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不坏净相应 (3/3)]

四不坏净是: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净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有四不坏净的人,净信三宝,自然行于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脱;奉持净戒,自然不造恶业,不生恶果。因此经中说成就四不坏净者有种种的善报,能自在如意。

《杂阿含经》“不坏净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卷三十一第902~904经、卷三十第833~860经、本卷第1121~1135经,是佛陀解说四不坏净的经文。

(一一二一)[0297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时,有众多释氏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释氏:“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

诸释氏白佛言:“世尊!我等于诸斋日有时得受斋戒,有时不得;于神足月有时斋戒,修诸功德,有时不得。”

佛告诸释氏:“瞿昙!汝等不获善利,汝等是者、烦恼人、忧悲人、恼苦人。何故于诸斋日或得斋戒,或不得?于神足月或得斋戒,作诸功德,或不得?诸瞿昙!譬人求利,日日增长,一日一钱,二日两钱,三日四钱,四日八钱,五日十六钱,六日三十二钱。如是士夫日常增长,八日、九日乃至一月,钱财转增广耶?”

长者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释氏:“云何?瞿昙!如是士夫钱财转增,当得自然钱财增广。复欲令我于十年中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宁得以不?

释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释氏:“若得九年、八年、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喜乐心乐,多住禅定以不?”

释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释氏:“且置年岁,宁得十月、九月、八月乃至一月喜乐心乐,多住禅定以不?复置一月,宁得十日、九日、八日乃至一日一夜喜乐心乐,禅定多住以不?”

释氏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释氏:“我今语汝,我声闻中有直心者,不谄不幻,我于彼人,十年教化,以是因缘,彼人则能百千万岁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斯有是处。复置十年,若九年、八年乃至一年,十月、九月乃至一月,十日、九日乃至一日一夜,我教化,至其明旦,能令胜进。晨朝教化,乃至日暮,能令胜进,以是因缘,得百千万岁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成就二果,或斯陀含果阿那含果,以彼士夫先得须陀洹故。”

释氏白佛:“善哉,世尊!我从今日,于诸斋日当修斋戒,乃至八支,于神足月受持斋戒,随力惠施,修诸功德。”

佛告释氏:“善哉,瞿昙!为真实要。”

佛说此经已,时诸释种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Nigro dhārāma。

“憍”,宋、元、明三本作“高”。

“斯陀含果”,巴利本作 Sakadāgāmin。

“阿那含果”,巴利本作 Anāgāmin。

“须陀洹”,巴利本作 Sotāpauna。

[注解]

迦毘罗卫国:古代中印度国名、城名,位于当今尼泊尔境内,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译为“迦毘罗越”、“迦维罗卫”。

尼拘律园:佛陀的道场之一,是佛陀成道后回故国为父王说法的地方。又译为“尼拘律树园”、“尼拘留园”。

释氏:释迦族人,主要聚居于印度北部。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法斋日:(术语)谓每半月末日及六斋日可受持八戒斋之日也。杂阿含经四十一曰:“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

神足月:(术语)又曰神变月,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也。此月,诸天以神足巡行四天下,故曰神足月或神变月。杂阿含经四十曰:“于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同四十一曰:“汝等诸瞿昙于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智度论十三曰:“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曰:“修此法者,当于十方一切诸佛神通月修,所谓正月五月九月白月一日至十五日。”见三长斋月条。

善利:利益。

憍慢:傲慢。

如是士夫钱财转增,当得自然钱财增广。复欲令我于十年中一向喜乐心乐,多住禅定,宁得以不:赚得这么多的财富,可以让我在十年当中完全的住于禅定,得到喜乐心乐而不改变吗?

斯陀含果: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的圣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称为一来果。

阿那含果: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的圣人,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须陀洹: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八支:指八种斋戒。即:杀生、不与取、非梵行、虚诳语、饮诸酒、涂饰鬘观听歌舞、眠坐高广严丽床上、食非时食等八种非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问释迦族人是不是每逢斋日、神变月就持八关斋戒及修行?

释迦族人答说他们有时有持八关斋戒,有时没有持。

佛陀就告诫他们,不管有多少财富,都无法换取禅定的成就,持八关斋戒修行则能获得禅定甚至证果的成就,因此最好每逢斋日就持八关斋戒修行,

在家人在世间打滚,要有禅定的成就甚至证果太难了,相当须要于斋日持八关斋戒修行,一日一夜效法阿罗汉,没有贪、瞋、痴地行走人间,修行才容易有进展。

近代在家众一般是前往佛寺近住一日一夜以持八关斋戒,但有工作的人得请假才有一日一夜的空档,持八关斋戒的人就很有限。

住佛寺清修一日一夜固然有利修行,但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也持八关斋戒,则有助于将佛法落实在生活中。

持戒清净是得正定乃至证果的基础,因此持八关斋戒修行实在是在家人解脱的基础,也是佛陀再三提醒在家众的行法。

[进阶辨正]

(一一二二)[0297c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时,有众多释氏集论议堂,作如是论议。时,有释氏语释氏难提:“我有时得诣如来,恭敬供养,有时不得;有时得亲近供养知识比丘,有时不得,又复不知有诸智慧优婆塞,有余智慧优婆塞、智慧优婆夷疾病困苦,复云何教化、教诫说法,今当共往诣世尊所,问如此义,如世尊教,当受奉行。”

尔时,难提与诸释氏俱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释氏集论议堂,作如是论议,有诸释氏语我言:‘难提!我等或时见如来,恭敬供养,或时不见,或时往见诸知识比丘,亲近供养,或时不得……’”如是广说,乃至“‘如佛所教诫[*],当受奉行。’我等今日请问世尊,若智慧优婆塞,有余智慧优婆塞、优婆夷疾病困苦。云何教化、教诫[*]说法?”

佛告难提:“若有智慧优婆塞,当诣余智慧优婆塞、优婆夷疾病困苦者所,以三种处而教授之言:‘仁者!汝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以是三种稣[*]息处而教授已,当复问言:‘汝顾恋父母不?’彼若有顾恋父母者,当教令舍,当语彼言:‘汝顾恋父母得活者,可顾恋耳,既不由顾恋而得活,用顾恋为?’彼若言不顾恋父母者,当叹善随喜,当复问言:‘汝于妻子、奴仆、钱财诸物有顾念不?’若言顾念,当教令舍,如舍顾恋父母法;若言不顾念,叹善随喜,当复问言:‘汝于人间五欲顾念以不?’若言顾念,当为说言:‘人间五欲恶露不净,败坏臭处,不如天上胜妙五欲。’教令舍离人间五欲,教令志愿天上五欲。若复彼言心已远离人间五欲,先已顾念天胜妙欲,叹善随喜,复语彼言:‘天上妙欲无常、苦、空、变坏之法,诸天上有身胜天五欲。’若言已舍顾念天欲,顾念有身胜欲,叹善随喜,当复教言:‘有身之欲,亦复无常、变坏之法,有行灭、涅槃、出离之乐,汝当舍离有身顾念,乐于涅槃寂灭之乐为上、为胜。’彼圣弟子已能舍离有身顾念,乐涅槃者,叹善随喜。

“如是,难提!彼圣弟子先后次第教诫[*]、教授,令得不起、涅槃,犹如比丘百岁寿命,解脱涅槃。”

佛说此经已,释氏难提等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律”,宋、元、明三本作“类”。

“诫”,圣本作“戒”。[*]

“稣”,圣本作“苏”。[*]

“叹”,圣本作“难”。

“叹”,大正藏原为“欢”,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叹”。

[注解]

往诣:前往拜访。

难提:比丘名,佛陀称赞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

稣息:安慰而能令其渐次解脱的方法。From Boris:苏息处有两种解释:(1)小乘所说灰身灭智之涅槃。(2)安慰之方法。 以经文的上下文来看,三种苏息处指的是对佛、法、僧不坏净,所以这里应该单纯的指安慰而能令其渐次解脱的方法。

参考资料: [佛光大辞典] (一)巴利语 assāsaniyā dhammā。又作稣息处。意指安慰之方法。杂阿含经卷四十一(大二‧二九八上):“仁者!汝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以是三种苏息处而教授。”

(二)指小乘所言灰身灭智之涅槃。此身、心皆绝灭之境界,于小乘即为真涅槃,于大乘则以之为方便施设之化城,须再经多劫之修行始得证入佛道。胜鬘经(大一二‧二一九下):“言阿罗汉、辟支佛观察解脱,四智究竟,得苏息处者,亦是如来方便有余不了义说。”宝窟卷中末、金光明经玄义卷上〕 p6783

不坏净:坚固不动摇的信心。

汝顾恋父母得活者,可顾恋耳,既不由顾恋而得活,用顾恋为:如果眷恋不舍父母可以让自己存活,那就去眷恋他们。但既然不能靠着眷恋父母让自己存活,那还有必要这样继续眷恋下去吗?

诸天上有身胜天五欲:在天上还有更高级的各种天身,胜过天上的五欲。相当的南传经文则表示四天王天、三十三天……一直到梵天,一个比一个殊胜,而鼓励一个一个超越。

有行灭:十八有学之一,此种有学的圣人称之为有行般。“阿罗汉向”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有行般涅槃”。

令得不起、涅槃,犹如比丘百岁寿命,解脱涅槃:让这在家众不起烦恼轮回、证得涅槃,就像比丘在百岁的寿命中,证得解脱与涅槃。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样心解脱的优婆塞,与心从烦恼解脱的比丘没任何差异,即:解脱者与解脱者。”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教导我们,如何开导生病而痛苦、甚至重病的在家众的次第:

  1. 要对佛、法、僧有坚固的信心。
  2. 要舍除对于父、母、妻、子、财、物的顾念,毕竟不会因为顾念这些就不会病死。
  3. 要舍除对于人间五欲的顾念。天上五欲比人间五欲更胜妙,不如志愿天上五欲。
  4. 要舍除对于天上五欲的顾念。天上妙欲也无常、苦、空、变坏,还有更高级的天界(有身)。
  5. 要舍除对于有身欲的顾念。有身欲,无常、变坏。
  6. 乐于涅槃寂灭。

这些是次第的关系,无法一步登天,而是渐次提升听法者对于佛法的体悟。借由一步步的提升,在家众也能得到跟出家众一样的成就,证得涅槃。

[进阶辨正]

(一一二三)[0298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时,有释氏名曰菩提,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为世尊亲属。”

佛告菩提:“莫作是语:‘我得善利,得与世尊亲属故然。’菩提!所谓善利者,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故,菩提!当作是学:‘我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释氏菩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菩提”,巴利本作 Bhaddiya。

“坐”,宋、元、明、圣四本作“住”。

[注解]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对佛、法、僧、戒有坚固的信心,持戒清净。简称为“四不坏净”,是初果圣人的成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表示能作佛陀的亲属并不算好康的,能有对于佛、法、僧的不坏信心、成就圣戒,才是真正好康的。

实务上来看,佛陀的亲戚当中有证涅槃的,也有犯戒的六群比丘,甚至有下地狱的提婆达兜,佛陀的亲戚以外则有更多的四众证得涅槃,因此作为佛陀的亲戚并不是解脱的保证,证果才是解脱的保证。

(一一二四)[0298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圣弟子得于佛不坏净成就。时,若彼诸天先得于佛不坏净戒成就因缘往生者,皆大欢喜,叹言:‘我以得于佛不坏净成就因缘故,来生于此善趣天上。彼圣弟子今得于佛不坏净成就,以是因缘,亦当复来生此善趣天中。’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善趣:好的往生处,即天、人等善道。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佛陀说明,对于佛、法、僧坚信不移,成就圣戒,能够生于天界。

[导读:初果]

要如何修行以证得初果呢?大致可归纳为“四预流支”:

  1. 亲近善士。
  2. 听闻正法。
  3. 内正思惟(内心正确的思惟)。
  4. 法次法向(依著一个修行法、下一个修行法的实践方向顺序修行)。

波罗蜜果。取自 Wikimedia Commo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ackfruit_ചക്ക.JPG

证初果的条件是断三结:

  1.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2.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3.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初果圣者自己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四不坏净”: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一一二五)[0298c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须陀洹道分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四种须陀洹道分:能够成就须陀洹(初果)的方法的四种成分。其中“道”指道路、方法,“分”指成分、部分。

内正思惟:内心正确地思惟;内心如理地思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

法次法向:依著一个修行“法”、下一个修行法(“次法”)的实践方“向”顺序修行。又译为“向法次法”、“如说修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本经所说的“四种须陀洹道分”又称为“四预流支”,是证得初果的四个要素,为:
  1. 亲近善士。
  2. 听闻正法。
  3. 内正思惟。
  4. 法次法向。
  • “内正思惟”有什么生活上的例子?

在工作上或生活上不免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甚至是找自己麻烦的仇家。如果没有内正思惟,遇到这种人,心中自然就会起瞋心,纵然对方什么事都还没做;如果有内正思惟,就可能了解这个人找自己麻烦的因缘而不起瞋心,或是怜悯他造作恶业的愚痴,以智慧应对他,而不是以瞋心应对他,进而减少冤冤相报的循环。

(一一二六)[0298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须陀洹分。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须陀洹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大多人信宗教,是因为相信它、喜欢它、听信传说、理性深思它、或思考之后接受它,而《杂阿含经》卷十三第313经则表明除了这些以外,佛弟子还能亲自证知真理,像初果圣者证法眼净,即能清楚明白地见到真理(四圣谛)。

[进阶辨正]

(一一二七)[0298c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当知是须陀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不分别说,如是分别,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一一经如上说。

 

[注解]

式叉摩尼:译为学法女,或正学女,又作“式叉摩那尼”、“式叉摩那”等,为出家五众中女众之一。凡沙弥尼,欲受具足戒为比丘尼,应于二年间,先学不杀、不盗、不淫、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等六法。二年内严持六法戒不犯,才能进受比丘尼戒。属于沙弥尼以上、比丘尼以下的一级。??

[对应经典]

 

(一一二八)[0298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四沙门果:修行的四阶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门”在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对应经典]

 

[导读:四果]

波罗蜜果。取自 Wikimedia Commo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ackfruit_wkm_2.jpg

以解脱的程度而衡量,修道的阶位可以分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等四果。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如下表所述: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一一二九)[0298c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是名须陀洹果。何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是名斯陀含果。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断,是名阿那含果。何等为阿罗汉果?若彼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恚”,圣本作“瞋”。

[注解]

三结断:身见结、戒取结、疑结,即为初果须陀洹圣者。

五下分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贪欲、瞋恚。断除五下分结,即为第三果圣者。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一一三〇)[0299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彼处,有比丘经行于彼处,四沙门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尽其形寿,常念彼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经行处,如是住处、坐处、卧处,亦如是说。

如是比丘,如是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一一四经如上说。

 

[注解]

尽其形寿,常念彼处:终生时时刻刻于行、住、坐、卧间保持正知正念。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于行、住、坐、卧,保持正念正知,能够成就四果。

[导读:四食]

古印度认为有四类食物能长养身心,即四食:

  • 麤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
  • 细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细触食。
  •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很多人在刚得知“四食”的说法时,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形而上的食物?其实,佛教的四食是根据“长养五阴”来讲的:

  • 麤抟食:和“色阴”相关。
  • 细触食:和“受阴”相关。
  • 意思食:和“想阴、行阴”相关。
  • 识食:和“识阴”相关。

人是五阴的集合体,因此能长养五阴的,就归纳为四食了。

(一一三一)[0299a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四食于四大,众生安立,饶益摄受。何等为四?谓触食意思食识食。如是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抟”,圣本作“揣”。

[注解]

抟食:物质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称食物为抟食。“抟”读音同“团”。又译为“揣食”、“麁抟食”。本经提到的“抟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合称“四食”,是四类能长养身心(五阴)的食物。

触食:根、境、识三者接触而生喜乐、长养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体触摸细滑,都是触食。又译为“细触食”。

意思食:以思考、意志而维系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粮”。

识食:有识阴的识知、觉知作用,而资益身心。即卷二第39经所形容“取阴俱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如同四食滋养众生,四不坏净滋润福德、善法,带来平安、快乐。

[进阶辨正]

(一一三二)[0299a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于佛不坏净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于法不坏净,于诸闻法可意爱念;圣戒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于诸闻法可意爱念:对于闻法修行(的圣众),能喜欢、爱乐。

[对应经典]

 

(一一三三)[0299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于佛不坏净成就者,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若法……若悭垢缠众生所,心离悭垢众多住,行解脱施,常施,乐于舍,等心行施;圣戒成就,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若悭垢缠众生所,心离悭垢众多住,行解脱施,常施,乐于舍,等心行施:如果吝啬的众生,能够时常远离吝啬心,舍离地布施(为解脱而行布施)、勤于布施、乐于布施,平等地布施。

[对应经典]

 

(一一三四)[0299b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四不坏净的功德,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如是四种福德润泽、善法润泽、安乐食,彼圣弟子功德果报不可称量,尔所福、尔所果报;然彼多福堕大功德积聚数,如前五河譬经说,乃至说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量”字之下有一“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不可称量:数量大到无法计算。

彼多福堕大功德积聚数:其众多的福德果报,只能形容是属于极大数量的功德积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前后几经的内容,和《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1经的前后几经相近。本经提到的“五河譬经”应为《杂阿含经》卷三十第841经,比喻四不坏净的功德如同五大河汇流的水量,不只百瓶、千瓶、百千万瓶水,而是多到无法计算。

世间所有的福德果报都是缘起缘灭,没有永恒的。相较之下,证得初果、得四不坏净,能够永不堕恶道,自然远远超过一般会退失的人天福德。

(一一三五)[0299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四十天子,极妙之色,夜过晨朝,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诸天子:“善哉,善哉,诸天子!汝等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时,天子从座起,整衣服,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成就于佛不坏净,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法不坏净成就,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僧不坏净成就,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圣戒成就,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

时,四十天子各于佛前自记说须陀洹果已,即没不现。

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天子、八百天子、十千天子、二十千天子、三十千天子、四十千天子、五十千天子、六十千天子、七十千天子、八十千天子,各于佛前自记说须陀洹果已,即没不现

[校勘]

“佛”,大正藏原为“礼”,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佛”。

“天”,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现”,圣本作“见”。

[注解]

即没不现:随即隐没消失不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记载了许多天子,有的是成就佛不坏净,有的是成就法、僧不坏净,有的是圣戒成就,而证初果,命终往生天界。

难道四不坏净可以只成就一项?

这边只是就入手处的名相的区分。例如佛陀在成道后不久,为五比丘说法时,那时还不算有僧众,也还不算有戒律(因为戒律是随犯随制,没人犯错前的僧团不需戒律),但五比丘在听佛说法后亲自见到了真理,就有了对于佛陀和佛法的不坏信心。

[导读:大迦叶相应 (1/2)]

“大迦叶”又译为“摩诃迦叶”,“摩诃”是“大”的音译,“迦叶”是这位尊者的种姓,在僧团几位迦叶种姓的尊者中他最为德高望重,所以称呼他为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出身于王舍城的有钱人家,是婆罗门种贵族,还没出家前就常念世间苦、志在出家,被父母安排婚事后,夫妇两人相约分房居住、清净修行,十二年后他的父母都过世了,就舍去所有的财宝,出家求道。佛成道后第三年,大迦叶尊者在王舍城北方的那罗聚落遇到正在打坐的佛陀,就认定佛陀是他的老师,随佛出家八天后即证得阿罗汉果。

大迦叶尊者已累世苦行,纵使佛陀没有出世,他也会自行证悟,成为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因此也带有独觉圣者的特有气质,坚持在没有人烟的地方独自苦行,以少欲知足、常行“头陀行”闻名。“头陀行”是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练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有十二项苦行的规定,这样的苦行超过佛陀对于出家人的要求,但大迦叶尊者甘之如饴。佛陀称赞他“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并曾在轻视大迦叶尊者衣服破烂的比丘前,分自己座位的一半给他坐,以示尊重。

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尊者为免正法失传或错乱,在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罗汉,进行佛经第一次的正式大规模结集,对于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贡献。

《杂阿含经》“大迦叶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1136~1144经及卷三十二第905~906经,当中记录佛陀和大迦叶尊者的互动和说法。

[导读:惭愧]

“惭”是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愧”是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

在汉文佛典中,“惭”较着重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愧”较着重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佛陀表明惭愧是离苦的第一步,如卷十四第346经中说:“以惭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为善知识故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顺语、精进,精进故不掉、住律仪、学戒,学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不乱心故正思惟、习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着身见、不着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这经也明白指出,导向解脱与背离解脱的关键差别,在于是否“惭愧”。

卷二十六第661、662经也显示有惭愧而反省身口意的恶行,能减轻贪瞋痴,使得修行得力。卷二十八第749经则讲说有“明”(“无明”的对称;智慧)能随着生起惭愧,而能生起八正道乃至解脱。

因此卷四十七第1243经中,佛陀形容惭愧为能护世间的二净法,世间有惭愧才不会像畜牲道般混乱,有惭愧才能增长清净道、永闭生死门。

经中在在表示有惭、有愧而真诚忏悔,才能持戒清净,离欲、恶不善法,成为初禅的基础,进而证得更深的禅定乃至发起无漏的智慧。

(一一三六)[0299c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如月譬住,如新学,软下,摄心敛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摄心敛形,难速前进。如是,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学,惭愧软下,御心敛而入他家。迦叶比丘如月譬住,亦如新学,惭愧软下诸高慢,御心敛[*]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御心敛[*]形,正观而进。”

佛告比丘:“于意云何?比丘为何等像类应入他家?”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有比丘于他家心不缚著贪乐,于他得利,他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亦不自举,亦不下人。如是像类比丘应入他家。”

尔时,世尊以手扪摸虚空,告诸比丘:“我今此手,宁著空、缚空、染空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比丘之法常如是:不着、不缚、不染心而入他家。迦叶比丘以不着、不缚、不染之心而入他家,于他得利及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不自举、不下人,其唯迦叶比丘应入他家。”

尔时,世尊复以手扪摸虚空,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今此手,宁著空、缚空、染空以不?”

诸比丘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其唯迦叶比丘心常如是,以不着、不缚、不染之心入于他家。”

清净与不清净说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等像类比丘应清净说法?”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不清净说法若有比丘作如是心为人说法:‘何等人于我起净信心,为本已当得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如是说者,名不清净说法。

清净说法若复比丘为人说法,作如是念:‘世尊显现正法、律,离诸炽然,不待时节,即此现身,缘自觉知,正向涅槃,而诸众生沈溺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此众生闻正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以是正法因缘,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名清净说法。唯迦叶比丘有如是清净心为人说法,以如来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法。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如是说法,于如来正法、律,乃至令法久住心为人说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舍卫国”,巴利本作 Sāvatthī。

“舍卫国”,宋、元、明三本作“王舍城”。

“前”,圣本作“难”。

“敛”,圣本作“控”。[*]

“唯”,圣本作“惟”。

大正藏在“告”字之下有一“诸”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删去。

大正藏无“法”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月譬住:依南传注释书的解说,如月亮在空中保持明亮与光辉而与任何人不形成亲密关系、情感、染著,不产生喜爱、渴望、固执,向往一样,比丘们像这样入俗人家中。又,月亮驱散黑暗,发出光亮,比丘们也应像月亮那样驱散污秽的黑暗,发出智慧的光亮。

惭:羞耻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惭愧”二字中,“惭”较重著在自己反省而羞耻,例如“自惭形秽”。)

愧:愧疚于作恶的、不善的事情或起各种烦恼。(“惭愧”二字中,“愧”较重著在面对他人而愧怖,例如“愧对父母”。)

御心敛形:调伏内心、收敛行为。

法根、法眼、法依:指法以世尊为根源,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

扪摸:抓取。“扪”读音同“门”。

宁著空、缚空、染空:难道附着虚空、缠缚虚空、染著虚空吗?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今我此手,不着于空,不缚于空,无有嫌隙,亦无瞋恚,此手宁有缚著、增减已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犹如这只手在空中不被黏着、不被捉住、不被系缚。”

唯:这边作发语词,无义。通“惟”、“维”。

如是心:这样的心念。

净信心:清净的信仰心。

卧具:坐、卧时的资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离诸炽然,不待时节,即此现身,缘自觉知,正向涅槃:灭除如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不须等待时令季节,就在这里当下,亲自能体证,正确地趣向涅槃。按:这是形容佛法特质的定型句,表示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详见本经线上“进阶辨正”中的比对。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如月譬住

Moon from Wiki Common

本经中佛陀教导比丘乞食时“当如月譬住,如新学,惭愧软下,摄心敛形而入他家。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摄心敛形,难速前进。”

在对应的经典中,《佛说月喻经》对“月譬住”解读为“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而诸苾刍,不破威仪”,《别译杂阿含经》则解读为“汝等皆当勤修善行,渐渐增长,如月初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汝等入于在俗之家,当如月喻,整身调心而走近”,如同《杂阿含经》般没有特别解读。

《杂阿含经》卷四第94经的偈诵:“譬如月无垢,周行于虚空,一切诸星中,其光最盛明。”(CBETA, T02, no. 99, p. 25, c28-29) 类似《佛说月喻经》的解读,而该经的经文则类似《别译杂阿含经》的解读:“譬如明月净分光明,色泽日夜增明,乃至月满,一切圆净。如是,善男子于如来法、律得净信心,乃至正见真净增明,戒增、施增、闻增、慧增,日夜增长;复于余时亲近善知识,闻说正法,内正思惟,行身善行,行口善行,行意善行故,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化生天上。婆罗门!是故善男子譬如月。”(CBETA, T02, no. 99, p. 25, c20-27)

  • 说法不应为名闻利养,而是基于慈悲、欲令正法久住

本经说:“若有比丘作如是心为人说法:‘何等人于我起净信心,为本已当得供养衣被、饮食、卧具、汤药。’如是说者,名不清净说法。”

说佛法或讨论佛法不该为了名闻、利养,亦即不是为了自己无形的面子,更不是为了有形的好处,而是要放下自我,如本经中所说:“以慈心、悲心、哀愍心、欲令正法久住心而为人说,是名清净说法。”

  • 佛法的特质

佛法是可当下体证的,如佛经中一再出现的句子:“世尊显现正法、律,离诸炽然,不待时节,即此现身,缘自觉知,正向涅槃”。实证佛法不须要等到死后,而是此生此时此刻就可体验的。

这定型句是佛经中常见形容佛法的特质的标准说法,在《杂阿含经》中出现多次,义理一致,文句略有不同,细节整理于本经线上的“进阶辨正”以方便同学们对照参考。

[进阶辨正]

(一一三七)[0300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彼当施我,莫令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以如是心而至他家,若他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则屈辱。以是因缘,其心退没,自生障碍

若复比丘欲入他家,作如是念:‘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顿施非渐施,多施非少施,胜施非陋施,速施非缓施?’作如是念而至他家。若彼不施,乃至缓施,是比丘心不屈辱,亦不退没,不生障碍 ,唯迦叶比丘作如是念而入他家。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作如是念而入他家,出家之人卒至他家,何由得施非不施,乃至速施非缓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碍”,大正藏原为“阂”,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碍”。

“碍”,圣本作“阂”。

[注解]

顿施:恭敬地布施。“顿”指不怠慢。

心则屈辱:感到委屈、受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不期待也不怕受伤害

佛陀教导比丘化缘时,要有“施主没什么欠我的”这种心理准备,因此不期待,也就不会有所失望。

在家人也可以应用这样子的心态,当需要别人的帮助甚至投资时,往往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若能抱持佛陀在本经所说的豁达的心态,也能减少得失心。

(一一三八)[0300b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时,尊者摩诃迦叶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尊者摩诃迦叶:“汝当为诸比丘说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为诸比丘说法教戒[*]、教授,汝亦应尔。”

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今诸比丘难可教授,或有比丘不忍闻说。”

佛告摩诃迦叶:“汝何因缘作如是说?”

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见有两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难弟子;二名阿浮毘,是摩诃目揵连弟子。彼二人共诤多闻,各言:‘汝来当共论议,谁所知多?谁所知胜?’”

时,尊者阿难住于佛后,以扇扇佛,语尊者摩诃迦叶言:“且止,尊者摩诃迦叶!且忍,尊者迦叶!此年少比丘少智、恶智。”

尊者摩诃迦叶语尊者阿难言:“汝且默然,莫令我于僧中问汝事。”

时,尊者阿难即默然住。

尔时,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师语汝。’”时,彼比丘即受教,至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师语汝。”

时,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答言奉教,即俱往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尔时,世尊告二比丘:“汝等二人,实共诤论,各言:‘汝来试共论议,谁多谁胜’耶?”

二比丘白佛言:“实尔,世尊!”

佛告二比丘:“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汝等持我所说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多伽毘富罗阿浮多达摩优波提舍等法,而共诤论,各言:‘汝来试[*]共论议,谁多谁胜’耶?”

二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不以我所说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而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槃耶?”

二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知我所说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汝愚痴人,应共诤论,谁多谁胜耶?”

时,二比丘前礼佛足,重白佛言:“悔过,世尊!悔过,善逝!我愚、我痴,不善、不辩,而共诤论。”

佛告二比丘:“汝实知罪悔过,愚痴、不善、不辩,而共诤论。今已自知罪,自见罪,知见悔过,于未来世律仪戒生。我今受汝,怜愍故,令汝善法增长,终不退减。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见罪,知见悔过,于未来世律仪戒生,终不退减[*]。”

时,二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戒”,大正藏原为“诫”,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戒”。[*]

“诸”,大正藏原为“世”,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诸”。

“槃稠”,巴利本作 Bhaṇḍa。

“阿浮毘”,宋、元、明三本作“阿毘浮”。[*]

“阿浮毘”,巴利本作 Abhijika。

“稠”,大正藏原为“禂”,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稠”。[*]

“试”,圣本作“诫”。[*]

“目”,圣本作“日”。

“摩”,圣本作“磨”。

“波”,圣本作“婆”。

大正藏无“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减”,圣本作“咸”。[*]

“悔过”,宋、元、明、圣四本作“忏悔”。

[注解]

默然:沉静无声。

修多罗:为音译,义译为“契经”,佛陀所说法中简单散文形式的经文。又译为“贯经”、“正经”。按:这段的修多罗、祇夜……优波提舍即十二部经,是将佛陀说法依据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的佛经。“修多罗”可广义地指全部的佛经,在这里则是狭义地指十二部经之一。

祇夜:为音译,义译为“歌咏”,本意是“可以唱出来的”,但在文学形式里是指以韵文形式的偈颂来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经文。例如经中的摄颂(结集经典时将佛经中的关键名词以偈颂代表,以避免遗漏、并方便记忆,常见将每十经的关键名词整理为一摄颂),以及在《杂阿含经》以八众为说法对象的经文(八众诵)中,常见佛陀在问答后所说的偈颂。又译为“祇夜经”。

受记:原指佛陀说法中进一步详细解说教理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的部分,后转指佛陀确知地预言弟子将证得的果位或往生去处。又译为“授记”、“授决”、“记说”、“记别”、“受记经”。

伽陀:为音译,义译为“偈咃”,是一种只有韵文的文学形式,例如《法句经》、《长老偈》、《长老尼偈》等。又译为“偈”、“偈经”。

优陀那:为音译,义译为“自说”,佛陀有感而发、不问自说的法。佛陀通常是应别人的请求而说法,未经他人请求而自己说出来的法即为自说经。又译为“此说”、“说”、“无问自说”、“广演”、“法句经”。

尼陀那:为音译,义译为“因缘”,经典中说明佛陀说法及制定戒律由来的部分。另译为“天本经”。

阿波陀那:为音译,义译为“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杰出的表现,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这样将过去、现在以因果业报串连起来的故事。又译为“撰录”、“证喻经”。

伊帝目多伽:为音译,义译为“本末”,过去佛的世界所发生的故事或过去转轮王的故事;过去世所发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萨行的过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过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译为“本起”、“本事”、“相应经”、“如是语”。

阇多伽:为音译,义译为“生经”,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经》、《六度集经》等。又译为“本缘经”、“生处”、“本生经”。

毘富罗:为音译,义译为“方等”,广说种种甚深的法义,也指大乘经典。又译为“广解”、“广经”、“方广”,又音译为“毘佛略”。

阿浮多达摩:为音译,义译为“未曾有法”,佛陀所说希有而不可思议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经》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经文。又译为“未曾有”、“未曾有经”。

优波提舍:为音译,义译为“广普”,对佛陀所说经典的注释说明,例如《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52经。又译为“说义”、“论议”、“大教经”。

止息:停止;熄灭,相当的南传经文常作“宁静(passaddhi,古译为“轻安”)与冷静”。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

有两位比丘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吵了起来,想要一较高下。

大迦叶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给佛陀。佛陀于是找来这两位比丘,问他们是否有拿经文想要一较高下?两位比丘承认了。

佛陀接着问他们在诤论时,是在受持十二部经当中所说的教诲吗?也就是说十二部经有教过他们该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吗?

当然没有。

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为了让人“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槃”的,而不是让人比胜负的。

佛弟子在引用经文而议论佛法时,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经文来修正自己、而不是为自己脸上贴金?是否如实客观地引用经文、而不是断章取义?是否以经、律为师,而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槃?

除了本经的对应经典外,其他经典中也常这么强调,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八〈礼三宝品50〉:“若有愚人习于法行,所谓契经、祇夜、偈、授决、因缘、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说、广普;虽诵斯法,不解其义;以不观察其义,亦不顺从其法,所应顺法终不从其行。所以诵斯法者,从欲与人共竞诤,意计胜负,亦不自为己有所济及,彼诵法已,则犯制限。犹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恶蛇,彼若见极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其尾,然彼蛇回头螫蜇其手,由此缘报,便致命终,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玩习其法,十二部经靡不斟酌,亦不观察其义。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义故。”(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5-27)

  • 大迦叶尊者为何要阿难别说了?

本经中大迦叶尊者将问题反映给佛陀时,阿难尊者要大迦叶尊者不要理他们,但大迦叶尊者却要阿难尊者别说了。

为什么?

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尊者迦叶语阿难言:“尔止!阿难!汝莫僧中作偏党语。”相当的《增壹阿含经》经文及南传经文则没有此句。

若根据《杂阿含经》及《别译杂阿含经》的经文,或许阿难尊者心肠较软,因此大迦叶尊者不希望他为弟子开脱,而是由佛陀制止不当的行为,回归律制,也可作为后世佛弟子的前车之鉴。

[进阶辨正]

(一一三九)[0300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佛告迦叶:“汝当教授、教戒[*]诸比丘,为诸比丘说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为诸比丘说法教戒[*]、教授,汝亦应尔。”

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若说法者,当有比丘不忍、不喜。”

佛告迦叶:“汝见何等因缘而作是说?”

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于诸善法无信敬心,若闻说法,彼则退没。若恶智人于诸善法无精进、惭愧、智慧,闻说法者,彼则退没,若人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惑,身行慠暴,忿恨失念,不定无智,闻说法者,彼则退没。世尊!如是比丘诸恶人者,尚不能令心住善法,况复增进。当知是辈,随其日夜,善法退减[*],不能增长。

“世尊!若有士夫于诸善法信心清净,是则不退;于诸善法精进、惭愧、智慧,是则不退,不贪,不恚、睡眠、掉[*]悔、疑惑,是则不退;身不弊暴,心不染污,不忿,不恨,定心正念智慧,是则不退。如是人者,于诸善法日夜增长,况复心住,此人日夜常求胜进,终不退减。”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于诸善法无信心者,是则退减……”亦如迦叶次第广说。

时,尊者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作礼而去。

[校勘]

“掉”,圣本作“悼”。[*]

大正藏无“丘”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

退没:由上地堕落于下地,乐地堕落于苦处也。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第1136经说不应由于“贪”而说法,第1138经表示不应基于“瞋”而论法。本经则表示听法的人的心态也很重要,要有信敬心、精进、惭愧、智慧,离于五盖,这样听了法才会有用,才能日起有功。

(一一四〇)[0301a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汝当为诸比丘说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为诸比丘说法教戒[*]、教授,汝亦应尔。”

尊者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教戒[*]、教授,有诸比丘闻所说法,不忍、不喜。”

佛告摩诃迦叶:“汝何因缘作如是说?”

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法,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迦叶:“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迦叶:“昔日,阿练若比丘于阿练若比丘所,叹说阿练若法,于乞食比丘所,叹说乞食功德;于粪扫衣比丘所,叹说粪扫衣功德。若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尽,身作证比丘所,随其所行,赞叹称说。迦叶!若于阿练若所,叹说阿练若法,乃至漏尽比丘所,叹说漏尽身作证。若见其人,悉共语言,随宜慰劳善来者:‘汝名何等?为谁弟子?’让座令坐,叹其贤善,如其法像类,有沙门义、有沙门欲。如是赞叹时,若彼同住同游者,则便决定随顺彼行,不久亦当同其所见,同其所欲。”

佛告迦叶:“若是年少比丘见彼阿练若比丘来赞叹阿练若法,乃至漏尽身作证,彼年少比丘应起出迎,恭敬礼拜问讯,乃至彼同住者,不久当得自义饶益。如是恭敬者,长夜当得安乐饶益。”

佛告迦叶:“今日比丘见彼来者,知见大德,能感财利、衣被、饮食、床卧、汤药者,与共言语,恭敬问讯,叹言善来:‘何某名字?为谁弟子?’叹其福德,能感大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若与尊者相习近者,亦当丰足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若复年少比丘见彼来者,大智大德,能感财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者,疾起出迎,恭敬问讯,叹言善来大智大德,能感大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迦叶!如是年少比丘,长夜当得非义不饶益苦

“如是,迦叶!斯等比丘为沙门患,为梵行溺,为大映障、恶不善法、烦恼之患,重受诸有,炽燃生死,未来苦报,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是故,迦叶!当如是学:‘为阿练若,于阿练若所,称誉赞叹粪扫衣、乞食,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正智漏尽,身作证者,称誉赞叹。’当如是学。”

佛说此经已,尊者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阿练若”,巴利本作 Arañña。

“像”,圣本作“象”。

“叹”,宋、元、明三本作“叹”。

[注解]

阿练若比丘:离开聚落,寂静而修行的出家人。其中“阿练若”指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

[] 粪扫衣:捡拾被丢弃的衣物,清洗后缝制成的衣服。又译作“纳衣”。穿粪扫衣而不穿施主布施的衣服是十二头陀行(舍弃对衣服、饮食、住处的贪著,以修炼身心、去除尘垢烦恼的苦行法)之一。

[] 漏尽:断尽烦恼的。

[] 沙门义:修行的目标。

[] 义饶益:有利益。其中“义”是“利益”的意思。

[] 长夜:长时间。

[] 若与尊者相习近者,亦当丰足:认为如果和这位(获得丰厚利养的)尊者多加亲近的人,也能够丰衣足食。

[] 非义不饶益苦:对真义的获得没有帮助,而得苦果。

[] 梵行:清净的修行。

[] 映障:遮蔽障碍。

[] 炽燃:同“炽燃”,1.如火烧之逼迫,如“三毒炽然火、大火炽然、其焰炽燃、现法离诸炽然”。“炽”读作“斥”,猛烈燃烧的意思。2.努力,如“当自炽然、当自炽燃、炽然佛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清净的僧团中,比丘们赞叹有以下德性的比丘:阿练若、乞食、粪扫衣、少欲知足、修行远离、精勤方便、正念正定、智慧漏尽、身作证。

年少比丘见到了,也见贤思齐,而能得到修行的安乐及利益。

不清净的僧团中,比丘看到有人能感得财利、衣被、饮食、卧具、汤药,而叹其福德,用有多少供养来判断谁的修行好。这样让年少比丘有样学样,修行就不妙了。

(一一四一)[0301c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禅觉,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言:“汝今已老,年耆根熟,粪扫衣重,我衣轻好,汝今可住僧中,著居士坏色轻衣。”

迦叶白佛言:“世尊!我已长夜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

佛告迦叶:“汝观几种义,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法?”

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观二种义,现法得安乐住义,复为未来众生,而作大明。未来世众生当如是念:‘过去上座六神通,出家日久,梵行纯熟,为世尊所叹,智慧梵行者之所奉事。彼于长夜习阿练若,赞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赞叹粪扫衣、乞食法。诸有闻者,净心随喜,长夜皆得安乐饶益。’”

佛告迦叶:“善哉,善哉,迦叶!汝则长夜多所饶益,安乐众生,哀愍世间,安乐天人。”

佛告迦叶:“若有毁头陀法者,则毁于我;若有称叹头陀法者,则称叹我。所以者何?头陀法者,我所长夜称誉赞叹。是故,迦叶!阿练若者,当称叹阿练若;粪扫衣、乞食者,当称叹粪扫衣、乞食法。”

佛说此经已,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呰”,明本作“訾”。

“称”,宋、元、明三本作“赞”。

[注解]

年耆根熟:年老、感官老化。

坏色: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三种坏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

大明:

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又译为“六通”。

哀愍:哀者悲哀。愍者怜愍。见人苦而起之慈悲情也。

[对应经典]

 

(一一四二)[0302a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久住舍卫国阿练若床坐处,长须发,著弊纳衣,来诣佛所。尔时,世尊、无数大众围绕说法。

时,诸比丘见摩诃迦叶从远而来,见已,于尊者摩诃迦叶所起轻慢心,言:“此何等比丘?衣服麁陋,无有仪容而来,衣服彷徉而来。”

尔时,世尊知诸比丘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善来,迦叶!于此半座,我今竟知谁先出家,汝耶?我耶?”

彼诸比丘心生恐怖,身毛皆竖,并相谓言:“奇哉!尊者!彼尊者摩诃迦叶,大德大力,大师弟子,请以半座。”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合掌白佛言:“世尊!佛是我师,我是弟子。”

佛告迦叶:“如是,如是,我为大师,汝是弟子,汝今且坐,随其所安。”

尊者摩诃迦叶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复欲警悟诸比丘,复以尊者摩诃迦叶同己所得殊胜广大功德为现众故,告诸比丘:“我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摩诃迦叶亦复如我,离欲、恶不善法,乃至初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我欲第二、第三、第四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彼摩诃迦叶亦复如是。乃至第四禅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我随所欲,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神通境界,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彼迦叶比丘亦复如是。乃至漏尽智具足住,若日、若夜、若日夜。”

尔时,世尊于无量大众中称叹摩诃迦叶同己广大胜妙功德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纳”,明本作“衲”。

“彷徉”,大正藏原为“佯佯”,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彷徉”。

“弟”,圣本作“佛弟”。

“智”,宋、元、明三本作“智是”。

[注解]

身毛皆竖:全身的毛发都竖立起来。

[对应经典]

 

(一一四三)[0302b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住耆阇崛山。

时,尊者阿难诣尊者摩诃迦叶所,语尊者摩诃迦叶言:“今可共出耆阇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尊者摩诃迦叶默然而许。

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着衣持钵,入王舍城乞食。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日时太早,可共暂过比丘尼精舍。”即便往过。

时,诸比丘尼遥见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从远而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坐。时,诸比丘尼礼尊者摩诃迦叶、阿难足已,退坐一面。

尊者摩诃迦叶为诸比丘尼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时,偷罗难陀比丘尼不喜悦,说如是恶言:“云何?阿梨摩诃迦叶于阿梨阿难鞞提诃牟尼前为比丘尼说法?譬如贩针儿于针师家卖,阿梨摩诃迦叶亦复如是,于阿梨阿难鞞提诃牟尼前为诸比丘尼说法。”

尊者摩诃迦叶闻偷罗难陀比丘尼心不喜悦,口说恶言。闻已,语尊者阿难:“汝看,是偷罗难陀比丘尼心不喜悦,口说恶言。云何?阿难!我是贩针儿,汝是针师,于汝前卖耶?”

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且止,当忍。此愚痴老妪,智慧薄少,不曾修习故。”

“阿难!汝岂不闻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于大众中说月譬经,教戒[*]、教授:‘比丘!当如月譬住,常如新学。如是广说为说,阿难!如月譬住,常如新学耶?’”

阿难答言:“不也,尊者摩诃迦叶!”

“阿难!汝闻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言:‘比丘!当如月譬住,常如新学,其唯摩诃迦叶比丘’?”

阿难答言:“如是,尊者摩诃迦叶!”

“阿难,汝曾为世尊、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于无量大众中请汝来坐耶?又复世尊以同己广大之德称叹汝阿难:‘离欲、恶不善法,乃至漏尽通。’称叹耶?”

阿难答言:“不也,尊者摩诃迦叶!”

“如是,阿难!世尊、如来、应、等正觉于无量大众中,口自说言:‘善来摩诃迦叶!请汝半座。’复于大众中以同己广大功德,离欲、恶不善法,乃至漏尽通,称叹摩诃迦叶耶?”

阿难答言:“如是,尊者摩诃迦叶!”

时,摩诃迦叶于比丘尼众中师子吼已而去

[校勘]

“偷罗难陀比丘尼”,巴利本作 Thullatissā bhikkhunī。

“阿梨”,巴利本作 Ayya。

“诃”,圣本作“阿”。

“忍此”,宋、元、明三本作“此忍”。

大正藏无“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大正藏无“所”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耶”,大正藏无“耶”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阿难”,大正藏无“阿难”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于”,圣本作“以”。

大正藏无“而去”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圣本作“迦叶时摩诃迦叶于比丘尼众中师子吼”。

[注解]

示、教、照、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又称为“示、教、利、喜”,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

阿梨:老师;师长;阿阇梨。

鞞提诃牟尼:鞞提诃的圣者。根据《佛本行集经》记载,阿难在从佛出家前曾寄居鞞提诃国守禁语的戒,被当地人视为仙人,而称作鞞提诃牟尼。“牟尼”是“寂默”的意思,也可指圣者、仙人。

师子吼:以百兽之王狮子的吼声,形容圣者说法内容真实且具震撼力。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一一四四)[0302c13]

如是我闻:

一时,尊者摩诃迦叶、尊者阿难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世尊涅槃未久。时,世饥馑,乞食难得。

时,尊者阿难与众多年少比丘俱,不能善摄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后夜精懃禅思,乐着睡眠,常求世利人间游行至南天竺,有三十年少弟子舍戒还俗,余多童子。时,尊者阿难于南山国土游行,以少徒众还王舍城。时,尊者阿难衣钵,洗足已,至尊者摩诃迦叶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时,尊者摩诃迦叶问尊者阿难:“汝从何来?徒众鲜少?”

阿难答言:“从南山国土人间游行,年少比丘三十人舍戒还俗,徒众损减,又今在者多是童子。”

尊者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有几福利,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听三人以上制群食戒?”

阿难答言:“为二事故。何等为二?一者为贫小家,二者多诸恶人以为伴党,相破坏故。莫令恶人于僧中住,而受众名,映障大众,别为二部,互相嫌诤。”

尊者迦叶语阿难言:“汝知此义,如何于饥馑时,与众多年少弟子南山国土游行,令三十人舍戒还俗,徒众损减,余者多是童子?如阿难,汝徒众消减,汝是童子,不知筹量。”

阿难答言:“云何?尊者摩诃迦叶!我已头发二色,犹言童子?”

尊者摩诃迦叶言:“汝于饥馑世,与诸年少弟子人间游行,致令三十弟子舍戒还俗,其余在者复是童子。徒众消减,不知筹量,而言宿士众坏。阿难!众极坏,阿难!汝是童子,不筹量故。”

时,低舍比丘尼闻尊者摩诃迦叶以童子责尊者阿难毘提诃牟尼,闻已不欢喜,作是恶言:“云何?阿梨摩诃迦叶本外道门,而以童子呵责阿梨[*]阿难毘提诃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摩诃迦叶以天耳闻低舍比丘尼心不欢喜,口出恶言。闻已,语尊者阿难:“汝看,是低舍比丘尼心不欢喜,口说恶语,言:‘摩诃迦叶本门[*]外道,而责阿梨阿难毘提诃牟尼,令童子名流行。’”

尊者阿难答言:“且止,尊者摩诃迦叶!忍之,尊者摩诃迦叶!此愚痴老妪无自性智。”

尊者摩诃迦叶语阿难言:“我自出家,都不知有异师,唯如来、应、等正觉。我未出家时,常念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知在家荒务,多诸烦恼,出家空闲,难可俗人处于非家,一向鲜洁,尽其形寿,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当剃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以百千金贵价之衣,段段割截为僧伽梨,若世间阿罗汉者,闻从出家。我出家已,于王舍城那罗聚落中间多子塔所,遇值世尊正身端坐,相好奇特,诸根寂静,第一息灭,犹如金山。

“我时见已,作是念:‘此是我师,此是世尊,此是罗汉,此是等正觉!’我时一心合掌敬礼,白佛言:‘是我大师,我是弟子。’

“佛告我言:‘如是,迦叶!我是汝师,汝是弟子。迦叶!汝今成就如是真实净心,所恭敬者,不知言知,不见言见,实非罗汉而言罗汉,非等正觉言等正觉者,应当自然身碎七分。迦叶!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迦叶!我今有因缘故,为声闻说法,非无因缘故;依,非无依;有神力,非无神力。是故,迦叶!若欲闻法,应如是学:“若欲闻法,以义饶益,当一其心,恭敬尊重,专心侧听,而作是念:‘我当正观五阴生灭,六触入处集起、灭没,于四念处正念乐住,修七觉分、八解脱身作证,常念其身,未尝断绝,离无惭愧,于大师所及大德梵行常住惭愧。’”如是应当学。’

“尔时,世尊为我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我亦随去,向于住处。我以百千价直衣割截僧伽梨,四襵为座。尔时,世尊知我至心,处处下道,我即敷衣,以为坐具,请佛令坐。世尊即坐,以手摩衣,叹言:‘迦叶!此衣轻细,此衣柔软。’我时白言:‘如是,世尊!此衣轻细,此衣柔软,唯愿世尊受我此衣。’佛告迦叶:‘汝当受我粪扫衣,我当受汝僧伽梨。’佛即自手授我粪扫纳衣,我即奉佛僧伽梨。如是渐渐教授,我八日之中,以学法受于乞食,至第九日,起无学

“阿难!若有正问:‘谁是世尊法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付以法财,诸禅、解脱、三昧、正受?’应答我是,是则正说。譬如转轮圣王第一长子,当以灌顶,住于正位,受王五欲,不苦方便自然而得,我亦如是,为佛法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法:禅、解脱、三昧、正受,不苦方便自然而得。譬如转轮圣王宝象,高七八,一多罗叶能映障者。如是我所成就六神通智,则可映障,若有于神通境界智证有疑惑者,我悉能为分别记说,天耳、他心通、宿命智、生死智、漏尽作证智通有疑惑者,我悉能为分别记说,令得决定。”

尊者阿难语尊者摩诃迦叶:“如是,如是,摩诃迦叶!如转轮圣王宝象,高七八肘,欲以一多罗叶能映障者。如是,尊者摩诃迦叶六神通智则可映障,若有于神通境界作证智,乃至漏尽作证智有疑惑者,尊者摩诃迦叶能为记说,令其决定。我于长夜敬信尊重尊者摩诃迦叶,以有如是大德神力故。”

尊者摩诃迦叶说是语时,尊者阿难闻其所说,欢喜受持。

[校勘]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圣本改作“以”。

“年少”,圣本作“比丘”。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减”。

“已”,大正藏原为“以”,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已”。

“年少”,圣本作“少年”。

“减”,大正藏原为“灭”,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减”。

“阿梨”,元、明二本作“阿黎”。[*]

“门”,大正藏原为“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门”。*

“以”,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以”。

“梨”,明本作“黎”。

“悲、恼”,圣本作“恼悲”。

“鲜”,元本作“详”。

“袈裟衣”,巴利本作 Kāsāya vattha。

“僧伽梨”,巴利本作 Saṅghāṭī。

“闻”,大正藏原为“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闻”。

“襵”,大正藏原为“摄”,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襵”。

“起”,宋、元、明三本作“超”。

“三”,大正藏原为“四”,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三”。

“则”,大正藏原为“别”,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则”。

“王”,宋、元、明、圣四本作“主”。

“正”,大正藏原为“王”,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王”,宋本作“五”。

“自”,宋本作“白”。

[注解]

不能善摄诸根,食不知量,不能初夜、后夜精懃禅思,乐着睡眠,常求世利:佛陀在世时,就要求比丘守净戒、守护诸根、饮食知量、初后夜修习,不乐着睡眠(见《杂阿含经》第二七一、八0一等经);涅槃前更是再重新强调一次(见《遗教经》)。但是佛陀涅槃后未久,诸年少比丘就不听从佛陀教诲了。(这注解好像不太须要?ywliu)??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放置衣钵。

群食戒:禁止三位以上的比丘一起到在家人的家中接受饮食供养,一是为了避免造成贫苦人家的负担,二是为了避免恶比丘群聚形成势力,而与僧团抗争。不过在僧众一同游行、僧众集会、生病等情况下不受此限。又译为“别众食戒”。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其中“正信非家”可诠释为“相信世俗的家不是最终的归宿”。

那罗聚落:摩揭提国的村名,位于王舍城北方约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罗贡村。又译为“那罗揵陀”、“那烂陀”。

集起: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

四襵为座:将僧伽梨折叠四次,当成座垫。“襵”通“褶”,音“折”,折叠之义。

无学:阿罗汉已无惑可断、毕业了,因此称为“无学”。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不苦方便自然而得:不必辛苦努力就能自然获得。

肘:长度单位,以佛陀的手肘到中指顶端的距离,约四十多公分。

大德神力:大神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佛也是阿罗汉

日本镰仓大佛

本经引述佛说:“我今知故言知,见故言见,真阿罗汉言阿罗汉,真等正觉言等正觉。”

佛陀是等正觉,也是阿罗汉。阿罗汉又译为“应供”,是“如来十号”(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的第二个,而等正觉是第三个称号。

依据经中所说,阿罗汉和佛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佛的资格(应供)之一。

《阿含经》中多次提及佛也是阿罗汉,例如:

《增壹阿含经》卷十四〈高幢品24〉第5经:“是时,五比丘尽成阿罗汉。是时,三千大千刹土有五阿罗汉,佛为第六。”(CBETA, T02, no. 125, p. 619, b24-25)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第190经:“如来阿罗呵以无取故,而得成于无上正觉。”(CBETA, T02, no. 100, p. 443, b7-8)

大藏经中其余的经典也常将如来十号的“应供”译为“阿罗诃”(阿罗汉):

真谛、留支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赞我住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CBETA, T08, no. 237, p. 763, a16-17)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切如来、阿罗呵、三藐三勃陀,无量众生自然解脱。何以故?以一切趣不坚牢,如幻、如阳炎。”(CBETA, T10, no. 300, p. 907, a2-4)

《大威德陀罗尼经》:“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CBETA, T21, no. 1341, p. 756, c23-24)

经中表示佛陀和阿罗汉的解脱没有差别,如《中阿含经》卷三十六〈梵志品2〉第145经瞿默目揵连经:“若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二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CBETA, T01, no. 26, p. 656, a1-3)

当然,佛并不全等于阿罗汉,毕竟佛陀长久以来修行六波罗蜜,而能在无佛世界觉悟佛法后又教导他人。佛陀和阿罗汉的差别,可见《杂阿含经》卷三第75经:“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八道。比丘!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别道、说道、通道,能复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CBETA, T02, no. 99, p. 19, c3-10)

《杂阿含经》卷二十六第684经有更广泛的说明,列出如来十力的殊胜,对此有主题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参阅。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

[校勘]

圣本在“一”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16 15:34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805539131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