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六入处相应 (3/5)]“六入处”是: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六内入处所接收的,是“六外入处”:
六外入处又称“六境”,由于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六内入处接收到六外入处时,如果有欲贪,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欲贪,就能有智慧的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六内入处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起了贪著,就会导致十二因缘的相续。因此佛经中常讲“善护根门”,就是将六内入处比喻为一扇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本卷所说即是围绕着“善护根门”这个主题。 《杂阿含经》“六入处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第八、九、四十三(本卷)、十一、十三卷,当中佛陀对我们开示六入处的性质、作用、为何会染著、如何防护、以及如何藉六入处修行解脱。 (一一六四)[0310b20]如是我闻: 时,有众多比丘集于讲堂,作如是论:“诸尊!如世尊说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④:
“ⓓ‘若知二边者, 于中永无著, “诸尊!此有何义?云何边?云何二边?云何为中?云何为缝紩?云何思?以智知,以了了⑦;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于苦。” 有一答言:“六内入处是一边,六外入处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习于受者,得彼彼因,身渐渐ⓖ增长出生,于此即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于苦。” 复有说言:“过去世是一边,未来世是二边,现在世名为中,爱[*]为缝紩。习近此爱,彼彼所因,身渐触增长出生,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乐受者是一边,苦受者是二边,不苦不乐是其中,爱[*]为缝紩,习近此爱,彼彼所得,自身渐触增长出生,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有者是一边,集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如是广说,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身者是一边,身集是二边⑧,爱[*]为缝紩……”如是广说,乃至“脱苦。” 复有说言:“我等一切所说不同,所谓向来种种异说,要不望知。云何世尊有余之说,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经?我等应往具问世尊,如世尊所说,我等奉持。” 尔时,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向诸比丘集于讲堂,作如是言:‘于世尊所说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经,所谓二边,乃至脱苦。’有人说言:‘内六入处是说一边,外六入处是说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紩……’如前广说,悉不决定,今日故来请问世尊,具问斯义,我等所说,谁得其义?” 佛告诸比丘:“汝等所说,皆是善说,我今当为汝等说有余经。我为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有余经说,谓触是一边,触集是二边,受是其中⑨,爱[*]为缝紩。习近爱已,彼彼所得,身缘触增长出生,于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于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 “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Isipatana Migadāya。 ⓒ “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巴利本作 Pārāyana Metteyyapañha。 ⓓ 大正藏在此有一“偈”字。 ⓔ “智”,宋、元二本作“知”。 ⓕ “爱”,宋本作“受”。[*] ⓖ “渐”,大正藏原为“转”,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渐”。 ⓗ “智”,宋本作“知”。 ⓘ “脱”,大正藏原为“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脱”。 ⓙ “智”,宋、元、明三本作“知”。[*] [注解]① 波罗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十公里处的恒河河畔,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迦尸国的首都。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迦尸国又称为波罗㮈国。另译为“波罗奈”。 ② 仙人住处:传说鹿野苑是远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处鹿野苑”。 ③ 鹿野苑:中印度波罗㮈城的地名,当地林中有许多鹿,因此称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在此地度化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证阿罗汉。 ④ 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所问:经名,“波罗延”是音译,义译为“到彼岸”,是十六位婆罗门学徒与佛陀的问答集。“低舍弥德勒”是十六位婆罗门学徒中第二位发问的。此经相当于南传《小部尼柯耶.经集》〈彼岸道品5〉第57经低舍弥勒学生婆罗门所问经,此事件也记录于《贤愚经》卷十二〈波婆离品50〉。 ⑤ 鏁:古字,同“锁”。 ⑥ 缝紩:缝线。紩读作“至”。 ⑦ 以了了:以理解力去了解。 ⑧ 身者是一边,身集是二边: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有身是一边,有身之集是第二边,有身之灭是中”。 ⑨ 触是一边,触集是二边,受是其中: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触是一边,触之集是第二边,触之灭是中”。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的例子原则上表示要看破“二边”,不执著“中间”,或许能理解为顺着河川流下时,不能在两岸搁浅,但也不能停在中间。 本卷第1174经的譬喻:“此大树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沈水底,不阂洲渚”(CBETA, T02, no. 99, p. 314, c16-19),卷四十九第1316经也譬喻:“谁度于诸流,昼夜勤不懈,不攀无住处,云何不没溺?”(CBETA, T02, no. 99, p. 361, b27-28) 或许能作为类比。 (一一六五)[0311a03]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宾头卢ⓐ①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时,有婆蹉ⓒ国王,名优陀延那ⓓ②,诣尊者宾头卢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婆蹉王优陀延那白尊者宾头卢言:“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与ⓕ不?” 尊者宾头卢答言:“大王!大王且问,知者当答。” 婆蹉ⓖ王优陀延那问尊者宾头卢:“何因何缘,新学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极安乐住,诸根欣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③,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尊者宾头卢答言:“如佛所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汝诸比丘,若见宿人④,当作母想;见中年⑤ⓚ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当作女想。以是因缘,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诸根敷悦,颜貌清净,肤色鲜白,乐静少动,任他而活,野兽其心,堪ⓛ能尽寿,修持梵行,纯一清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言:“今诸世间贪求之心,若见宿人,而作母想;见中年者,作姊妹想;见幼稚者,而作女想。当于尔时,心亦随起,贪欲烧燃、瞋恚烧燃、愚痴烧燃,要当⑥更有胜因缘不ⓜ?” 尊者宾头卢语婆蹉[*]王优陀延那:“更有因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⑦,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发、毛、爪、齿、尘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藏ⓞ、熟藏[*]⑧、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脓、血、脑、汁、屎、尿ⓡ。’大王,此因此缘故,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人心飘疾,若观不净,随净想现。颇更有因缘,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不?” 尊者宾头卢言:“大王!有因有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告诸比丘:‘汝等应当守护根门,善摄其心。若眼见色时,莫取色相,莫取随形好,增上执持。若于眼根不摄敛住,则世间贪、爱ⓢⓣ、恶不善法则漏其心,是故汝ⓤ等当受持眼律仪。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乃至受持意律仪。’” 尔时,婆蹉[*]王优陀延那语尊者宾头卢:“善哉,善说法,乃至受持诸根律仪。尊者宾头卢!我亦如是,有时不守护身,不持诸根律仪,不一其念,入于宫中,其心极生贪欲炽燃、愚痴烧燃;正使闲房独处,亦复三毒烧燃其心,况复宫中。又我有时善护其身,善摄诸根,专一其念,入于宫中,贪欲、恚、痴不起烧燃其心,于内宫中尚不烧身,亦不烧心,况复闲独。以是之故,此因此缘,能令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时,婆蹉ⓥ王优陀延那闻尊者宾头卢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 [校勘]ⓐ “宾头卢”,巴利本作 Piṇḍola。 ⓑ “拘睒弥国瞿师罗园”,巴利本作 Kosambī ghositārāma。 ⓒ “蹉”,圣本作“磋”。 ⓓ “优陀延那”,巴利本作 Udena。 ⓔ “暇”,大正藏作“睱”,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暇”。 ⓕ “与”,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与”。 ⓖ “婆蹉”,宋、元、圣三本作“婆磋”。[*] ⓗ “任他而活,野兽”,疑似巴利本作 Samannāgatā paṭhamena vayasā anikili-tāvino……。 ⓘ “等正”,宋、元、明三本作“正等”。 ⓙ 圣本无“所”字。 ⓚ “年”,大正藏原为“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年”。 ⓛ 宋、元、明三本无“堪”字。 ⓜ 圣本无“不”字。 ⓝ “涎”,大正藏原为“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涎”。 ⓞ “藏”,明本作“脏”。[*] ⓟ “沫”,大正藏原为“沬”,今依据宋、元二本及碛砂藏改作“沫”。 ⓠ “痰、癊”,圣本作“淡、阴”。 ⓡ “尿”,大正藏原为“溺”,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尿”。 ⓢ “贪、爱”,圣本作“忧、贪”。 ⓣ “爱”,宋、元、明三本作“忧”。 ⓤ “汝”,大正藏原为“此”,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 “蹉”,宋、圣二本作“磋”。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① 宾头卢:比丘名,出身婆罗门贵族,是俱睒弥国优填王的宰相之子,少年出家,证阿罗汉且有神通。佛陀成道后第六年,王舍城的树提长者将栴檀木制成的钵高悬在长竿上,表示谁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谁,最后由宾头卢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师。但由于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现神通,被佛陀处罚离开阎浮提而到别的世界度众,佛陀后来让他回到阎浮提,付嘱他在法灭尽前不入涅槃,以让后世众生供养植福。 ② 优陀延那:优婆塞名,憍赏弥国的国王,受王后舍弥的接引而皈依三宝,成为佛教的大护法。佛陀称赞他“至心向佛,意不变易”第一。依《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 36〉第5经所载,佛陀曾至三十三天为母说法,为时甚久,优陀延那王以未能礼佛而忧苦成疾,群臣因此造一尊五尺佛像供王瞻礼,王遂痊愈,相传此为造佛像的起源。又译为“优填”。 ③ 任他而活,野兽其心:不管其他(世俗的)人如何地玩乐、如何像动物般放纵。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不在诸欲中玩乐”。 ④ 宿人:老人。 ⑤ 中间:年纪相仿的。(***经校勘改为中“年”,经文后也是写“中年”***DL 2019.4.8 2315) ⑥ 要当:要么应当;是否应该。 ⑦ 骨干肉涂,覆以薄皮:以骨为支架,肉涂在上面,表面覆盖着薄皮。 ⑧ 生藏、熟藏:吃下的食物尚未消化为“生藏”,已消化快要成为粪便为“熟藏”。也有解为人体器官,暂存尚未消化的的食物的器官为“生藏(脏)”,暂存已消化快要成为粪便的食物的器官为“熟藏(脏)”。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血气方刚的年轻比丘如何能对治淫欲,而能轻安自在地修行?
第一种方法是移情,第二种方法是解离对象,第三种是从起心动念下手,根本不取。这三种方法一个比一个精细。
本经在讲述不净观当中的各个解剖的部分时,先简单表示为“骨干肉涂,覆以薄皮”,也就是骨、肉、皮三个大项,然后再细部一一说明各解剖的部分。不净观的实修上也可这么做,先观较大的分类,纯熟后才一一观较细的各解剖的部分。 [进阶辨正](一一六六)[0311b2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手故知有取舍,有足故知有往来,有关节故知有屈伸,有腹故知有饥渴。如是,比丘!有眼故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诸比丘!若无手则不知取舍,若无足则不知往来,若无关节则不知有屈伸,若无腹则不知有饥渴。如是,诸比丘!若无眼则无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对应经典](庄居士缅甸版经号分别为236、237经如手脚经第一、第二 ywliu)
(一一六七)[0311c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①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②,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 “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冀汝眼著于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着ⓐ触、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当执持眼律仪住,执持眼根律仪住,恶魔波旬不得其便,随出随缘③;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其六根若出若缘④,不得其便,犹如龟虫,野干不得其便。”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龟虫畏野干, 藏六于壳ⓑ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著”,大正藏原为“觉”,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著”。 ⓑ “壳”,明本作“㲉”,圣本作“敞”。 ⓒ “彼”,圣本作“畏”。 [注解]① 野干:胡狼,又名豺狼、狐狼。犬科动物,生物分类上与狼较近而有狐的外表,脚长、犬齿弯曲,专门猎食细小哺乳动物、鸟类及爬行动物。 ② 藏六:乌龟将头、尾、四肢藏入壳中。 ③ 随出随缘:“出”是指离出、离开;“缘”是指原因。“随出随缘”大意是指随着“执持眼律仪住”这个原因,使得波旬无法趁虚而入而离开。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律仪请参照本卷第1170经。 ④ 若出若缘:“出”是指脱出、脱离;“缘”是指原因。“若出若缘”大意是指如果因为执持六根律仪住,而使六根能脱出、避免生染著六境的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将收摄六根比喻为“如龟藏六”是佛教中常见的譬喻,例如卷二十二第600经也提到这个譬喻。 (一一六八)[0311c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䵃①麦著四衢道②头,有六壮夫执杖共打ⓐ,须臾③尘碎,有第七人执杖重打[*]。诸比丘!于意云何?如䵃麦聚,六人共打[*],七人重打[*],当极碎不?” 诸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诸比丘:“如是愚痴士夫六触入处之所捶ⓑ打[*]。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常所捶[*]打[*]。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常所捶[*]打[*],彼愚痴士夫为六触入处之所捶[*]打[*],犹复念求当来世有,如第七人重打[*]令碎。 “比丘!若言是我,是则动摇;言是我所,是则动摇。未来当有,是则动摇;未来当无,是则动摇。当复有色,是则动摇;当复无色,是则动摇。当复有想,是则动摇;当复无想,是则动摇;当复非有想非无想,是则动摇。动摇故病,动摇故痈,动摇故刺,动摇故著。正观察动摇故苦者,得不动摇心,多修习住,系念正知。 “如动摇。如是思量虚诳,有行因爱ⓒ。言我,是则为爱;言我所,是则为爱。言当来有,是则为爱;言当来无,是则为爱。当有色,是则为爱;当无色,是则为爱。当有想,是则为爱;当无想,是则为爱;当非想非非想,是则为爱。爱故为病,爱故为痈,爱故为刺。若善思观察爱生苦者,当多住离爱心,正念正知ⓓ④。 “诸比丘!过ⓔ去世时,阿修ⓕ罗兴军与帝释斗。时,天帝释告三十三天:‘今日诸天、阿修罗共ⓖ战,若诸天胜,阿修罗不如者,当生执阿修罗,缚以五系,送还天宫。’阿修罗语其众言:‘今阿修罗军与诸天战,若阿修罗胜,诸天不如者,当生执帝释,缚以五系,还归阿修罗宫。’当其战诤,诸天得胜,阿修罗不如。时,三十三天生执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缚以五系,还归天宫。 “尔时,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身被五系,置于正法殿上,以种种天五欲乐而娱乐之。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作是念:‘唯阿修罗贤善聪慧,诸天虽善,我今且当还归阿修罗宫。’作是念时,即自见身被五系缚,诸天五欲自然化没。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复作是念:‘诸天贤善,智慧明彻,阿ⓘ修罗虽善,我今且当住此天宫。’作是念时,即自见身五缚得解,诸天五欲自然还出。 “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乃至有如是微细之缚,魔波旬缚转细。于是心动摇时,魔即随缚;心不动摇,魔即随解。是故,诸比丘!多住不动摇心,正念正知ⓙ,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打”,圣本作“朾”。[*] ⓑ “捶”,宋、元、明三本作“椎”。[*] ⓒ “爱”,宋、元、明、圣四本作“受”。 ⓓ “知”,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知”。 ⓔ “过”,圣本作“近过”。 ⓕ “修”,宋、元、明、圣四本作“脩”。 ⓖ “共”,大正藏原为“苦”,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共”。 ⓗ “毘摩质多罗”,巴利本作 Vepacitti。 ⓘ “阿”,宋、元、明三本作“诸阿”。 ⓙ “知”,大正藏原为“智”,今依据圣本改作“知”。 [注解]① 䵃:大麦。“䵃”读作“矿”。 ②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读音同“渠”。 ③ 须臾:片刻;短时间。 ④ 正念、正知: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将六入处冲击人的身心,比喻为六位壮汉搥打大麦,而对未来世的希求则如同第七位壮汉,又加了一重重击。
本经表示思量以下这些,也就是“动摇”、“爱”:我、我所、未来当有、未来当无、当复有色、当复无色、当复有想、当复无想、当复非有想非无想。 要八风吹不动、如如不动,自然就不能被这些所动摇。 《杂阿含经》卷一第21经:“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CBETA, T02, no. 99, p. 4, c11-12) 也与本经义理相同。
本经譬喻中提到三十三天抓到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后,侦测他的心念以控制他,一旦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有逃跑的意图时,就自动将他五花大绑并且对他关掉所有的娱乐设施,但若阿修罗王没有逃跑的意图时、认同天界时,就让他随便玩。这有点像是用制约反应来为毘摩质多罗阿修罗王洗脑。 三十三天都能侦测阿修罗王的心念以控制他了,何况欲界最高天的天魔波旬,更能利用人们的心念而将人们控制在欲界中。 (一一六九)[0312b1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识色ⓐ因缘生,若欲、若贪、若昵①、若念、若决定着②处,于彼诸心善自防护。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碍ⓑ、有难,此恶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应自防护。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懒ⓒ惰放逸,栏ⓓ牛啖食;愚痴凡夫亦复如是。六触入处,乃至放逸亦复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栏[*]牛不食ⓕ,设复入田,尽驱令出;所谓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五欲功德③善自摄护,尽心ⓖ令灭。若好田苗,其守护田者不自放逸,栏[*]牛入境,左手牵鼻,右手执杖,遍身捶[*]打,驱出其田。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从村至宅,从宅至村,复当如前过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忆先入田遭捶杖苦故。” “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识,多闻圣弟子于六触入处极生厌离、恐怖,内心安住,制令一意。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王闻未曾有好弹琴声,极生爱乐,耽湎深ⓗ著,问诸大臣:‘此何等声?甚可爱乐!’大臣答言:‘此是琴声。’王ⓘ语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受教,即往取琴来,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声者。’王语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闻可爱乐声来。’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众多种具,谓有柄、有槽、有丽、有弦ⓙ、有技ⓚ,巧方便人弹之④,得众具因缘乃成音声,非不得众具而有音声,前所闻声,久已过去,转亦尽灭,不可持来。’ “尔时,大王作如是ⓛ言:‘咄!何用此虚伪物为?世间琴者是虚伪物,而令世人耽湎深ⓜ著;汝今持去,片片析ⓝ破,弃于十方。’大臣受教,析[*]为百分,弃于处ⓞ处。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诸法无常、有为、心因缘生,而便说言:‘是我、我所’,彼于异时,一切悉无。诸比丘!应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实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识色”,大正藏原为“色识”,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识色”。 ⓑ “碍”,圣本作“阂”。 ⓒ “懒”,圣本作“濑”。 ⓓ “栏”,圣本作“阑”。[*] ⓔ “苗”,圣本作“园”。 ⓕ “食”,大正藏原为“暴”,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 “心”,宋本作“止”,元、明二本作“上”,圣本作“正”。 ⓗ “深”,大正藏原为“染”,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深”。 ⓘ 大正藏无“王”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弦”,圣本作“戾”。 ⓚ “技”,大正藏原为“皮”,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技”。 ⓛ “如是”,大正藏原为“是念”,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如是”。 ⓜ “深”,大正藏原为“染”,今依据宋、圣二本改作“深”。 ⓝ “析”,圣本作“折”。[*] ⓞ 圣本无“处”字。 [注解]① 昵:同“昵”,亲近、亲爱的意思。 ② 决定着:必定执著;极具吸引力的事物。 ③ 五欲功德: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五种欲”。 ④ 巧方便人弹之:有善巧方法(良好技术)的人弹它。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在《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4〉第102经念经对本经的守田者(牧牛儿)的譬喻有更深入的、次第的修行上的解说。 (一一七〇)[0312c2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癞病人,四体疮坏,入茅荻中,为诸刺叶针刺所伤,倍增苦痛;如是愚痴凡夫六触入处受诸苦痛亦复如是。如彼癞人,为草叶针刺所伤,脓血流出;如是愚ⓐ痴凡夫,其性弊暴,六触入处所触则起瞋恚,恶声流出,如彼癞人。所以者何?愚痴无闻凡夫心如癞疮。 “我今当说律仪、不律仪。云何律仪?不律仪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①色而起贪著,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②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律仪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愚”,圣本作“脓”。 [注解]① 可念:可爱的。 ② 次第:指过程、顺序。 [对应经典]
(1171经和中阿含力品38第8经两经内容似乎比较像参考经典,不像对应经典?? ywliu)
(一一七一)[0313a1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士夫游空宅中,得六种众生。一者得狗,即执其狗,系着一处。次得其鸟,次得毒蛇,次得野干,次得失收摩罗ⓐ①,次得猕猴。得斯众生,悉缚一处。其狗者,乐欲入村。其鸟者,常欲飞空。其蛇者,常欲入穴。其野干者,乐向冢间。失收摩罗者,长欲入海。猕猴者,欲入山林。此六众生悉系一处,所乐不同,各各嗜欲到所安处,各各不相乐于他处;而系缚故,各各ⓑ用其力,向所乐方,而不能脱。 “六根各各自求所乐境界如是六根种种境界,各各自求所乐境界,不乐ⓒ余境界。眼根常求可爱之色,不可意色则生其厌。耳根常求可意之声,不可意声则生其厌。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则生其厌。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则生其厌。身根常求可意之触,不可意触则生其厌。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则生其厌。此六种根种种行处,种种境界,各各不求异根境界。此六种根其有力者,堪能自在,随觉②境界。如彼士夫系六众生于其坚柱,正出用力随意而去,往反疲极,以绳系故,终依于柱。 “诸比丘!我说此譬,欲为汝等显示其义。六众生者,譬犹六根;坚柱者,譬身念处。若善修习身念处,有念、不念色,见可爱色则不生著,不可爱色则不生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于可意法则不求欲,不可意法则不生厌。是故,比丘!当勤修习,多住身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失收摩罗”,巴利本作 Suṃsumāra。 ⓑ 大正藏无“各”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乐”,圣本作“能”。 [注解]① 失收摩罗:鳄鱼。 ② 随觉:即随顺开觉,也就是依著次第、照着顺序而觉悟、醒悟的意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描述六只不同的动物,每只都被一条链子绑着,六条链子在中间打结在一起。 每只动物都试着向不同的方向逃跑。最强壮的一只会拖着其他只一起,直到它累了,那时另一只就会取代它,拖着其他只向着另一个方向。 当绑着这六只动物的链子被固定在一个稳固的桩上时,情况就改变了。不管这些动物如何拉扯,桩都维持稳固。最后这六只动物会停止向不同方向拉扯,而停留在桩旁。 这六只动物比喻六根,而桩代表身念住。这个比喻说明了身念住可如何成为一个稳固的桩,收摄六根、净念相继。因此在四念处的实修法当中,日常生活六根对外境时,可以身念处避免意念全然被外境拖着走;经过一整天的工作而意念散乱时,也能以身念处收摄心念。 要如何修身念处以收摄六根呢?基本的作法可参考《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2〉第81经念身经:“云何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CBETA, T01, no. 26, p. 555, a11-a24) (**“ 每只动物都试着向不同的方向逃跑。最强壮的一只会拖着其他只一起,直到它累了,那时另一只就会取代它,拖着其他只向着另一个方向。 ”经文以及其他对应经典中看来似乎都是同时间六个方向在拉扯,没有一只接一只、一只取代一只的意思?? ywliu) [进阶辨正](一一七二)[0313b1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四虺ⓐ蛇,凶恶毒虐,盛一箧中。时,有士夫聪明不愚,有智慧,求乐厌苦,求生厌死。时,有一士夫语向士夫言:‘汝今取此箧盛毒蛇,摩拭洗浴,恩亲养食,出内以时①。若四毒蛇脱有恼者,或能杀汝,或令近死,汝当防护。’尔时,士夫恐怖驰走。‘忽有五怨②,拔刀随逐,要求欲杀,汝当防护。’尔时,士夫畏四毒蛇及五拔刀怨ⓑ,驱驰而走。 “人复语言:‘士夫!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尔时,士夫畏四毒蛇、五拔刀怨及内六贼,恐怖驰走,还入空村,见彼空舍,危朽腐毁,有诸恶物,捉皆危脆,无有坚固。 “人复语言:‘士夫!是空聚落当有群ⓒ贼,来必掩ⓓ害ⓔ汝。’尔时,士夫畏四毒蛇、五拔刀贼、内六恶贼、空村群贼,而复驰走。忽尔道路临一大河,其水浚急,但见此岸有诸怖畏,而见彼岸安隐快乐,清凉无畏,无桥船可渡ⓕ得至彼岸,作是思惟:‘我取诸草木,缚束成筏③,手足④方便,渡[*]至彼岸。’作是念已,即拾草木,依于岸傍,缚束成筏,手足方便,截流横渡[*]。 “如是士夫免四毒蛇、五拔刀怨、六内恶贼,复得脱于空村群贼,渡[*]于浚流,离于此岸种种怖畏,得至彼岸安隐快乐。我说此譬,当解其义。比丘!箧者,譬此身色麁四大,四大所造精血之体,秽食长养,沐浴衣服,无常变坏危脆之法。毒蛇者,譬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地界若诤,能令身死,及以近死;水、火、风诤亦复如是。五拔刀怨者,譬五受阴。六内贼者,譬六爱喜⑤。空村者,譬六内入。善男子!观察眼入处,是无常变坏,执持眼者,亦是无常虚伪之法;耳、鼻、舌、身、意入处亦复如是。空村群贼者,譬外六入处。眼为可意、不可意色所害;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为可意、不可意法所害。浚流者,譬四流——欲流⑥、有流⑦、见流⑧、无明流⑨。河者,譬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此岸多恐怖者,譬有身。彼岸清凉安乐者,譬无余涅槃⑩。筏者,譬八正道。手足方便截流渡[*]者,譬精进勇猛到彼岸。婆罗门住处者,譬如来、应、等正觉。 “如是,比丘!大师慈悲,安慰弟子,为其所作;我今已作,汝今亦当作其所作,于空闲树下,房舍清净,敷草为座,露地、冢间,远离边坐,精勤禅思,慎莫放逸,令后悔恨,此则是我教授之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虺”,大正藏原为“蚖”,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虺”。 ⓑ “拔刀怨”,圣本作“怨拔刀”。 ⓒ “群”,圣本作“六”。 ⓓ “掩”,大正藏原为“奄”,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掩”。 ⓔ “害”,宋、元、明三本作“虐”。 ⓕ “渡”,宋、元、明、圣四本作“度”。[*] [注解]① 出内以时:按照固定的时间出入。 ② 怨:怨家;仇人。 ③ 筏:同“筏”。 ④ 手足:指手脚行动。 ⑤ 爱喜:贪爱。 ⑥ 欲流:感官之欲的烦恼。“流”是以洪流比喻能让人流转生死的烦恼。 ⑦ 有流:生命的存在的烦恼。“有”即十二因缘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⑧ 见流:邪见的烦恼。 ⑨ 无明流:无明的烦恼。 ⑩ 无余涅槃:完全断绝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以生动的比喻,说明身受四大、五阴、六爱喜、外六入处的逼迫,八正道就像筏,能帮助我们从恐怖的此岸 (有身) 渡过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欲爱、色爱、无色爱之河 (超脱三界),到达安隐快乐的彼岸 (无余涅槃)。 (一一七三)[0314a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多闻圣弟子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见五欲犹如火坑。如是观察五欲已,于五欲贪、欲爱、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处、住处,而自防闭;行处、住处逆防闭已,随其行处、住处,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 “云何名为多闻圣弟子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多闻圣弟子于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是名多闻圣弟子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 “云何多闻圣弟子见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永覆心?譬如近一聚落,边有深坑,满中盛火,无有烟焰。时,有士夫不愚不痴,聪明黠慧,乐乐厌苦,乐生恶死。彼作是念:‘此有火坑,满中盛火,我若ⓐ堕中,必死无疑。’于彼生远、思远、欲远。如是多闻圣弟子见五欲如火坑,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永覆心;若行处、住处逆防逆知①,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 “譬如聚落边有柰ⓑ林,多诸棘刺,时,有士夫入于林中,有所ⓒ营作②。入林中已,前后左右上下尽有棘刺。尔时,士夫正念而行、正念来去、正念明目、正念端视、正念屈身。所以者何?莫令利刺伤坏身故。多闻圣弟子亦复如是,若依聚落城邑而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善执其心,正念安住、正念而行、正念明目、正念观察。所以者何?莫令ⓓ利刺伤圣法、律。 “云何利刺伤圣法、律?谓可意爱念之色,是名利刺伤圣法、律。云何是可意爱念之色伤圣法、律?谓五欲功德,眼识色生爱念,长养欲乐;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生爱念,长养欲乐,是名可爱念色伤圣法、律;是名多闻圣弟子所行处、所住处逆防逆知,乃至不令世间贪、忧、不善法ⓔ以漏其心。 “或时多闻圣弟子失ⓕ于正念,生恶不善觉,长养欲、长养恚、长养痴,是钝根;多闻圣弟子虽起集灭,以欲覆心。譬如铁丸,烧令极热,以少水洒,寻即干消,如是多闻圣弟子钝根生念,寻灭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行,如是住。若王、大臣若亲往诣其所,请以俸禄,语言:‘男子!何用剃发,执持瓦器,身着袈裟,家家乞食为?不如安慰服五欲乐,行施③作福。’云何?比丘!多闻圣弟子,国王、大臣、诸亲檀越④请以俸禄,彼当还戒、退减以不?”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多闻圣弟子于一切苦法集、灭、味、患、离如实知见故,见火坑,譬五欲,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永覆心,行处、住处逆防逆知,乃至世间贪、忧、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若复为国王、大臣、亲族请以俸禄,还戒、退减,无有是处。” 佛告诸比丘:“善哉,善哉,彼多闻圣弟子其心长夜临趣、流注、浚输ⓖ⑤,向于远离,向ⓗ于离欲,而于涅槃,寂静舍离,乐于涅槃;于有漏处,寂灭清凉。若为国王、长者、亲族所请,还戒、退减者,无有是处,余得大苦。譬如恒河,长夜临趣、流注、浚输[*]东方,多众断截,欲令临趣、流注、浚输[*]西方,宁能得不?” 答言:“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恒水⑥长夜流注东方,欲令西流,未而可得,彼诸大众徒辛苦耳。如是多闻圣弟子长夜临趣、流注、浚输[*],向于远离,乃至欲令退减,无有是处,徒辛苦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若”,圣本作“复”。 ⓑ “柰”,大正藏原为“㮈”,圣本作“榛”,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柰”。 ⓒ “有所”,明本作“所有”。 ⓓ “令”,圣本作“大”。 ⓔ “法”,圣本作“不法”。 ⓕ “失”,大正藏原为“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失”。 ⓖ “输”,圣本作“轮”。[*] ⓗ “向”,圣本作“欲”。 [注解]① 逆防逆知:“逆”是预先的意思。逆防逆知是指预先知道而能预防。 ② 有所营作:有事情要办。 ③ 行施:布施。 ④ 檀越:为音译,义译为“施主”,施与僧众衣食等的人。 ⑤ 临趣、流注、浚输:同义于“顺趣、流注、浚输”。?? ⑥ 恒水:恒河。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说明佛弟子如实知四圣谛,观察五欲如同火坑,因此不贪爱五欲,而能够防避五欲,寂静舍离,趣向涅槃。 (一一七四)[0314c0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阿毘阇恒水边。时,有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于上增修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观察恒ⓑ水,见恒水中有一大树,随流而下,语彼比丘:“汝见此恒水中大树流ⓒ不?” 答言:“已见,世尊!” 佛告比丘:“此大树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沈水底,不阂洲渚①,不入洄澓ⓓ②,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败,当随水流,顺趣、流注、浚输[*]至ⓔ大海不?”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言:“比丘亦复如是。亦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沈水底,不阂洲渚,不入洄澓[*],人亦不取,非人不取,又不腐败,当随水流ⓖ,临ⓗ趣、流注、浚输[*]涅槃。” 比丘白佛:“云何此岸?云何彼岸?云何沉没?云何洲渚?云何洄澓[*]?云何人取?云何非人取?云何腐败?善哉,世尊!为我广说,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此岸者,谓内ⓘ六入处。彼岸者,谓六外入处。人取者,犹如有一习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忧、若苦、若乐,彼彼所作,悉与共同,始终相随,是名人取。非人取者,犹如有人愿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诸梵行,当生在处,在处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犹如有一还戒退转。腐败者,犯戒行恶不善法,腐ⓙ败寡闻,犹莠稗③、吹贝④之声,非沙门为沙门像,非梵行为梵行像。如是,比丘!是名不着此彼岸,乃至浚输[*]涅槃。”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彼比丘独一静处,思惟佛所说水流大树经教,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 时,有牧牛人,名难屠ⓚ,去佛不远,执杖牧牛。比丘去已,诣世尊所,稽首礼足,于一面住,白佛言:“世尊!我今堪能不着此岸,不着彼岸,不沉没,不阂洲渚,非人所取,不非人取,不入洄澓[*],亦不腐败,我得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修梵行不?” 佛告牧牛者:“汝送牛还主不?” 牧牛者言:“诸牛中悉有犊牛,自能还归,不须送也,但当听我出家学道。” 佛告牧牛者:“牛虽能还家,汝今ⓛ已受ⓜ人衣食,要当还报其家主。” 时,牧牛者闻佛教已,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时,尊者舍利弗在此舍ⓞ中,牧牛者去不久,白佛言:“世尊!难屠牧牛者求欲出家,世尊何故遣还归家?” 佛告舍利弗:“难屠牧牛者若还住家受五欲者,无有是处。牛付主人已,辄自当还,于此法,律出家学道,净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得阿罗汉。” 时,难屠牧牛者以牛付主人已,还至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牛已付主,听我于正法、律出家学道。” 佛告难屠牧牛者:“汝得于此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出家已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修梵行,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校勘]ⓐ “住”,明本作“坐”。 ⓑ 大正藏无“恒”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流”,圣本作“与”。 ⓓ “洄澓”,圣本作“回复”。[*] ⓔ 大正藏无“至”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补上。 ⓕ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大正藏无“当随水流”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圣本无“临”字。 ⓘ 大正藏无“内”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腐”,宋、圣二本作“内”。 ⓚ “难屠”,巴利本作 Nanda。 ⓛ 宋、元、明、圣四本无“今”字。 ⓜ 大正藏在“受”字之下有一“食”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宋、元、明、圣四本无“随喜”二字。 ⓞ “舍”,大正藏原为“会”,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舍”。 [注解]① 洲渚:水中可以居住的地,大的称洲,小的称渚。 ② 洄澓:漩涡。 ③ 稗:长的像水稻的杂草,常与水稻生长在一起,而影响水稻的生长。 ④ 吹贝:“贝”即“法螺”。吹贝是为了通报法事时期,以招集大众。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一一七五)[0315b0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独处坐禅,作是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语诸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令见清净?” 比丘答言:“尊者!于六触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比丘!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得见清净。” 是比丘闻彼比丘记说,心不欢喜,复诣余比丘所,问彼比丘言:“诸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于六界集、灭、味、患、离如实正知。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时,比丘闻其记说,心亦不喜,复诣余比丘,作是问言:“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彼比丘答言:“于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作ⓒ如是知、如是见,得见清净。” 是比丘闻诸比丘记说,心亦不喜,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独静思惟:‘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作是念已,诣诸比丘,三处所说,具白世尊,我闻彼说,心不欢喜,来诣世尊。故以此义请问世尊:‘比丘云何知、云何见,得见清净?’” 佛告比丘:“过去世时,有一士夫,未曾见紧兽ⓓ①,往诣曾见紧兽者,问曾见紧兽士夫言:‘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其色黑如火烧柱。’当彼见时,紧兽黑色,如火烧柱。 “时,彼士夫闻紧兽黑色如火烧柱,不大欢喜,复更诣一曾见紧兽士夫,复问彼言:‘汝知紧兽不?’彼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彼曾见紧兽士夫答言[*]:‘其色赤而开敷②状似肉段。’彼人见时,紧兽开敷,实似肉段。 “是士夫闻彼所说,犹复不喜,复更诣余曾见紧兽士夫,问:‘汝知紧兽不?’答言:‘知。’复问:‘其状云何?’答言:‘𣯶ⓕ𣯶[*]③下垂,如尸利沙ⓖ果④。’ “是人闻已,心复不喜,复行问余知紧兽者,问:‘汝知紧兽不?’彼答言:‘知。’又问:‘其状云何?’彼复答言:‘其叶青、其叶滑、其叶长广,如尼拘娄ⓗ陀ⓘ树⑤。’如彼士夫问其紧兽,闻则不喜,处处更求,而彼诸人见紧兽者,随时所见,而为记说,是故不同。 “如是,诸比丘!若于独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所因思惟法不起诸漏,心得解脱,随彼所见,而为记说ⓙ。汝今复听我说譬,其智者以譬喻得解。 “譬如有边国王ⓚ,善治ⓛ城壁,门下坚固,交ⓜ道平正,于四城门置四守护,悉皆聪慧,知其来去。当其城中,有四交道,安置床榻,城主坐上。若东方使来,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即答言:‘主在城中四交[*]道头⑥,床上而坐。’彼使问ⓝ已,往诣城主,受其教令,复道而还。南、西、北方远使来人,问守门者:‘城主何在?’彼亦答言:‘在其城中四交[*]道头。’彼彼ⓞ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 佛告比丘:“我说斯譬,今当说义。所谓城者,以譬人身麁色,如箧毒蛇譬经⑦说。善治城壁者,谓之正见。交[*]道平正者,谓内六入处。四门者,谓四识住。四守门者,谓四念处。城主者,谓识受阴。使者,谓正观⑧。如实言者,谓四真谛⑨。复道还者,以八圣道。” 佛告比丘:“若大师为弟子所作,我今已作,以哀愍故,如箧毒蛇譬经说。” 尔时,比丘闻佛说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增修梵行,乃至不受后有,成阿罗汉。 [校勘]ⓐ 圣本无“得见”二字。 ⓑ “灭味”,大正藏原为“集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灭味”。 ⓒ “作”,圣本作“住”。 ⓓ “紧兽”,巴利本作 Kiṃsuka。 ⓔ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 “𣯶”,圣本作“参”。[*] ⓖ “尸利沙”,巴利本作 Sirīsa。 ⓗ “娄”,圣本作“毒”。 ⓘ “尼拘娄陀”,巴利本作 Nigrodha。 ⓙ “记说”,圣本作“说记”。 ⓚ “王”,明本作“土”。 ⓛ “治”,圣本作“法”。 ⓜ “交”,宋、元、明三本作“郊”。[*] ⓝ “问”,大正藏原为“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问”。 ⓞ “彼”,大正藏原为“使”,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注解]① 紧兽:胶虫树,为豆科落叶乔木,又译为甄叔迦树。叶大片,长十五至二十公分,宽十至二十公分,广圆卵形,表面呈有光泽绿色;花萼绒黑色,密生毛茸,因此未开花前花苞绒黑色;花冠橘红色,花形线条虹弧形;果实为荚果,长十五至二十公分、宽四至五公分,形状似放大放宽的扁豆。 ② 开敷:开花。 ③ 𣯶𣯶:细长的样子。 ④ 尸利沙果:尸利沙是合欢树,为豆科落叶乔木,尸利沙果即其荚果,形状似扁豆。 ⑤ 尼拘娄陀树:孟加拉榕,为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八米以上,叶大片,长十至二十公分,宽六至十公分,卵形或椭圆形。又译为尼拘树、尼拘陀树、尼拘留他树、尼拘律树。 ⑥ 四交道头:十字路的路口、路边。交道为“交叉的道路”之义。 ⑦ 箧毒蛇譬经:即本卷第1172经。 ⑧ 正观:比对南传经文和《瑜伽师地论》,这里疑为“止观”的讹误。 ⑨ 四真谛:即“四圣谛”,苦、集、灭、道。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一位比丘向其他比丘询问要怎么才能见到真理? 有人告诉他要如实知“六触入处”的集、灭、味、患、离,有人说要从“六界”下手,有人说要从“五受阴”下手……这位比丘觉得很烦恼,怎么有不同的答案?于是询问佛陀。 佛陀于是以胶虫树为喻:没见过胶虫树的人问别人胶虫树是什么样子?有人说黑的、有人说红的、有人说像放大放宽的扁豆,有人说其叶子大大的像孟加拉榕。 怎么听起来都不一样?原来胶虫树花苞绒黑色,未开花前远看像是黑色的花,开花后花冠橘红色,结的荚果状似放大放宽的扁豆,没有花果时则以大片圆卵形的叶子为特征。因此没见过的人从不同的人听到不同的描述,就头大了。 由六触入处、六界、五受阴下手,都可以修习佛法而见到真理,只是下手处的不同,而不是互相违逆的。唯有自己实际看过真理,才不会有疑惑。
(本则待整理) 杂阿含常提及“四念处”及“观”五阴无常。在本经中将“四念处”比喻为守门者,“止观”为使者,“止观”(使者)透过“四念处”的告知,能清楚找到城主(识),从而听到四圣谛,找到正确的八圣道。将修习的架构、次第清楚明白的比喻出来。 一使者想要找城主,传达本国指令(指四圣谛)的如实语,而经过了四个门,询问守门者,再从正方相交道路上找到城主,最后返回道路而回自己国家。 譬喻中:正确的见解:是最外面的,对于佛法的追寻,要从正确的见解开始,虽然是最外面,但也是最基础 接着,通过四门,四门也就是四识住(色、受、想、行:见杂阿含39经),而有四个守门者(四念住:身、受、心、法),理解为:要将四圣谛转告给城主(城主是识)了知,要先通过四念住在四识住上的守护、盘检, 这里Russ学友也提到,或许四念住不只是防护不好的念进来影响到识,也要防护城主乱跑到四门,城主跑到四门可能会被外来刺客给暗杀之类的,而我再比对一下前文,其实 正见 也不只是修道的开始,正见也是防护 识乱跑的最外层防护(EX:不要用恶的见解去标注事物)。 最后,通过了正方相交的道路即六入处(要见到识,要从六入处来用功),到达道路的尽头见到了城主(识),止观(即是使者)见到识后,将四圣谛转达给识,使者完满的到达目标(比对杂阿含287经,佛陀成道前,不是现在常见的12因缘整理,进行缘起逆观察,从老病死苦回推到识,齐识而还,确认了众生轮回的法则),走回返回的路线,但不同于使者刚到此城,使者已经很清楚的知道本城道路的配置,故走回去的道路就是八正道。 因此可以发现,止观(使者)是从 概念性的 四圣谛开始,四圣谛是 缘起概念逆推演的操作,而到了最后,从六根止观真正体验到了识的生死轮回后,确认了 八正道(此时对于 圣道的理解,已经从概念性转化为 体验性了)(这里观念的启发 来自于 菩提比丘 八正道) 有学友提问:为何八正道是最后才确认呢?八正道不正是我们一开始学佛上路的资粮吗? 我的感想是:这边使用四念住、正见、八正道、止观分开讲,我觉得用途是 强调“功能性” 的差异,在实修上的不同,如四念住:强调直接的观察善念、恶念并且分辨之;正见:修道上一开始必经过程;止观:要从修行的开始到最后,都要使用的方法;八正道:由于已经走完全程,回首来时路,就更清楚 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方法在于问题完全解决时,才被确认 何者为正确的方法” Alex 学友分享:八正道是佛陀成道时的体验,却是我们修学的原点 为何“彼使闻已,悉诣城主,受其教令,各还本处”? [进阶辨正](一一七六)[0316a09]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释氏人间游行①,至迦毘罗卫②国ⓐ,住尼拘娄陀ⓑ园。 尔时,迦毘罗卫释氏作新讲堂,未有诸沙门、婆罗门、释迦年少及诸人民在中住者,闻世尊来至释氏迦毘罗卫人间游行,住尼拘娄陀园,论苦乐义。此堂新成,未有住者,可请世尊与诸大众于中供养,得功德福报,长夜安隐,然后ⓒ我等当随受用。作是议已,悉共出城,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诸释氏演说要法,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时,诸释氏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释氏新作讲堂,未有住者,今请世尊及诸大众于中供养,得功德福利,长夜安隐,然后我等当随受用。”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时,诸释氏知世尊受请已,稽首佛足,各还其所,即以其日,以车舆ⓓ经纪③,运其众具,庄严新堂,敷置床座,软草布地,备香油灯。众事办已,往诣佛所,稽首白佛ⓔ言:“众事办已,唯ⓕ圣知时。”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前后围绕,至新堂外,洗足已,然后上堂,于中柱下,东向而坐④。时,诸比丘亦洗足已,随入讲堂,于世尊后,西面东向,次第而坐。时,诸释氏即于东面西向而坐。 尔时,世尊为诸释氏广说法要ⓖ,示、教、照、喜已,语诸释氏:“瞿昙!初夜已过,于时可还迦毘罗越⑤。”时,诸ⓗ释氏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释氏去已,告大目揵连:“汝当为诸比丘说法,我今背疾,当自消息⑥。”时,大目揵连默然受教。 尔时,世尊四亵ⓘ郁多罗僧ⓙ⑦安置胁下,卷襞僧伽梨ⓚ,置于头下,右胁而卧,屈膝累ⓛ足,系念明相ⓜ⑧,作起ⓝ想⑨思惟。 尔时,大目揵连语诸比丘:“佛所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清白梵行。我今当说漏、不漏法,汝等谛听。有漏法云何为漏法?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乐着,不可念色而起憎恶,不住身念处,于心解脱、慧解脱无少分⑩智,而起种种恶不善法,不无余灭,不无余永尽;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如是者,天魔波旬往诣其所,伺其虚短,于其眼色,即得其阙;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即得其阙。 “譬如枯干草积ⓟ,四方火起,寻时即烧。如是,比丘!于其眼色,天魔波旬即得其阙。如是,比丘!不胜于色,于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受制于法,不能胜法,不胜色,不胜声、香、味、触、法,亦复不胜意不善法、诸烦恼炽然苦报,及未来世生、老、病、死。诸尊!我从世尊亲受于此诸有漏法,是名有漏法经。 “无漏法云何无漏法经?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乐着,不可念色不起憎恶,系念而住,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已起恶不善法无余灭尽;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如是像类比丘,弊魔波旬往诣其所,于其眼色伺求其短,不得其短;于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伺求其短,不得其短。譬如楼阁,墙壁牢固,窗户重闭,埿涂厚密,四方火起,不能烧然。斯等比丘亦复如是,弊魔波旬往诣其所,伺求其短,不得其短。如是比丘能胜彼色,不为彼色之所胜也;胜于声、香、味、触、法,不为彼法之所胜也。若胜于色,胜于声、香、味、触、法已,亦复胜于恶不善法、烦恼炽燃苦报,及未来世生、老、病、死。我亲从世尊面受此法,是名无漏法经。” 尔时,世尊知大目揵连说法竟,起正身坐,系念在前,告大目揵连:“善哉,善哉,目揵连!为人说此经法,多所饶益,多所过度⑪,长夜安乐诸天世人。”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当受持漏、无漏法经,广为人说。所以者何?义具足故,法具足故,梵行具足故,开发神通,正向涅槃;乃至信心善男子,在家、出家,当受持读诵,广为人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迦毘罗卫国”,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尼拘娄陀”,巴利本作 Nigrodha。 ⓒ “后”,大正藏原为“复”,今依据明、圣二本改作“后”。 ⓓ “舆”,圣本作“与”。 ⓔ 大正藏无“佛”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唯”,大正藏原为“惟”,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唯”。 ⓖ “法要”,大正藏原为“要法”,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法要”。 ⓗ 圣本无“诸”字。 ⓘ “亵”,宋、圣二本作“𨅖”。 ⓙ “郁多罗僧”,巴利本作 Uṭṭharāsaṅga。 ⓚ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 “累”,宋、元二本作“垒”。 ⓜ “相”,宋、元、明、圣四本作“想”。 ⓝ “起”,宋、元、明三本作“起相”,圣本作“起想”。 ⓞ 圣本无“可”字。 ⓟ “积”,宋、元、明三本作“𧂐”。 [注解]① 释氏人间游行:在释迦族人聚居的地方(主要在印度北部)游历,随缘度化。 ② 迦毘罗卫: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译为“迦毘罗越”、“迦维罗卫”。 ③ 经纪:作为通行的交通工具。 ④ 东向而坐:面向东边坐下。 ⑤ 迦毘罗越:即“迦毘罗卫”国。 ⑥ 消息:照顾。 ⑦ 郁多罗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于礼拜、听法、听戒时加披于安陀会外。“郁”是“郁”在古代的俗字。 ⑧ 明相:光明想。 ⑨ 起想:作意了(从光明想中)起来的念头。 ⑩ 少分:分是指“分量、量、程度”。少分是少量的意思。 ⑪ 多所过度:度了许多人(过生死海)。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佛背痛,请大目揵连尊者为诸比丘说法,尊者就为大众说了《无漏法经》,并对大家说,这一经是他曾亲自听佛所说的。而当时的情形,就记载于《杂阿含经》卷九第245经四品法经:“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着,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CBETA, T02, no. 99, p. 58, c26-p. 59, a1) 以下两经则解说“无漏法”的意义: 《杂阿含经》卷二第56经:“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13, b26-c3) 《杂阿含经》卷八第229经:“谓出世间意,若法、若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出世间者,是名无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14-16) (一一七七)[0316c2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①极热,多诸利刺,在于暗处,众多罪人在于河中随流漂ⓐ没。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聪明黠慧,乐乐厌苦,乐生厌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缘在此灰河,南岸极热,又多利刺,在暗冥处随流漂没?我当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渐见小明②。其人默念:‘今已疾殆ⓑ见此小明。’复运手足,勤加方便,遂见平地,即住于彼,观察四方,见大石山,不断不坏,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复见清凉八分之水,所谓冷、美、轻、软、香、净,饮时不噎,咽中不碍ⓒ。饮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饮,离诸恼热ⓓ。 “然后复进登ⓔ大山上,见七种华,谓优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牟头华、分陀利华、修揵提华、弥离头揵提花、阿提目多花。闻花香已,复上石山,见四层阶堂楼阁ⓕ,即坐其上;见五柱帐ⓖ,即入其中,敛身正坐,种种枕褥,散花遍布,庄严妙好;而于其中自恣坐卧,凉风四凑,令身安隐,坐高临ⓗ下,高声唱言:‘灰河众生,诸贤正士③!如彼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其处暗冥,求出于彼。’ “河中有闻声者,寻ⓘ声问言:‘何方得出?从何处出?’其中有言:‘汝何须问何处得出?彼唤声者亦自不知、不见从何而出,彼亦当复在此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于暗冥中随流来下,用问彼为?’ “如是,比丘!我说此譬,今当说义ⓙ。灰者,谓三恶不善觉。云何三?欲觉、恚觉、害觉。河者,谓三爱——欲爱、色爱、无色爱。南岸极热者,谓内、外六入处。多诸利刺者,谓五欲功德。暗冥处者,谓无明障闭慧眼。众多人者,谓愚痴凡夫。流,谓生死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者,谓菩萨摩诃萨。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谓精勤修学。微见小明者,谓得法忍④。得平地者,谓持戒。观四方者,谓见四真谛。大石山者,谓正见。八分水者,谓八圣道。七种花者,谓七觉分。四层堂者,谓四如意足。五柱帐ⓚ者,谓信等五根。正身坐者,谓无余涅槃。散花遍布者,谓诸禅、解脱、三ⓛ昧、正受。自恣坐卧者,谓如来、应、等正觉。四方风吹者,谓四增心⑤见法安乐住。举声唱唤者,谓转法轮。彼有人问‘诸贤正士何处去?何处ⓜ出’者,谓舍利弗、目揵连等诸贤圣ⓝ比丘。于中有言‘汝何ⓞ所问?彼亦不知不见有所出处,彼亦当复于此灰河,南岸极热,多诸利刺,于暗冥处随流来下’者,外道六师谓六师等诸邪见辈,所谓富兰那迦叶、末伽梨瞿舍梨子⑥、散ⓟ阇耶毘罗胝ⓠ子⑦、阿耆多枳舍钦婆罗⑧、伽拘罗迦毡ⓡⓢ延⑨、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⑩,及余邪见辈。如是,比丘!大师为诸声闻所作,我今已作,汝今当作所作,如前箧毒蛇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漂”,宋、元、圣三本作“飘”。 ⓑ “殆”,大正藏原为“强”,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殆”。 ⓒ “碍”,大正藏原为“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碍”。 ⓓ “恼热”,宋、元、明三本作“烦恼”。 ⓔ 大正藏无“登”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 大正藏无“楼阁”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帐”,圣本作“怅”。 ⓗ “临”,大正藏原为“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临”。 ⓘ “寻”,大正藏原为“乘”,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寻”。 ⓙ “义”,圣本作“以义”。 ⓚ “帐”,大正藏原为“怅”,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帐”。 ⓛ “三”,圣本作“应三”。 ⓜ 圣本无“去何处”三字。 ⓝ “圣”,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圣”。 ⓞ 宋、元、明三本无“何”字。 ⓟ “散”,宋、元、明三本作“𨅖”,圣本作“▆” 。 ⓠ “胝”,宋、圣二本作“低”。 ⓡ “罗迦毡”,宋、元、明三本作“亶”。 ⓢ “毡”,圣本作“亶”。 ⓣ 圣本在“行”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注解]① 南岸:比对南传相当经典及《瑜伽师地论》,这里疑为“两岸”的讹误,对应到本卷第1174经:“此岸者,谓内六入处。彼岸者,谓六外入处。” (CBETA, T02, no. 99, p. 314, c28-29) ② 小明:微弱的光线。 ③ 正士:追寻正道的人。 ④ 法忍:忍是忍许的意思,也就是对于难相信的道理能坚信不惑。而因为忍许的缘故,终究能离开疑惑,而明白道理,则是法智。因此,忍是因(断离疑惑),而法则是果(证得道理)。 ⑤ 四增心:即四正勤。 ⑥ 末伽梨瞿舍梨子: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人的际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为造成的,一切随命运摆布,努力是徒然的。无论愚智,都要轮回受诸苦乐,直到八万四千大劫后,就自然得到解脱。因此也否定因果论,认为人所作的善事恶事都是徒然。可说是宿命论者。又译为“末伽梨憍舍利”、“瞿耶楼”。 ⑦ 散阇耶毘罗胝子:外道六师之一,认为所谓真理只不过是主观上以为是真的,要不陷于主观的执著,最稳当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场。这一派没有自己固定的主张,而是仗着语言的技巧去驳倒对手,如同中国的“白马非马论”一般。可说是怀疑论、不可知论者。又译为“先阇那毘罗胝子”、“萨若毘耶梨弗”、“先比卢持”。 ⑧ 阿耆多枳舍钦婆罗: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人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造成,死后还归地、水、火、风,全部败坏,一了百了,没有来生。作善作恶都没有报应,所以不须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乐,而否定道德。可说是顺世派、唯物快乐主义者。又译为“阿浮陀翅舍金披罗”、“阿夷耑”。 ⑨ 伽拘罗迦毡延:外道六师之一,认为众生的存在有七种成分是真实的:地、水、火、风、苦、乐、命。这七种成分不必靠任何条件产生,而能安住不变。因此,纵使用刀砍头,也不会死,因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过罢了。因此也没有挥刀的人,也没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恶观念、道德观念。可说是无因论的实有论者。又译为“迦罗拘陀迦栴延”、“婆浮陀伽旃那”、“波休迦栴”。 ⑩ 尼揵连陀阇提弗多罗: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其余五派相比,较类似佛教,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中有一人不愚不痴者,谓菩萨摩诃萨”指即将于无佛世界觉悟而成佛的修行者。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