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校勘]ⓐ 圣本无此十一字。 [导读:大迦叶相应 (2/2)]“大迦叶”又译为“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音译,“迦叶”是这位尊者的种姓,在僧团几位迦叶种姓的尊者中他最为德高望重,所以称呼他为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出身于王舍城的有钱人家,是婆罗门种贵族,还没出家前就常念世间苦、志在出家,被父母安排婚事后,夫妇两人相约分房居住、清净修行,十二年后他的父母都过世了,就舍去所有的财宝,出家求道。佛成道后第三年,大迦叶尊者在王舍城北方的那罗聚落遇到正在打坐的佛陀,就认定佛陀是他的老师,随佛出家八天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大迦叶尊者已累世苦行,纵使佛陀没有出世,他也会自行证悟,成为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因此也带有独觉圣者的特有气质,坚持在没有人烟的地方独自苦行,以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闻名。“头陀行”是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练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有十二项苦行的规定,这样的苦行超过佛陀对于出家人的要求,但大迦叶尊者甘之如饴。佛陀称赞他“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并曾在轻视大迦叶尊者衣服破烂的比丘前,分自己座位的一半给他坐,以示尊重。 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尊者为免正法失传或错乱,在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罗汉,进行佛经第一次的正式大规模结集,对于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贡献。 《杂阿含经》“大迦叶相应”的内容为卷四十一第1136~1144经及本卷第905~906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大迦叶尊者的互动和说法。 (九〇五)[0226a1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住耆阇崛山①中。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②诣尊者舍利弗,与尊者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言:“云何?舍利弗!如来有后生死ⓒ③耶?” 舍利弗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④。” 又问:“云何?舍利弗!如来无后生死⑤耶?” 舍利弗答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又问:“舍利弗!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⑥耶?” 舍利弗答言:“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又问舍利弗:“如来非有后生死、非无后生死⑦耶?” 舍利弗答言:“诸外道!世尊说言,此是无记。” 诸外道出家又问尊者舍利弗:“云何所问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有后无后、非有后非无后,一切答言:‘世尊说言ⓔ,此是无记。’云何为上座,如愚、如痴,不善、不辩,如婴儿无自性智⑧?”作此语已,从坐起去。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相去不远,各坐树下,昼日禅思⑨。尊者舍利弗知诸外道出家去已,诣尊者摩诃迦叶所,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以向⑩与诸外道出家所论说事,具白尊者摩诃迦叶:“尊者摩诃迦叶!何因何缘世尊不记说⑪,后有生死、后无生死、后有后无、非有非无生死耶?” 尊者摩诃迦叶语舍利弗言:“不能将五阴视为如来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⑫;若说如来无后生死,是则为色;若说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是则为色;若说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生死,是则为色。如来者,色已尽,心善解脱。言有后生死者,此则不然;无后生死、有后无后、非有后非无后生死,此亦不然。如来者,色已尽,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寂灭涅槃。 “舍利弗!若说如来有后生死者,是则为受、为想、为行、为识、为动、为虑、为虚诳、为有为、为爱,乃至非有非无后有亦如是说。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是故说后有者不然,后无、后有无、后非有非无者不然,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甚深广大,无量无数,寂灭涅槃。舍利弗,如是因、如是缘,故有问世尊:‘如来若有、若无、若有无、若非有非无后生死?’不可记说。”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校勘]ⓐ “摩诃迦叶”,巴利本作 Mahā-kassapa。 ⓑ “舍利弗”,巴利本作 Sāriputta。 ⓒ “如来有后生死”,巴利本作 Hoti tathāgato parammaraṇā。 ⓓ “无记”,巴利本作 Avyākata。 ⓔ 大正藏无“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圣本无“如来者,爱已尽,心善解脱”十字。 [注解]① 耆阇崛山:为音译,义译为“灵鹫山”,因山顶似鹫头、且山中多鹫而得名。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角。 ② 外道出家:泛称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译作“异学”。 ③ 如来有后生死:如来死后常存,还有后续的生死。另译为“如来死后有”、“如来不终”。 ④ 无记:不加以讨论或回答。 ⑤ 如来无后生死:如来死后就没了,没有后续的生死。另译为“如来死后无”、“如来终”。 ⑥ 如来有后生死、无后生死: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另译为“如来死后有无”、“如来终不终”。 ⑦ 如来非有后生死、非无后生死: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不是不存在。另译为“如来死后非有非无”、“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 ⑧ 无自性智:没有自己的智慧;没有自主的想法。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无智愚人”。 ⑨ 禅思:独坐而专心思惟。 ⑩ 向:过去。 ⑪ 记说:决定说;确定说。例如佛陀记说某弟子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即表示佛陀确知地说出此弟子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 ⑫ 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如果说如来死后常存、还有后续的生死,则是将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当作是如来。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此经指出“如来有后生死”、“如来无后身死”、“如来有后无后”、“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等问题都是无记(不予回答)。为什么是无记? 外道们是根据他们的“常见”或“断见”而提出这些问题:
要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无记的问题?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十第262经:“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CBETA, T02, no. 99, p. 67, a2-4) 佛陀离于有、无的二边,离于断、常的二边,以因缘法讲说世间完整的面貌。不管身心,都是无常的,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轮回主体叫做如来。 有同学会问说:“‘如来无后身死’是无记,但佛教也认为‘如来死后涅槃’呀?” 如果如来仍自认是一个轮回的主体,那就是“我见”,若说命终后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断见”。这些问题是根基于“有一个生死轮回的主体”来问的,而在究竟的角度来看,如来已经彻底解脱于五阴了,只有因缘的生灭,而没有“我”的主体,那又怎么能说如来死后有、如来死后没有呢?问题就错了,因此不予回答。 也因此,“如来有后无后”、“如来非有后非无后”的问题也错了,甚至是更玄虚的文字游戏,不值得认真讨论。 证悟了“无我”,就没有了烦恼,但不是人就突然不见了。在世间的角度来看,证悟的圣者还是随缘处世,但他的所作所为已都不再基于“我见”而有执著了,因此圣者死后也不再被轮回给绑住,已超越凡夫所能想像的,超越有或无地彻底解脱了。 有这样的认知,般若经典的许多内容才能正确地理解,例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CBETA, T08, no. 235, p. 749, c7-10)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CBETA, T08, no. 235, p. 749, a21-25) “以身相见如来”类似本经所否定的“若说如来后有生死者,是则为色”,以色视为如来,是错误的。 关于佛陀应对“十四无记”问题的说法,也可参考卷五第106经、卷三十四第962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 4〉第97经大因经、《中阿含经》卷六十〈例品 4〉第220经见经、《长阿含经》卷十二第18经欢喜经。 (九〇六)[0226b2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①,晡时②从禅觉③,往诣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 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⑤,众生善法退减故,大师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⑥。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沉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减ⓑ。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⑦、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燃ⓒ⑧,如来正法于此则没。 “迦叶!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沉没。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⑨供养;于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已,然复ⓓ依倚ⓔ而住⑩。若法、若学⑪、若随顺教⑫、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⑬,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是名。迦叶!五因缘故,如来正法于此沉没。 “迦叶!有五因缘令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何等为五?若比丘于大师所,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迦叶!是名五因缘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是故,迦叶!当如是学:‘于大师所,当修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赞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佛说是经已,尊者摩诃迦叶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相似像法”,巴利本作 Saddhamma paṭirūpaka。 ⓑ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减”。 ⓒ “燃”,大正藏原为“然”,今依据圣本改作“燃”。 ⓓ “复”,圣本作“后”。 ⓔ “倚”,大正藏作“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倚”。 [注解]① 东园鹿子母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是由鹿子母出资设立的大讲堂,在舍卫城。鹿子母本名毘舍佉,儿子名为“鹿”,因此又称为“鹿子母”。又译为“东园鹿母讲堂”。 ② 晡时:黄昏时分,约下午三点至五点多。 ③ 从禅觉:禅坐完毕。 ④ 往诣:前往拜访。 ⑤ 命浊、烦恼浊、劫浊、众生浊、见浊:即“五浊”,五种污浊的生存状态:众生短命、烦恼众多、时节不佳而灾害多、众生作坏事、邪见盛行。 ⑥ 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看起来像正法的仿冒品在世上流行后(劣币逐良币),正法就消灭了。 ⑦ 非法言法、法言非法:将不合正法的说是正法,将正法说是不合正法。 ⑧ 以相似法,句味炽燃:以看起来像正法、仿冒的文字与词句,如火烧般逼迫(正法)。 ⑨ 下意:谦卑。 ⑩ 然复依倚而住:然而仍依附着佛法而生存。 ⑪ 学:佛弟子应学的,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开导,常指戒律。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戒”,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学”。 ⑫ 随顺教: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因为是随着次第而顺序教学,因此称作“随顺教”。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教授”,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定”。 ⑬ 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各个清净的修行人,是佛陀所称赞的。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同梵行,佛所赞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僧团”。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大迦叶尊者问佛陀:“为何以前制的戒少而乐于清净修行的人多,现在制的戒多但乐于清净修行的人少?” 佛陀答道是因为众生身口意恶业多、善法退减。根据戒律“随犯随制”的原则,这时制定的戒条自然会较多。 然而乐于受持戒律的比丘渐减、相似法出现、比丘对五者不恭敬,终究会造成正法的衰退。
要让正法久住,得对以下五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由本经也可得知佛法中“尊师重道”和“依法不依人”不相违背。 [导读:聚落主相应]《杂阿含经》“聚落主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907~916经,当中记录佛陀和村落的首领们的互动和说法。 村落的首领们官大学问大,有各种具影响力的想法,这些想法有的是由耆老们相传、有的是由自己的经验所推论、有的是道听涂说、有的是外道大师所教、有的是自身对人生课题的思考。首领们在遇到佛陀时也会提出讨论,在首领们的经历与佛陀的真理相会时,就能激荡出思辩的火花。 (九〇七)[0227a0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遮罗周罗那罗聚落主ⓐ①来诣佛所,面前问讯慰劳,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闻古昔歌舞戏笑耆年宿士②作如是说:‘若伎儿③于大众中歌舞戏笑,作种种伎ⓑ,令彼大众欢乐喜笑,以是业缘,身坏命终,生欢喜天④ⓒ。’于此,瞿昙法中所说云何?” 佛告聚落主:“且止,莫问此义。”如是再三,犹请不已。 佛告聚落主:“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古昔此聚落众生不离贪欲、贪欲缚所缚⑤,不离瞋恚、瞋恚缚所缚,不离愚痴、愚痴缚所缚。彼诸伎儿于大众坐[*]中,种种歌舞伎乐嬉戏,令彼众人欢乐喜笑。聚落主,当其彼人欢乐喜笑者,岂不增长贪、恚、痴缚耶?” 聚落主白佛言:“如是,瞿昙!” “聚落主!譬如有人以绳反缚,有人长夜⑥以恶心欲令此人非义饶益⑦,不安不乐,数数⑧以水浇所缚绳⑨,此人被缚岂不转增急耶?” 聚落主言:“如是,瞿昙!” 佛言:“聚落主!古昔众生亦复如是,不离贪欲、瞋恚、痴缚,缘彼嬉戏欢乐喜笑,更增其缚。” 聚落主言:“实尔,瞿昙!彼诸伎儿令其众生欢乐喜笑,转增贪欲、瞋恚、痴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善趣者,无有是处⑩。” 佛告聚落主:“若言古昔伎儿能令大众欢乐喜笑,以是业缘,生欢喜天者,是则邪见。若邪见者,应生二趣,若地狱趣、若畜生趣。” 说是语时,遮罗周罗那罗聚落主悲泣流泪。 尔时,世尊告聚落主:“是故我先三问不答,言聚落主:‘且止,莫问此义。’” 聚落主白佛言:“瞿昙!我不以瞿昙说故而悲泣也。我自念,昔来云何为彼愚痴不辨ⓓ不善诸伎儿辈所见欺诳⑪,言大众中作诸伎乐,乃至生欢喜天。我今定思:‘云何伎儿歌舞嬉戏生欢喜天?’瞿昙!我从今日,舍彼伎儿恶不善业,归佛、归法、归比丘僧。” 佛言:“善哉,聚落主!此真实要。” 尔时,遮罗周罗那罗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随喜,顶礼佛足,欢喜而去。 [校勘]ⓐ “遮罗周罗那罗聚落主”,巴利本作 Talapuṭa Naṭagāmani。 ⓑ “伎”,元、明二本作“妓”。 ⓒ “欢喜天”,巴利本作 Pahāsa deva。 ⓓ “辨”,宋、元、明、圣四本作“辩”。[*] [注解]① 聚落主:村落的首领;村长。 ② 耆年宿士:老人家;年长者。 ③ 伎儿:歌舞艺人。 ④ 欢喜天:欢乐的天。按:这是虚构的天,并不存在。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光照天”,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嘻笑天”。 ⑤ 贪欲缚所缚:被贪欲这个束缚所绑住。 ⑥ 长夜:长时间。 ⑦ 非义饶益:没有利益。在这里“义”是“利益”的意思。 ⑧ 数数:频繁地。 ⑨ 以水浇所缚绳:用水浇湿捆绑在双手上的绳子。按:绳子浇水后会膨胀而绑得更紧。 ⑩ 无有是处:没有这样的情形。 ⑪ 欺诳:诈欺、诳骗。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众生的贪、瞋、痴三毒造成了无止尽的轮回,刻意引发众生的三毒,甚至以此维生,自然不是善业。 自古以来歌舞团聚落的耆老主张歌舞艺人让观众嬉笑,是做好事,死后能因此升天。 佛陀则指出如果让观众嬉笑只是让他们增长三毒,更加放逸,则不是做好事,不会因此升天。 至于主张“歌舞艺人让观众嬉笑,是做好事,死后能因此升天”则是邪见,明明不知道却乱讲,误导众人,因此会有无智的地狱报或畜生报。 常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激发、强化众生的三毒,例如商人企图唤起消费者对最新最炫款式的追求,以刺激消费;政客试图以种族对立挑起民众的瞋心,以巩固选票;神棍指示信徒奉献财产甚至身心才能消业治病,以满足私欲。众生因此被牵着鼻子走,身心受制。 在这样的世间,佛弟子们要如何明哲保身呢? 借由观察自己是如何被外境牵着走,看清引起三毒的因缘,或许就能较为清醒些。也可守护六根,如卷十一第279经所教的:“可意不生欲,不可不憎恶”,对于可爱的事物不贪求、对于不可爱的事物不憎恶,才能自在地行走于世间。
聚落主曾从耆老听说:“歌舞艺人让观众嬉笑,是做好事,死后能因此升天”,而请教佛陀的看法。 佛陀从原理、本质的角度,透过问题及比喻,让聚落主能够自行思考,作出合理的推论。 由此可见佛教“依法不依人”的原则,独立思考、理性推论,不是因为某人(甚至是佛陀)说了什么,就相信那个说法。而是透过道理的铺陈,让有兴趣了解的人,能够自行推导出结论。 [进阶辨正](九〇八)[0227b1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战斗活①聚落主ⓐ来诣佛所,恭敬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闻古昔战斗活耆年宿士作是言:‘若战斗活,身被重铠,手执利器,将士先锋,堪能方便摧伏怨敌,缘此业报,生箭降伏天②ⓑ。’于瞿昙法中,其义云何?” 佛告战斗活:“且止,莫问此义。” 如是再三问,亦再三止之,犹问不已。 佛告聚落主:“我今问汝,随汝意答。聚落主!于意云何?若战斗活,身被甲胄,为战士先锋,堪能方便摧伏怨敌,此人岂不先起伤害之心,欲摄缚枷鏁③,斫④刺杀害于彼耶?” 聚落主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聚落主:“为战斗活,有三种恶邪,若身若口若意;以此三种恶邪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箭降伏天者,无有是处。” 佛告聚落主:“若古昔战斗活耆年宿士,作如是见、作如是说,若诸战斗活,身被甲胄,手执利器,命敌先登,堪能方便摧伏怨敌,以是因缘,生箭降伏天者,是则邪见。邪见之人,应生二处,若地狱趣、若畜生趣。” 说是语时,彼聚落主悲泣流泪。 佛告聚落主:“以是义故,我先再三语汝:‘且止,不为汝说。’” 聚落主白佛言:“我不以瞿昙语故悲泣,我念古昔诸斗战活耆年宿士愚痴,不善不辨[*],长夜,欺诳作如是言:‘若战斗活,身被甲胄,手执利器,命敌先登,乃至得生箭降伏天。’是故悲泣。我今定思:‘诸战斗活,恶业因缘,身坏命终,生箭降伏天者,无有是处。’瞿昙!我从今日,舍诸恶业,归佛、归法、归比丘僧。” 佛告聚落主:“此真实要。” 时,战斗活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坐[*]起,作礼而去。 [校勘]ⓐ “战斗活聚落主”,巴利本作 Yodhājīva gāmaṇi。 ⓑ “箭降伏天”,巴利本作 Sarañjita deva。 [注解]① 战斗活:以战斗为生的人;战士。 ② 箭降伏天:以武器征服的天。按:这是虚构的天,并不存在。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箭庄严天”,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被别人征服天”。 ③ 鏁:古字,同“锁”。 ④ 斫:以刀斧砍削。读音同“浊”。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战士聚落的首领曾听闻耆老主张:“上战场努力杀敌的人能够升天”,而请教佛陀的看法。 佛陀则指出上战场杀人的身、口、意是恶业,只会有恶报。首领这时才发觉以前都被耆老唬了。 历史上多有以宗教为名而行杀戮之实的假道学,而在三千年前佛陀就厘清过,上三善道或下三恶道,是由为善或造恶所决定,盲信自己会升天并没有帮助。 (九〇九)[0227c1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调马①聚落主ⓐ来诣佛所,恭敬问讯,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调马聚落主:“调伏马者,有几种法?” 聚落主答言:“瞿昙!有三种法。何等为三?谓一者柔软,二者刚强,三者柔软刚强②。” 佛告聚落主:“若以三种法,马犹不调,当如之何?” 聚落主言:“便当杀之。” 聚落主白佛言:“瞿昙!无上调御丈夫③者,当以几种法调御丈夫?” 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法调御丈夫。何等为三?一者柔软,二者刚强,三者柔软刚强。” 聚落主白佛:“瞿昙!若三种调御丈夫,犹不调者,当如之何?” 佛言:“聚落主!三事调伏犹不调者,便当杀之。所以者何?莫令我法有所屈辱。” 调马聚落主白佛言:“瞿昙法中,杀生者不净,瞿昙法中不应杀,而今说言:‘不调伏者,亦当杀之’?” 佛告聚落主:“如汝所言:‘如来法中,杀生者不净,如来不应有杀。’聚落主!然我以三种法调御丈夫,彼不调者,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④。聚落主,若如来调御丈夫,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岂非杀耶?” 调马聚落主白佛言:“瞿昙!若调御丈夫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真为杀也。是故我从今日,舍诸恶ⓑ业,归佛、归法、归比丘僧。” 佛告聚落主:“此真实要。” 佛说此经已,调马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坐起,作礼而去。 [校勘]ⓐ “调马聚落主”,巴利本作 Assāroha gāmaṇi。 ⓑ “恶”,宋本作“思”。 [注解]① 调马:调伏马匹,即驯马师。 ② 柔软刚强:柔软的方法和强硬的方法并用;软硬兼施。 ③ 无上调御丈夫:至高无上,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按:“无上调御丈夫”又译为“无上士调御丈夫”,是“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的一部分。 ④ 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不再跟他说话,不再指导他,不再劝诫他。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中说的“不复与语,不复教授,不复教诫”,也就是佛陀所教导对于恶性比丘(素行不良又不受教的坏比丘)要“默摈”治之。 (九一〇)[0228a1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凶恶聚落主ⓐ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不修何等法故,于他生瞋恚;生瞋恚故,口说恶言,他为其作恶性名字①?” 佛告聚落主:“不修正见故,于他生瞋;生瞋恚已,口说恶言,他为其作恶性名字。不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故,于他生瞋;生瞋恚故,口说恶言,他为其作恶性名字。” 复问:“世尊!修习何法,于他不瞋,不瞋恚故,口说善言,他为其作贤善名字?” 佛告聚落主:“修正见故,于他不瞋;不瞋恚故,口说善言,他为其作贤善名字。修习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故,于他不瞋;不瞋恚故,口说善言,他为其作贤善名字。” 凶恶聚落主白佛言:“奇哉!世尊!善说此言。我不修正见故,于他生瞋;生瞋恚已,口说恶言,他为我作恶性名字。我不修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故,于他生瞋;生瞋恚故,口说恶言,他为我作恶性名字。是故,我今当舍瞋恚、刚强、麁涩②。” 佛告聚落主:“此真实要。” 佛说此经已,凶恶聚落主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凶恶聚落主”,巴利本作 gaṇḍa Gāmaṇi。 [注解]① 他为其作恶性名字:其他人替这个人取恶名字作为绰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凶恶者被以凶恶为名”。 ② 麁涩:即“粗涩”。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人称“凶恶”的首领问佛陀:“少修了什么,会容易生气?生气会骂人,进而被人称为‘凶恶’。” 看来这位首领常生气,但也苦于生气造成的种种后果,因此才请教佛陀。 佛陀跟他说这是因为不修八正道的关系,如果修八正道,则能不生气、有好名声、被称作善人。 有同学提问:“为何不修八正道,会导致生气及对他人恶言相向?” 举例而言,
(九一一)[0228b0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摩尼珠髻聚落主ⓐ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先日国王集诸大臣,共论议言:‘云何沙门释子比丘自为受畜金银宝物①,为净耶?为不净耶?’其中有言:‘沙门释子应受畜金银宝物。’又复有言:‘不应自为受畜金银宝物。’世尊!彼言沙门释子应自为受畜金银宝物者,为从佛闻?为自出意说②?作是语者,为随顺法③?为不随顺?为真实说?为虚妄说?如是说者,得不堕于呵责处④耶?” 佛告聚落主:“此则妄说,非真实说、非是法说、非随顺说⑤,堕呵责处。所以者何?沙门释子自为受畜金银宝物者,不清净故;若自为己受畜金银宝物者,非沙门法、非释种子⑥法。” 聚落主白佛言:“奇哉!世尊!沙门释子受畜金银宝物者,非沙门法、非释种子法,此真实说。世尊!作是说者,增长胜妙,我亦作是说:‘沙门释子不应自为受畜金银宝物。’” 佛告聚落主:“若沙门释子自为受畜金银珍宝清净者,五欲功德悉应清净⑦。” 摩尼珠髻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尔时,世尊知摩尼珠髻聚落主去已,告尊者阿难:“若诸比丘依止迦兰陀竹园住者,悉呼令集于食堂⑧。” 时,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周遍宣令依止迦兰陀竹园比丘集于食堂。比丘集已,往白世尊:“诸比丘已集食堂,惟世尊知时。” 尔时,世尊往诣食堂,大众前坐,坐已,告诸比丘:“今日有摩尼珠髻聚落主来诣ⓑ我所,作如是言:‘先日国王集诸大臣,作如是论议:“沙门释子自为受畜金银宝物,为清净不?”其中有言清净者,有言不清净者。今问世尊,言清净者,为从佛闻?为自妄说?’……”如上广说。“彼摩尼珠髻聚落主闻我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诸比丘!国王、大臣共集论议,彼摩尼珠髻聚落主于大众前师子吼说:‘沙门释种子不应自为受畜金银宝物。’诸比丘!汝等从今日,须木索木⑨、须草索草、须车索车、须作人⑩索作人,慎勿为己受取金银种种宝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摩尼珠髻聚落主”,巴利本作 Maṇicūḷaka gāmaṇi。 ⓑ “诣”,大正藏原为“谅”,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诣”。 [注解]① 自为受畜金银宝物:为自己而收受金钱财宝。 ② 自出意说:随自己的意思(编造)而说。 ③ 随顺法:依从正法。指所说是正确的。 ④ 堕于呵责处:被他人呵骂责难。 ⑤ 随顺说:正确的说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法随法地回答”。 ⑥ 释种子:释迦族血统的人,这里指佛陀的弟子。 ⑦ 若沙门释子自为受畜金银珍宝清净者,五欲功德悉应清净:假如佛教的出家人为自己而收受金钱财宝是清净的话,那么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这五种欲的功能应该都是清净的了。也就是说出家人为自己而收受金钱财宝其实是不清净的。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如斯沙门,得捉金等及以钱宝,亦应恣令受于五欲”,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对任何人来说,如果金银是适当的,则五种欲对他也是适当的;对任何人来说,如果五种欲是适当的,村长!则你绝对能认为他是非沙门法、非释迦人之子的法。 ” ⑧ 食堂:饭厅。 ⑨ 须木索木:须要木材时,向在家人化缘索取木材。 ⑩ 作人:仆人、工人。 [对应经典]
(九一二)[0228c1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瞻婆①国揭伽池②侧。时,有王顶聚落主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王顶聚落主:“今者众生依于二边。何等为二?一者乐着卑下、田舍③、常人凡夫五欲。二者自苦方便④,不正、非义饶益。聚落主!有三种乐受欲乐,卑下、田舍、常人凡夫;有三种自苦方便,不正、非义饶益。 三种享受欲乐的人“聚落主!何等为三种卑下、田舍、常人凡夫乐受欲乐?有受欲者,非法滥取,不以安乐自供⑤,不供养父母、给足兄弟、妻子、奴婢、眷属、朋友、知识,亦不随时供养沙门、婆罗门、仰求胜处⑥安乐果报、未来生天,是名世间第一受欲。 “复次,聚落主!受欲乐者,以法、非法滥取财物,以乐自供,供养父母,给足、兄弟、妻子、奴婢、眷属、朋友、知识,而不随时供养沙门、婆罗门、仰求胜处安乐果报、未来生天,是名第二受欲乐者。 “复次,聚落主!有受欲乐者,以法求财,不以滥取,以乐自供,供养父母,给足兄弟、妻子、奴婢、眷属、知识,随时供养沙门、婆罗门,仰求胜处安乐果报,未来生天,是名第三受欲乐者。 “聚落主!我不一向ⓐ⑦说受欲平等,我说受欲者其人卑下,我说受欲者是其中人,我说受欲者是其胜人。 “何等为卑下受欲者?谓非法滥取,乃至不仰求胜处安乐果报、未来生天,是名我说卑下者受欲。 “何等为中人受欲?谓受欲者以法、非法而求财物,乃至不求未来生天,是名我说第二中人受欲。 “何等为我说胜人受欲?谓彼以法求财,乃至未来生天,是名我说第三胜人受欲。 三种自苦方便的人“何等为三种自苦方便?是苦非法、不正、非义饶益?有一自苦枯槁活⑧,初始犯戒、污戒,彼修种种苦行,精勤方便住处住⑨,彼不能现法得离炽然、过人法⑩、胜妙知见安乐住。聚落主!是名第一自苦方便枯槁活。 “复次,自苦方便枯槁活,始不犯戒、污戒,而修种种苦行,亦不由此现法得离炽然、过人法、胜妙知见安乐住,是名第二自苦方便枯槁活。 “复次,自苦方便枯槁活,不初始犯戒、污戒,然修种种苦行方便,亦不能现法离炽然,得过人法、胜妙知见安乐住,是名第三自苦方便枯槁活。 “聚落主,我不说一切自苦方便枯槁活悉等,我说有自苦方便是卑劣人,有说自苦方便是中人,有说自苦方便是胜人。 “何等自苦方便卑劣人?若彼自苦方便,初始犯戒、污戒,乃至不得胜妙知见安乐住,是名我说自苦方便卑劣人。 “何等为自苦方便中人?若彼自苦方便,不初始犯戒、污戒,乃至不得胜妙知见安乐住,是名我说自苦方便中间人。 “何等为自苦方便胜人?若彼自苦方便枯槁活,不初始犯戒、污戒,乃至不得胜妙知见安乐住⑪,是名我说自苦方便胜人。 “聚落主!是名三种自苦方便,是苦非法、不正、非义饶益。 行八正道离贪瞋痴的人“聚落主!有道有迹⑫,不ⓑ向三种受欲随顺方便⑬,卑下、田舍、常人凡夫,不向三种自苦方便,是苦非法、不正、非义饶益。聚落主!何等为道,何等为迹,不向三种受欲、三种自苦方便?聚落主!为欲贪障碍ⓒ故,或欲自害,或欲害他,或欲俱害,现法后世得斯罪报,心法忧苦。瞋恚、痴所障,或欲自害,或欲害他,或欲俱害,现法后世得斯罪报,心法忧苦。若离贪障,不欲方便自害、害他、自他俱害,不现法后世受斯罪报;彼心、心法常受喜乐,如是离瞋恚、愚痴障碍[*],不欲自害,不欲害他、自他俱害,不现法后世受斯罪报;彼心、心法常受安乐,于现法中,远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槃,即此身现,缘自觉知⑭。聚落主!如此现法永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槃,即此现身,缘自觉知者,为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 当其世尊说是法时,王顶聚落主远尘离垢⑮,得法眼净⑯。时,王顶聚落主见法、得法、知法、深入于法⑰,度疑不由于他,于正法、律得无所畏⑱。即从坐起,整衣服,合掌白佛:“我今已度,世尊!归佛、归法、归比丘僧,从今尽寿⑲为优婆塞。” 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说”,圣本作“说受”。 ⓑ “不”,宋、元、明三本作“是”。 ⓒ “碍”,大正藏原为“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碍”。[*] [注解]① 瞻婆: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是鸯伽国的首都,位于恒河南岸。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鸯伽国又称为瞻波国,为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陀国的东北边,曾隶属于摩竭陀国。又译为“瞻波”、“占波”。 ② 揭伽池:瞻婆国的莲花池名,池旁的树林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又译为“伽伽池”。 ③ 田舍:农田及房舍,引申为粗俗的意思,类似“市井之徒”的用法。 ④ 自苦方便:从事于(无益的)苦行,自找苦吃。 ⑤ 不以安乐自供:将钱财使用在让自己无法得到安乐的事情上,例如拿钱财做犯法的事。 ⑥ 胜处:好的去处;例如升天的善道。 ⑦ 一向:一直;一律。 ⑧ 枯槁活:极为刻苦、憔悴地生活。 ⑨ 精勤方便住处住:持续地勤奋努力。 ⑩ 过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脱或神通。 ⑪ 乃至不得胜妙知见安乐住:比对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自苦方便胜人”的这句中疑似遗漏了关于获得一些善法(例如禅定)的字句。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不能永断一切烦恼,有少增进过人之法,或得少智,或得见法,或触禅乐”。 ⑫ 有道有迹:有方法、有途径。 ⑬ 受欲随顺方便:从事于依从欲望而享乐的行为。 ⑭ 于现法中,远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槃,即此身现,缘自觉知:在当生中,远离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即时、不须等待,趣向涅槃,就在这里当下,亲自能体证。按:这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⑮ 远尘离垢:远离尘垢。尘垢在此特指“见惑”(见道所断的惑),基于四圣谛的正见断了见惑,称作“得法眼净”,证得初果。 ⑯ 法眼净: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初果圣者即有法眼净。 ⑰ 见法、得法、知法、深入于法:看见(理解)了正法、证得了正法、觉知了正法、悟入了正法。形容证初果者对正法体悟的情境。 ⑱ 度疑不由于他,于正法、律得无所畏:超越了疑惑,自证自知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受佛法、戒律而没有任何畏惧。 ⑲ 尽寿:终其一生。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众生依于二边:一边是享受欲乐、一边是自苦方便。 享受欲乐的人,由最差到最好是:
自苦方便的人,由最差到最好是:
智者既不着五欲,也不从事无益的苦行,而是行于八正道、离于贪瞋痴,当下就能离苦、当下就得安乐。
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于现法中,远离炽然,不待时节,亲近涅槃,即此身现,缘自觉知”。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进阶辨正](九一三)[0229c03]如是我闻: 时,有竭昙ⓒⓓ聚落主,闻沙门瞿昙在力士人间游行,至郁鞞罗聚落鹦鹉阎浮林,说现法苦集、苦没③。我当往诣彼沙门瞿昙,若我诣沙门瞿昙者,彼必为我说现法ⓔ苦集、苦没。即往彼郁鞞罗聚落,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常为人说现法苦集、苦没。善哉,世尊!为我说现法苦集、苦没。” 佛告聚落主:“我若说过去法苦集、苦没者,知汝于彼ⓕ为信、为不信④,为欲、不欲,为念、不念,为乐、不乐,汝今苦不?我若说未来苦集、苦没者,知汝于彼为信、不信,为欲、不欲,为念、不念,为乐、不乐,汝今苦不?我今于此说现法苦集、苦没,聚落主!欲为苦本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缘而苦生。”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极略说法,不广分别⑤,我所不解。善哉,世尊!唯愿广说,令我等解。” 佛告聚落主:“我今问汝,随汝意说,聚落主!于意云何?若众生于此郁鞞罗聚落住者,是若缚、若打ⓖ、若责、若杀,汝心当起忧、悲、恼、苦不?”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亦不一向。若诸众生于此郁鞞罗聚落住者,于我有欲、有贪、有爱、有念、相习近⑥者,彼遭若缚、若打、若责、若杀,我则生忧、悲、恼、苦ⓗ。若彼众生所无欲、贪、爱、念、相习近者,彼遭缚、打、责、杀,我何为横生忧、悲、恼、苦[*]?” 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众生种种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欲生、欲习、欲起、欲因、欲缘而生众苦。聚落主,于意云何?汝依父母⑦不相见者,则生欲、贪、爱、念不?” 聚落主言:“不也,世尊!” “聚落主!于意云何?若见、若闻彼依父母,当起欲、爱、念不?” 聚落主言:“如是,世尊!” 复问:“聚落主!于意云何?彼依父母,若无常变异者,当起忧、悲、恼、苦不?” 聚落主言:“如是,世尊!若依父母无常变异者,我或邻ⓘ死,岂唯忧、悲、恼、苦?” 佛告聚落主:“是故当知,若诸众生所有苦生,一切皆以爱欲为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苦。” 聚落主言:“奇哉,世尊!善说如此依父母譬。我有依父母,居在异处,我日日遣信问其安否;使未时还,我以忧苦,况复无常,而无忧苦?” 佛告聚落主:“是故我说,其诸众生所有忧苦,一切皆以欲为根本,欲生、欲集、欲起、欲因、欲缘而生忧苦。” 佛告聚落主:“若有四爱念无常变异者,则四忧苦生;若三、二,若一爱念无常变异者,则一忧苦生。聚落主!若都无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即说偈言:
“若无世间爱念者, 则无忧苦尘劳患, 当其世尊说是法时,揭昙聚落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深入于法,度诸狐疑不由于他、不由他度,于正法、律得无所畏。从坐起,整衣服,合掌白佛:“已度,世尊!我以超越。我从今日,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尽其寿命为优婆塞,唯忆持我。” 佛说此经已,竭ⓚ昙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力士人”,巴利本作 Mallā (或 Malatā)。 ⓑ “郁鞞罗”,巴利本作 Uruvelakappa。 ⓒ “竭昙”,大正藏校勘纪录又作“揭昙”。 ⓓ “竭昙”,巴利本作 Gandhagata (或 Bhadragaka)。 ⓔ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 圣本无“于彼”二字。 ⓖ “是若缚、若打”,元本作“是若打缚若”,明本作“若打若缚”,圣本作“若缚若打”。 ⓗ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 “邻”,宋本作“降”。 ⓙ “花”宋、元、明、圣四本作“荷”。 ⓚ “竭”,大正藏原为“揭”,今依据圣本改作“竭”。 [注解]① 力士人间:力士国的人间。“力士”为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中印度恒河北部,首都为拘夷那竭,又译为“力士聚落”,音译为“末罗”。 ② 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人间游行”、“行脚”。 ③ 说现法苦集、苦没:解说在这一生中苦的起因以及灭苦。“现法”指这一生。 ④ 我若说过去法苦集、苦没者,知汝于彼为信、为不信:我知道如果解说过去世的苦的起因以及灭苦,你可能相信、可能不相信。 ⑤ 世尊极略说法,不广分别:佛陀只极为简略地说法,没有详细解释。意思是希望佛陀能进一步说明。 ⑥ 习近:亲近。 ⑦ 依父母:比对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及南传经文,可知这里特指依靠父母亲照顾的子女,也就是指子女。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的重点,类似作家金庸在《神雕侠侣》和《飞狐外传》曾引用《妙色王因缘经》的一偈:“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本经也是知名偈子中“犹如莲花不着水”一语在阿含经的出处。 (九一四)[0230b0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①国人间游行,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千优婆塞、五百乞残食人②,从城至城,从聚落至聚落,人间游行,至那罗聚落③好衣菴罗④园ⓐ中。 时,有刀师氏ⓑ聚落主是尼揵⑤弟子,诣尼揵ⓒ所,礼尼揵足,退坐一面。 尔时,尼揵语刀师氏聚落主:“汝能共沙门瞿昙作蒺䔧论ⓓ⑥,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⑦耶?” 聚落主言:“阿梨⑧!我立何等论为蒺䔧[*]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尼揵语聚落主言:“汝往诣沙门瞿昙所,作是问:‘瞿昙!常愿欲令诸家福利具足增长,作如是愿、如是说不?’若答汝言不者,汝当问言:‘沙门瞿昙!与凡愚夫有何等异?’若言有愿有说者,当复问言:‘沙门瞿昙!若有如是愿、如是说者,今云何于饥馑世,游行人间,将诸大众千二百五十比丘、千优婆塞、五百乞残食人,从城至城,从村至村,损ⓔ费世间,如大雨雹雨已,乃是减损,非增益也。瞿昙所说,殊不相应,不类、不似,前后相违。’如是。聚落主!是名蒺䔧论,令彼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尔时,刀师氏聚落主受尼揵劝教已,诣佛所恭敬问讯,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瞿昙!常欲愿令诸家福利增长不?” 佛告聚落主:“如来长夜欲令诸家福利增长,亦常作是说。” 聚落主言:“若如是者,云何瞿昙于饥馑世,人间乞食,将诸大众……”乃至“不似、不类,前后相违?” 佛告聚落主:“我忆九十一劫以来⑨,不见一人施一比丘,有尽有减⑩。聚落主! 汝观富有是布施的果报今日有人家大富,多钱财、多眷属、多仆从,当知其家长夜好施,真实寂止⑪,故致斯福利。聚落主!有八因缘,令人损减福利不增。何等为八?损财的九种原因王所逼、贼所劫、火所焚、水所漂、藏自消减⑫、抵债不还⑬、怨憎残破⑭、恶子费用⑮,有是八种为钱财难聚。聚ⓕ落主!我说无常为第九句。如是,聚落主!汝舍九因九缘,而言沙门瞿昙破坏他家,不舍恶言,不舍恶见,如铁枪投水,身坏命终,生ⓖ地狱中。” 时,刀师氏聚落主心生恐怖,身毛皆竖⑯,白佛言:“世尊!我今悔过。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于瞿昙所,不实欺诳,虚说妄语。” 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校勘]ⓐ “那罗聚落好衣菴罗园”,巴利本作 Nālandāyam Pāvārikambavane。 ⓑ “刀师氏”,巴利本作 Asibandhakaputta。 ⓒ “尼揵”,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 “䔧”,圣本作“梨”。[*] ⓔ “损”,大正藏原为“捐”,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损”。 ⓕ 宋、元、明、圣四本无“聚”字。 ⓖ “生”,宋、元、明三本作“至”。 [注解]①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陀”。 ② 乞残食人:乞丐。 ③ 那罗聚落:摩揭提国的村名,位于王舍城北方约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罗贡村。又译为“那罗揵陀”、“那烂陀”。 ④ 菴罗:芒果。 ⑤ 尼揵:外道六师之一,耆那教的创始人。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须以苦行偿还,要脱离轮回,必须修苦行,等苦行成就、旧业消灭,新业不生时,生命就回复清净,舍离肉体、获得解脱。此派与外道其余五师相比,较类似佛教,但主张命与非命二元论,而不是因缘论,所主张的极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对的。又译为“尼犍”、“尼揵子”、“尼揵若提子”、“尼揵陀若提子”。 ⑥ 蒺䔧论:“蒺䔧”是草本植物名,果实坚硬带刺,易刺伤人,用以比喻辩论方法能令人感到棘手,左右为难。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二种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两难问题”。 ⑦ 不得语、不得不语: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左右为难。 ⑧ 阿梨:老师;师长;阿阇梨。 ⑨ 九十一劫以来:过去的七佛以来;有史以来。按:过去七佛的第一位毘婆尸佛,出世于九十一劫前。 ⑩ 有尽有减:造成穷困、减损。 ⑪ 真实寂止:(由于)真理、(由于)寂静安定(的修行人)。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不尽从施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真实产生,从沙门身分产生”。 ⑫ 藏自消减:藏起的财宝因腐化而消失、减少。 ⑬ 抵债不还:借钱给人但对方抵赖著不还钱;投资血本无归。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不解生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差的企画与经营失败”。 ⑭ 怨憎残破:仇人来破坏。 ⑮ 恶子费用:不肖子女乱花钱。 ⑯ 身毛皆竖:全身的毛发都竖立起来。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尼揵外道教唆有刀师氏聚落主以似是而非的陷阱题来让佛陀无从回答。 这个陷阱题是问佛陀是否想让大众获得利益?如果佛陀回答“不”,就不是什么好人。如果佛陀回答“是”,那么佛陀让出家人乞食却会让在家人的食物减少,减少在家人的利益,因此自打嘴巴。 佛陀则直球对决,表明希望大众获得利益,而且在家人供养出家人能获得福报,对在家人当然有大利。这是不只看眼前利益,而是看长远的利益,而有的正确因果观。
本经提到九种损财的原因,其中有好几项至今仍很常见,要存钱维生就得留意守护好财物。 本经的“抵债不还”在现代相当于投资血本无归,所谓投资一定有风险。另一方面,纵使钱存在银行,仍会由于通货膨胀而渐渐贬值,也算是一种“藏自消减”。若国家进行量化宽松(QE)大举印钞票,更会造成储蓄贬值,等于是政府变相惩罚存钱的人,或许也算是一种“王所逼”,让钱越存越薄。 有什么投资或储蓄是不会贬值的? 答案是“布施”。《杂阿含经》卷四十八第1291经以及《相应部尼柯耶》〈诸天相应1〉第41经燃烧经表示一切财产都无法带到来世,除了当中用以布施的福德。本经也提到布施能带来富有的果报。 就更长远来看,福报虽然能带到来生,仍会由于“无常”而逐渐耗尽,如本经所说第九种损财的原因。三界如火宅,究竟解脱才能得到没有保存期限的安乐。 [进阶辨正](九一五)[0230c1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罗聚落好衣菴罗园中。 时,有刀师氏聚落主,先是尼揵弟子,诣尼揵所,礼尼揵足,退坐一面。 尔时,尼揵语聚落主:“汝能共沙门瞿昙作蒺䔧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聚落主白尼揵:“阿梨!何等为蒺䔧论,令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耶?” 尼揵语聚落主:“汝往沙门瞿昙所,作如是言:‘瞿昙!不常欲安慰一切众生、赞叹安慰一切众生耶?’若言不者,应语言:‘瞿昙与凡愚夫有何等异?’若言常欲安慰一切众生,赞叹安慰一切众生者,复应问言:‘若欲安慰一切众生者,以何等故,或为一种人说法,或不为一种人说法①?’作如是问者,是名蒺䔧论,令彼沙门瞿昙不得语、不得不语。” 尔时,聚落主受尼揵劝进已,往诣佛所,恭敬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岂不欲常安慰一切众生,叹说安慰一切众生?” 佛告聚落主:“如来长夜慈愍安慰一切众生,亦常叹说安慰一切众生。” 聚落主白佛言:“若然者,如来何故为一种人说法,又复不为一种人说法?” 佛告聚落主:“我今问汝,随意答我。聚落主!譬如有三种田,有一种田沃壤肥泽,第二田ⓐ中,第三田瘠ⓑ薄,云何?聚落主!彼田主先于何田耕治下种?” 聚落主言:“瞿昙!于最沃壤肥泽者,先耕下种。” “聚落主!复于何田次耕下种?” 聚落主言:“瞿昙!当于中田次耕下种。” 佛告聚落主:“复于何田次耕下种?” 聚落主言:“当于最下瘠[*]薄之田,次耕下种。” 佛告聚落主:“何故如是?” 聚落主言:“不欲废田,存种而已②。” 佛告聚落主:“我亦如是,如彼沃壤ⓒ肥泽田者,我诸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③,善义善味④,纯一满净,梵行清白⑤,开示显现⑥。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我而住⑦,作如是念:‘佛所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⑧,安隐乐住。’ “聚落主!如彼中田者,我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是。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察我住,作如是念:‘世尊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聚落主!如彼田家最下田者,如是我为诸外道异学⑨尼揵子辈,亦为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然于彼等少闻法者,亦为其说,多闻法者,亦为其说。然其彼众于我善说法中,得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复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时,聚落主白佛:“甚奇!世尊!善说如是三种田譬。” 佛告聚落主:“汝听我更说譬类。譬如士夫有三水器,第一器ⓓ不穿不坏,亦不津漏⑩。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有津漏。第三器者,穿坏津漏。云何?聚落主,彼士夫三种器中,常持净水著何等器中?” 聚落主言:“瞿昙!当以不穿不坏、不津漏ⓔ者,先以盛水。” 佛告聚落主:“次复应以何器盛水?” 聚落主言:“瞿昙!当持彼器不穿不坏而津漏者,次以盛水。” 佛告聚落主:“彼器满已,复以何器为后盛水?” 聚落主言:“以穿坏津漏之器最后盛水。所以者何?须臾⑪之间,供小用故。” 佛告聚落主:“如彼士夫不穿不坏、不津漏器,诸弟子比丘、比丘尼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乃至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如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津漏者,我诸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亦复如是。我常为彼演说正法,乃至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如第三器穿坏津漏者,外道异学诸尼揵辈亦复如是。我亦为彼演说正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多亦为说,少亦为说。彼若于我说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得长夜安隐乐住。” 时,刀师氏聚落主闻佛所说,心大恐怖,身毛皆竖,前礼佛足悔过:“世尊!如愚、如痴,不善、不辩,于世尊所,不谛真实,虚伪妄说。” 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校勘]ⓐ “田”,圣本作“中”。 ⓑ “瘠”,大正藏原为“𭏩”,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瘠”。[*] ⓒ “壤”,大正藏原为“捷”,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壤”。 ⓓ 大正藏无“第一器”三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津漏”,大正藏原为“漏津”,今依据高丽藏改作“津漏”。 [注解]① 或为一种人说法,或不为一种人说法:或许为某些人说法、或许没为某些人说法。 ② 不欲废田,存种而已:不想要让(最差的)田废了,因此姑且保持着种些植物。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亦复掷子,亦望后时少有所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至少能成为牛的食物”。 ③ 初、中、后善: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 ④ 善义善味:意义正确,文句正确。 ⑤ 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完全清净的修行。 ⑥ 开示显现:解说以让义理明白。 ⑦ 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我而住:依靠我(佛陀)为住处、洲渚(休息地)、遮盖(庇护)、荫凉、朝向(归依),常以净信的眼睛保持跟随着我。 ⑧ 以义饶益:以真义带来帮助。 ⑨ 异学:泛称佛弟子以外的修行者,另译作“外道”。 ⑩ 津漏:漏水。“津”指水或汁液。 ⑪ 须臾:片刻;短时间。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此经中的“漏器”譬喻,在后世的论中常出现,比喻资格不够的人无法好好承受正法。 (九一六)[0231c0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那罗聚落好衣菴罗园中。 时,有刀师氏聚落主,尼揵弟子,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聚落主:“欲何所论?尼揵若提子ⓐ为何所说?” 聚落主言:“彼尼揵若提子说:‘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以多行故,则将至彼①;如是盗、邪淫、妄语皆堕泥犁中,以多行故,则将至彼。’” 佛告聚落主:“若如尼犍若提子说杀生者堕泥犁中,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则无有众生堕泥犁中②。聚落主!于意云何?何等众生于一切时有心杀生?复于何时有心不杀生,乃至何时有心妄语,何时有心不妄语?”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人于昼夜,少时有心杀生,乃至少时有心妄语,而多时不有心杀生,乃至妄语。” 佛告聚落主:“若如是者,岂非无有人堕于泥犁中耶?如尼揵所说:‘有人杀生者,一切堕泥犁中,多习行③者将往生彼,乃至妄语亦复如是。’聚落主!彼大师出兴于世,觉想筹量,入觉想地住。于凡夫地自辩所说,随意筹量④,为诸弟子作如是说法,言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多习行故ⓓ将往生彼,乃至妄语亦复如是。彼诸弟子若信其说,言:‘我大师知其所知,见其所见,能为弟子作如是说:“若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多习行故,将往生彼。”我本有心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当堕泥犁中。’得如是见,乃至不舍此见,不厌彼业,不觉彼悔,于未来世,不舍杀生,乃至不舍妄语,彼意解脱⑤不满足,慧解脱⑥亦不满足。意解脱不满足、慧解脱不满足故,则为谤圣邪见;邪见因缘故,身坏命终,生恶趣泥犁中。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缘众生烦恼,有因、有缘众生业烦恼。 “聚落主!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⑦出兴于世,常为众生呵责杀生,赞叹不杀;呵责偷盗、邪淫、妄语,赞叹不盗、不淫、不妄语。常以此法,化诸声闻,令念、乐、信、重,言:‘我大师知其所知,见其所见,呵责杀生,赞叹不杀,乃至呵责妄语,赞叹不妄语,我从昔来,以愚痴无慧,有心杀生,我缘是故,今自悔责。’忏悔得离恶业虽不能令彼业不为,且因此悔责故,于未来世,得离杀生⑧,乃至得离盗、淫、妄语,亦得满足正意解脱⑨,满足慧解脱,意解脱、慧解脱满足已,得不谤贤圣,正见成就;正见因缘故,得生善趣天上。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缘众生业烦恼清净。 “聚落主!彼多闻圣弟子作如是学:‘随时昼夜观察所起少有心杀生、多有心不杀生。’若于有心杀生,当自悔责,不是不类⑩。不杀生修慈无量心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心生随喜⑪;随喜已,欢喜生;欢喜已,心猗ⓔ息⑫;心猗[*]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心定ⓕ已,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满于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诸方,具足正受住。” 尔时,世尊以爪甲ⓖ抄少土,语刀师氏聚落主言:“云何?聚落主!我爪甲[*]土多?大地为多?”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爪甲[*]土少少耳,大地土无量无数。” 佛告聚落主:“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数无量。四无量心超越恶业如是心与慈俱,修习多修习,诸有量业⑬者,如甲[*]上土,不能将去⑭,不能令住。如是偷盗对以悲心,邪淫对以喜心,妄语对以舍心,不得为比。” 说是语时,刀师氏聚落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聚落主见法、得法、觉法、知法、深入于法,离诸狐疑不由于他、不随于他,于正法、律得无所畏。从坐[*]起,整衣服,右膝着地,合掌白佛:“我已度,世尊!已越,世尊!我今归佛、归法、归比丘僧,尽其寿命为优婆塞。世尊!譬如士夫欲求灯明,取其马尾,以为灯炷,欲吹令燃ⓗ,终不得明,徒自疲劳,灯竟不然。我亦如是,欲求明智,于诸愚痴尼揵子所,愚痴习近,愚痴和合,愚痴奉事,徒自劳苦,不得明智,是故我今重归依佛、归法、归僧。从今以去,于彼尼揵愚痴、不善、不辩者所,少信、少敬、少爱、少念,于今远离。是故,我今第三归佛、归法、归僧,乃至尽寿为优婆塞,自净其心。” 时,刀师氏聚落主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尼揵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Nātaputta。 ⓑ “犁”,大正藏原为“梨”,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犁”。 ⓒ “泥犁”,巴利本作 Niraya。 ⓓ 大正藏无“故”字,今依据圣本补上。 ⓔ “猗”,圣本作“倚”。[*] ⓕ “定”,圣本作“定心”。 ⓖ “甲”,圣本作“押”。[*] ⓗ “燃”,大正藏原为“然”,今依据圣本改作“燃”。[*] [注解]① 杀生者,一切皆堕泥犁中,以多行故,则将至彼:杀生的人都一定会堕地狱中,因为自然会习惯多杀生,则将到地狱。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若作杀业,随杀时多,必堕恶趣,入于地狱[……]随作时多,必堕地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凡任何杀生者,一切都是堕恶趣、地狱者[……]凡住于屡屡如此者,因为那样而被引导[往生]”。 ② 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则无有众生堕泥犁中:(尼犍外道说)杀生的人自然会习惯多杀生,并因此而往生地狱。如果这个叙述是正确的,那么没有众生会堕地狱。(因为纵使是杀生的人,一天中不杀生的时间通常比杀生的时间多。) ③ 习行:常行;习惯做。 ④ 彼大师出兴于世,觉想筹量,入觉想地住。于凡夫地自辩所说,随意筹量:那外道的大师尼揵若提子出现于世间,透过思想、思量,保持在思想的层次(而没有达到证知的层次)。他以凡夫的层次自己辩说,随着自己的意思而思量。按:这是形容外道大师自己想了一套看似合理的讲法,实则没有证量。 ⑤ 意解脱:即“心解脱”,心自由了,解脱于贪爱等束缚。 ⑥ 慧解脱:以智慧断除烦恼而解脱。 ⑦ 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些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 简称“如来十号”,是对佛陀的尊称。 ⑧ 虽不能令彼业不为,且因此悔责故,于未来世,得离杀生:虽然不能让那过去的恶业变成没作过,但因为有这样悔过自责的关系,在未来得以离于杀生。 ⑨ 正意解脱:正确地心解脱。 ⑩ 不是不类:不对、不像样。 ⑪ 随喜:通常指见到他人行善而随之心生欢喜,这里特指因为自己清净的行为而心生欢喜。 ⑫ 猗息:轻松安稳,又译为“轻安”。“猗”是轻松美好的意思,读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⑬ 有量业:指恶业,以恶业的有限制(有量)对应于四无量心的没有限制。 ⑭ 将去:支使;支配。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基于对佛的信心,知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是恶业,因此忏悔恶业,得以持戒离恶业。 这样将犯戒的心行转为持戒的心行,甚至进一步修得四无量心定,也可说是“摄心为戒,因戒生定”,正确地成就禅定(正受)。
“慈无量心”的修法要发起慈心(愿给众生安乐的心),让慈心没有限制、没有边际。 首先要发起慈心,可以忆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画面,例如一个小孩或可爱的动物的画面,接着将这慈贯注身心,充盈满溢。 成为盈满的慈心稳定后,开始散发慈心:就像被帘子遮盖的一盏灯,首先掀开前方的帘子,慈心就如光线般自然映射前方无边无际的空间。 如同太阳光的照耀没有边际,也像大法螺吹起时的宏伟音声瞬间远近皆闻,只要我们不自己设限、不加上边界,自然就没有边界,向无边无际的前方散发慈心。 这样稳定后,以顺时钟方向掀开右方的帘子,即能向右方无边无际的空间散发慈心。接着一一掀开后方、左方、上方、下方的帘子,以无边无际的慈心遍满十方。 之后也可以呼吸为辅助,在无边无际地散发慈心时,吸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慈”,呼气时意念稍微着重于“无量”(无边无际地散发),持续于慈无量心。 修习慈无量心可以练习到对人事物的第一反应即为慈心,甚至最终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没有分别,所以称为“无量”,这样达成的定境即称为“(慈)无量心三昧”。 这个慈无量心的修法,是无著比丘基于四无量心相关经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对治杀业、也对治瞋恚,修习慈无量心能让脾气火爆的人较不易生气,对人更为和善,因而容易获得他人的帮助及善缘。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时,修习慈心也能让人较不烦躁。
本经说明从持戒清净、没有任何杀心和瞋心,以修四无量心的方法为:“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欢喜已,心猗息;心猗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心定已,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满于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维、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嫉,无有瞋恚,广大无量,善修习,充满诸方,具足正受住。” 这个过程呼应卷十七第482经中,佛陀提到远离世间而体证禅悦时,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定)”这五法。 这个过程也可以对应到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本经中“观察所起少有心杀生、多有心不杀生”是念觉支,“若于有心杀生,当自悔责,不是不类。若不有心杀生,无怨无憎”是择法觉支,“随时昼夜”是精进觉支,“心生随喜;随喜已,欢喜生”是喜觉支,“欢喜已,心猗息”是猗觉支,“心猗息已,心受乐;受乐已,则心定”是定觉支。依此修行,即可达成正定,好好地修习七觉支的最后一支——舍觉支了。七觉支的解说可参见卷二十六第704经开始至卷二十七“觉知相应”的内容。
佛陀表示慈无量心可超越杀生恶业、悲无量心可超越偷盗恶业、喜无量心可超越邪淫恶业、舍无量心可超越妄语恶业。 四无量心之所以有助于四戒,可理解如下:
有同学问:“为什么这经佛陀说的修法次第,没有特别讲述四圣谛这些佛法与外道不共的部分?” 这是因为佛陀对于刚接触佛法的人,说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许多经典记载的,先说“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再说“欲为不净,断漏为上,出家为要”,等到听法的人心开意解后,才说“诸佛所可常说法者,苦、集、灭、道”等解脱法。本经的聚落主刚接触佛法,等皈依三宝后,自然会再学习四圣谛的细节。 另一方面,本经说的次第是大的项目,其中一些次第的细部内容即有关于四圣谛的修习,例如七觉支修行到后来即可觉悟四圣谛,因此聚落主实际从佛修行时自然会学到四圣谛。 [进阶辨正][导读:马相应 (1/2)]古人要在陆地上快速移动,必须骑马,因此有许多譬喻以马作主题,例如“心猿意马”就是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训练自己的心意,也有如调伏野马。修行人要行于八正道,则像是马车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杂阿含经》“马相应”中,收录了佛陀以马作譬喻的经文,包括本卷第917~918经和卷三十三第919~926经。 (九一七)[0232b2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有三种调马。何等为三种?有马捷疾①具足、色②不具足、形体③不具足。有马色具足、捷疾具足形体不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如是有三种调士夫相。何等为三?有士夫捷疾具足、色不具足、形体不具足。有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不具足。有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 “比丘!何等为不调士夫捷疾具足、色不具足、形体不具足,有士夫于此苦ⓐ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观者三结断,身见、戒取、疑。此三结断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是名捷疾具足。何等为非色具足?若有问阿毘昙、律ⓑ⑤,不能以具足句味⑥,次第随顺⑦,具足解说,是名色不具足。云何形体不具足?非大德名闻⑧,感致⑨衣被、饮食、床卧、汤药、众具,是名士夫捷疾具足、色不具足、形体不具足。 “何等为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不具足?谓士夫此苦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如实知,乃至究竟苦边,是捷疾具足。何等为色具足?若问阿毘昙、律,乃至能为解说,是名色具足。何等为形体不具足?非大德名闻,不能感致衣被、饮食、卧具⑩、汤药,是名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不具足。 “何等为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谓士夫此苦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如实知,乃至究竟苦边,是名捷疾具足。何等为色具足,若问阿毘昙、律,乃至能解说ⓒ,是名色具足。何等为ⓓ形体具足,大德名闻,乃至卧具、汤药,是名形体具足,是名士夫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苦”,宋本作“若”。 ⓑ “阿毘昙律”,巴利本作 Abhidhamma, abhivinaya。 ⓒ “说”,大正藏原为“脱”,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说”。 ⓓ 宋、元、明、圣四本无“为”字。 [注解]① 捷疾:敏捷、迅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快速”。 ② 色:这里指外貌是否好看。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容色”。 ③ 形体:指体态是否高大。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高与宽”。 ④ 正趣:正确的道路。 ⑤ 阿毘昙、律:殊胜的佛法与戒律;系统化整理的佛法与戒律。其中“阿毘”指殊胜,“阿毘昙”字面直译为“胜法”,又译为“论”,在本经中可取其字面意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阿毗达磨,阿毗毗奈耶”。 ⑥ 具足句味:充足的词句、文句。这里“味”的原梵文一字多义,唐代以后新译作“文”。 ⑦ 次第随顺:随着正确的次序。 ⑧ 大德名闻:德性高或资历深、有名声的人。 ⑨ 感致:感应而得到;感动他人因此获得。 ⑩ 卧具:坐、卧时的资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佛陀以良马比喻修行人: 良马最重要的是速度,如同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证悟。 良马外貌骏美,能让看到的人心生欢喜,如同修行人解说佛法和戒律,能让听闻的人生起法喜。 良马粮草充足所以体态高大,如同修行人获得足够的供养而能专心修行。 可留意的是本经提到的三种良马都是“捷疾具足”,也就是说良马比喻的三种修行人都是证悟的修行人。 (九一八)[0232c2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有三种良马。何等为三?有马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于正法、律有三种善男子。何等为三?有善男子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 “何等为善男子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谓善男子苦圣谛①如实知,苦集圣谛②如实知,苦灭圣谛③如实知,苦灭道迹圣谛④如实知。作如是知、如是见已,断五下分结⑤,谓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此五下分结已,得生般涅槃⑥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善男子捷疾具足。云何色不具足?若问阿毘昙、律,不能解了句味,次第随顺,决定解说⑦,是名色不具足。云何形体不具足?谓非名闻大德,能感财利供养、衣被、饮食、随病汤药,是名善男子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 “何等为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谓善男子此苦圣谛如实知,乃至得生般涅槃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世,是名捷疾具足。云何色具足?若有问阿毘昙、律,能以次第句味,随顺决定,而为解说,是名色具足。云何非形体具足?谓非名闻大德,能感财利供养、衣被、饮食、随病汤药,是名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 “何等为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谓善男子此苦圣谛如实知,乃至得阿那含生般涅槃,不复还生此世,是名捷疾具足。何等为色具足,若有问阿毘昙、毘尼⑧,乃至而为解说,是名色具足。何等为形体具足?谓名闻大德能感财利,乃至汤药、众具,是ⓐ名形体具足,是名善男子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足。”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是”,宋、元、明、圣四本作“足”。 [注解]① 苦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真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② 苦集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起因的真理;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③ 苦灭圣谛:圣者所证的苦的止息的真理,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④ 苦灭道迹圣谛:圣者所证的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的真理,即“八正道”。 ⑤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阿那含)圣者。 ⑥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色界天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为“生般涅槃”。 ⑦ 决定解说:确定、不犹豫地为人讲解说明。 ⑧ 毘尼:为音译,义译作“律藏”,是佛所说戒律的结集。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校勘]ⓐ 圣本在“二”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