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son Chang:

SN 51.77~86 这十经都是为了 abhiññāya(证智)某样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将abhiññāya拿来做动词用。

但我往上看,47.83中,似乎是名词用法:
比丘们!修习、多修习四念处的比丘,凡是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他以证智遍知

把完整经文翻出来看,这语气我读起来怎么似乎“证智”是某个修证阶段才有的智慧。

回到85~94经,这十经的主题:
应该修习四念处,为了证智三种寻求、慢、漏、有、苦、碍、垢、恼乱、受、渴爱

一样理解成“亲自体悟”?

所以“三种寻求、慢、漏、有、苦、碍、垢、恼乱、受、渴爱”这些东西本来是不知道的?例如说概念理解而没亲证?

是这样理解吗?


David Chiou:

回到85~94经,这十经的主题:
应该修习四念处,为了证智
三种寻求、慢、漏、有、苦、碍、垢、恼乱、受、渴爱
一样理解成亲自体悟?
所以“三种寻求、慢、漏、有、苦、碍、垢、恼乱、受、渴爱”这些东西本来是不知道的?例如说概念理解而没亲证?

依菩提比丘所说,abhiññāya 是初果以上才能用的词:

初果得法眼净:“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断身见、戒禁取见、疑结。有人认为禅宗的悟道为初果的证悟,而悟后起修也就是二三四果断贪瞋痴的过程。

“为了证智三种寻求、慢、漏、有、苦、碍、垢、恼乱、受、渴爱”这边的“证智”大概就是以法眼“亲自看透”的意思。

不知 abhiññāya 在汉译《阿含经》甚至《大正藏》中还有哪些翻译?刚查了一下四部阿含根本没有“证智”这个翻译,其他经典好像也没这词 – 不过其他经典我没仔细看。如果能找到汉译大藏经中这个词的传统翻译,对于厘清字义会有帮助。目前看来“证智”这中译是近代人新创的,虽然成为巴利辞典用词,但不是过去千年汉译佛典有定义的翻译。

我想菩提比丘应该作过这个词的考据,确认过尼柯耶中这个用词的用法,如果是尼柯耶有清楚定义的重要词汇,在四部阿含理应也要有定义才对,较不适合任由近代人新创词汇。


Anderson Chang:

主题:abhiññā在北传翻译为自知?

庄居士看来是依巴利辞典译为“证智”,从他南北传对读页面,以“证智”为关键字搜寻找到的北传经文看来,
abhiññā这词在北传藏的很细,难看出对应。
我以前没注意到,潜意识或许还以为“自知”在北传翻译是比较生活化的字,没有特别的意义跟对应。

如今看来,abhiññā可能在北传传统翻译为“自知”、“自知自觉”、或“证知”,你看看觉得是吗?

又,假设当年翻译时拿的印度文(不知具体是印度哪个地区方言文字纪录下来)中,这个字的确是abhiññā(而且该部派传诵也存在这个字),那么它除了自知,也会有智慧的含义,中阿含二十亿尊者经中,就多加了“自觉”,补充这一面意思。

SN.24.5
“比丘们!当有什么时,执取什么后,对什么执著,则生起这样的见:‘无布施,无供养,无供物,无善作的、恶作的业之果与报,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化生众生,在世间中无正行的、正行道的沙门、婆罗门以证智自作证后而宣说此世、他世;当四大所成的人死时,地归于并没入地身,水归于并没入水身,火归于并没入火身,风归于并没入风身,诸根转入虚空,[四]人与长椅为第五抬走死者,念词一直伴随到火葬场,骨头成为灰白色,祭品落下,布施即是愚者的教说,凡任何说有[布施之类]论者,全是虚伪的、虚妄戏论,愚者与贤智者以身体的崩解而被断灭、消失;死后就不存在了。’呢?”

154
“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令诸众生作如是见、如是说:‘无施,无会,无说,无善趣、恶趣、业报,无此世、他世,无母,无父,无众生,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若此世、他世,见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增支部6集55经
那时,当尊者受那住于独处、隐退、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不久,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那善男子之所以从在家而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那个无上梵行目标,他证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中阿含123经/沙门二十亿经
彼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为,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者,唯无上梵行讫,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

南传:中部149经
他的这二法双连转起了:止与观,他以证智遍知那些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以证智舍断那些应该以证智舍断的法,以证智修习那些应该以证智修习的法,以证智作证那些应该以证智作证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应该回答‘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些是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

北传:杂阿含305经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修习满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修习满足,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
  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所谓名、色。
  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
  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眼}[明]、解脱。
  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正}[止]、观。

南传:相应部12相应14经
比丘们!对我来说,他们不是沙门或婆罗门;沙门中的沙门或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那些尊者也不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沙门义或婆罗门义。

北传:杂阿含352经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彼非沙门、沙门数,非婆罗门、婆罗门数,彼亦非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南传:增支部3集75经
无畏!当那位比丘这么定具足时,他以诸烦恼的灭尽,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无烦恼的心解脱、慧解脱。他不作新业,旧业经一再接触而作终结,灭尽是直接可见的、即时的、请你来见的、能引导的、智者应该自己经验的。

北传:杂阿含563经
复有三昧正受,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具足如是智慧,{心}[新?]业更不造,宿业渐已断,得现{正?}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生自觉智。离车!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第三离炽然,清净超出,以一乘道净众生、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杂阿含经》卷2:“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为世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演说妙法。”(CBETA, T02, no. 99, p. 12, c13-16)

《杂阿含经》卷46:“时,波斯匿王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此法,是善知识、善伴党,非是恶知识、恶伴党。”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作是念:‘世尊正法,现法离诸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自觉证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非恶知识、恶伴党。’””(CBETA, T02, no. 99, p. 339, a11-18)

《别译杂阿含经》卷10:“以尽漏故,成就无漏,心得解脱,慧得解脱,于[5]见法中,自身解了,证知得法,自知生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CBETA, T02, no. 100, p. 446, b3-5) [5]见=现【宋】*【元】*【明】*。

《别译杂阿含经》卷11:“佛告之曰:“如是!如是!我昔求道,初成正觉,已证知竟。取要言之,一切世间不过三谛,吾当分别。何等为三?”(CBETA, T02, no. 100, p. 450, c14-16)


David Chiou:

不管是“证智”、“证知”、“自知”、“自知自觉”,都不是一般人知道定义的词汇,都看佛典如何定义该词。“自知”的优点是简易,缺点是这三者中最生活化的,但也可能被作生活上的解读(例如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代表就是初果以上 :-D

所以不管用哪个词,第一次出现时还是得注解以作个定义。

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采用佛典中用过的词,古代译经师的约定,我们尽量照着即可,比近代人发明的新词来得好。

显然在现在的尼柯耶经文这是一个很标准甚至关键的专门词汇,但当年汉译所根据的阿含经原本的各传抄部派,这个词似乎没像当今尼柯耶中那么一致被视为关键词汇?


Anderson Chang:

语言文字是约定俗成,采用佛典中用过的词,古代译经师的约定,我们尽量照着即可,比近代人发明的新词来得好。
显然在现在的尼柯耶经文这是一个很标准甚至关键的专门词汇,但当年汉译所根据的各部派的原本,这个词似乎没像当今的尼柯耶中那么地一致及被视为关键词汇。

查到一篇论文“证智(abhiññāya)在尼柯耶与阿含经中的用例”,写得合情合理,但仍是找不到证智第一次问世是在哪边。

合理的地方在于abhiññā这个字带有 abhi“殊胜” 的接头词。
按近代南传为何如此重视论藏?咸认为abhidhamma在字面即是
上等法、殊胜法、卓越法、无比法。
abhijānāti是它的原形动词“证知”

所以在【南传的传承背景以及文字脉络下】,
它被理解成“殊胜的自知”,程度几同于圣者解脱智慧,

从此篇论文看来,我应该没解析错:
diṭṭheva现 dhamme法 sayaṃ自 abhiññā知 sacchikatvā 自证upasampajja vihāsi安住

abhiññā 这个字在古汉译应为自知。
sacchikatvā 自证
在阿含中以“自知自证”就带过了。

但自知在古今汉文中,太生活化了!
为什么会差那么大?我个人推测或许是因为北传系统中比较没有把论推崇的比经还要高,故没有这个词成为关键词的背景?
以下这连结点进去就可看到南传对论藏的看法,当年我在南传接收到的讯息及氛围就是这样:http://www.kyba.org.tw/download/%E9%98%BF%E6%AF%98%E9%81%94%E6%91%A9-%E8%AC%9B%E7%BE%A9-01-%E5%BF%83%E4%B9%8B%E6%A6%82%E8%A6%81.pdf

我想从 abhiññā 的读音回去找汉译,看有没有什么可能的字,结果竟发现少的可怜, 近乎没有。

《舍利弗阿毘昙论》卷1:“舍利弗阿毘昙[1]论序
[2]释道[3]摽[4]撰
阿毘昙。秦言无比法。出自八音。亚圣所述。作之虽简。成命曲备。重[5]微旷济。神要莫比。真祇[6]洹之微风。反[7]众流之宏趣。然佛后暗昧。竞[8]执异津。或有我有法。或无我有法。[9]乖忤[10]纯风。亏[11]曚圣道。有舍利弗。玄哲高悟。神贯翼从。德备左面。智参照来。其人以为是非之[12]起。大猷将隐。既曰像法。任之益滞。是以敢于佛前所闻经法。亲承即集。先巡堤防。遮抑邪流。助宣法化。故其为经也。先立章以崇本。后广演以明[13]义。之体四焉。问分也。非问分也。摄相应分也。[14]序分也。问[15]分者。寄言扣击。明夫应会。非问分[16]者。假韵默通。[17]惟宣法相。摄相应分者。总括自他。释非相无。序分者。远述因缘。以[18]彰性空。性空彰则反迷至矣。非相无则相[19]兴用矣。法相宣则邪观息矣。应会明则极无遗矣。四体圆足。二谛义备。故称无比法也。”(CBETA, T28, no. 1548, p. 525, a3-22)

《分别功德论》卷1:“阿毘昙者,大法也。所以言大者,四谛大慧诸法牙旗,断诸邪见无明洪痴,故曰大法也。亦名无比法。八智十慧无漏正见,越三界[3]阂无与等者,故曰无比法也。”(CBETA, T25, no. 1507, p. 32, a15-19)

最后结论,由于我们是翻译南传,现有资料(不管有没有被统一过)有这个字,
而这个字在整个南传背景及文脉下是很高的,
例如abhiññā同时还是六神通、大通智等。
或许还是可依循动词证知、名词证智的用法下去用。


David Chiou:

看是动词名词都用“证知”,或是动词“证知”名词“证智”都可。

前者都用“证知”很顺的话可考虑一律用“证知”,毕竟动词名词用不同的词好像不常见,但如果证知当作动词代进去会很奇怪,也只能分两个词了。


Anderson Chang:

四个相应总共有三种类型,前两种好解决。

(47.32 无欲经)
“比丘们!已修习、多修习这四念处时,导致确实厌离、无欲、灭尽、寂静、证知、正觉、涅槃。哪四个呢?
(51.4 厌离经)
“比丘们!当四神足已修习、多修习时,导致完全厌离、无欲、灭尽、寂静、证知、正觉、涅槃。哪四个呢?

第一类会遇到的challenge是“与格、为格”的问题,

1.为格的一般意义:
(1) 表达“动作目的”(Dative for Purpose)。
(2) 作动作的“间接受词”(Indirect Object)。
(3) 表达动作“利益的对象”(Dative for Advantage)。

从完全厌离、无欲.......涅槃,都是为格,字尾全都是 āya
ekantanibbidāya virāgāya nirodhāya upasamāya abhiññāya sambodhāya nibbānāya saṃvattanti
尽管在中文里,厌离、无欲像是形容词,灭尽像副词,寂静正觉像名词,证知像名词也像动词。
在这句巴利文中,全都是句尾动词 saṃvattanti所要达到的动作目的。

所以在类型一中,其实不管用证知或证智都没关系,因为我们前面有“导致”leading to这动词,
已经可以说有文法上的对应了。

类型二:

(47.85 ~94)
“比丘们!有三种寻求。哪三种呢?欲的寻求、有的寻求、梵行的寻求①。比丘们!有这三种寻求。
“比丘们!应该修习四念处,为了证知这三种寻求。比丘们!哪四个呢?
(51.77~86 瀑流等十经)
“比丘们!有五上分结,哪五个呢?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比丘们!这些是五上分结。
“比丘们!应该修习四神足,为了证知、遍知、灭尽、舍断五上分结。比丘们!哪四个呢?
(48.115~124 瀑流等十经)
“比丘们!有五上分结,哪五个呢?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比丘们!这些是五上分结。
“比丘们!应该修习五根,为了证知、遍知、灭尽、舍断这五上分结。比丘们!哪五个呢?

SN.45.181 Rūparāgo色贪, arūparāgo无色贪, māno慢, uddhaccaṃ掉举, avijjā无明
pañcannaṃ uddhambhāgiyānaṃ saṃyojanānaṃ abhiññāya pariññāya parikkhayāya pahānāya ariyo aṭṭhaṅgiko maggo(八圣道。在本经以四神足取代置换) bhāvetabbo.

类型二一样使用为格,故同上。

第三类是比较困扰麻烦的

(47.83 旅馆经)
“比丘们!就像有一个旅馆,在旅馆里,人们从东方、西方、北方、南方来住宿,刹帝利、婆罗门、毘舍③、首陀罗④来住宿。同样地,比丘们!修习、多修习四念处的比丘,凡是应该以证智⑤遍知的法,他以证智遍知;凡是应该以证智舍弃的法,他以证智舍弃;凡是应该以证智作证的法,他以证智作证;凡是应该以证智修习的法,他以证智修习。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所谓‘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些是应该以证智遍知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智舍弃的法?无明与对存在的渴爱,这些是应以证智舍弃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智作证的法?明与解脱,这些是应该以证智作证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智修习的法?止与观,这些是应该以证智修习的法。

ye dhammā abhiññā pariññeyyā, te dhamme abhiññā parijānāti
ye dhammā abhiññā pahātabbā, te dhamme abhiññā pajahati,
ye dhammā abhiññā sacchikātabbā, te dhamme abhiññā sacchikaroti,
ye dhammā abhiññā bhāvetabbā, te dhamme abhiññā bhāveti.

abhiññā 在这边是形容词或名词,其后则是未来被动分词“应该要怎么做”

这边坦白说我也不是很有把握,毕竟到底这个证智是什么样的东西,在北传也没学过,
自然也无法反向推导,只能提供两种选项。

菩提长老英译看来是当作名词,故庄居士八成沿用此解。
45.159
he fully understands by direct knowledge those things that are to be fully understood by direct knowledge;
he abandons by direct knowledge those things that are to be abandoned by direct knowledge;
he realizes by direct knowledge those things that are to be realized by direct knowledge;
he develops by direct knowledge those things that are to be developed by direct knowledge.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英译考虑的是以现代英文【有限的】表述方式,未必忠实呈现巴利文的文法及句构。
以往常听印度教吹嘘梵文是梵天所授,原本有104个字母,因为人类越来越笨只好减半,剩52个。你看这样还是比英文多一倍。而从格数及文法复杂程度,确实让我信了几分。

以名词解自然就是把证智都代换成证知

“比丘们!就像有一个旅馆,在旅馆里,人们从东方、西方、北方、南方来住宿,刹帝利、婆罗门、毘舍③、首陀罗④来住宿。同样地,比丘们!修习、多修习四念处的比丘,凡是应该以证知⑤遍知的法,他以证知遍知;凡是应该以证知舍弃的法,他以证知舍弃;凡是应该以证知自证的法,他以证知自证;凡是应该以证知修习的法,他以证知知修习。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知遍知的法?所谓‘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些是应该以证知遍知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知舍弃的法?无明与对存在的渴爱,这些是应以证知舍弃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知自证的法?明与解脱,这些是应该以证知自证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以证知修习的法?止与观,这些是应该以证知修习的法。

之前提出两个动词并列的译法舍弃,因为这边原文怎么看都不是动词。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证知、应该修习的法?

第二种选项是把【以】去掉,直接接证知,这样看起来会产生类似形容词,修饰后面动词遍知、舍弃的效果:

“比丘们!就像有一个旅馆,在旅馆里,人们从东方、西方、北方、南方来住宿,刹帝利、婆罗门、毘舍③、首陀罗④来住宿。
同样地,比丘们!修习、多修习四念处的比丘,
凡是应该证知遍知的法,他证知遍知;
凡是应该证知舍弃的法,他证知舍弃;
凡是应该证知自证的法,他证知自证;
凡是应该证知修习的法,他证知修习。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证知遍知的法?所谓‘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些是应该以证知遍知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证知舍弃的法?无明与对存在的渴爱。这些是应该证知舍弃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证知自证的法?明与解脱。这些是应该证知自证的法。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证知修习的法?止与观。这些是应该证知修习的法。


David Chiou:

前两类看来的确没问题。

第三类的第2个选项似乎一般人看了会觉得“证知”是动词,“遍知”是名词,而不易猜到“证知”是副词/形容词用。第1个选项虽然有一点拗口,但比较不会误读。因此在没有更好的选项下,我投第1 个选项一票。

 
agama/研討_巴利文_abhinnaya_的翻譯_證知或證智.txt · 上一次變更: 2020/10/23 12:2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8368196487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