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天相应 (2/2);天道]

天道是六道中生活最为快乐的一道,层次由高至低可分为三类:

天界种类 说明
无色界天 超越物质,没有感官之欲的渴爱、没有物质的渴爱,但还有精神的渴爱的天
色界天 离于淫欲和食欲,身体及宫殿等物质相当殊胜精致的天
欲界天 有淫欲和食欲的天


天道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二十八天:

天界种类 各天名称
无色界四天 非想非非想入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处天)
无所有入处天(无所有处天)
识入处天(无量识处天)
空入处天(无量空处天)
色界十八天 四禅天 五净居天(只有三果圣者能往生):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云天(少福天)、福生天、广果天(因性果实天)、无想天
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欲界六天 他化自在天
化乐天(化自在天)
兜率天(兜率陀天)
焰摩天(炎摩天)
忉利天(三十三天)
四天王天

《杂阿含经》“天相应”前半部的内容经考据可能已佚失,后半部的内容即本卷第861~872经,是佛陀解说天界的经文。在“天相应”中,佛陀说明了天界的一些特性,例如天界与人间时间的换算。佛陀并表示纵使天人极为长寿,命终后随业仍可能堕于三恶道,唯有修习佛法的圣弟子才能真正安稳,得以生天乃至涅槃。

至于佚失的“天相应”前半部的可能内容,则提供于本卷“天相应”的最后一经(第872经)后

(八六一)[0219b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四百岁是兜率陀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兜率陀天寿四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圣本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十一字。

[注解]

舍卫:古代中印度拘萨罗国的首都,该国的南方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叫做拘萨罗国,为方便区分,后来就将首都名作为国号,称作舍卫国。在当今印度北部近尼泊尔处。

祇树给孤独园:佛陀的道场之一,由给孤独长者向祇陀太子买下土地,并由祇陀太子布施树林。“给孤独长者”是须达多长者的绰号,因为他乐善好施,常常救济孤独无依的人,因此被称为给孤独长者。

兜率陀天: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译为“兜率天”、“兜率哆天”,义译为“知足天”。

多闻圣弟子:经常听闻佛法的佛弟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人们根据际遇而造作不同的善恶业,因为所造的善业而升天,因为所造的恶业而堕三恶道,一再地轮回。因此本经说愚痴无闻凡夫在天界命终后堕于三恶道。

多闻圣弟子知道要行善、不造恶,积极修行,不造引生三恶道的恶因,才能够不堕于三恶道。

民间传说“天上一天、人间百年”,“天相应”的经文也有这类的记载。根据《杂阿含经》及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分别相当于人间的50年、100年、400年、800年、1600年,详见下表所示。大致上每高一个层次的天界,天寿倍增,以人间时间来计则增为四倍。

位置 天界 1天相当于人间多久 天寿(以天界时间计) 天寿(以人间时间计)
欲界第六层天 他化自在天 1600 年 16000 岁 92 亿岁
欲界第五层天 化乐天 800 年 8000 岁 23 亿岁
欲界第四层天 兜率天 400 年 4000 岁 5亿7千6百万岁
欲界第三层天 焰摩天 200 年 2000 岁 1亿4千4百万岁
欲界第二层天 忉利天 100 年 1000 岁 3千6百万岁
欲界第一层天 四天王天 50 年 500 岁 9百万岁

(八六二)[0219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八百岁是化乐天上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化乐天寿八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化乐天:欲界六天的第五天。此天天人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出五欲的境界而自娱乐,因此称为“化乐”。又译为“化自在天”。

[对应经典]

 

(八六三)[0219b1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人间千六百岁是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一月,十二月一岁,他化自在天寿一万六千岁。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多闻圣弟子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说六经,如是异比丘问六经、佛问诸比丘六经,亦如是说。

 

[注解]

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能以较其低的天所变化出的欲境,自由拿来给自己娱乐,因此称为“他化自在”。又译为“他化乐天”。

佛说六经:本卷第861~863经有三经,分别提到欲界最高的三天,之前的三经属于“天相应”佚失的经文,合理推论这六经分别提到欲界的六天。

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

[对应经典]

 

[导读:往生天界的资格]

行善及持戒得以往生欲界天,有初禅以上定力的修行人,则得以依定力往生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

行善的发心愈清净、持戒愈好者,福报就愈大,而得以往生愈高的欲界天,例如往生忉利天的人福报比起往生四天王天的人来得大。

但是如果行善的发心不清净,则会堕于阿修罗道甚至畜生道。举例而言,有布施但贪欲、愚痴重,则生为高级的畜生,像是有好主人的宠物;瞋恚、愚痴重,则生为龙族;作大布施甚至精进修行,但以自我为中心,瞋恚、邪见重,则生为阿修罗。《正法念处经》卷二十〈畜生品第五之三〉记载,一切忍阿修罗王前世曾布施给持戒精进第一的修行人,却一边布施一边问有多少功德,还顺便羞辱对方。布施给持戒精进者有大福报,布施时不清净的发心却让他堕于阿修罗道,成为阿修罗王。

依据《中阿含经》卷四十三〈根本分别品2〉第168经意行经,有初禅以上禅定力的人,则可往生到对应的色界、无色界天。例如色界初禅三天,可说是有初禅定力的人依其初禅能力的上、中、下,而往生至对应的天界。

能够往生色界天的人,自然必须具备往生欲界天的资格,也就是行善、不造恶。这也对应到证得初禅的条件之一:“离欲、恶不善法”当中的“恶不善法”。平日习于犯戒、造恶的人,要证得初禅则是难上加难。因此卷二十四第624经中佛陀教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清净身、口、意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第864经经文导读]

佛教的修行讲究“止”与“观”:

“止”是专注于一对象(所缘)而不散乱,例如专注在呼吸上,止息想念与思虑,能成就定力。

“观”是洞察,依据佛法而观察事物的本质,例如观无常,能成就智慧。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这一句简单描述修“止”而证得初禅的定境:

“若行、若形、若相”即禅定的修习、境界、目标。这是指修行禅定时,经历入定前的状态、心念持续放在专注的对象上,而能渐渐入定。

入初禅定境的修行人,会维持在当下,不再生起新的状况,这时心中会因为离于五欲的粗重负担,而有喜乐的感觉。若与欲界的淫欲相比,初禅喜乐有如遍身清凉能除热恼,而欲界的淫欲就像是火烧身心,因此入初禅后自然更容易调伏对五欲的贪爱。

“离欲、恶不善法”即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

“有觉有观”指觉与观两者皆有,其中的“觉”又译为“寻”,作用是将注意力投向目标;“观”又译为“伺”,作用是持续不断地注意目标。举例来说,在修行观呼吸的时候,将心念投向于呼吸,就是“寻”,接着持续不断地省察呼吸,即是“伺”。

“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描述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进入(达成)并保持在初禅的境界。

初禅是色界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进一步关于这四个禅定层次的说明,可参见卷十四或卷二十六的导读“四禅”,在这里就不赘述。

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

得定之后没有任何杂念,心中如同清澈静止的湖面,而可进一步修“观”。

“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指此时不再以修定为重心、不再专注于入定,而是以清净的心念来分析、洞察身心乃至世间一切事物(“色、受、想、行、识法”)的本质。

什么本质呢?

世间虽然有许多可爱、让人执著的事物,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必然会因缘灭去,执著不放就会造成心中的苦。因此看似可爱的表相背面却也“如病(疾病)、如痈(脓疮)、如刺(毒刺)、如杀(凶器)”,能引起苦,本质上是“无常(迁流变化)、苦(受到逼迫)、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非我(无我)”的。

这样地思惟能生起智慧,而能看穿事物的本质,自然就不再贪得无厌,知道世间的可畏,而能够舍离以守护内心的清净。

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成就了智慧,也就是以佛法利益自己,证得没有烦恼、没有苦的寂静和殊胜的境界。因此而能彻底放下,断尽剩余的贪爱,没有贪欲,灭尽烦恼,不再生死,获得真正的自由。

(八六四)[0219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彼不忆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于彼色、受、想、行、识法,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余爱、无欲、灭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相”,宋、元、明三本作“相观”。

“爱”,宋、元、明三本作“爱爱”。

“涅”,宋本作“泥”。

[注解]

若行、若形、若相:禅定的修习、境界、目标。《中阿含经》作“所行、所想、所标”,《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引述经文作“如是诸行相状”,《显扬圣教论》作“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离于感官欲乐,离于恶的、不善的事情,觉与观两者皆有,由舍离而生起喜与乐,达成并保持在初禅的境界。其中“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时将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寻”;接着将心念持续地省察呼吸,就是“伺”。“初禅”是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

色、受、想、行、识法:泛指身心以及世间一切事物。其中“色”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受”是感受,“想”是取相、认知,“行”是造作,例如意志力,“识”是识知、觉知。“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如病、如痈、如刺、如杀:譬喻五受阴的祸害如同疾病、脓疮、毒刺、凶器。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苦:受到逼迫。

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

非我:不是“我”,又译为“无我”。

防护:舍离以守护(内心的清净)。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使心从那些法脱离”。

甘露门: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甘露”是印度传说中的不死药,因为解脱的圣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所以称佛法为“甘露门”。

余爱尽:断尽剩余的贪爱。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是在证得初禅后,基于初禅的定力作慧观,也就是“因定发慧”。

[进阶辨正]

(八六五)[0219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如是知、如是见已,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欲有漏心解脱:解脱欲贪引起的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

有有漏心解脱:解脱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

无明漏心解脱:解脱没有智慧而让众生不能出离生死的烦恼。其中“无明”指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

解脱知见: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不会再次出生,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自己知道不会再受轮回。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表示“因定发慧”的最终成果是断除一切的烦恼,证得涅槃。

[导读:四果]

佛法的修习不只是在信仰的层次,也不只能成就定力、往生天界,更能成就智慧而亲身体证解脱。以解脱的程度来衡量,修道的阶位可略分为四果,果位愈高,剩余轮回的束缚愈少:

阶位 简称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初果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二果 天界与人间往返最多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三果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四果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还区分为“(随)信行”、“(随)法行”这两种修行人,前者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后者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都能不堕恶道。

阿那含果往生色界天者,依证涅槃的速度,由慢到快可分为以下五种:

阿那含果中的阶位 轮回的束缚
上流般涅槃 先往生于色界的初禅天(色界天中较低层次的),渐次往生到色界最高层次的色究竟天而证得涅槃。
无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有行般涅槃 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
生般涅槃 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
中般涅槃 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


以下第886、892等经中即提到这些名称。

(八六六)[0219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不得解脱,以欲法、念法、乐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无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复即以此欲法、念法、乐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辅天中,或生梵身天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欲法、念法、乐法:喜爱正法、忆念正法、好乐正法。

中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从人间命终往生天界的中阴阶段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在“中”阴阶段“般涅槃”,所以名为“中般涅槃”。

生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即证得涅槃者。因为出“生”即“般涅槃”,所以名为“生般涅槃”。

有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有”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有行般涅槃”。

无行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往生天界后不经努力修行而证得涅槃者。因为“无”努力修“行”而“般涅槃”,所以名为“无行般涅槃”。

上流般涅槃:“阿那含果”的圣人中,先往生色界较低层次的天,命终后往生更高层次的天,甚至色界或无色界最高天而证得涅槃者。因为往更“上”层的天界“流”转后“般涅槃”,所以名为“上流般涅槃”。又译为“上流色究竟”。

大梵天:色界初禅天的最高天,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大梵天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又译为“大梵天王”、“大梵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梵辅天:色界初禅天的第二天,是辅佐大梵天的大臣。又译为“梵富楼天”。

梵身天:色界初禅天的第一天,是大梵天所带领的子民。又译为“梵众天”。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三天为色界的初禅天,是有初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依于佛法而行止、观的佛弟子,纵使还没有证果,也能往生到其禅定力所对应的天界。

[进阶辨正]

(八六七)[0219c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若不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忆念,而于色、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于此等法心生厌离、怖畏、防护,厌离、防护已,于甘露法界以自饶益。此则寂静,此则胜妙,所谓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尽”,宋本作“生”。

[注解]

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止息觉与观,内心澄净、专注,觉与观两者皆无,由定而生起喜与乐,达成并保持在第二禅的境界。

[对应经典]

 

(八六八)[0220a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若不解脱,而以彼法,欲法、念法、乐法取中般涅槃;若不尔者,取生般涅槃;若不尔者,取有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取无行般涅槃;若不尔者,取上流般涅槃;若不尔者,彼以欲法、念法、乐法生自性光音天;若不尔者,生无量光天;若不尔者,生少光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法”字。

[注解]

自性光音天:即“光音天”,色界二禅天的最高天。光音天人不用口语沟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称为“光音”。坏劫开始的时候,宇宙发生大火灾,将光音天之下全部烧毁,但无法烧到光音天,此时光音天之下的各界众生会辗转生于光音天。又译为“晃昱天”。

无量光天:色界二禅天的第二天。此天天人身体发出无量光明,因此称为“无量光”。

少光天:色界二禅天的第一天。此天天人身体发出的光明在二禅天中相对较弱,因此称为“少光”。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三天为色界的二禅天,是有第二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八六九)[0220a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若不尔者,以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于色、受、想、行、识法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乃至上流;若不尔者,以彼法,欲法、念法、乐生遍净天;若不尔者,生无量净天;若不尔者,生少净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色”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天”,大正藏原为“夭”,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天”。

[注解]

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离于对喜的贪著,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安住于这圣者所说的舍中,达成并保持在第三禅的境界。

上流:“上流般涅槃”的简称。

遍净天:色界三禅天的最高天。此天天人心全面清净而受乐,因此称为“遍净”。又译为“遍净天”、“遍净光天”。

无量净天:色界三禅天的第二天。此天天人心非常清净而受乐,因此称为“无量净”。

少净天:色界三禅天的第一天。此天天人心清净而受乐,所以称为“净”,清净程度在三禅天中相对较少,因此称为“少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三天为色界的三禅天,是有第三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进阶辨正]

(八七〇)[0220a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若不如是忆念,而于色、受、想、行、识思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乃至上流般涅槃;若不尔者,或生因性果实天,若不尔者,生福生天,若不尔者,生少福天。”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禅,如是四无色定,亦如是说。

 

[注解]

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离于苦、乐,先前忧、喜已断了,不苦不乐,只有因舍而生的清净之念,心专注纯一,达成并保持在第四禅的境界。

因性果实天:即“广果天”,色界四禅天的第三天。此天是色界天中凡夫所能达到果报最殊胜的天界,因此称为“广果”。广果天中有一寂静的高处称为无想天,是外道修无想定所往生的地方,上座部等部派则将无想天算作另一天。又译为“果实天”、“严饰果实天”。

福生天:色界四禅天的第二天。要有很大的福德才能往生此天,因此称为“福生”。又译为“受福天”、“无量严饰天”。

少福天:即“无云天”,色界四禅天的第一天。此天之下的天界居住地如云般密合,此天开始则如没有云般,且无苦、乐、忧、喜等四受,仅有舍受,因此称为“无云”。又译为“无罣碍天”、“小严饰天”。

四禅: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四无色定:无色界的四个禅定层次: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因性果实天、福生天、少福天为色界的四禅天,是有第四禅定力的人可往生的天界。

最后一句“如是四无色定,亦如是说”,是说有四无色定禅定力的人,可往生无色界四天。

[进阶辨正]

(八七一)[0220b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风云天作是念:‘我今欲以神力游戏。’如是念时,风云则起。如风云天,如是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说如是,异比丘问佛、佛问诸比丘亦如是说。

 

[注解]

风云天:有能力影响风吹,造成风起云涌的欲界天神。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风云天神”。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影响天气的因素

《杂阿含经》〈天相应〉第871经,提到风云天、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等天神能影响天气。南传《相应部尼科耶》〈云相应32〉则列举寒云天神、热云天神、黑云天神、风云天神、雨云天神等能影响天气的云众天神。

有同学提出:“从科学来看,天气不是由鬼神影响的,而是由陆地、海洋之间水分、热量的流动等因素所造成的。”

其实《长阿含经》中表示影响天气的因素很多,其一就是物理世界(四大:地、水、火、风)的交互影响。

例如《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提到,虚空云中不同位置的不同电相触而造成闪电:“东方电名身光,南方电名难毁,西方电名流炎,北方电名定明。以何缘故,虚空云中有此电光?有时身光与难毁相触,有时身光与流炎相触,有时身光与定明相触,有时难毁与流炎相触,有时难毁与定明相触,有时流炎与定明相触。以是缘故,虚空云中有电光起。”(CBETA, T01, no. 1, p. 136, c29-p. 137, a6)

在物理学来看,闪电是云层与其他的云、与地面、或与周围的空气之间有电位差,而造成的放电现象。“不同位置的电位差”这概念在经文中是以“不同位置的不同电”来表示,三千年前的听法者要听得懂“电位差”的概念,简直是天方夜谭,能翻译成这样也算神翻译了。

经中并说此时四大中两两相触,产生了雷声。在物理学来看,雷声是由于闪电时强大的电流产生高温,使得通路中的气体急速膨胀,膨胀速度超过音速而产生的音爆现象。而佛经由古代不懂物理学的人们多次传抄及翻译后,说雷声是四大中两两相触所造成,也是不简单了。

然而,佛经表示天气除了受到物理世界的因素影响外,也会受到具有特定神通的众生影响。因为有这些种种的因素互相影响,天气预报“有五因缘不可定知”(CBETA, T01, no. 1, p. 137, a11-12),即包括各种物理的因缘及众生的因缘。这天气预报“不可定知”的看法,刚好符合MIT气象学教授罗伦兹以电脑推算气象后,发现“蝴蝶效应”并创立“混沌理论”的观测。

本经所说的风云天、焰电天、雷震天、雨天、晴天、寒天、热天等即是有能力影响天气的欲界天神。这些天神的名字怎么来的?

《长阿含经》卷二十〈忉利天品8〉:“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CBETA, T01, no. 1, p. 135, a29-b3)

只要有名号,就会有依附的鬼神;只要有人立庙祭拜,也就会有对应的鬼神。自古人类崇拜各种自然界的力量,立之为神,也就会有相关能力的鬼神接受祭拜,食人香火。

简言之,佛教的观点是天气的变化固然有物理的层面,也会受到众生的因缘影响,这些则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

  • 风云等天影响天气的方法

南传《相应部尼科耶》〈云相应32〉第56经风云经记载:“有名叫风云的天神,当他们这么想:‘让我们住于自己的喜乐。’时,随他们的心愿而有风。”

南传注释书则表示反常的气候变化,例如在通常不吹风的时节吹起风,即是风云天神的威力造成的。

  • 往生风云等天的因缘

南传《相应部尼科耶》〈云相应32〉第13~52经表示有众生生前听说风云天神长寿、好看、又快乐,因此行善后想:“愿我死后往生,与风云天神为同伴。”命终之后就真得成为风云天神之一。

古希腊的《伊索寓言》:”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lest it come true!”(小心你的所愿,因为可能就会实现。)

(八七二)[0220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于夜暗中,天时小雨,电光焰照。佛告阿难:“汝可以伞盖覆灯持出。”

尊者阿难即受教,以伞盖覆灯,随佛后行,至一处,世尊微笑。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不以无因缘而笑,不审世尊今日何因何缘而发微笑?”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来不以无因缘而笑,汝今持伞盖覆灯,随我而行;我见梵天亦复如是持伞盖覆灯,随拘邻比丘后行;释提桓因亦复持伞盖覆灯,随摩诃迦叶后行;帙栗帝罗色吒罗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舍利弗后行;毘楼勒迦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大目揵连后行;毘楼匐叉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摩诃拘𫄨罗后行;毘沙门天王亦持伞盖覆灯,随摩诃劫宾那后行。”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盖”字。

[注解]

夜暗:夜晚。

以伞盖覆灯持出:撑伞盖在灯火的上面(以避免灯火被雨浇熄),提着灯火外出。

伞盖:伞状的陈设,可遮阳、挡雨、挡灰尘、或作装饰。

梵天:即“大梵天”,色界初禅天的最高天,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大梵天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

拘邻:比丘名,以“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闻名,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当中第一位证果的。又译为“憍陈如”。

释提桓因: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又称为“天帝释”、“帝释”。

摩诃迦叶:比丘名,在佛成道后第三年随佛出家,八天后即证得阿罗汉。佛陀称赞他“十二头陀,难得之行”第一,并曾在轻视摩诃迦叶尊者衣服破烂的比丘前,让半座给他坐。“摩诃”为音译,义译为“大”,加在人名前可作尊称,例如用以和资历较浅的同姓名人士区分。又译为“大迦叶”。

帙栗帝罗色吒罗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东方提头赖吒天(帙栗帝罗色吒罗天)的天王。此天率领乾闼婆、毘舍阇等二神众护持国土,安抚众生,因此又称为“持国天王”。又译为“提头赖吒天王”。

舍利弗:比丘名,以“智慧第一”闻名。又译为“舍利子”,因为他的母亲名叫“舍利”。

毘楼勒迦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南方毘琉璃天(毘楼勒迦天)的天王。此天率领领鸠槃荼、薜荔多等二神众助人善根增长,因此又称为“增长天王”。又译为“毘留勒天王”。

大目揵连:比丘名,以“神通第一”闻名。又译为“大目犍连”。

毘楼匐叉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西方毘楼匐叉天的天王。此天率领龙、富单那等二神众,常以净天眼观察护持阎浮提众生,因此又称为“广目天王”。又译为“毘留博叉天王”。

摩诃拘𫄨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得四辩才,触难答对”第一。他是舍利弗的舅舅,从佛出家前又被称为“长爪梵志”。

毘沙门天王:佛教的护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门天的天王。此天率领夜叉、罗刹等二神众守护道场、听闻佛法,因此又称为“多闻天王”。

摩诃劫宾那:比丘名,以“言直无隐,警诫诸苾刍”闻名。又译为“摩诃迦匹那”、“罽宾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提到的梵天、释提桓因(帝释天)、以及四大天王,各个都是一方之王、甚至一教之主,有许多信徒的祭拜,而这些天主则护持佛教的圣者,追随其后。

[进阶辨正]

[导读:修证相应]

《杂阿含经》“修证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73~891经,是佛陀期勉弟子应努力修证的经文。

(八七三)[0220c0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善好调伏众。何等为四?谓比丘调伏、比丘尼调伏、优婆塞调伏、优婆夷调伏,是名四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才辩无畏,  多闻通达法,
 行法次法向,  是则为善众。
 比丘持净戒,  比丘尼多闻,
 优婆塞净信,  优婆夷亦然,
 是名为善众。  如日光自照,
 如则善好僧,  是则僧中好,
 是法令僧好,  如日光自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调伏,如是辩、柔和、无畏、多闻、通达法、说法、法次法向、随顺法行,亦如是说。

[校勘]

明本无“行”字。

[注解]

调伏:接受教导的;受过训练的。

优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法次法向:依著一个修行“法”、下一个修行法(“次法”)的实践方“向”顺序修行。又译为“向法次法”、“如说修行”。

[对应经典]

 

[导读:五戒]

“戒”是佛教徒所遵守的规范,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依据持戒者在身分、程度上的差异,佛教的戒会有不同的规范,比如在家人可持守“五戒”:

  1. 不杀生:不杀人、畜。
  2. 不偷盗:不偷窃。
  3. 不邪淫: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
  4. 不妄语:不说谎。
  5. 不饮酒:不喝酒。饮酒本身虽然不一定就是造恶,但可能让人酒后乱性,犯了其他的戒。佛教首重智慧,所以有不饮酒戒。

如果因为工作等因素而不能受持全部的五戒,则可先受持其中自己可守的戒,守一分的戒就有一分防非止恶的力量,等到因缘成熟再渐次受持完整的五戒。

由于戒的规范与保护,持戒的人不会去造作恶行,避免了因恶行而招致的恶果;若是持戒的人犯了戒,则要立刻警觉、忏悔,避免未来再犯,以求离恶向善。

持戒清净的人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恶行,而能保持心境的坦然与平稳,安定的心能够保持专一,得以进一步修习禅定,进而开启智慧。所以说“戒”是“定”与“慧”的基础。

(八七四)[0220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种子。何等为三?有随生子、有胜生子、有下生子。何等为随生子?谓子父母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子亦随学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随生子。何等为胜生子?若子父母不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子则能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是名胜生子。云何下生子?若子父母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子不能受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戒,是名下生子。”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生随及生上,  智父之所欲,
 生下非所须,  以不绍继故,
 为人法之子,  当作优婆塞。
 于佛法僧宝,  勤修清净心,
 云除月光显,  光荣眷属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五戒,如是信、戒、施、闻、慧经,亦如是说。

 

[注解]

随生子:跟从父母的儿子。

胜生子:胜过父母的儿子。

下生子:劣于父母的儿子。

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人畜、不偷窃、没有不正当的性关系、不说谎、不喝酒,合称为“五戒”,是在家人修学佛法要受持的基本戒律。

随学:效法;模仿。

绍继:继承。

佛法僧宝:尊贵的佛陀、佛法、圣众(僧),又称为“三宝”、“三尊”。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父母不犯五戒,儿子也不犯五戒,是跟从父母的儿子;父母犯五戒,儿子不犯五戒,是胜过父母的儿子;父母不犯五戒,儿子犯五戒,是劣于父母的儿子。

本经如同佛陀一贯的立场,是以每个人的所作所为、所造的善恶业,而不是以其出生(父母甚至种姓),来判定一个人的优劣。

本经提到的“信、戒、施、闻、慧”俗称“在家五法”,是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其定义详见《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27经

[导读:四正断]

“四正断”是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以断恶生善:

  1. 断断:已经生起的恶,让它断除。
  2. 律仪断:还没生起的恶,不让生起。
  3. 随护断:还没生起的善,让它生起。
  4. 修断:已经生起的善,让它增长。

“四正断”又译为“四正勤”、“四意断”。

能断恶、并让恶不复生,生善、并让善更加增长,自然愈修愈好,而是正确的勤奋。

相当的南传经文以及《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对于断断、律仪断的说明和《杂阿含经》以下第877、878经所述的次序对调,对于随护断、修断的说明也是次序对调,可能是传抄时的解读不同所致。两种解读都说得通,只要能勤奋于全部四个层面,则文字上的不同解读自然无碍修行。

(八七五)[0221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断断:已经生起的恶,让它断除。第一个“断”是断除的意思,第二个“断”是勤奋的意思。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舍断的勤奋”。

律仪断:还没生起的恶,不让生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制的勤奋”。

随护断:还没生起的善,让它生起。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随护的勤奋”。

修断:已经生起的善,让它增长。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修习的勤奋”。

[对应经典]

 

(八七六)[0221a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断断及律仪,  随护与修习,
 如此四正断,  诸佛之所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断断”,巴利本作 Pahānappadhāna。

“律仪断”,巴利本作 Saṃvarappadhāna。

“随护断”,巴利本作 Anurakkhaṇappadhāna。

“修断”,巴利本作 Bhavanap。

 

[对应经典]

 

(八七七)[0221a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云何为断断?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断。云何律仪断?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云何随护断?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断。云何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为修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丘”字之后有一“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

欲:意愿、欲望,这里特指善法欲(对善法的喜爱)。

方便:努力;可达成目标的方法。

摄受:引领;前导。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八七八)[0221b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云何为断断?谓比丘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方便、精勤、心摄受,是为断断。云何律仪断?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律仪断。云何随护断?未起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随护断。云何修断?已起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修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断断及律仪,  随护与修习,
 如此四正断,  诸佛之所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精勤摄受”四字。

 

[对应经典]

 

[导读:善护根门]

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从六根对外境起了贪著,就会追逐外境,导致因缘相续,最后引起苦果。因此佛经中常讲“善护根门”,就是将六根比喻为一扇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

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能持戒清净,也是正确的勤奋。

(八七九)[0221b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正断。何等为四?一者断断,二者律仪断,三者随护断,四者修断。云何断断?若比丘已起恶不善法断,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起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精勤、摄受;已生善法增益修习,生欲、方便、精勤、摄受,是名断断。云何律仪断?若比丘善护眼根,隐密、调伏进向;如是耳、鼻、舌、身、意根善护、隐密、调伏、进向,是名律仪断。云何随护断?若比丘于彼彼真实三昧相善守护持,所谓青瘀相、胀相、脓相、坏相、食不尽,修习守护,不令退没,是名随护断。云何修断?若比丘修四念处等,是名修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断断律仪断,  随护修习断,
 此四种正断,  正觉之所说,
 比丘勤方便,  得尽于诸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四念处,如是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四道四法句正观修习,亦如是说。

[校勘]

“尽”,元、明二本作“净”。

[注解]

隐密、调伏:藏好、训练(六根不追逐外境)。

进向:精进修行。

彼彼真实三昧相:那些显露事物本质的入定的相。“彼彼”是“那些”的意思。相当的《七处三观经》经文作“善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善之定相”。

青瘀相、胀相、脓相、坏相、食不尽相:尸体变色的影像、尸体肿胀的影像、尸体脓血流溢的影像、尸体腐坏的影像、尸体被(动物、虫等)吃到剩余残骸的影像。这些是尸体腐败的不同阶段,为修不净观所观的相。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详见卷二十四。本句中的“四念处……八道支”总称为“三十七道品”,是三十七类成就涅槃的方法。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详见《相应部尼柯耶》神足相应。又译为“四神足”。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详见卷二十六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详见卷二十六

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详见卷二十六卷二十七

八道支: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详见卷二十八

四道:修行通往涅槃的四种模式:(1)苦迟通行(由五受阴的逼迫,厌离苦而生起软弱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2)苦速通行(由五受阴的逼迫,厌离苦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3)乐迟通行(由禅定的安乐而生起软弱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4)乐速通行(由禅定的安乐而生起猛利的五根,修行证得涅槃)。又译为“四通行”。也可解为卷二十一第560经中解说止观顺序的四道。

四法句:不贪、不瞋、正念、正定。又译为“四法足”。

正观:正确的观察、见解(而依之修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如何正确地勤奋以实践“四正断”的四个层面,有各种方法,本经作了一种实践上的阐释:

  1. 断断:勤奋于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将前述四正断都列于“断断”之中。)
  2. 律仪断:善护六根,自然未生恶就不会生。
  3. 随护断:守护已得的定相,不要退失,因定发慧自然未生善会生起。
  4. 修断:修四念处,四念处作为念觉支可渐次增长七觉支,自然已生善会增长。也可以修其余的三十七道品。(四正断在三十七道品中,因此四正断也可是“修断”。)

如何正确地勤奋、日起有功,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方法,各种方法都可灵活运用。例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三〈秽品 3〉第95经住法经也提供了另一种实践的方法:修行增加善法,而能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状态,包含烦恼的状态以及善法的状态。知道有哪些烦恼,则可采用方法,精进修行,正念正智,以灭去烦恼。和本经相较,两经提供的实践方法都重视精勤不退、正念(四念处)、正智(善护六根),以及采用方法灭去烦恼(三十七道品)。

本经只是举例,并非唯一的标准,因此四正断不只可分四个层面,也可全算作“断断”的方法或“修断”的方法。

(八八〇)[0221c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作世间建立,彼一切皆依于地;如是比丘修习禅法,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比丘不放逸者,能修四禅。”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圣本无八八〇和八八一两经共一百九十四字。

[注解]

作世间建立:在世界上建立设施,例如盖房子。

不放逸:不怠惰。

转:生起、转动。

[对应经典]

 

[导读:三毒]

我们会沉陷于生死轮回,无法解脱,是因为有种种的烦恼。这些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1.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
  2. 瞋恚:生气;忿怒。
  3. 愚痴:无智;无明。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拿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修行到最后能不被贪欲、瞋恚、愚痴所束缚,而能解脱自在。

(八八一)[0221c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如是比丘能断贪欲瞋恚愚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断贪欲、瞋恚、愚痴,如是调伏贪欲、瞋恚、愚痴;贪欲究竟,瞋恚、愚痴究竟,出要、远离、涅槃,亦如是说。

 

[注解]

究竟:完毕;结束。

出要:出离;离欲。

[对应经典]

 

(八八二)[0221c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种种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黑沈水香是众香之上,如是种种善法,不放逸最为其上。

“譬如坚固之香,赤栴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一切皆依不放逸为根本。如是,乃至涅槃。

“譬如水陆诸华,优钵罗华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皆不放逸为根本,乃至涅槃。

“譬如陆地生华,摩利沙华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乃至涅槃。

“譬如,比丘!一切畜生迹中,象迹为上;如是一切诸善法,不放逸最为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畜生,师子为第一;所谓畜生主,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屋舍堂阁,以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譬如一切阎浮果,唯得阎浮名者,果[*]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

“譬如是一切俱毘陀罗树萨婆耶旨罗俱毘陀罗树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山,以须弥山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金,以阎浮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衣中,伽尸细㲲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色中,以白色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众鸟,以金翅鸟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王,转轮圣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天王,四大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三十三天,以帝释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焰摩天中,以宿焰摩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兜率陀天,以兜率陀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化乐天,以善化乐天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他化自在天,以善他化自在天子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梵天,大梵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阎浮提一切众流皆顺趣大海,其大海者最为第一;以容受故,如是一切善法皆顺不放逸……”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雨滴皆归大海,如是一切善法皆顺趣不放逸海……”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萨罗阿耨大萨罗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第一……”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阎浮提一切河,四大河为第一;谓恒河新头司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第一……”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众星光明,月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第一……”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大身众生,罗睺罗阿修罗最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诸受五欲者顶生王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欲界诸神力,天魔波旬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众生,无足、两足、四足、多足,色、无色,想、无想,非想非无想,如来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所有诸法,有为无为,离贪欲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诸法众,如来众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譬如一切所有诸界苦行梵行圣界为第一;如是一切善法,不放逸为其根本……”如上说,乃至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依”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主”,元本作“王”。

大正藏无“譬”字,今依据元、明、圣三本补上。

“檀”,大正藏原为“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檀”。

“滴”,大正藏原为“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博”,大正藏原为“搏”,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博”。

[注解]

沈水香:采自瑞香科沉香属常绿乔木的香料,这种木材在朽败或开采时,由中心木质部分渗出树脂,黑色树脂和黄白色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称为“木蜜”或“蜜香”,常态下几乎闻不到香味,熏烧时则香气浓郁,可作香料、药用、或雕刻材料。其中投入水中会沉底的即为“沈水香”,质地愈密实、颜色愈深,表示凝聚的树脂愈多,品质也愈好。略称“沈香”。

栴檀:檀香,为檀香科檀香属的常绿小乔木,有白檀、赤檀等种类。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十二米,心材黄褐色,有强烈香味,可作香料、药用、或雕刻材料。

优钵罗华:青莲花。

摩利沙华:茉莉花。又译为“末利”。

师子:即“狮子”。

畜生主:百兽之王。

栋:房屋的正梁。

阎浮果:阎浮树的果子。阎浮树即肯氏蒲桃树,为桃金娘科赤楠属的大乔木,原产于印度,株高可达二十五米,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近葡萄香味,可供食用及药用,为古代为重要的药材,在糖尿病药物发明前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此特指世界最大、果实最香的一株阎浮树,印度古代称地球为“阎浮提”即因此树而命名,

俱毘陀罗树:羊蹄甲,为豆科羊蹄甲属落叶小乔木。叶片像羊蹄,落叶后开花,花有香气,形似嘉德丽亚兰。又译为“拘毘陀罗树”。

萨婆耶旨罗俱毘陀罗树:忉利天最高的树名,位于忉利天善见城的东北角,香味遍薰忉利天宫。义译为“昼度树”,又译为“波利质多罗树”、“波梨耶多罗拘毘陀罗香树”。

须弥山王:佛经所载此世界最高的山。

阎浮檀金:最上等的金子。在阎浮树旁河中出产的金沙,相传是地球上最高贵的黄金。

伽尸细㲲:伽尸国出产的细致衣料。“伽尸”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拘萨罗国东南,中印度北部。“㲲”是细致的棉布,读音同“叠”。

金翅鸟:佛经所载世界上最大的鸟,展翅有三百多万里,以吃地龙(鳄鱼之类)维生,一般人见不到,是天龙八部之一。音译为“迦楼罗”、“迦留罗”。

转轮圣王:以正法统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时由善业感召天空中飞来轮宝,四方国家看到轮宝就自行归服,因此称作转轮王。又译为“转轮王”。

四大天王:欲界六天当中,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各守护一方的天下,包括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又译为“四天王”。

三十三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又称为“忉利天”。

帝释:欲界六天当中,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的天主。又译为“天帝释”、“释提桓因”。

焰摩天:欲界六天的第三天。又译为“炎摩天”、“夜摩天”、“艳天”。

大梵王:色界初禅天当中最高层大梵天的天主,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众,被后来往生梵天的天众尊为天主。此天离欲界的淫欲,寂静清净。又译为“梵天王” 、“大梵天”、“大梵王”、“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阎浮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我们居住于此。另译为“南赡部洲”、“阎浮洲”、“阎浮里”。

萨罗:为音译,义译为溪流、池水。

阿耨大萨罗:义译为“无热恼池”,位于雪山山顶,香醉山以南,是四条大河的发源地,住有阿耨达龙王。又译为“阿耨大池”、“阿耨达池”、“阿耨达泉”。

恒河:恒河,是阎浮提四大河之一。又译为“恒伽”、“恒水”、“殑伽”。

新头:即今日的印度河,是阎浮提四大河之一。又译为“辛头”、“私头”。

博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亚最长的河流,是内流河,历史上曾注入里海,今日注入咸海南部。阎浮提四大河之一。又译为“婆叉”。

司陀:可能是今日的锡尔河(Syr Darya),是中亚著名内流河,注入咸海。也有学者认为是今日的叶尔羌河(Yarkand),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阎浮提四大河之一。又译为“私陀”、“死陀”、“悉陀”、“斯陀”。

罗睺罗阿修罗:阿修罗王名,前世曾以救佛塔免于被火吞噬的功德,回向身体巨大,因此生为欲界身形最大的众生,能变大变小。“阿修罗”是喜爱战斗的众生,有福报但因为瞋、慢、疑而生为阿修罗。

受五欲者:享受五欲(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的人。这句话是说顶生王享有的福报是人间第一。

顶生王:远古以前的一位转轮圣王,极有福报,财宝无数,统一人间四大洲后拜访忉利天,天帝释分一半的座位给他坐,以示尊重。然而顶生王还不满足,起了篡天帝释位的念头,此时却坠落回人间,重病而死。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之一。详见《中阿含经》卷十一〈王相应品 6〉第60经四洲经、《增壹阿含经》卷八〈安般品 17〉第7经,关于他的福报的描述详见《中阿含经》卷三十四〈大品 1〉第138经福经

波旬:恶魔的名字,是欲界最高天(他化自在天)的一位天主。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无为:无造作的;不是由因缘而生的(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例如涅槃。

诸界苦行:各种类别的苦行。“界”是差别、分类的意思。

梵行:清净的修行。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八八三)[0222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禅,有禅三昧,非正受;有禅正受善,非三昧善;有禅三昧善,亦正受善;有禅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住三昧善,非住正受善;有禅住正受善,非住三昧善;有禅住三昧善,亦住正受善;有禅非住三昧善,亦非住正受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起善,非正受起善;有禅正受起善,非三昧起善;有禅三昧起善,亦正受起善;有禅非三昧起善,亦非正受起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时善,非正受时善;有禅正受时善,非三昧时善;有禅三昧时善,亦正受时善;有禅非三昧时善,亦非正受时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处善,非正受处善;有禅正受处善,非三昧处善;有禅三昧处善,亦正受处善;有禅非三昧处善,亦非正受处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迎善,非正受迎善;有禅正受迎善,非三昧迎善;有禅三昧迎善,亦正受迎善;有禅非三昧迎善,亦非正受迎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念善,非正受念善;有禅正受念善,非三昧念善;有禅三昧念善,亦正受念善;有禅非三昧念善,亦非正受念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念不念善,非正受念不念善;有禅正受念不念善,非三昧念不念善;有禅三昧念不念善,亦正受念不念善;有禅非三昧念不念善,亦非正受念不念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来善,非正受来善;有禅正受来善,非三昧来善;有禅三昧来善,亦正受来善;有禅非三昧来善,亦非正受来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恶善,非正受恶善;有禅正受恶善,非三昧恶善;有禅三昧恶善,亦正受恶善;有禅非三昧恶善,亦非正受恶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方便善,非正受方便善;有禅正受方便善,非三昧方便善;有禅三昧方便善,亦正受方便善;有禅非三昧方便善,亦非正受方便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止善,非正受止善;有禅正受止善,非三昧止善;有禅三昧止善,亦正受止善;有禅非三昧止善,亦非正受止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举善,非正受举善;有禅正受举善,非三昧举善;有禅三昧举善,亦正受举善;有禅非三昧举善,亦非正受举善。

“复次,四种禅,有禅三昧舍善,非正受舍善;有禅正受舍善,非三昧舍善;有禅三昧舍善,亦正受舍善;有禅非三昧舍善,亦非正受舍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三昧: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又译为“三摩地”、“三摩提”,意译为“等持”。

三昧善:善巧地专注不散乱。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定的善巧”或“等持的善巧”,南传注释书解释为熟练于决意初禅五支、二禅三支等各支。

正受:字面的意思是“正确地获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又译为“等至”,音译为“三摩钵底”。

正受善:正确地、符合佛法目标地入定。“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尤其是符合佛法目标而达成的正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等至的善巧”,南传注释书解释为把握有益的食物、有益的气候后熟练地进入等至。

住三昧善,非住正受善:善巧地维持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但不能善巧地维持正确地到达定境。其中“住”指维持、保持住定,例如自在地决定入定多久。相当的南传经文结构不同,而为:“有定的善巧,但没有维持定的善巧”。

三昧起善:善巧地出定,例如自在地预定何时出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出定的善巧”。

三昧时善:善巧地时时修定,例如精进而常入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常作者”。

三昧处善:善巧地掌握定的范围,例如知道在什么阶段应该专注于什么所缘、不分心于不该专注的现象。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行境的善巧”。

三昧迎善:善巧于所缘,例如熟练于遍处所缘(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或识,使其周遍于一切处)。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所缘的善巧”。

三昧念善:善巧于善的念头以入定,例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1经增上心经教导若因为某相而起有贪、瞋、或痴的不善念时,可以念于五相而得定:(1) 转为念能生起善念的其它相 (2) 思维不善念的祸患 (3) 将念头暂时搁置 (4) 以思考逐渐减轻不善念 (5) 强力制止不善念。

三昧念不念善:善巧于念什么、不念什么,以入定。例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1经增上心经教导在没有任何不善念后,“便得自在,欲念则念,不念则不念。”

三昧来善:善巧地引发(更高层次的)定境,例如在初禅的层次时,出初禅而入第二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引发的善巧”。

三昧恶善:善巧地避开不利于入定的因素,例如不分心于五欲或异象。

三昧方便善:善巧地运用有益禅定的方法,例如适当地调整饮食、睡眠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随顺有益的作者”。

三昧止善:善巧地让心寂静以入定,可对治较浮动散乱的心,例如让生活单纯、清净,熟练于调伏心、让心意柔软。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顺意的善巧”。

三昧举善:善巧地激励心志以精进于入定,可对治较萎靡不振的心,例如让自己喜欢、重视所缘境,以加强注意力。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谨慎彻底的作者”。

三昧舍善:善巧于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禅定有各种别名,像“三昧”、“正受”都是禅定的别名,这些名词通常可以互用,但各名词间又有些细微意义的差别,本经即指出“三昧”和“正受”的差别:

“三昧”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

“正受”指正确地到达定境。

依据修定的方法,可以将禅定区分为非常多种法门,例如安那般那(观呼吸)、三三昧、四无量心、十遍处、不净观等,可成就各种三昧。除此之外,像《增壹阿含经》〈弟子品 4〉记载各比丘分别精通金光三昧、金刚三昧、日光三昧、雷电三昧等各种三昧。三昧除了修定外,也可能达成特殊的功能,像金光三昧就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十诵律》卷八则记载波斯匿王有官兵修习了慈心三昧后,曾以慈心三昧折伏了叛贼。《杂阿含经》卷十九第505经则记载大目揵连入三昧,而以脚趾就震动了天帝释的天宫。这些是由定力引发神通的作用,不须要多深的定境,甚至是在欲界定的层次就能发起一些神通。

根据定力的深浅,可以将禅定区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入处定、识入处定、无所有入处定、非想非非想入处定、灭尽定等,不外乎欲界层次的定、色界层次的定、无色界层次的定,以及解脱的定。

同一种“三昧”可以修到不同的定力深浅,例如修慈心三昧可能入初禅、二禅、或更深的定境。符合佛法的目标而达成的“正定”,则称为“正受”。

举例来说,金光三昧可以将任何物质暂时转换为黄金,这是一种“三昧”,但由金光三昧将心力专注在所缘境,以证得初禅至四禅,甚至证得涅槃,则称为“正受”。依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六二的举例,外道无想定及佛教灭尽定为“正受”但不是“三昧”(灭了心识所以没有心专注于一境),各种三昧在未到初禅的欲界层次时是“三昧”但不是“正受”,四禅及四无色定则既是“三昧”也是“正受”。

在区分了“三昧”和“正受”的差别后,本经中接着进一步提到修习禅定时其余面向的善巧,例如是否能自在地持续入定、自在地出定等等,这些都是须要勤加练习才能熟练的禅定技巧。

相当的南传经文则举例十一个面向的善巧:定的善巧(等持的善巧)、等至的善巧、持续的善巧、出定的善巧、顺意的善巧、所缘的善巧、行境的善巧、引发的善巧、谨慎彻底的作者、常作者、随顺有益的作者。南传经文结构和北传不同,南传注释书的诠释也不太相同,但都是表达禅定有不同层面的技巧需练习。

[进阶辨正]

[导读:三明]

三明是阿罗汉所能通达无碍的三种智慧神通:

  1. 宿命明:了知自己及他人过去世的种种的智慧。
  2. 天眼明:了知自己及他人未来世的种种的智慧。
  3. 漏尽明:了知四圣谛、解脱烦恼及轮回的智慧。

宿命明能让人了解“因”,知道过去苦而厌离;天眼明能让人了解“果”,知道未来苦而厌离;漏尽明则能让人断尽烦恼而解脱。再者,宿命明可破除常见,天眼明可破除断见,漏尽明则远离这二边而安住于中道。

常有人问:“阿罗汉能有的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中,为何只有三个称为明?”

因为这三种神通修到透彻时能让人了知过去、现在、未来的集起及灭去,有了这智慧能帮助人解脱。

以下第884至887经即为解说阿罗汉所得“三明”定义的经文。这几经将阿罗汉(“无学”圣者)的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分别称为“宿命智证通”、“生死智证通”、“漏尽智证通”。

(八八四)[0223b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无学三明。何等为三?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察知宿命,  见天恶趣生,
 生死诸漏尽,  是则牟尼明。
 其心得解脱,  一切诸贪爱,
 三处悉通达,  故说为三明。”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处”,大正藏原为“夜”,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处”。

“三明”,巴利本作 Te-vijjā。

[注解]

无学:阿罗汉已无惑可断、毕业了,因此称为“无学”。

宿命智证通:了知自己及他人过去世的种种的智慧。

生死智证通:了知自己及他人未来世的种种的智慧。

漏尽智证通:了知四圣谛、解脱烦恼及轮回的智慧。“漏尽”指断尽烦恼。

诸漏:漏为烦恼;诸漏指“一切的烦恼”。

牟尼:寂默的意思,指寂默修道的圣贤。

[对应经典]

 

(八八五)[0223b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无学三明。何等为三?谓无学宿命智证通、无学生死智证通、无学漏尽智证通。

“云何无学宿命智证通?谓圣弟子知种种宿命事,从一生至百千万亿生,乃至数成坏,我及众生宿命所更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受分齐;我及众生于此处死、余处生,于余处死、此处生,有如是行、如是因、如是信,受种种宿命事,皆悉了知,是名宿命智证明。

“云何生死智证明?谓圣弟子天眼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善色、恶色,上色、下色,向于恶趣,随业受生如实知;如此众生身恶行成就、口恶行成就、意恶行成就,毁谤圣人,邪见受邪法因缘故,身坏命终,生恶趣泥犁中;此众生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不谤毁圣人,正见成就,身坏命终,生于善趣天人中,是名生死智证明。

“云何漏尽智证明?谓圣弟子此如实知,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如实知;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名漏尽智证明。”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观察知宿命,  见天恶趣生,
 生死诸漏尽,  是则牟尼明。
 知心得解脱,  一切诸贪爱,
 三处悉通达,  故说为三明。”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姓”,大正藏原为“性”,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姓”。

大正藏无“毁”字,今依据元、明二本补上。

“漏”,圣本作“为漏”。

[注解]

劫:时间单位,代表极长的时间。

受分齐:生命感受的尽头。也可能为“寿分齐”的讹误,即寿命的尽头。“分齐”指“界限”。

上色、下色:上等的形体、下等的形体,例如身体的美、丑。

随业受生:随着因果业力,陷于轮回而投生。

如实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身恶行成就:具备不善的身业,例如杀生、偷盗、邪淫。

泥犁:“地狱”的音译。

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遇见仇人)是苦、爱别离(和所爱的离别)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言之五受阴是苦;无常即是苦,会受到逼迫因此是苦。

苦集:苦的起因;苦是由于无明(没有智慧)、贪爱等因缘而来。

苦灭:苦的止息,即烦恼熄灭的涅槃。

苦灭道迹:可以灭苦的解脱之道,即“八正道”。

欲有漏心解脱、有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解脱知见:解脱欲贪引起的烦恼、解脱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解脱无明烦恼;解脱欲界众生的烦恼、解脱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解脱三界的无明烦恼。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八八六)[0223c1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而作是说:“此则婆罗门三明,此则婆罗门三明。”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言:“云何名为婆罗门三明?”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婆罗门父母具相,无诸瑕秽,父母七世相承,无诸讥论,世世相承;常为师长,辩才具足,诵诸经典,物类名字、万物差品、字类分合、历世本末,此五种记,悉皆通达,容色端正。是名,瞿昙!婆罗门三明。”

佛告婆罗门:“我不以名字言说为三明也,贤圣法门说真要实三明,谓贤圣知见,贤圣法、律真实三明。”

婆罗门白佛:“云何?瞿昙!贤圣知见,贤圣法、律所说三明?”

佛告婆罗门:“有三种无学三明。何等为三?谓无学宿命智证明、无学生死智证明、无学漏尽智证明……”如上经广说。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切法无常,  持戒寂静禅,
 知一切宿命,  已生天恶趣,
 得断生漏尽,  是为牟尼通。
 悉知心解脱,  一切贪恚痴,
 我说是三明,  非言语所说。

“婆罗门,是为圣法、律所说三明。”

婆罗门白佛:“瞿昙!是真三明。”

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校勘]

“相”,圣本作“想”。

“婆”,大正藏原为“波”,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婆”。

“门”大正藏原为“间”,宋、元、明三本作“门”,圣本作“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门。

圣本无“贤”字。

“知”,圣本作“欲”。

“为”,圣本作“名”。

[注解]

异婆罗门: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婆罗门。“婆罗门”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物类名字、万物差品、字类分合、历世本末,此五种记:词汇、修辞学、词源论和音韵论、历史,这五种记述。其中“字类分合”可以解为“字类分”的字根、词源学,以及“字类合”的词句、音韵学这两种,这样加起来共有五种。另一种解法为将前句的“经典”作第一种,加起来共有五种。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因、缘、正、文、戏五句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字汇、仪轨、音韵论与语源论、古传历史为第五的”。

心解脱:心自由了,解脱于贪爱等束缚。

[对应经典]

 

(八八七)[0224a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瞿昙!我名信。”

佛告婆罗门:“所谓信者,信增上戒、施、闻、舍、慧,是则为信,非名字是信也。”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注解]

增上:崇高的、有助益的。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信、戒、施(舍)、闻、慧”俗称“在家五法”,是优秀的在家佛教徒应该具足的五个条件。

信、戒、施、闻、慧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要有信、要持戒、要布施、要闻法、要有智慧,第二种解释是信仰“戒、施、闻、慧”然后实践。

第一种解释在经中较常见,例如卷三十三第927经,至于本经及《增壹阿含经》卷三〈阿须伦品8〉第8经则为第二种解释。两种解释是相通的,因为通常要信佛后才会正确地持戒、布施、闻法、发慧。

经中谈在家五法时,通常施、舍是同一回事,以下第888、889经也不区分两者,本经中将施、舍拆开而成为六法则很罕见。

(八八八)[0224a1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面相慰劳,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名增益。”

佛告婆罗门:“所谓增益者,信增益,戒、闻、舍、慧增益,是为增益,非名字为增益也。”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对应经典]

 

(八八九)[0224a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婆罗门来诣佛所,问讯安否,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名等起。”

佛告婆罗门:“夫等起者,谓起于信,起戒、闻、舍、慧,是为等起,非名字为等起也。”

尔时,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而去。

 

[注解]

问讯:问候请安。

等起:生起;发起;推动产生。其中“等”是等同的意思,指基于某原因可产生对应的同类结果,例如基于善因可产生善果、基于恶因可产生恶果。

[对应经典]

 

(八九〇)[0224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无为,及无为道迹。谛听,善思。什么是无为法云何无为法?谓贪欲永尽,瞋恚、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无为法。证得无为法的途径云何为无为道迹?谓八圣道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无为道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无为,如是难见、不动、不屈、不死、无漏、覆荫洲渚济渡、依止、拥护、不流转、离炽焰、离烧然、流通、清凉、微妙、安隐、无病、无所有、涅槃,亦如是说。

[校勘]

“无为”,巴利本作 Asaṅkhata。

“无为道迹”,巴利本作 Asaṅkhatagāmimagga。

“迹”,宋、元、明三本作“智”,圣本无“迹”字。[*]

“志”,大正藏原为“智”,宋、元、明三本作“止”,今依圣本改作“志”。

“渡”,宋、元、明、圣四本作“度”。

“然”,圣本作“燃”。

[注解]

无为法:无造作的法;不是由因缘而生(因此也不会随因缘而灭)的法。例如涅槃。“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道迹:途径。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译为“正治”、“正思”、“正思惟”。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另译为“正精进”、“正勤”。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现前的对象)。

正定:正确的禅定。

覆荫:庇护。

洲渚:水中可以居住的地,大的称洲,小的称渚,在这里指休息地、庇护所。

济渡:让人安全地通过水域,在这里指让人脱离轮回的苦海。

安隐:安稳。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八圣道”为什么是能让人涅槃的途径,详见卷二十八“圣道分相应”经文的说明。

(八九一)[0224b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湖池,广长五十由旬,深亦如是。若有士夫以一毛端滴[*]彼湖水。云何?比丘!彼湖水为多?为士夫毛端一滴[*]水多?”

比丘白佛:“世尊!士夫毛端少耳,湖水无量千万亿倍,不得为比。”

佛告比丘:“具足见真谛,正见具足。世尊弟子见真谛果,正无间等,彼于尔时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所断诸苦甚多无量,如大湖水,所余之苦如毛端滴[*]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毛端滴[*]水,如是草筹之端滴[*]水亦如是。

如湖池水,如是萨罗多吒伽恒水耶扶那萨罗㳛伊罗跋提摩酰、大海,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由旬:长度单位,公牛挂轭行走一日的距离,约七、八公里。另译作“由延”。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毛端:毛的顶端。

鲜:少,是“鲜”的异体字,读音同“显”。

见真谛:见到真理。

正无间等:正确地洞察。“无间等”指没有任何间隔、差距地以智慧观察,又译作“现观”。

多罗树:扇椰子,为棕榈科乔木,此树的树干截断后即无法再发芽生长。在纸发明前,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将佛经刻写于此树的叶子保存,称为贝叶经。又译为“贝多罗树”。

草筹:草片。“筹”是计算人数的用具,可供投票的计票或统计接受供餐的僧众数目等用途。

萨罗多吒伽:疑为梵文或巴利文“如下”一词的音译。

恒水:五大河(恒河及其四大支流)之一,即恒河。又译为“恒伽”、“殑伽”。

耶扶那: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Yamuna 河,为恒河的最大支流。又译为“耶符那”、“耶蒲那”、“摇尤那”。

萨罗㳛: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Ghaghara 河。又译为“萨罗游”、“萨罗由”、“舍牢浮”。

伊罗跋提: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Rapti 河。又译为“阿夷罗婆提”。

摩酰:五大河之一,即今日印度的 Koshi 河。又译为“摩企”。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所说的“见真谛”是初果圣者的成就,初果圣者不堕三恶道,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虽然在证阿罗汉、彻底解脱前还是有苦,但已断了轮回无数生的苦海了,因此“所余之苦如毛端渧水”。

[导读:入界阴相应]

《杂阿含经》“入界阴相应”的内容为本卷第892~901经,是佛陀提到六内“入”处、十八或六“界”、五“阴”的一些经文。

这些经文以六内入处(眼、耳、鼻、舌、身、意)的分析为起点,表示如果能洞察六内入处,就能成为圣贤。洞察六内入处的什么?我们由六内入处认知世间的过程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的,是无常、苦、空、非我的,如果贪爱、执著于六内入处所接受的境界,会引生种种烦恼、造成了苦,因此不再贪爱、执著,即可不生烦恼而灭苦。这些细部的说明可参见卷八。

同理也可分析六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卷八第218经等许多经说道“缘眼、色,生眼识”(眼根接收到影像,而会有视觉),六内入处对应到六外入处即生起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加起来就是十八界。

同理也可分析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和五阴(色、受、想、行、识),所以这些经文归类于“入界阴相应”。

“界”是差别、分类的意思,“十八界”为: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六界”则为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不管是“十八界”或“六界”,取其联集则含括宇宙乃至身心的一切,一切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法,因此“入界阴”相应的“界”解为“十八界”或“六界”都可以。

值得一提的是,“阴、界、入”是佛经中常用的对于一切事物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法,或三种不同的观察切入角度。举例来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空五阴);无眼、耳、鼻、舌、身、意(空六入处);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十八界)。”

[第892经经文导读]

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

“内六入处”是:

  • 眼:视觉器官。
  • 耳:听觉器官。
  • 鼻:嗅觉器官。
  • 舌:味觉器官。
  • 身:触觉器官。
  • 意:心作为感官。(可能在身体上的投射为大脑的运作。)

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内六入处”,又称为“六内入处”、“六根”。

“内六入处”所接收的,是“外六入处”:

  • 色:影像。
  • 声:声音。
  • 香:香臭。
  • 味:味道。
  • 触:碰触。
  • 法:讯息。

又称为“六外入处”、“六境”。由于“外六入处”能沾染身心,也称作“六尘”。

“内六入处”接收到“外六入处”时,如果有贪爱、执著,就会追逐著外境跑,陷入轮回。如果没有贪爱、执著,就能有智慧地辨明外境,心不随境转。

以智慧洞悉内六入处而修行,则可依次证得各种修行的阶位,例如前面“导读:四果”当中提到在证须陀洹果以前,趣向须陀洹果的修行路上的“(随)信行”:

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

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基于信心而以智慧彻底观察并且接受(观察所得到的洞见),称为“(随)信行”,离开凡夫境界而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持续这样地修行,只要没有中途死去,总有一天能证得须陀洹果,成为初果圣人。

智慧更强的修行人,则可证得“(随)法行”:

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

如果对于六内入处,基于更犀利的智慧彻底观察并接受(观察所得到的洞见),则称为“(随)法行”,离开凡夫境界而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持续这样地修行,只要没有中途死去,总有一天能证得须陀洹果(初果):

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堕决定恶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如果对于六内入处,契合真理地以正智(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观察,已断除并彻底了知三结:身见(执著于有恒常不变的自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就叫作须陀洹。须陀洹绝对不会堕于恶道,一定朝向真正的觉悟迈进,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到达苦的尽头(涅槃)。

甚至最后证得阿罗汉果:

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对于六内入处,契合真理地以正智观察,并进一步修行而能不起各种烦恼,离于贪欲而解脱,就叫做阿罗汉。阿罗汉已没有了各种烦恼,应当完成的都已完成,没有了各种负担,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并能心彻底地解脱。

从初果到四果,证得果位的条件以及剩余轮回的束缚,总结于下表:

果位 条件 轮回的束缚
须陀洹果 断三结(身见、戒取、疑)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
斯陀含果 断三结,贪瞋痴薄 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
阿那含果 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 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
阿罗汉果 断五上分结(色爱、无色爱、掉举、慢、无明);贪瞋痴永尽、烦恼永尽 证得涅槃、解脱轮回。

其中一些名词的简略意义如下:

  • 身见:执著于有“我”。
  •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 欲贪:欲界众生的贪爱。
  • 瞋恚:生气。
  • 愚痴:无智;无明。

(八九二)[0224b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于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是名须陀洹。不堕决定恶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离欲解脱,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六界身五阴,亦如上说。

[校勘]

“若”,圣本作“愿”。

“命”,大正藏原无此字,今依据前后文补上。

[注解]

内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官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称为内六入处。也称为六入处、六内入处、六根。

观察、忍:以智慧彻底观察并且接受(观察所得到的洞见)。其中“忍”指“忍可”,也就是接受、安住。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这样地信与胜解(这些法)”。

信行: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随信行”。

超昇离生:超昇入圣道,朝向出离生(死)的方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正性决定”。又译为“正性离生”。

须陀洹果: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法行: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是“须陀洹向”的阶段。又译为“随法行”。

三结:身见、戒取、疑。断除三结,即为初果圣者。

身见:执著于五阴有“我”的见解。

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三菩提:为音译,义译为“正觉”,另译作“三佛”,指真正的觉悟。

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到达苦的尽头(涅槃)。

漏:烦恼。一般人由眼、耳等感官,时常流漏烦恼而不停止,所以以漏譬喻烦恼。

阿罗汉:断尽烦恼、不再轮回的四果圣人。

逮得己利:达到、获得佛法对自己的利益。“逮”是“达到”的意思。

尽诸有结: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正智心善解脱: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并能心彻底地解脱。

外六入处:色、声、香、味、触、法。因为与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入处相对,而称为外六入处。又称为六外入处、六境、六尘。

六识身:六个识的种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边的“身”是指种类,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六触身:六个触的种类:眼触(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六受身:六个受的种类:眼触生受(眼触缘生的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六想身:六个想的种类:眼触生想(眼触缘生的取相)、耳触生想、鼻触生想、舌触生想、身触生想、意触生想。

六思身:六个思的种类:眼触生思(眼触缘生的思惟)、耳触生思、鼻触生思、舌触生思、身触生思、意触生思。

六爱身:六个爱的种类:眼触生爱(眼触缘生的喜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六界身:六个界的种类:地界(坚固性)、水界(湿润性、黏结性)、火界(温热性)、风界(移动性)、空界(空间)、识界(觉知)。按:古代印度人认为众生身心乃至世界由这六种特性构成,例如骨、肉属地界,血、尿属水界,体温属火界,呼吸、移动属风界,空隙、空间属空界,种种心识作用属识界,详见《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2〉第162经分别六界经。 又译为“六界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六界”。

五阴:色(物质)、受(感受)、想(取相)、行(造作)、识(识知;觉知)。按:古代印度人认为众生身心乃至世界由这五种积聚所构成。又译为“五蕴”。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修行的进程和观察六内入处的能力,关系如下:

  • 信行:观察、忍。
  • 法行:增上观察、忍。
  • 须陀洹:正智观察。
  • 阿罗汉: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脱。

其中“(随)信行”、“(随)法行”,是两种不同根性的人证得初果的路径:“随信行”是特别有信心的人,随着对佛法的清净信心而修行,基于信心观察六内入处,体悟并接受真理而证得初果;“随法行”是天生智慧高的人,随着修证佛法而生的智慧修行,基于智慧更犀利地观察六内入处,体悟并接受真理而证得初果。因此“随法行”是“增上”观察,有更为犀利的观察力。至于初果圣者须陀洹已见证真理,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而是“正智”观察。四果圣者阿罗汉则进一步已修行断尽一切烦恼,因此“不起诸漏,离欲解脱”。

本经的叙述可和卷三第61经对照,会更加清楚:“比丘!若于此法以智慧思惟、观察、分别、忍,是名随信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
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
比丘!若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不起心漏,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CBETA, T02, no. 99, p. 16, a5-17)

(八九三)[0224c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生。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枝种子、种种子。此诸种子不断、不破、不腐、不伤、不穿坚,新得地界,不得水界,彼诸种子不得生长增广;得水界,不得地界,彼诸种子不得生长增广;要得地界、水界,彼诸种子得生长增广。如是业,烦恼、有、爱、见、慢、无明而生行;若有业而无烦恼、爱、见、无明者,行则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行,如是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亦如是说。

[校勘]

“枝”,大正藏原为“坏”,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枝”。

“诸”,宋本作“谓”。

[注解]

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枝种子、种种子:不同的繁殖植物的方法,例如块根繁殖(如萝卜)、插枝繁殖(如葡萄)、取一整节来繁殖(如甘蔗)、切枝或自行落下就会繁殖(如接枝繁殖或落地生根)、果实里的种子繁殖。

新得地界,不得水界:有了土壤或栽培介质,但是没有水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根据本经所说,有业因,但无烦恼、爱、见、无明,就像有种子但是没有土壤和水,则无法发芽,不必然有果,而能切断轮回的锁链。佛教的因果论是“果必由因”,但若能解脱则因不必然有果,才可能解脱于无止尽的轮回。

十二因缘是 (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处、(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病死忧悲恼苦,有前面的才会生起后面的,因此灭了无明等等就能灭去后面的苦果。关于十二因缘的详细说明,可参见卷十二

(八九四)[0224c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我世间,于世间及世间集不如是知者,我终不得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为解脱、为出、为离,离颠倒想,亦不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世间及世间集如实知故,是故我于诸天、世人、魔、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为得解脱、为出、为离,心离颠倒,具足住,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集、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世间味、世间患、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道迹,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集道迹、世间灭道迹,世间集、世间灭、世间味、世间患、世间出,世间集、世间灭、世间集道迹、世间灭道迹、世间味、世间患、世间出。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人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处看世界的,所接触的都是六入处所感知的世界,因此佛陀在卷九第230经说六入处因缘是“世间”。

对于这个六入处因缘的世间,佛陀清楚地洞察它,也洞察它的集(生起)、灭(灭没)、味(快乐的滋味)、患(祸患)、出(出离),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进阶辨正]

(八九五)[0225a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爱。何等为三?谓欲爱色爱无色爱。为断此三爱故,当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求大师,如是次师、教师、广导师、度师、广度师、说师、广说师、随说师、阿阇梨、同伴、真知识之善友、哀愍、慈悲、欲义、欲安、欲乐、欲触、欲通、欲者、精进者、方便者、出者、坚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摄者、常者、学者、不放逸者、修者、思惟者、忆念者、觉想者、思量者、梵行者、神力者、智者、识者、慧者、分别者、念处、正勤、根、力、觉、道、止观、念身、正思惟求,亦如是说。

 

[注解]

欲爱:欲界众生(感官之欲)的渴爱。

色爱:(断除淫欲的)色界众生的渴爱。

无色爱:(断除淫欲与物质欲的)无色界众生的渴爱,例如对于无色界的受、想、行、识的渴爱。

大师:在经中通常指佛陀。

次师:“顺次师者”的缩写,指依著次第的老师。

广导师、度师、广度师、说师、广说师、随说师、阿阇梨:广为引导众生入佛道的老师、度人的老师、广为度人的老师、说法的老师、广为说法的老师、随着次第说法的老师、教授。

欲义、欲安、欲乐、欲触、欲通、欲者:求法义、求平安、求安乐、求接触、求通达、所求的(善法)。又译为“崇义者、安慰者、崇乐者、崇触者、崇安慰者、欲者”。

出者、坚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摄者、常者、学者:出离的人、坚强的人、勇猛精进的人、有能力的人、摄引众生的人、常修行的人、修学佛法的人。

[对应经典]

 

(八九六)[0225b0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有漏。何等为三?谓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为断此三有漏故,当求大师。”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求大师,如是乃至求正思惟,亦如是说。

 

[注解]

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欲贪引起的烦恼、想要生命存在而引起的烦恼、无明烦恼;欲界众生的烦恼、色界与无色界众生的烦恼、三界的无明烦恼。“有漏”是“有烦恼”的意思。

[对应经典]

 

(八九七)[0225b0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尊者罗睺罗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不忆念,于其中间尽诸有漏?”

佛告罗睺罗:“有内六入处。何等为六?谓眼入处。耳、鼻、舌、身、意入处,此等诸法,正智观察,尽诸有漏,正智心善解脱,是名阿罗汉,尽诸有漏,所作已作,已舍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注解]

王舍城:中印度摩羯陀国的首都。

迦兰陀竹园:佛陀的道场之一,为迦兰陀长者所拥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场,是佛教最早盖的寺院。又译为“竹林加兰哆园”、“竹林精舍”。

罗睺罗:比丘名,以严持戒律、精进修道闻名,誉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儿子,又译为“罗云”。

稽首礼足,退坐一面:以头顶礼佛陀的脚(五体投地、最高礼法),然后退下,坐在旁边。

云何知、云何见:如何知道、如何见解?

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我这个“有识的身体”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对应经典]

 

(八九八)[0225b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眼断是指断眼的欲贪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断其根本,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如眼。如是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注解]

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不会在未来世再次出生。

[对应经典]

 

(八九九)[0225b2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眼生、住、成就、显现,苦生、病住、老死显现;如是,乃至意亦如是说。若眼灭、息、没,苦则灭、病则息、老死则没;乃至意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注解]

生、住、成就、显现:生起、持续、缘生、显现。其中“成就”指依因缘而形成。又译为“生、住、转、出”。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持续、再生、显示”。

灭、息、没:尽灭、寂止、灭没。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提到“眼生、住、成就、显现”、“眼灭、息、没”,并不是指长出眼睛或眼睛坏掉。经中有时会用“眼”代表眼见所缘生的一连串因缘,例如以下这一连串的因缘:“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CBETA, T02, no. 99, p. 54, c22-24)

也可参考前一经所说:“于眼欲贪断,欲贪断者,是名眼已断、已知”,眼断不是指眼睛坏掉,而是指眼的欲贪断除了。

(九〇〇)[0225c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眼味着者,则生上烦恼,生上烦恼者,于诸染污心不得离欲,彼障碍亦不得断,乃至意入处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注解]

味着:爱乐贪著。

上烦恼:粗重的烦恼,例如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惑等烦恼。

[对应经典]

 

(九〇一)[0225c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世间所作,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善法,皆依内六入处而得建立。”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内六入处,如是外六入处乃至五阴,亦如是说。

[校勘]

圣本无“内”字。

 

[对应经典]

 

[导读:不坏净相应 (1/3)]

四不坏净是:

  1. 佛不坏净:对于佛的不坏的信心。
  2. 法不坏净:对于法的不坏的信心。
  3. 僧不坏净:对于僧的不坏的信心。
  4. 圣戒成就:持戒清净。

凡夫对于三宝的信心有进有退,持戒时好时坏,而初果圣者亲身体证佛法,自然断除对三宝的狐疑,成就对于三宝的不坏的信心,并且持戒清净。因此四不坏净是初果圣者的成就之一。

有四不坏净的人,净信三宝,自然行于正道,而感得人天善果甚至解脱;奉持净戒,自然不造恶业,不生恶果。因此经中说成就四不坏净者有种种的善报,能自在如意。

《杂阿含经》“不坏净相应”的内容依次为现今版本的本卷第902~904经、卷三十第833~860经、卷四十一第1121~1135经,是佛陀解说四不坏净的经文。

(九〇二)[0225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无足、二足、四足、多足,色、无色,想、无想,非想非非想,于一切如来最第一,乃至圣戒亦如是说。”

 

[注解]

于一切如来最第一:在一切众生中,佛陀是最为尊贵的。

[对应经典]

 

(九〇三)[0225c2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世间众生所作,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法,有为、无为,离贪欲法最为第一……”如是广说,乃至“圣戒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一般凡夫如果没有主见,通常只会人云亦云。佛教讲“无我”,佛弟子如果没有我执,是否也会人云亦云呢?

不会的,因为佛弟子虽然不以我执为依归,但是以佛、法、僧、戒为依归,也可说是以四不坏净取代我执,以戒定慧取代贪瞋痴,而能成就初果、入圣道之流。由于亲证佛法,而不会人云亦云,经中常描述为:“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CBETA, T02, no. 99, p. 6, b26-27)

(九〇四)[0226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世间众生,彼一切皆依于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诸众,如来声闻众最为第一……”如是广说,乃至“圣戒。”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声闻:从佛听法而修行的佛弟子。另译为“弟子”。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

[校勘]

圣本在“一”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一.txt · 上一次變更: 2023/02/06 16:03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53120994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