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導讀:五陰;陰相應 (1/5)]

在佛經的用語中,人的身心及世間的一切可區分為:

  • 色:物質(例如身體)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
  • 想: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
  •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 識:識知;覺知。

以上色、受、想、行、識五項,合稱「五陰」或「五蘊」(蘊是「積聚」的意思)。

五陰有以下特性:

  •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 苦:受到逼迫。
  • 空: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
  • 非我:不是「我」。

既然五陰都有無常、苦、空、非我的本質,執著於五陰而引起煩惱,實在不智。於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認清真相,斷除煩惱執著,解脫生死輪迴,獲得真正的自由。

第一次讀《雜阿含經》的同學可能難以完全理解五陰的區分及彼此間的關係,那麼只要先知道:

  • 色陰即身體以及物理世界的一切。
  • 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
  • 人的身心運作,完全在五陰的範圍之中。

以這樣的概念,大致瞭解經中所解析身心運作的本質,先抓住大方向即可。以後再回過頭來細讀經文,自然就能漸漸領會經文的完整意義。

《雜阿含經》「陰相應」的內容依次為現今版本的卷一、十、三、二、五,當中佛陀教導我們五陰的運作、五陰的本質、執著五陰造成的後果、不執著五陰而能解脫。

[第1經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

佛教的經典都是由佛弟子們結集而成,因此在經典的一開始,通常會說「如是我聞」,表示這部經是結集者親自聽聞的。最著名的結集者,就是被佛陀稱讚「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他的故事在許多經典中會一一提到。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佛經在開頭也會記載此部經發生的地點。《雜阿含經》的第1經,發生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國是當時著名的大國,佛教中許多精彩的事件發生在這裡,之後我們也將一一讀到。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佛陀教導弟子:「應該認清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是無常的,這樣則是正確的見解。依正確的見解而修行,則能捨棄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喜愛和貪欲則可消除,心就能解脫。」

如果了知自己的身體以及貪著的物品,是會變化、毀壞、消失的,就不會那麼的執著。能接受它們都是無常的事實,就是開啟智慧的第一步。

舉個粗淺的例子:花瓶若打破了,智者會將之清掃乾淨,從容善後;但愚者則會心痛不已、哀哀慘叫。這是因為智者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無常的,在花瓶未破時就知道無法永遠擁有花瓶;在花瓶破時,自然也不會痛心,而能以智慧行事,心就不會被花瓶所役使。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也要認清心理的各個層面都是無常的。不論是感受、取相、造作、識知外境的心,都是無常的。

例如目前是受苦還是受樂,也是無常的。因此不會執著於快樂,而沉迷於聲色犬馬,甚至為了要快樂而犧牲健康。

真正深入的觀察,則要在禪修中一一體驗,能在實修中沒有了貪欲,才能達到真正的解脫,而不只是口頭禪。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心解脫的人,若要自己證知,則有能力作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此經文中講「無常」的觀法,皆可以「苦」、「空」、「非我」替代入。舉例而言:

  • 當觀五陰是苦:身心都是受到逼迫的。
  • 當觀五陰是空:身心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
  • 當觀五陰非我:身心都不是「我」。

(一)[0001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當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舍衛:古代中印度拘薩羅國的首都,該國的南方有另外一個國家也叫做拘薩羅國,為方便區分,後來就將首都名作為國號,稱作舍衛國。在當今印度北部近尼泊爾處。

祇樹給孤獨園。

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給孤獨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並由祇陀太子布施樹林。「給孤獨長者」是須達多長者的綽號,因為他樂善好施,常常救濟孤獨無依的人,因此被稱為給孤獨長者。

世尊:世間所尊重的覺者。佛弟子一般皆尊稱佛陀為「世尊」。

比丘:出家受具足戒(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

色: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例如身體。

無常:遷流變化,沒有恆常不變的。

喜、貪:喜愛、貪欲。

受:感受。例如苦的感受、樂的感受、不苦不樂的感受。

想: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例如看到一個顏色,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見過相同的顏色,而知道這是什麼顏色;接觸到一個概念、語言,心中立刻浮現過往所接觸過相同的概念、語言,而知道這是什麼概念、語言。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

識:識知;覺知。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不會再次出生,清淨的修行已經確立,應當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會再受輪迴。

苦、空、非我:苦:受到逼迫。空:因緣和合而生,沒有實體。非我:不是「我」,又譯為「無我」。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二)[0001a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本無「色」字。

宋本無「知」字。

[註解]

正思惟:正確的思惟;如理的思惟。

如實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所以者何:為何會這樣呢?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於色當正思惟」是指什麼?就是下一句話「觀色無常如實知」。其餘經中也有更詳細的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十第259經中,舍利弗尊者說要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

(三)[0001a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四)[0001b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越:超越。

[對應經典]

(五)[0001b1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不明、不離欲。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斷苦。

「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得解脫者,則能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貪愛色的話,即是貪愛苦。(因為色是無常、「苦」、空、非我的。)

[對應經典]

(六)[0001c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識,若知、若明、若離欲貪、心解脫者,則能越生、老、病、死怖。」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七)[0001c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諸比丘!於色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愛喜者,則不喜於苦;不喜於苦者,則於苦得解脫。」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常及苦、空  非我、正思惟
 無知等四種  及於色喜樂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註解]

無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無知等四種,及於色喜樂:此頌是將《雜阿含經》第1經至第7經的關鍵名詞整理出來,以方便記憶。佛陀在世時,說法皆由弟子背誦而流傳,結集經典時弟子將關鍵名詞編成偈頌的形式,以避免遺漏、並協助憶念。這叫做「攝頌」。《雜阿含經》中通常是以每十經為一頌,第1經其實是四本經(無常、苦、空、非我)的合併,所以此攝頌其實也含括十經。

[對應經典]

(八)[0001c2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三世的五陰都是無常、苦、空、非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欣」,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欣」,如此即與後文「不欣未來識」前後呼應。

[註解]

正向:正確地趣向。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根本分別品2〉第165經溫泉林天經:「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CBETA, T01, no. 26, p. 697, a18-21)
  • 《中阿含經》卷四十三〈根本分別品2〉第166經釋中禪室尊經:「若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若比丘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若比丘不樂現在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現在覺、想、行、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CBETA, T01, no. 26, p. 700, a23-b16)

[進階辨正]

[導讀:非我]

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我」,即有靈魂之類,具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特性。

而佛陀悟道時,發現一切的事物以及身心,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一般人執著於有「我」的見解(「我見」),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反而造成業與輪迴,造成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果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這個「我」應該是不會變的,不會變也就不應該有苦(受逼迫)。但實際上

  • 身心都是遷流變化的,因此才會有苦:「無常即苦」。
  • 會變、會苦就不是「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苦即非我」。
  • 既然沒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身心也就不是「我」所擁有的:「非我者亦非我所」。

(九)[0002a0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無「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我所:我所擁有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生活上的體驗

除了從邏輯上分析外,也可從生活中體會此經所說的道理,例如:

  1. 色無常,無常即苦:身體會一直變化老去,有時健康有時生病,被無常逼迫著就是苦。人會喜愛一些事物,所喜愛的事物會因無常而消逝或不如預期,也是苦。
  2. 苦即非我:生病時痛不欲生,會寧願沒有這個病苦的身體、寧願不把身體視為我。身體的病痛不是我所能完全主宰控制的,自然不是自在的「我」。
  3. 非我者亦非我所:究竟來看,既然連「我」都沒有,哪還有什麼東西是「我所擁有」的呢?
  • 進一步的修行

和此經同義的《中阿含經》卷二十九〈大品1〉第120經說無常經中則有寫道:「多聞聖弟子作如是觀,修習三十七道品,無礙正思正念」(CBETA, T01, no. 26, p. 609, c10-11)。「當觀色無常」後,還須搭配實際的修行(道品),而不只是字面上的理解,才能真實正觀。

[進階辨正]

(一〇)[0002a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解脫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一一)[0002a2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五陰因緣而生,都是無常、苦、空、非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若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如是,諸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

「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於受、想、行、識。厭者不樂,不樂則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因:原因;產生結果的直接原因。

緣:外緣;資助因的間接條件。

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造成色的原因及外緣,也是無常的。由無常的原因及外緣而產生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色,怎麼會是恆常的。

解脫知見:知道自己已證得了解脫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說「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表示由無常的東西組合起來的成品,自然也是無常的。

例如一棟大樓,它的組成是水泥、鋼筋、磚頭、木板等等。這些東西都不是永恆的,有一天會敗壞,因此這些東西組合起來的大樓也不是永恆的。

同理,佛陀說我們認為的「我」,是由五陰組合起來的,我們要觀察這些組合物是不是無常的?若是,則組合起來的「我」也是無常的。

[進階辨正]

(一二)[0002b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色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因、若緣生諸識者,彼亦無常。無常因、無常緣所生諸識,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無常者則是苦,苦者則非我,非我者則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解脫,於受、想、行、識解脫。我說是等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對應經典]

(一三)[0002b1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者,則不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識。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識。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味:愛著於其滋味。

染:染著、執著。

患:禍患。

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果色對於眾生沒有過患,那些眾生不應該厭離色,因為色對於眾生有過患,那些眾生則厭離於色。舉例而言,如果美色不可能造成任何的麻煩,就不應該有人覺得美色可能是個麻煩,但實際上美色會讓人放不下、美色是無常的、甚至可能有人被美色欺騙而破財,也就是美色可能有過患,因此有人厭離美色、不貪著美色。

出離:解脫束縛。

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因為眾生有可能解脫色的束縛,所以那些眾生解脫色的束縛。

五受陰: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受陰」。參見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盛陰」、「五取蘊」。

梵:梵天,初禪天之一,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顛倒:違反真理的見解。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雜阿含經》卷二第41、42、58等經有定義味、患、離:「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CBETA, T02, no. 99, p. 14, c21-23)
  • 《中阿含經》卷二十五〈因品4〉第99經苦陰經 (CBETA, T01, no. 26, p. 585, c17-p. 586, a28) 有舉出色及受的味、患、離的實例。《增壹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21〉第9經則以通俗的例子說明五欲及五陰的味、患、離。
  • 色、受、想、行、識之「味」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味:漂亮的東西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受味:舒服的感受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想味:取相清晰,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行味:造作而成功,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識味:正確的識別,讓人愛著於其滋味。

什麼是愛著於「識味」?以打坐時來舉例,明明是要練習專注在打坐的方法上、放下其它一切,但是腦袋一直轉、停不下來,也算是因為染著於識,無法放下。

  • 色、受、想、行、識之「患」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患:漂亮的東西會毀壞。
  受患:舒服的感受會消逝。
  想患:取相不一定清晰。
  行患:造作可能失敗。
  識患:識別可能錯誤。
  • 色、受、想、行、識之「離」有什麼生活上的例子?
  色離:見美不貪著,見醜不嫌惡。
  受離:受苦不生瞋,受樂不忘形。
  想離:心中不管浮現什麼相,都不貪著。
  行離:自己的意志是否能貫徹、都不起煩惱。
  識離:不管識別正確或錯誤,都不執著。

在禪修中觀照的實例,在卷八將有更細部的討論,屆時可參見卷八第198209經的「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一四)[0002c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已脫、已[*]離、已[*]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過去四種說  厭離及解脫
 二種說因緣  味亦復二種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則」字。

宋本無「味」字。

宋本無「患」字。

大正藏無「離」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大正藏在「天」字之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已」。[*]

[註解]

有求有行:從事於尋求。「求」是「尋求」,「行」在這裡指「從事於」。

隨順:依從。舉例來說,「隨順父母的教導」即「依從(隨著、順著)父母的教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色離」應該能夠離於苦,為什麼於「色離」也要隨順覺?

《中阿含經》卷十八〈長壽王品2〉第75經淨不動道經:「若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阿難,若比丘樂彼捨、著彼捨、住彼捨者,阿難,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43, a16-20)

原來只要有執著,縱使只是執著於色離,就沒辦法般涅槃。這不是在字面上瞭解就可以,而是要實證的了。

[進階辨正]

[導讀:結使]

我們之所以不是聖人,是因為我們的心中有許多「結使」(煩惱),就像繩子上打的結一般,一個一個綁住自己的結,要一個一個的解開。

要能超越生死,自然就不應該隨著這些煩惱執著的使喚。

一個一個結解開了,結自然就不見了,解脫了。

(一五)[0003a0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當復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說此言,云:『當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獨一靜處,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如是說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隨死者,為取所縛 。比丘!若不隨使使,則不隨使死;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隨使使、色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為取所縛。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為取所縛。

「比丘!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於取解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即成羅漢,心得解脫。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註解]

異比丘:某位大家較不熟悉的比丘。

詣:拜訪。

稽首佛足,却住一面:以頭頂禮佛陀的腳(五體投地、最高禮法),然後退下,停留在旁邊。

法要:正法的摘要。

獨一靜處:獨自處在安靜的地方。

不放逸:不怠惰。

善男子:信佛的好男人。

信家非家、出家:基於正信從家出離,出家修行。其中「信家非家」可詮釋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終的歸宿」。又譯為「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為究竟無上梵行:為了成就無上的清淨修行。

現法作證:這一生就體證。

諦聽:仔細地聽。

若隨使使者,即隨使死:若被結使(煩惱)役使的人,就會隨著結使而流轉生死。「使」有「驅役」的意思;煩惱可以驅役人,「使」就引申為「煩惱」。第一個「使」是名詞「結使」,第二個「使」是動詞「役使」。

為取所縛:被執著所纏縛,而不得解脫。「取」的意思是執取、執著。

知已,世尊!知已,善逝:知道了,世間所尊重的覺者!知道了,徹底的到彼岸的覺者!

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你如何根據我精簡的說法,闡釋其意義?(佛陀要這位比丘舉一反三做解釋,來看他是否真的已瞭解了。)

羅漢:「阿羅漢」的簡稱,即斷盡煩惱、不再輪迴的四果聖人。

[對應經典]

(一六)[0003b1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所問如上,差別者:「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若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隨使使、隨使死;隨使使、隨使死者,則增諸數。

「世尊!若色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受、想、行、識,不隨使使、不隨使死;不隨使使、不隨使死者,則不增諸數。如是,世尊!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如是,乃至得阿羅漢,心得解脫。

[校勘]

「增」,宋本作「增不增」。

[註解]

所問如上,差別者:所提的問題跟前一經雷同,差別的地方如下。

增諸數:增加了種種狀況(使得人們更不得解脫)。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一七)[0003b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校勘]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永樂北藏改作「座」。

[註解]

偏袒右肩:將袈裟掛於左肩,而露出右肩,是古代印度用以表示恭敬長者的方式之一,因這樣子方便做雜務,代表當事人願意為長者服務。

照片取自www.everystockphoto.com

合掌:雙手在胸前合而為一,表示恭敬。又譯為「合十」、「叉手」、「叉十」。

身作證:親身體證。

非汝所應:不是你所該倚靠(對應)的。也就是不可靠。

法:事物。「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

以義饒益,長夜安樂:以真義帶來幫助,長久得到安穩快樂。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從反面列舉,什麼是「非汝所應」:「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

卷十第259經則有從正面列舉,什麼「是所應處」:「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

[進階辨正]

(一八)[0003c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座[*]起,偏袒右肩,為佛作禮,却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時,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若非汝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如來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非我、非我所應,亦非餘人所應,是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註解]

如來:依於真理而來成佛,即指佛陀。「如來」是古印度對覺者的稱號之一。其中「如」指真如、真實不變。

[對應經典]

(一九)[0004a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座[*]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結所繫法,是結所繫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色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如是受、想、行、識是結所繫法,此法宜速除斷,斷彼法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註解]

結所繫:結使(煩惱)所繫縛的。

[對應經典]

(二〇)[0004b25]

[註解]

深經亦如是說:有一部經叫做「深經」,和前經有相同的說法。這裡「深」疑為「染」字形相似之誤,也就是前經內容的「結所繫」可以「染」代入,而成為一經。

[進階辨正]

(二一)[0004b26]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從座[*]起,為佛作禮,而白佛言:「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說:『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比丘!動搖時,則為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

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五陰不動搖,得解脫於魔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是故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若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如是受、想、行、識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得解脫,成阿羅漢。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則」字。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註解]

動搖:心動。

魔:害人智慧與性命、障礙善事者。

波旬:惡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色動搖時,則為魔所縛,若不動者,則解脫波旬:被色所役使時,即被惡魔所纏縛;如果不被色役使,即不被惡魔纏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若真能不被色受想行識所動搖,自然不受魔擾。《雜阿含經》卷三十九有許多實例,佛陀教導弟子面對魔擾的終極方法,就是觀五陰無常,而不動搖、不繫著。

[進階辨正]

(二二)[0004c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比丘名劫波,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比丘心得善解脫。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脫?」

爾時,世尊告劫波曰:「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心善解脫。善哉,劫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劫波!當觀知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色愛即除。色愛除已,心善解脫。如是觀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無常。正觀無常已,識愛即除。識愛除已,我說心善解脫。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脫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所以者何?愛欲斷故。愛欲斷者,如來說名心善解脫。」

時,劫波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

爾時,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心善解脫,成阿羅漢。

[校勘]

「劫波」,巴利本作 Kappa。

[註解]

頭面禮足:五體(兩肘、兩膝、頭額)投地,以頭碰觸受禮者的腳或地面的最高禮法。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麁:「粗」的異體字,容易辨識者(不必然是形體粗大者)。

色愛即除:對於物質及物理世界現象的貪愛即可消除。

[對應經典]

[導讀:五陰無我]

佛教說「無我」,我們所認知的「我」其實是由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

凡夫則執著認為在五陰中有「我」。舉例而言,就「身體」與「我」的關係而言,凡夫可能誤認:

  • 身體是「我」:身體就是「我」,至於受、想、行、識都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 身體異「我」:身體之外有「我」。例如以為「識」甚至所謂的「靈魂」是「我」,而身體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
  • 身體和「我」互相含攝:「我」處於身體之中,或是身體處於「我」之中。例如認為有造物主(大我)遍於一切物質(也包括身體)之中,一切物質都有造物主在其中,但造物主卻又不是物質。

以上三類認為有「我」的見解,佛經中稱為「色是我」、「色異我」、「相在」,這幾個名詞詳細的邏輯定義及探討,在卷五第109經會進一步說明。

佛陀則發現五陰都是因緣生滅的,一切的身心運作中沒有不變的自我。

修證無我的智慧,才能徹底地放下自我(無我),也不掛念身外之物(無我所),去除貢高我慢、愛欲等結使的束縛。

(二三)[0005a11]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羅睺羅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佛告羅睺羅:「善哉,善哉,能問如來:『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耶。」

羅睺羅白佛言:「如是,世尊!」

觀五陰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佛告羅睺羅:「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羅睺羅!當觀若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如是,羅睺羅!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羅睺羅」,巴利本作 Rāhula。

大正藏無「能」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註解]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伽蘭陀竹園遺址,照片取自 https://www.urielshen.com/index.php?route=newsblog/essay&essay_id=20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羅睺羅:比丘名,以嚴持戒律、精進修道聞名,譽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云」。

云何知、云何見:如何知道、如何見解?

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我這個「有識的身體」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令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去除「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自我所擁有的」等見解,解脫「自我中心、傲慢」煩惱的束縛。例如去除「識身是恆常不變的自我,而身外的境界是自我所擁有的」這類見解。

(色)異我:色之外有我。(而色是由這個我所擁有的。)

(色、我)相在:我處於色之中,或色處於我之中。

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斷除愛欲的執著,轉化各個結使(煩惱),不偏不倚地洞察(沒有間隔、差距地以智慧觀察),徹底地斷盡了苦。

[對應經典]

(二四)[0005b05]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比丘!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為法主、為導、為覆。善哉,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諸比丘從佛聞已,當受持奉行。」

佛告羅睺羅:「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羅睺羅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羅睺羅:「當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實觀。

「比丘!如是知、如是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

「羅睺羅!比丘如是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超越疑心,遠離諸相,寂靜解脫,是名比丘斷除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時,羅睺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使、增諸數  非我、非彼  結繫、動搖
 劫波所問  亦羅睺羅  所問二經

[校勘]

「迦」,大正藏原為「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迦」。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眾生對「我」的執著,不僅限於婆羅門教說的「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真我」,更是日常生活自以為的那個「我」,例如把身體當作我(色是我)的那個「我」、把身心當作我(五陰是我)的那個「我」、愛面子的那個「我」、自我保護的那個「我」、天人合一把大自然當作我的那個「我」,眾生都執著「有我」而輪迴生死,聖者則體證到這些都只是因緣生滅而沒有我的主體,自然就沒有了因「我」而起的種種煩惱乃至輪迴。

另一方面,「無我」也不是說「我等於無」,那是斷滅見,在卷二會說明那是另一種錯誤的見解。

[進階辨正]

(二五)[0005b28]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校勘]

「諦聽」,宋、元、明三本作「諦聽諦聽」。

[註解]

多聞:多聽聞佛法而受持。在此經中特別指出是多聽聞「五受陰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

(二六)[0005c0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對應經典]

(二七)[0005c2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如是於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校勘]

「法次法向」,巴利本作 Dhammānudhammapaṭipanna。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法次法向:依著一個修行「法」、下一個修行法(「次法」)的實踐方「向」順序修行。又譯為「向法次法」、「如說修行」。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二八)[0005c29]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見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於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於識」二字。[*]

「去」,明本作「退」。

[註解]

見法涅槃:當生達到涅槃(滅除煩惱、生死)。又譯為「現法涅槃」、「見法般涅槃」。

漏:煩惱。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時常流漏煩惱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煩惱。

[對應經典]

(二九)[0006a12]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於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多聞、善說法  向法及涅槃
 三蜜[*]離提問  云何說法師

[校勘]

「蜜」,宋、元、明三本作「密」。[*]

「說法師」,巴利本作 Dhammakathika。

[對應經典]

(三〇)[0006a2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耆闍崛山中。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却坐一面,語舍利弗言:「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不安隱色、變易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從座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校勘]

「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巴利本作 Rājagaha Veḷuvana Kalandakanivāpa。

「輸屢那」,巴利本作 Soṇa。

「我勝、我等、我劣」,巴利本作 Seyyo ham asmīti Sadiso hamasmīti Hīno hamasmīti。

「苦耶」,元本作「若苦」。

「苦」,元本作「若」。[*]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而」,宋、元、明三本作「已」。

[註解]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聞名。又譯為「舍利子」,因為他的母親名叫「舍利」。

靈鷲山山頂靈鷲石照片,取自 http://www.bya.org.hk/life/indiatrip/india/images/Image_2.24.156.JPG

耆闍崛山:為音譯,義譯為「靈鷲山」,因山頂似鷲頭、且山中多鷲而得名。位於摩揭陀國王舍城東北角。

輸屢那:為音譯,義譯為「二十億耳」,善彈琴。後來出家證得阿羅漢,成為尊者二十億耳,以「精進第一」聞名。

問訊:問候請安。

却坐一面:在一旁坐下。又譯為「退坐一面」。

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在無常的、變化的、不安穩的色上,說「我較優越」,或認為「我是等同的」,或認為「我較差」。

計:思量分別。

遠塵離垢:遠離塵垢。塵垢在此特指「見惑」(見道所斷的惑),斷了見惑而得正見,稱作「得法眼淨」,證得初果。

法眼淨:清楚明白地見到真理(四聖諦)。初果聖者即有法眼淨。

無所畏:了然於心,有自信而無所畏懼。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三寶:佛陀、佛法、聖眾(僧)的合稱。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修行人一定是謙虛的,不過「無我」並不僅僅是「謙虛」,此經中提到的「我勝、我等、我劣」都是基於「我見」而有的比較。

[導讀:四聖諦]

在前面的經文中,佛陀說明了身心的無常、苦、空、非我的本質。而身心的苦是從何而來?能如何解脫?

這就是佛陀悟到的四個真理(「四聖諦」),苦、集、滅、道:

  •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遇見仇人)是苦、愛別離(和所愛的離別)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簡言之會令人執著的五陰是苦;無常即是苦,會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 集:苦的起因,是由於無明(沒有智慧)、貪愛等因緣而來。
  • 滅:苦的止息,叫做「涅槃」。
  • 道: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了知四聖諦的原理後,在實際的修行中,辨明身心讓人愛著的滋味(「味」),了知身心無常、苦、變易的禍患(「患」),不貪愛身心則可以出離於禍患(「離」)。

(三一)[0006c04]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時,舍利弗謂:「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滅道跡不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斷色。如是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故,不堪能斷識。

「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色。如是,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識。

「輸屢那!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若色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已,去。

[校勘]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註解]

色集:色的生起、因緣。

色滅:色的止息、解脫。

色滅道跡:解脫色的正確道路。

[對應經典]

(三二)[0007a1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時,舍利弗告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味不如實知,色患不如實知,色離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識。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無常者,為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校勘]

「越」,宋、元、明三本作「越於」。

[讀經拾得]

五受陰與苦、集、滅、道的關係,進一步解說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41經(CBETA, T02, no. 99, p. 9b)

雜阿含經卷第一

[總結:卷一]

卷一的內容,從第1經開始就展現了整體的脈絡。將卷一各經對應到第1經,可歸納出以下關係:

  • 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 → 生厭離 → 喜、貪盡 = 心解脫 → 自知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其他各經亦可整理如下,補充第1經的內容:

  1. 正觀,各經中亦用:正觀、真實觀、正思惟、知、明、如實知。
  2. 五陰,其範圍經中描述為:若過去、若現在、若未來;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3. 正觀五陰:於五陰、五陰集、五陰滅、五陰滅道跡如實知;於五陰味、五陰患、五陰離如實知。
  4. 見五陰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非我所、不異我、不相在)。
  5. 則於五陰向厭、離欲、滅盡。
  6. 喜、貪盡 = 心解脫 → 真實智生 → 可自知自證 = 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斷苦,越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21 11:57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631608009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