,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肉段,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屠杀,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坏是屠杀处,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楞耆④,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楞耆,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二道⑤,彼婆罗门见已,作是言:‘除此二道,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门扇,婆罗门见已,作是言:‘却此门扇,发掘者智,持以刀剑。’见有大龙,婆罗门见已,作是言:‘止!勿却大龙,应当恭敬。’比丘!汝来受此论,往问世尊,如佛所说,汝随受持。所以者何?除如来,我不见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于此论心悦乐者,若诸弟子从我所闻,然后能说。” 尔时,比丘从彼天所闻此论已,往诣世尊,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彼天子所问诸ⓑ论广问世尊:“云何为丘冢?云何为夜则起烟?云何为昼则火然?云何是婆罗门?云何发掘?云何智者?云何刀剑?云何为大龟?云何氍氀?云何为肉段?云何为屠杀处?云何为楞耆?云何为二道?云何为门扇?云何为大龙?” 佛告比丘:“丘冢者,谓众生身,麤四大色父母遗体,抟ⓒ食、衣服、覆盖、澡ⓓ浴、摩饰、长养,皆是变坏磨灭之法。夜起烟者,谓有人于夜时起,随觉随观。昼行其教,身业、口业。婆罗门者,谓如来、应、等正觉。发掘者,谓精勤方便。智士者,谓多闻圣弟子。刀剑者,谓智慧刀剑。大龟者,谓五盖⑥。氍氀者,谓忿恨。肉段者,谓悭愱。屠杀者,谓五欲功德⑦。楞耆者,谓无明。二道,谓疑惑。门扇者,谓我慢。大龙者,谓漏尽罗汉。如是,比丘!若大师为声闻所作,哀愍悲念,以义安慰,于汝已作,汝等当作所作,当于曝ⓔ露、林中、空舍、山泽、岩窟,敷草树叶,思惟禅思,不起放逸,莫令后悔,是则为我随顺之教。”即说偈言:
“说身为丘冢, 觉观夜起烟, 佛说此经已,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持”,宋、元二本作“摄”。 ⓑ “诸”,宋本作“讯”。 ⓒ “抟”,宋、元、圣三本作“揣”。 ⓓ “澡”,圣本作“渗”。 ⓔ “曝”,元、明二本作“暴”。 ⓕ “士”,圣本作“上”。 [注解]① 丘冢:坟墓。 ② 氍氀:读音同“渠驴”,毛织品、毛织的地毯。 ③ 肉段:又名闭尸,指第三周的胎儿。但此经指一⻑条肉;如杂阿含经卷十九第五一〇经:“我于路中见一大身众生,举身无皮,纯一肉段,乘空而行”。 ④ 楞耆:毒虫。 ⑤ 二道:岔路。 ⑥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⑦ 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种欲”。 [对应经典]
(一〇八〇)[0282c1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 时,有异比丘以不住心①,其心惑乱,不摄诸根,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是比丘遥见世尊,见已,摄持诸根,端视而行。世尊见是比丘摄持诸根,端视而行,见已入城。乞食毕,还精舍,举衣钵,洗足已,入室坐禅。晡时从禅觉,入僧中,敷坐具,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我今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见有比丘,以不住心、惑乱心,诸根放散,亦持衣钵入城乞食,彼遥见我,即自敛摄竟,为是谁?” 时,彼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到于佛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我于晨朝入城乞食,其心惑乱,不摄诸根行。遥见世尊,即自敛心,摄持诸根。”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见我已,能自敛心,摄持诸根。比丘!是法应当如是。若见比丘,亦应自摄持。若复见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当如是摄持诸根,当得长夜以义饶益,安隐快乐。” 尔时,众中复有异比丘说偈叹曰:
“以其心迷乱, 不专系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不住心:心不安住。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的这位比丘本来把托钵当逛街,不摄持诸根,远远见到佛陀时才赶快摄心,这也有如念佛一般的摄心效果。 什么是比丘于乞食时摄持诸根?可参考《杂阿含经》卷九第236经:“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 ...] 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CBETA, T02, no. 99, p. 57, b16-25) 不只是比丘乞食时如此,持八关斋戒的居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如此。 佛陀后来赞许这位比丘在见到佛后摄持了诸根,更进一步教他不只要见佛时收摄心念,而是见到任何四众都要如此。这和《华严经》<净行品>将日常生活所见皆回归到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校勘]ⓐ 圣本在“十”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