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五诵道品第一

[导读:四念处;念处相应 (1/2)]

四念处是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 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2. 受受观念处: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3. 心心观念处: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状态。
  4. 法法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其中“身身”、“受受”、“心心”、“法法”的重复,是用来表示清楚地了解每一个成分,因此四念处又译为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也可简称为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或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六〇五)[0170c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法法观念处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本无“第”字。

[注解]

身身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身体上,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或本质。

受:指“受受观念处”,即正念安住在感受上,觉知当下的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

心:指“心心观念处”,即正念安住在心念上,觉知当下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状态。

法法观念处:正念安住在诸法上,觉知五盖、七觉支等法,进一步则可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四念处:身、受、心、法的相互关系

四念处的身、受、心、法,是从较粗显的层次渐进地导向较细致的层次。修习身念处,觉知身体的状态或本质纯熟之后,可进一步觉知身体带来的苦、乐、不苦不乐等受,也就是受念处;在修习受念处纯熟之后,则可以更细致地觉知因为这些感受而带来的心念,是否有贪、瞋、痴等心念,也就是心念处;修习心念处纯熟时,则可及早发现妨碍修行的心念、有助觉悟的觉支,体悟诸法背后的因缘等真理,也就是法念处。

“身”体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但“心”不一定要回应以贪、瞋、痴,而能灭除五盖、培养七觉支的“法”念处。如《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0经所述,圣者“身受”,但可以“不生心受”;而凡夫“身受”后又“心受”,等于中两支毒箭。

(六〇六)[0171a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如是,比丘!于此四念处修习满足,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精勤方便:勤奋努力。

正念、正知:清澈觉知(现前的对象)、清晰理解(解脱的智慧)。又译为“正念、正智”。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四念处念的“身”与六入处的“身根”有何异同?

学理上,四念处念的“身”指“身体”,自然包含六入处中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范围较大;六入处的“身根”,只是六入处之一,通常指身体的触觉器官,范围较小。

实务上,四念处的“身念处”修习有各种不同的方法,一些方法是念住在整个身体,也有一些方法是念住在身体的一部分。


(六〇七)[0171a0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四念处是一乘道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恼苦”,宋、元、明三本作“苦恼”。

[注解]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唯有一道”,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没有岔路之道”。

如实法:不变的真理。“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变。“实”是指真实、真理。又译为“真如法”。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刚成道不久时,即曾这么思惟。可对照《杂阿含经》卷四十四第1189经

[导读:修习四念处]

本卷是“念处相应”的前半段,多为谈四念处的福利、譬喻,详细的修行方法可参考《增壹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12〉第1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经,及南北传其余相关经典,以下列举这些经中最常提到的四念处修习法:

一、身念处:身念处有很多种方法,每个人最适合的方法不同,但都着重在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以收摄心念,进一步则可以正念观察身体的本质。

  • 念身: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例如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并进一步“正知”,而善摄根门
  • 不净观:观察身体是由皮肤、不同的血肉器官、乃至骨头组成的,而得知美丽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实是不净的。
  • 四界分别观:分别观察身体的构成成分如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和构成外在物质的成分并没有不同,其实身体中无我。(有人会问道:“物理学证实宇宙是由夸克等粒子或是周期表上的元素所构成的,为什么要观四界?”这是因为禅修时,观察四界远比观察元素周期表的一百多个元素来得容易。)
  • 死尸观:观察尸体的腐化过程,了解身体是会死亡、崩解的,而能体会无常,并放下执著。
  • 观呼吸:将心念专注在呼吸上而不散乱,例如觉知目前是吸气或呼气,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然后觉知目前的吸气和呼气是长的还是短的,每一次吸气与呼气都了了分明。驾轻就熟后,更敏锐地觉知呼吸与全身,最后可觉知全身平静轻松。


二、受念处

  • 觉知当下的受是苦、乐、还是不苦不乐,单纯地觉知是哪种受。长久观察之后,会发现受一直在生灭变化,没有一个“我”在里面。


三、心念处

  • 觉知当下的心念是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状态,客观地分析心念的变化。最后则会发现心是无常的。


四、法念处

  • 觉知诸法,例如首先可觉知障碍修行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知道当下的心念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睡眠昏沉、无睡眠昏沉、有掉悔、无掉悔、有疑、无疑。
  • 觉知这五盖时,除了知道五盖的有或无,还可进一步了解其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例如当我对某人生气时,为什么生气?要如何不生气?如何避免再发作?这也是观察因缘,是每个人都可以亲自体验的。
  • 当心中没有这五盖时,自然可以生起助于觉悟的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时还可进一步了解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我有念住,是如何得到的?要如何保持?依此类推。
  • 法念住可说是觉悟、解脱的方法:借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证知四圣谛,即是精简版的解脱公式。


以上所述的各方法、各步骤,皆一语带过,然而在实际修习时,通常反复再三练习一个步骤以至纯熟,初学时甚至需要以“天”计的较长久的时间,才进展到下一个步骤,不只是文义上的理解,而要清楚、现前地觉知。

已修习四念处纯熟的人,若因日常生活的烦忧而使心散乱掉了,可先回到身念处收摄身心,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1经所述,心念较安定后才进阶到其余念处。

精勤修习四念处,能在行、住、坐、卧时都修行,并促成正定,终至成就道果。

(六〇八)[0171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离四念处者,则离如实圣法;离如实圣法者,则离圣道;离圣道者,则离甘露法;离甘露法者,不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于苦不得解脱。

“若比丘不离四念处者,得不离圣如实法;不离圣如实者,则不离圣道;不离圣道者,则不离甘露法;不离甘露法者,得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人解脱众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甘露法”,巴利本作 Amata。

宋、元、明三本无“者”字。

[注解]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药)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脱法门;又作甘露法门、甘露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身念处有什么入门的方法?

身念处有很多种方法,以下是结合了念身、不净观、四界分别观、死尸观的简化入门法:

一、不净观:皮、肉、骨等

坐下后,先具念全身,觉知全身是坐着的,以收摄心念,这就是“念身”。在接下来的各步骤中,也要保持对全身大致的觉知。

然后觉知身体外层的皮,把觉知放在皮肤上,先从觉知头部的皮肤开始……然后从上而下,扫描脸部的皮肤……脖子……肩膀……两手……身体……腿……脚的皮肤。

扫描时,觉知各部分所在的位置,初学者有时能很清晰地觉知,有时没有那么清晰地觉知,这没有关系。

接着觉知身体中的肉,先觉知脚,这里有脚的肉,从觉知脚的肉开始……然后从下而上,觉知腿的肉……腹腔的肉……上半身的肉……手和手臂的肉……脖子肉……头部各处的肉。

接着觉知骨,觉知头骨,从上而下,观察头部的骨骼……牙齿……肩胛骨……臂骨……胸部肋骨……脊椎……骨盆……腿骨……脚骨。

这样做了三次的身体扫描,觉知皮、肉、和骨。皮包含了头发和指甲,肉包含了所有内脏,骨包含了牙齿,这三部分包含了整个身体。

这样的扫描能够收摄心念于身体上,并且了解身体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而能正观:每一部分的身体都对存活有重要性,但认为充满种种不净的身体有诱惑力、吸引力的想法,只是心的投射。

不净观完成后,可进行四界分别观。

二、四界分别观:地、水、火、风

四界是古代印度人将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区分成的四种组成:地界(坚固性)、水界(湿润性)、火界(温热性)、风界(移动性)。

四界的第一个是地界,坚固性。整个身体坚固的特性,在骨头特别明显。

在这阶段,要觉知身体的地界。先前“不净观”的阶段只扫描骨,现在则对整个身体都觉知,但自然着重在骨头上,因为骨头特别坚实、特别能彰显地界。

四界的第二个是水界,液体性、湿润性,在血肉特别明显。

在这阶段,要觉知身体的水界。先前“不净观”的阶段只扫描肉,现在则要觉知肉加上整个身体。

四界的第三个是火界,温热性。整个身体都有温热,但最明显的是皮肤,皮肤能感觉到冷热。

在这阶段,要觉知身体的火界。先前“不净观”的阶段只扫描皮,现在则要觉知皮还有整个身体。

第四个是风界,移动性。身体随时在动,每一个细胞、组织、循环系统都随时在动。在打坐时,最容易观察到的移动性通常是呼吸。

在这阶段,要觉知整个身体的移动性,特别是呼吸。觉知吸……呼……吸……呼……气息的进出。

一一观察这四界时,就能正观:这个身体跟外面的自然界成分实在是一样的,例如头壳的地界和大地的地界是一样的。简言之,这身体没有独存的自我。

觉知风界后,可接着作死尸观。

三、死尸观

作死尸观时,可以先忆念任一个骷髅或死尸的照片或影像,提醒自己死亡的必然性。

《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五〈七日品 40〉第8经说人命在呼吸之间,忆念死尸的影像后,可与呼吸作个结合:在吸气时,觉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吸气,这即是“念死”,在呼气的时候则修习“放下”;每一次的吸气时就念死,而每一次的呼气时则放下。

这也是为死亡所作的练习,在临终时也应该这样应对,而懂得放下。死亡必须要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才能接受它。当认知到死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时,也才能完全地活着、不虚掷生命。

万一修习念死造成了恐惧,则多着重在呼气以及放下,能够将心镇定下来,以回复到平衡。相反地,如果逐渐懒散了,则多着重在吸气以及念死,可以更精进,让自己彻底活在当下。

一开始提到的“念身”,是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因此在打坐完后,平日的行动中,仍可念身以收摄心念,衔接打坐修行与日常生活。

以上入门方法是由无著比丘依据南北传经典综合整理,其经文根据、学术分析、以及进一步的修法,可参考本卷末线上“进阶辨正”的连结。

[进阶辨正]

(六〇九)[0171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四念处集、四念处没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念处集、四念处没。谛听,善思。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

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

“如是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如是随集法观受住,随灭法观受住,随集灭法观受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都无所取。

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随集法观心住,随灭法观心住,随集灭法观心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

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随集法观法住,随灭法观法住,随集灭法观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是名四念处集、四念处没。”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集”,巴利本作 Samudaya

“没”,巴利本作 Atthagama。

“食”,巴利本作 Āhāra。

“集”,元本作“灭”。

[注解]

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有食物则能滋养身体,没有食物则身体无法继续存在。

如是随身集观住,随身灭观住,随身集灭观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永无所取:像这样稳定地观察身体集起的因缘,稳定地观察身体灭没的因缘,稳定地观察身体的集起又灭没(无常),那么就能稳定地不依赖执著事物,对于世上的种种事物都永不再执取。

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而有“受”,没有“触”则没有“受”。例如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有眼触才有“眼受”。

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有“名色”才有“心(识)”,没有“名色”则没有“心(识)”。就六根来看,因为应对了六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会产生。从人身来看,因为有身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能增长。

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有作意才有诸法,没有作意则没有诸法。例如有四念处的作意专注,才能培养七觉支,反之亦然。这里“忆念”可能是“作意”的旧译。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作意集而有法的集起;从作意灭而有法的灭没”。可参见卷二十六第704经所说,正思惟(如理作意)会令七觉支增长、五盖退没,不正思惟(非理作意)会令五盖增长、七觉支退没。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四念处的因缘生灭

本经将四念处一一配合因缘观,对于身、受、心、法,一一观察其存在的因缘,如何集起的、如何灭没的,洞察起灭的无常,没有什么恒常的依靠,没有一个“我”的存在,进而能不执著。

本经中分析四念处的集,和卷二第41经分析五阴的集,颇有交集:

本经(四念处的集) 卷二第41经(五阴的集)
食集则身集 于色喜爱,是色集
触集则受集 触集,是受、想、行集
名色集则心集 名色集,是识集
忆念集则法集 (无对应)


实修上,打坐时在修每一念处的阶段,觉知所专注的对象纯熟后,也可接着一一观察所专注对象的集起以及灭没。

  • 为什么“受”是单独一个念处?

实务上,“受”可以说介于“身”、“心”之间,“身”的变化由于有“受”而影响到“心”。因此在身、心的念处之间插入受念处,有助于观察上的衔接。


  • “心念处”和“法念处”有何不同?

“心念处”只觉知“心”,着重在觉知心的状态,例如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等等,单纯客观地觉知,自然能体会心的无常,没有一个恒常的心识或灵魂。

“法念处”则着重在整体认知,例如觉知五盖、七觉支等诸法及其因缘,体悟身心变化的法则,自然迈向解脱。

[进阶辨正]

(六一〇)[0171b1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当说修四念处。谛听,善思。云何修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外身内外身观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如是受、心、法,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过去、未来修四念处亦如是说。

[校勘]

“智”,宋本作“知”。[*]

“知”,元、明二本作“智”。

[注解]

内身:自身以内。

外身:自身以外,有解为他人(例如不净观时,观他人不净)、也有解为身外的物理世界(例如四界分别观时,观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构成的)。

内外身:自身以内及以外(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内法:自己的诸法(例如五盖与七觉支)。

外法:他人的诸法。

内外法:自己及他人的诸法(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的,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提到身念处在观察“内身”纯熟后,可以观察“外身、内外身”;受念处在观察“内受”纯熟后,可以观察“外受、内外受”;心念处和法念处也是如此。

这是说四念处的修习是先观察自己、再观察他人或外界。

然而《阿含经》中没有详细地定义“外身、内外身”乃至“外法、内外法”,论典大多主张四念处的“内”是指“自己”,“外”是指“他人”,“内外”则是对观察的对象作如实的理解,不再主观地区分为自己或他人,而是客观地、不执着地、如实地觉知。

以念住“外身”为例,可以观察他人的身体甚至自身以外一切的色,例如就修习“不净观”来说,观察他人的身体也是“不净”的;就修习“四界分别观”来说,观察身外的物理世界也是由四大构成的。觉知“内外身”则已不计较是身内还是身外,不是由自我中心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物理世界的本质、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有禅定能力的人可借由禅定而觉知,尚没有禅定能力的人,则依据科学也能理解身体和外界的组成成分都是一样的。

以念住“外受”为例,要完全觉知他人的受,需要有他心通。没有他心通的人,则可以透过观察他人的身体行为、表现(也就是觉知“外身”纯熟),以发展对于他人的感受的觉知。觉知“内外受”则已不计较是自己的受还是他人的受,不是由自我中心来区分,而是客观地观察受的本质。

没有他心通的人,也能透过观察他人的外表而推敲他人的内心状态,这个概念在经典中有提到,例如《中阿含经》卷四十八〈双品4〉第186经求解经:“缘于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当以二事求解如来:一者眼知色,二者耳闻声。”(CBETA, T01, no. 26, p. 731, b9-11)

[进阶辨正]

[导读:五盖]

五盖是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1. 贪欲盖:感官欲望。
  2. 瞋恚盖:生气。
  3. 睡眠盖:昏沉和嗜睡。
  4. 掉悔盖: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做的事心怀忧恼。
  5. 疑盖:疑惑。

五盖会阻碍入定,也阻碍七觉支的建立,去除五盖并且培养七觉支是证悟的必要条件。为方便在实修中检视并对治五盖,要熟记五盖的项目及意义,也可参见以下第611经“读经拾得”中的图示。

依据《增壹阿含经》卷五〈壹入道品12〉第1经《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经等经典,在修习“法念处”时,要觉知五盖。可以透过认出五盖,将障碍转为修习对象,觉察它的现前,甚至能够让它消失;如果仍然不够让它消失,则可以用如不净观、守护根门、适量饮食等种种方法对治五盖。

觉察五盖生灭的因缘,进而去除造成五盖的原因、避免五盖生起,而调伏五盖,是修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本卷大略提到了四念处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的关系。而卷二十六“觉支相应”的经文,会深入地解说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的重要性。

(六一一)[0171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善法聚、不善法聚。云何善法聚?所谓四念处,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满净聚者,所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云何不善聚?不善聚者,所谓五盖,是为正说。所以者何?纯一逸满不善聚者,所谓五盖。何等为五?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盖。”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善法聚”,巴利本作 Kusalarāsī。

“不善法聚”,巴利本作 Akusalarāsī。

“心”,圣本作“身”。

“五盖”,巴利本作 Pañcanīvaraṇāni。

“贪欲盖”,巴利本作 Kāmacchandanīvaraṇa。

“瞋恚”,巴利本作 Byāpāda。

“睡眠”,巴利本作 Thīnamiddha。

“掉悔”,巴利本作 Uddhaccakukkucca。

“疑”,巴利本作 Vicikicchā。

[注解]

善法聚:善法的类聚;善的一类。

纯一满净:完全清净。

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这五种覆盖心识、阻碍善法发生的烦恼。

掉悔:心浮动静不下来。“掉”又译为“掉举”,心浮动不安;“悔”即“追悔”,于所做的事心怀忧恼。

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五盖的区分

在六根接触六境时,追逐为贪欲盖,排斥为瞋恚盖。自心状态的高低来看,沉闷怠惰是睡眠盖,浮动不安是掉悔盖,自心犹豫不明则是疑盖,如右图所示。

  • 排除睡眠盖不是完全不睡觉

睡眠盖指昏沉和嗜睡,因为昏沉和嗜睡让人无法集中精神修行。排除睡眠盖是要避免在禅修时昏沉和嗜睡,而不是硬撑著完全不睡觉,毕竟完全不睡觉会带来更严重的睡眠盖。

正确地去除睡眠盖,可以由规律的睡眠作息、减少食量、保持环境的光亮、张眼、洗脸、走到户外、经行等方式,经中提到的方法可见本卷第615经的“读经拾得”。

(六一二)[0171c0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人执持四种强弓,大力方便射多罗树影,疾过无。如是如来四种声闻增上方便,利根智慧,尽百年寿,于如来所百年说法教授,唯除食息、睡眠,中间常说、常听;智慧明利,于如来所说,尽底受持,无诸障阂,于如来所不加再问。如来说法无有终极,听法尽寿,百岁命终,如来说法犹不能尽。当知如来所说无量无边,味身亦复无量,无有终极,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念处,受、心、法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切四念处经,皆以此总句,所谓“是故,比丘!于四念处修习,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应当学。”

[校勘]

“补”,大正藏原为“[示*甫]”,今依据宋本改作“补”。

“泻”,大正藏原为“写”,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泻”。

[注解]

阂:阻隔;妨碍。读音同“合”。

四种声闻:四众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增上方便,利根智慧:精进努力,智慧猛利。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辩才成就第一辩才”,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具足忆念、保持、背诵、与说法的智慧”。

食息:吃饭休息。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饮食”,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吃、喝、咀嚼、品尝”。

补泻:大小便。相当的《中阿含经》经文作“大小便时”,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大小便行为”。

名:(事物的)名称。

句:(名所构成的)句子;章句。

味身:(构成名的)文字。这里“味”的原梵文一字多义,唐代以后新译作“文”。“身”在这里是聚集的意思,有两个以上的文字而称“味身”。

增上欲:加强的意愿。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从“如人执持四种强弓”一直到“名、句、味身亦复无量,无有终极”,内容和《中阿含经》卷四十二〈根本分别品 2〉第163经分别六处经、南传《中部尼柯耶》〈狮子吼品2〉 第12经狮子吼大经相同,是强调佛陀可以无穷尽地说无量的佛法:假设有超强学习能力、学习没有任何障碍的四众弟子,除了吃喝拉撒睡外都在听佛说法,一听就懂而不须重复教,佛陀说法说到这些弟子一百岁都说不完。

本经则加了一句解说,表示佛陀之所以可说无量的佛法,是因为四念处可以举一反三百,可以从身、受、心、法的念住中开展无量无边的法义。

[进阶辨正]

(六一三)[0171c2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善聚、善聚。何等为不善聚?谓三不善根,是名正说。所以者何?纯不善积聚者,谓三不善根。云何为三?谓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云何为善聚?谓四念处。所以者何?纯善满具者,谓四念处,是名善说。云何为四?谓身念处,受、心、法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三不善根,如是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三想——欲想、恚想、害想,三觉——欲觉恚觉害觉,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圣本无“为”字。

[注解]

欲觉:欲贪的念头。又译为“欲寻”。

恚觉:生气的念头。又译为“恚寻”。

害觉:加害别人的念头。又译为“害寻”。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六一四)[0172a0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如所说‘大丈夫’。云何名大丈夫、非大丈夫?”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能问如来大丈夫义。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彼身身观念住已,心不离欲,不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非为大丈夫。所以者何?心不解脱故。若比丘受、心、法法观念住,心不离欲,不得解脱、尽诸有漏,我不说彼为大丈夫。所以者何?心不解脱故。

心解脱才是大丈夫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心得离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若受、心、法法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已,心离贪欲,心得解脱,尽诸有漏,我说彼为大丈夫也。所以者何?心解脱故。是名,比丘!大丈夫及非大丈夫。”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校勘]

圣本无“有”字。

宋、元、明三本无“也”字。

[注解]

异比丘:某位大家较不熟悉的比丘。

[对应经典]

 

[导读:七觉支]

“七觉支”指觉悟的七个要素。“支”即要素、部分的意思,“念觉支”即“觉悟的念的要素(部分)”。

七觉支包括:

  1. 念觉支: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2. 择法觉支:以智慧明辨、拣择各种法。
  3. 精进觉支:勇猛精勤,修习四正断
  4. 喜觉支: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
  5. 猗觉支:身心轻安、平静。又译为除觉支、轻安觉支。
  6. 定觉支:入定而不散乱。
  7. 舍觉支: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

修行四念处,时时正念觉知、安住在当下,就是念觉支,能促成后续的其他觉支;有念觉支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即是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能离于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欢喜,即是喜觉支;欢喜能让身心轻松安稳,是猗觉支;身心轻松安稳伴随着更高层次的乐,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有了定后无欲无忧,心平等、寂静,而能舍离,是舍觉支。

(六一五)[0172a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难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路中思惟:“我今先至比丘尼寺。”即往比丘尼寺。

诸比丘尼遥见尊者阿难来,疾敷床座,请令就座。

时,诸比丘尼礼尊者阿难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难:“我等诸比丘尼修四念处系心住,自知前后升降。”

尊者阿难告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当如汝等所说而学,凡修习四念处善系心住者,应如是知前后升降。”

时,尊者阿难为诸比丘尼种种说法,种种说法已,从座起去。

尔时,尊者阿难于舍卫城中乞食还,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比丘尼所说具白世尊。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能稳定维持四念处的前后次第应如是学四念处善系心住,知前后升降。所以者何?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若比丘于身身观念住,于彼身身观念住已,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起净信心,忆念净相已,其心则悦,悦已生;其心喜已,身则;身猗[*]息已,则受身乐;受身乐已,其心则;心定者,圣弟子当作是学:‘我于此义,外散之心摄令休息,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取”,圣本作“其”。

“猗”,宋、元、明、圣四本作“倚”。[*]

[注解]

前后升降:前后高低次第。

善系心住:好好地让心念稳定维持(在四念处)。

举:拿起。“举衣钵”在这里指收拾衣钵。

心于外求,然后制令求其心,散乱心、不解脱皆如实知:如果心追逐外境,要(以四念处)觉知心的状态,不管是乱散心、执着心,都如其原貌地了知。

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如果身体爱睡,心理懒惰不积极,这位比丘应该要生起清净的信心,专注于(能令人欢喜的)清净相。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生起身所缘的或身上的热恼,或心的退缩,或向外地扰乱心,阿难!那样,比丘的心应该被另安置于某些能激起信心的相”。

喜:修行让烦恼减轻而心生欢喜。即七觉支中的“喜觉支”。

猗息:身心轻安、平静。即七觉支中的“猗觉支”。

定:入定而不散乱。即七觉支中的“定觉支”。

不起觉想及已观想,无觉无观:指第二禅的境界,“觉”与“观”两者皆无。“觉”又译为“寻”,是投向的注意力;“观”又译为“伺”,是持续的注意力。

舍念乐住:指三禅的境界,安住在舍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体验到乐。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四念处是修定的基础

卷十七第482经说修满“随喜、欢喜、猗息、乐、一心”五法能得禅定,这五法也就是本经所说的“悦……喜……猗息……乐……定”,可见四念处是修定的基础。

  • 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

本经显示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这七觉支和本经经文的对应关系如下:

  • 念觉支:身身观念住(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若身耽睡,心法懈怠(五盖的昏沉盖),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
  • 喜觉支:其心则悦,悦已生喜。
  • 猗觉支:身则猗息,则受身乐。
  • 定觉支:其心则定。
  • 舍觉支:舍念乐住,乐住已,如实知。

也就是说四念处就是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别经中所举“念觉支”的例子也可说在四念处的范畴之中,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1经以“六念”切入七觉支,《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6经以“念无杀盗淫妄心”切入七觉支,《中阿含经》卷四〈业相应品2〉第20经波罗牢经以“念十善业道”切入七觉支。

本经表明四念处都对七觉支有益,另外像卷十一第281经及《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5〉第52经食经所举的修学次第是:三妙行 → 四念处 → 七觉支 → 明、解脱。《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则是:修习安般 → 满足四念处 → 满足七觉支 → 满足明、解脱。

《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经等经典中,则将五盖、七觉支列为法念处的主要觉知内容。

关于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六、二十七的“觉支相应”内容。

  • 什么是“取于净相”?

本经提到打坐爱睡时可以取于净相:“若身耽睡,心法懈怠,彼比丘当起净信,取于净相”,在卷二十七第715经也说:“彼明照思惟,未生睡眠盖令不起,已生睡眠盖令灭。”(CBETA, T02, no. 99, p. 192, c11-12)

什么是“取于净相”?例如光明想(参见 《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2〉第81经念身经)、念佛的功德(参见《增壹阿含经》卷二〈广演品3〉第1经),也可引申至持诵佛号(参见《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58经)、礼佛(参见《增壹阿含经》卷二十四〈善聚品32〉第3经),能让人欢喜或愉悦,而提神醒脑。这原理有点像在沉闷的课堂上老师会讲些笑话,大家就不会睡了。

如果睡意太浓,无法靠取于净相来解除,还有其他的方法,在《中阿含经》卷二十〈长寿王品2〉第83经长老上尊睡眠经中佛陀就开示可依序采用的方法包括:“不修会导致睡眠的相”、“诵习佛法”、“为他说法”、“思惟佛法”、“掐耳朵”、“洗脸”、“到室外看星空”、“室外经行”、“室外打坐”,如果还是太困,就先好好睡一觉了。

佛陀除了教在心念昏沉低下时要提振心情,也教在心念掉举亢奋时要让心情宁静下来,这些对治跟七觉支的平衡有关,详见卷二十七第714经、715经,卷四十七第1247经。

[进阶辨正]

(六一六)[0172b2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痴、不辨、不善,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后退减,自生障阂。譬如厨士愚痴、不辨[*],不善巧便调和众味,奉养尊主酸醎酢淡,不适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醎酢淡,众味和之。不能亲侍尊主左右,伺其所须,听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调和众味,以奉尊主。若不适其意,尊主不悦,不悦故不蒙爵赏,亦不爱念。愚痴比丘亦复如是,不辨[*]、不善,于身身观住,不能除断上烦恼,不能摄取其心,亦复不得内心寂静,不得胜妙正念、正知,亦不得四种增上心法现法乐住、本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愚痴、不辨[*]、不善,不能善摄内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阂。

“若有比丘黠慧才辩,善巧方便,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彼于后时终不退减,自生障阂。譬如厨士黠慧聪辩,善巧方便,供养尊主,能调众味,酸醎酢淡,善取尊主所嗜之相,而和众味,以应其心,听其尊主所欲之味,数以奉之,尊主悦已,必得爵禄,爱念信重。如是黠慧厨士善取尊主之心,比丘亦复如是。身身观念住,断上烦恼,善摄其心,内心寂止,正念、正知[*],得四增心法,现法乐住,得所未得安隐涅槃,是名比丘黠慧辩才,善巧方便,取内心相,摄持外相,终无退减自生障阂,受、心、法观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辨”,宋、元、明、圣四本作“辩”。[*]

“和之”,大正藏原为“之和”,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和之”。

“伺”,大正藏原为“司”,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伺”。

“知”,圣本作“智”。[*]

大正藏在“亦”字之后有一“复”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辨”,大正藏原为“办”,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辨”。

“味”,大正藏原为“昧”,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味”。

“信”,大正藏原为“倍”,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信”。

[注解]

取自心相: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把握自己心的相”。

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不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而拾取外面的境界。

尊主:主人。本经指“自心”。

酸醎酢淡:滋味和浓淡。其中“醎”是“咸”的异体字,“酢”是“醋”的异体字。

上烦恼:粗重的烦恼,例如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惑等烦恼。

四种增上心法:四种提升的心境,即四禅。又译为“四增心法”、“四增上心”。

现法乐住:当生保持着安乐、幸福。另译作“见法乐住”。

黠慧:聪明有智慧。“黠”读音同“狭”,聪明的意思。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当取自心相,莫令外散

本经中的“取自心相”即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有四念处(念觉支)后能辨别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因此能促成择法觉支,进而把握自己内心的状态。

本经中说“取内心已,然后取于外相”,举前一经的例子就是先了知自心是不是有散乱、昏沉等状态,若有昏沉则取净相来对治。如果不知道内心的状态,只靠外境来提神,纵使一时没有了昏沉,也是误打误撞,治标而不治本。

  •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有什么入门的方法?

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可以承接身念处作连续的练习,也可以单独分开练习。由于这四个念处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细致,平日工作或生活会让心散乱掉的人,可先以身念处收摄身心,心不太散乱后才能清楚觉知较抽象的受、心、法。如同行住坐卧可随时“念身”,在修受念处乃至法念处各步骤时,也保持对全身的觉知在背景来帮助系心。

  • 受念处:苦、乐、不苦不乐

在修身念处时觉知不同身体部分的感受,或是觉知当下呼吸的感受,就是“受”。因此自然能从身念处转向受念处。

修受念处时,要能知道此时感受是苦、乐、还是中性的不苦不乐。持续知道感受是苦、乐、不苦不乐三者的哪一种。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71经说感受就像是风,有时吹东风、有时吹西风、有时吹南风、有时吹北风,风有时强、有时弱,但我们通常不会因为风怎么吹而心烦意乱,不会执著风要从东边来,也不会因为风较强而生气,因为这是没有意义的事。“受”也是如此,苦、乐、不苦不乐的受来来去去,不须要执著。不需要太在意“啊!我真是快乐呀!”或是“啊!我真伤心呀!”乐与苦并不是永恒的,受就只是受,这个正观可逐渐地减弱感受触发激烈反应的力道。

例如打坐时腿痛,修受念处时,可将主观的痛觉转作客观的分析对象,腿痛有时就不会那么难耐,痛而不一定苦。

  • 心念处:贪、瞋、痴等

修受念处时觉知感受的,知道苦、乐、不苦不乐的,就是“心”。因此能从受念处转向心念处。

心念处的练习须要知道内心当下的状态,心的状态有很多种,初学者可以先练习知道贪、瞋、痴的有与无,要知道目前心中有贪、无贪?有瞋、无瞋?有痴、无痴?

当觉知有贪、瞋、痴时,初步还不须要立刻就否定贪、瞋、痴,第一步要做的是认知贪、瞋、痴,了解目前的心里面发生了什么?

如果贪、瞋、痴变少了,也要认知到。

因此在修心念处时,不只要知道什么时候做错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做对了,两者对心念处都一样重要。正如照镜子能让人发现要如何增进自己的外貌,照见自己的心镜能让人发现如何增进心的状态。

四念处在练习时,要一一标记(知道)当下的状态,以收摄心念;等到觉知已经稳固后,可不再须要特别一一标记当下的状态,只要轻松地、客观地觉知,维持纯粹的知和持续的念。《中阿含经》卷二十五〈因品 4〉第102经念经讲述在谷物收成前,牧牛人要小心不要让牛跑进田地内乱吃、乱撞,就像我们要断除贪、瞋、痴等不善的心念,以免祸患。但在谷物收成后,田地一片干净,牧牛人就可以在树下轻松坐着,这就像没有不善的心念又具有正念时的状态,是很开阔的、现前的心,是放松的、放下的。

  • 法念处: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猗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心念处修得好时,五盖自然会减轻。

要知道这五盖的有与无。

认出一个盖现前的同时,也应该认出导致生起这个盖的原因,以及能除去它的原因。这是法念处的特点。

当五盖都没有时,自然就会有喜悦。“喜”是一个觉支(觉悟的一个要素),这“喜觉支”可在四念处修得好时生起。

修习四念处就是“念觉支”;在修念处时判断在哪种状态,什么法有益、什么法无益,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努力修行念处,就是“精进觉支”;发现没有五盖时,就会有“喜觉支”生起;这没有了烦恼的喜悦能让身心都轻安,是“猗觉支”;自然内心就能定了下来,而是“定觉支”;心里愈来愈专注,在平等的状态,成就“舍觉支”。这些就是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同样地,要知道这七觉支的有与无。

观察这七觉支的起因、条件,也就是因缘。

因此而可借由四念住的修行,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体悟因缘法而成道。

练习入门的方法纯熟后,也可参考本卷末线上“进阶辨正”所收录更为详细的说明。

[进阶辨正]

[导读:四念处与善摄根门]

身念处的修行,从觉知当下的身体状态以收摄心念开始,例如随时觉知行、住、坐、卧时身体的姿势或动作,以收摄心念。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并进一步“正智”,而“善摄根门”: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入处)是感知外境的入口,如果从六根起了贪著,就会导致因缘的相续。“善摄根门”是将六根比喻为门,把关得好,就不会遭小偷;如果门户洞开,不加以守护,家产就有危险了。

对于眼所见、耳所听、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意所思,有警觉心,不会沉迷其中,这也算是“正智”的作用。

本卷第617、620经中佛陀警惕比丘勿染著五欲境界,第622、623经则警惕勿染著美色,这些都可由身念处作下手处、各个击破,由受念处体察乐受的无常,由心念处觉知贪心,由法念处调伏贪欲。

(六一七)[0172c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一鸟,名曰罗婆,为鹰所捉,飞腾虚空,于空鸣唤言:‘我不自觉,忽遭此难,我坐舍离父母境界而游他处,故遭此难。如何今日为他所困,不得自在。’鹰语罗婆:‘汝当何处自有境界而得自在?’罗婆答言:‘我于田耕垅中自有境界,足免诸难,是为我家父母境界。’

“鹰于罗婆起憍慢言:‘放汝令去,还耕垅中,能得脱以不?’于是罗婆得脱鹰爪,还到耕垅大块之下,安住止处,然后于块上欲与鹰斗。

“鹰则大怒:‘彼是小鸟,敢与我斗!’瞋恚极盛,飞直,于是罗婆入于块下,鹰鸟飞势,冲坚块,碎身即死。

“时,罗婆鸟深伏块下,仰说偈言:

“‘鹰鸟用力来,  罗婆依自界,
  乘瞋猛盛力,  致祸碎其身。
  我具足通达,  依于自境界,
  伏怨心随喜,  自观欣其力。
  设汝有凶愚,  百千龙象力,
  不如我智慧,  十六分之一。
  观我智殊胜,  摧灭于苍鹰。’

“如是,比丘!如彼鹰鸟,愚痴自舍所亲父母境界,游于他处,致斯灾患。汝等比丘亦应如是,于自境界所行之处,应善守持,离他境界,应当学。

“比丘!他处他境界者,谓五欲境界,眼见可意、爱、念妙色,欲心染著;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可意、爱、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比丘他处他境界。比丘!自处父母境界者,谓四念处。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故,比丘!于自行处父母境界而自游行,远离他处他境界,应当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罗婆”,巴利本作 Lāpa。

“婆”,大正藏原为“娑”,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婆”。

“放”,明本作“教”。

“于”,圣本作“放”。

“迅”,大正藏原为“骏”,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迅”。圣本作“濬”。

“直”,圣本作“宜”。

“殊胜”,宋、元、明三本作“胜殊”。

“苍”,宋、元、明、圣四本作“仓”。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爱”。

“染”,圣本作“深”。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爱”。

圣本无“识味、身识触,可意、受、念妙触,欲心染著。是名”十七字。

[注解]

耕垅:田埂。

迅飞直搏:急飞直取。

臆:胸膛。

可意、爱、念:“可意、可爱、可念”的略称。感到惦记、喜欢、思念。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六一八)[0173a2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四念处多修习,当得四果,四种福利。云何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须陀洹:见到真理,而断身见(执著于有“我”)、戒取(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疑(对于真理的怀疑犹豫;对佛法僧戒的疑惑)的圣人,最多于天界与人间往返七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初果,又称为预流果。

斯陀含:断身见、戒取、疑,贪、瞋、痴薄的圣人,最多投生至天界再投生人间,往返一次,就能涅槃。是四沙门果(解脱的四阶段果位)的第二果,又称为一来果。

阿那含:断五下分结(身见、戒取、疑、欲贪、瞋恚)的圣人,不再生于欲界。例如下一生生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天界,并在天界证得涅槃。是四沙门果的第三果,又称为不还果。

[对应经典]

 

(六一九)[0173b05]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于私伽陀聚落北身恕林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缘幢伎,肩上竖,语弟子言:‘汝等于幢上下向护我,我亦护汝,相护持,游行嬉戏,多得财利。’时,伎[*]弟子语伎[*]师言:‘不如所言,但当各各自爱护,游行嬉戏,多得财利,身得无为安隐而下。’伎[*]师答言:‘自护护他如汝所言,各自爱护,然其此义亦如我说,己自护时即是护他,他自护时亦是护己[*]

心自亲近、修习、随护作证,是名自护护他。云何护他自护?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私伽陀”,巴利本作 Sedaka。

“伎”,元、明二本作“技”。[*]

“己”,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改作“己”。*

[注解]

缘幢伎师:一种特技表演人员,一人在下扛着竹竿,一人在竹竿上面攀行移动、表演特技。

幢:在高举的竿柱系上丝帛作圆桶状的旗帜。

迭:轮流、交替。

他自护时亦是护己:另一人自己保护自己时,也自然保护了我。

随护:紧随着护念。

作证:亲身体证。

自护护他:保护自己时,自然保护了他人。

护他自护:保护他人时,自然保护了自己。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以一人在下、一人在上的竹竿特技表演为喻,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照顾好自己,自然就帮了别人;同时两人间还是要互相照应,取得平衡。

要照顾自己、照顾他人,就要好好修行四念处。由于修四念处,而能善摄自己的根门,体证佛法;由于有四念处,而能不害他人、慈悲待人。

在四念处的经文中,常提到一步步地观内、外、内外,其中的“内”可对应到“己”,“外”可对应到“他”。四念处由内观到外,最后内外平衡,也和这个比喻呼应。

本经的线上版并提供了“缘幢伎师”表演特技的影片连结。

[进阶辨正]

(六二〇)[0173b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大雪山中,寒冰处,尚无猿猴,况复有人。或复有山,猿猴所居,而无有人。或复有山,人兽共居,于猿猴行处,猎师以涂其草上,有黠猿猴远避而去,愚痴猿猴不能远避,以手小触,即胶其手;复以二手欲解求脱,即胶二手;以足求解,复胶其足;以口啮草,辄复胶口。五处同胶,联卷卧地。猎师既至,即以杖贯,担负而去。

“比丘当知,愚痴猿猴舍自境界父母居处,游他境界,致斯苦恼。如是,比丘!愚痴凡夫依聚落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不善护身,不守根门,眼见色已,则生染著;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皆生染著。愚痴比丘内根外境被五缚已,随魔所欲。是故,比丘!当如是学:‘于自所行处父母境界,依止而住,莫随他处他境界行。’云何比丘自所行处父母境界?谓四念处——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雪山”,巴利本作 Himavant。

“冰”,圣本作“水”。

“猿猴”,巴利本作 Makkaṭa。

宋、元、明三本无“胶”字。

“卷”,元、明二本作“拳”。

[注解]

大雪山: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一座山。

崄:“险”的异体字。

黐:以冬青的茎部磨成的汁液,很黏,常用来捉鸟。读音同“痴”。

根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是外境进入身心的门户,因此称为根门。

[对应经典]

 

(六二一)[0173c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诣世尊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年少比丘当云何教授?云何为其说法?”

佛告阿难:“此诸年少比丘当以四念处教令修习。云何为四?谓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于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学地者,未得进上,志求安隐涅槃时,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乃至于法远离。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

时,尊者阿难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舍诸”,圣本作“重舍”。

[注解]

学地:在修学戒定慧的“有学”阶段。佛弟子中尚未证阿罗汉的圣者,还有法须修学,因此称为“有学”。(阿罗汉则是“无学”,已毕业了。)

尽诸有结:灭尽所有“生命存在”的束缚,也就是不再有来生。“有”指生命的存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从年少比丘到阿罗汉,都应该修四念处

本经与卷二十第543经都提到,即使是阿罗汉,也都继续不放逸地继续修习四念处。卷十第259经则提到,阿罗汉仍继续于五阴正思惟。

经中处处可见佛陀及阿罗汉们,是如何用生命在精进修行。就连佛陀本身在临涅槃前不久,身体衰败到必须躺着的时候,一听见阿难尊者说七觉支,也坚持勉力坐直身体听法,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七第727经所载。

可见真正的修行是时时刻刻地努力,这种持续的精进,并不因为证得了圣果而有差别。

  • 修习四念处而能如实知五阴

《杂阿含经》卷一有许多关于观察五阴的经文,例如第9经:“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 (CBETA, T02, no. 99, p. 2, a3-5)

实作方式之一即是以四念处来正念、正知:

  1. 身念处:色阴。
  2. 受念处:受阴。
  3. 心念处:识阴。
  4. 法念处:一切诸法。

(不同的实作方式可能对应会略有不同,例如将心念处对应到想、行、识阴也是一种合理的对应)

为什么是四个念处,而不是三个或五个念处?因为修习四念处可对治众生常、乐、我、净的四种颠倒:

四念处 觉知对象 结论 对治四种颠倒
身念处 身体 身不净
受念处 感受:苦、乐、不苦不乐 受是苦
心念处 心念:贪、瞋、痴等 心无常
法念处 诸法:五盖、七觉支等 法无我

[进阶辨正]

(六二二[0174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跋祇人间游行,到鞞舍离菴罗中住。

尔时,菴罗女闻世尊跋祇人间游行至菴罗园中住,即自庄严乘车,出鞞舍离城,诣世尊所,恭敬供养。诣菴罗园门,下车步进,遥见世尊与诸大众围遶说法。

世尊遥见菴罗女来,语诸比丘:“汝等比丘!勤摄心住,正念、正智。今菴罗女来,是故诫汝。云何为比丘勤摄心住?勤摄心住若比丘已生恶不善法当断,生欲、方便,精进摄心。未生恶不善法不令起,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习增满,生欲、方便,精勤摄心,是名比丘勤摄心住。

“云何名比丘正智?正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

“云何正念?正念若比丘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是故汝等勤摄其心,正智、正念,今菴罗女来,是故诫[*]汝。”

时,菴罗女诣世尊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

尔时,世尊为菴罗女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

尔时,菴罗女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唯愿世尊与诸大众明日受我请中食。”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菴罗女知世尊默然受请已,稽首礼足,还归自家,设种种食,布置床座,晨朝遣使白佛:“时到。”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诣菴罗女舍,就座而坐。

时,菴罗女手自供养种种饮食。食讫,澡漱、洗钵竟。时,菴罗女持一小床坐于佛前,听佛说法。

尔时,世尊为菴罗女说随喜偈

“施者人爱念,  多众所随从,
 名称日增高,  远近皆悉闻,
 处众常和雅,  离悭无所畏。
 是故智慧施,  断悭永无余。
 上生忉利天,  长夜受快乐,
 尽寿常修德,  娱乐难陀园
 百种诸天乐,  五欲悦其心。
 彼于此人间,  闻佛所说法,
 为善逝弟子,  乐彼受化生。”

尔时,世尊为菴罗女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校勘]

“二”,大正藏原为“三”,今依据前后文改作“二”。

“鞞舍离国菴罗园”,巴利本作 Vesālī, Ambapālivana。

“诫”,宋本作“试”。[*]

“已”,宋、元、明、圣四本作“以”。

“伸俯”,圣本作“申府”。

“上生”,圣本作“生上”。

“常”,明本作“长”。

[注解]

跋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摩竭提国的北方,当今印度东北部,是由八个种族组成的联邦共和国,首都是鞞舍离。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种族名。又译为“跋耆”、“拔耆”、“跋阇”。

鞞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跋祇国又称为鞞舍离国。另译为“毘舍离”、“毘耶离”、“广严城”。

菴罗女:优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名,跋耆国的绝世美女,多位王子曾争夺她,后来成为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的王妃。在佛陀晚年经过鞞舍离城时,她听佛说法而皈依佛,并将自己的园林布施给三宝,即为鞞舍离国的菴罗园。菴罗女的儿子包括良医耆婆和证阿罗汉的无垢尊者,后来她听了无垢尊者说法后也出家,证得阿罗汉。

勤摄心住:勤奋地收摄心念并保持住。

小床:矮的座位。又译为“卑床”。

随喜偈:出家人在接受布施后,对布施者的祝福。又译为“达嚫”、“嚫愿”、“祝愿”、“咒愿”。

忉利天:欲界六天的第二天,位于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称三十三天。另译为“三十三天”。

难陀园:忉利天王天帝释的四大园林之一,提供各种娱乐及美妙的境界。又译为“难陀林”、“难檀槃那园观”、“欢喜园”、“大喜园”。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中定义:

  • 勤摄心住: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而摄心。
  • 正智: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
  • 正念:四念住。

这三者也跟七觉支的前三支相关:念觉支即正念,择法觉支和正智相关,精进觉支即勤摄心住。

经上常形容修四念处时“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忧悲”,也和七觉支的前四支相关。

[进阶辨正]

(六二三)[0174b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言美色,世间美色者,能令多人集聚观看者不?”

诸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若世间美色,世间美色者,又能种种歌舞伎乐,复极令多众聚集看不?”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若有世间美色,世间美色者,在于一处,作种种歌舞伎乐戏笑,复有大众云集一处,若有士夫不愚不痴,乐乐背苦,贪生畏死,有人语言:‘士夫!汝当持满油钵,于世间美色者所及大众中过,使一能杀人者,拔刀随汝,若失一油者,辄当断汝命。’云何?比丘!彼持油钵士夫能不念油钵,不念杀人者,观彼伎女及大众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所以者何?世尊!彼士夫自见其后有拔刀者,常作是念:‘我若落油一渧,彼拔刀者当截我头。’唯一其心,系念油钵,于世间美色及大众中徐步而过,不敢顾眄。”

“如是,比丘!若有沙门、婆罗门心安在四念处上,目不邪视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一切心法,住念处者,则是我弟子,随我教者。云何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摄持一切心法,住身念处。如是,比丘!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善摄心法,住四念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专心正念,  护持油钵,
 自心随护,  未曾至方
 甚难得过,  胜妙微细,
 诸佛所说,  言教利剑
 当一其心,  专精护持,
 非彼凡人,  放逸之事,
 能入如是,  不放逸教。”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㮈”,大正藏原为“奈”,今依据圣本改作“㮈”。

“言”,宋、元、明三本作“诸”。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断”,大正藏原为“斩”,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断”。

“眄”,明本作“盻”。

“住”,宋、元、明、圣四本作“住于”。

“身”,明本作“心”。

“教”,明本作“故”。

大正藏无“住”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甚”,圣本作“其”。

“过”,圣本作“遇”。

[注解]

波罗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十公里处的恒河河畔,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迦尸国的首都。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迦尸国又称为波罗㮈国。另译为“波罗奈”。

照片取自www.everystockphoto.com

仙人住处:传说鹿野苑是远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处鹿野苑”。

鹿野苑:中印度波罗㮈城的地名,当地林中有许多鹿,因此称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在此地度化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证阿罗汉。

士夫:人。音译为“补特伽罗”。

乐乐背苦:喜欢快乐而背离痛苦;追求离苦得乐。

渧:“滴”的古代俗写。

顾眄:转头看。“眄”指邪视,读音同“免”。

沙门、婆罗门:修行人的统称。

未曾至方:不曾到过的地方。

言教利剑:佛陀的教导有如锋利的剑(能斩断烦恼)。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本经以手中捧著一碗油满满的钵经过市集,钵漏出一滴就会被杀头,来勉励要善摄根门、修行四念处,做到滴水(油)不漏。

日常生活中可以“念身”,走路时觉知正在走路,站着时觉知正在站着,改变姿势时觉知正在改变姿势,这样能不被各种思绪或外境牵着走,将心定锚在身体,并进一步“正知”,而善摄根门。

[进阶辨正]

[导读:持戒后修四念处]

佛教的戒律可以“防非止恶”,犯戒的人自害害人,恶业招致恶果,修行自然更难有成就。

本卷第624、628、636、637经强调修行四念处前要先持戒、有正见,清净身、口、意三业,修四念处才能有所成就。

持戒之后得以修四念处,接着如第615经所解释,有正念而可渐次开发七觉支,最后两觉支为定觉支(正定)及舍觉支(能舍离),完成七觉支即完成觉悟的七个要素,由此简化而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实务上戒、定、慧在各个修行的阶段都是需要的,只是修行的重心随着阶段的不同会渐次提升。

(六二四)[0174c2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郁低迦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如上广说,乃至“不受后有。”

佛告郁低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但于我所说法,不悦我心,彼所事业亦不成就,虽随我后,而不得利,反生障阂。”

郁低迦白佛:“世尊所说,我则能令世尊心悦,自业成就,不生障阂。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如上广说,乃至“不受后有。”如是第二、第三请。

尔时,世尊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初业,然后修习梵行。”

郁低迦白佛:“我今云何净其初业,修习梵行?”

佛告郁低迦:修四念处的先决条件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广说。

时,郁低迦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而去。

时,郁低迦闻佛教授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乃至不受后有。

如郁低迦所问,如是异比丘所问亦如上说。

[校勘]

“郁低迦”,巴利本作 Uttiya。

“净其初业”,巴利本作 ādim eva visodhehi。

“法”,宋、元、明、圣四本作“于”。

[注解]

郁低迦:比丘名,原为外道,曾向佛请益“世间有边无边”等问题(参见卷三十四第965经),后随佛出家。

彼所事业亦不成就:他的修行也就不会有成果。出家人的事业是修行,出家人的成就是证果,这句指身口意业不清净的人不能证果。

初业:初步的事业;基本的善法。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最初的善法”。

净其戒:持戒清净。

直其见:见解正直。

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净其戒”则身、口业清净,“直其见”而可意业清净。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这位郁低迦尊者跟随佛陀出家前,是在外道出家,喜欢玄言玄语,问不着边际的问题,如卷三十四第965经所载。

看来他随佛出家后没有改掉外道的习气,因此佛陀先泼他冷水,告诉他这样下去学佛有害无益。等到他着急了,再三请教,佛陀才教他修行要“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持戒清净,见解正直,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脚踏实地,去除外道玄言玄语的习气,也算去除了业障。接着修四念处,让他能活在当下,真正进修于佛法。

佛陀不愧为对症下药的大医王,终于让郁低迦尊者脚踏实地修行,证得阿罗汉。

卷十三第312经中,佛陀也对爱问不着边际的问题的鬘童子有类似的对治,可见必须要放下玄言玄语,学佛才可能有所成就。

(六二五)[0175a17]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名婆酰迦,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为我说法……”如前郁低迦修多罗广说。差别者:“如是,婆酰迦比丘!初业清净,身身观念住者,超越诸魔。受、心、法法观念住者,超越诸魔。”

时,婆酰迦比丘闻佛说法教诫已,欢喜随喜,作礼而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不受后有。

[校勘]

“婆酰迦”,巴利本作 Bāhiya 或是 Bāhika。

“诫”,宋、元、明、圣四本作“戒”。[*]

[注解]

修多罗:契经;佛经。“修多罗”是音译,原义为“线”,比喻佛经能贯穿法义、使法义不散失。

[对应经典]

 

(六二六)[0175a26]

第二经亦如上说。差别者:“如是,比丘,超越生死。”

 

[注解]

[对应经典]

 

(六二七)[0175a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住于学地,未得上进安隐涅槃,而方便求,是圣弟子当云何于正法、律修习多修习,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阿那律:“若圣弟子住于学地,未得上进安隐涅槃,而方便求,彼于尔时,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圣弟子多修习已,得尽诸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注解]

阿那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译为“阿那律”。

方便求:用方法来达成目标。

[对应经典]

 

(六二八)[0175b1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时,尊者优陀夷、尊者阿难陀亦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尊者优陀夷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语尊者阿难:“如来、应供、等正觉所知所见,为诸比丘说圣戒,令不断、不缺、不择、不离不戒取,善究竟、善持,智者所叹、所不憎恶。何故如来、应、等正觉所见,为诸比丘说圣戒,不断、不缺,乃至智者所叹、所不憎恶?”

尊者阿难语优陀夷:“为修四念处故。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校勘]

宋、元、明、圣四本无“邑”字。[*]

圣本无“不择”二字。

[注解]

鸡林精舍:佛陀的道场之一,位于巴连弗邑东南,佛灭后的阿育王曾加以整修成为国家级寺院。又译为“鸡雀精舍”、“鸡雀寺”、“鸡园”、“鸡林园”。

优陀夷:比丘名,佛陀称赞他“善能劝导、福度人民”第一。又译为“优陀耶”。

阿难陀:简称为“阿难”。

不断、不缺、不择、不离:不中断、不缺漏、不败坏、不离开。

不戒取:不执著于无益解脱的禁戒、禁忌。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佛陀为弟子说戒是为了修四念处的准备。

可对照本卷第636经的“读经拾得”:“正定前的准备”。

[导读:多修四念处的益处]

修行四念处有什么益处?以下几经表示,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让人:

  • 629:得不退转。
  • 630:得清净,转增光泽。
  • 631:得度彼岸。
  • 632:得阿罗汉。
  • 634:贤圣出离;正尽苦、究竟苦边、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甘露法作证。
  • 635:得清净、增光泽、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633经更说一切法可含摄在四念处中。

(六二九)[0175b2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时,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言:“颇有法修习多修习,得不退转耶?”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得不退转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行者得不退转,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说已,各还本处。

[校勘]

“巴连弗邑”,巴利本作 Pāṭaliputta。

“鸡林精舍”,巴利本作 Kukkuṭārāma。

“跋陀罗”,巴利本作 Bhadda。

“说”,宋、元、明、圣四本作“议”。

[注解]

跋陀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辩才卒起,解人疑滞”第一。又译为“婆陀”。

[对应经典]

 

(六三〇)[0175c0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时,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颇有法修习多修习,令不净众生而得清净,转增光泽耶?”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不净众生而得清净,转增光泽,谓四念处。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注解]

[对应经典]

 

(六三一)[0175c1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时,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颇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能令未度彼岸众生得度彼岸,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注解]

[对应经典]

 

(六三二)[0175c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尔时,尊者阿难、尊者跋陀罗亦在彼住。

尊者跋陀罗问尊者阿难:“颇有法修习多修习,得阿罗汉?”

尊者阿难语尊者跋陀罗:“有法修习多修习,而得阿罗汉,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还本处。

 

[注解]

[对应经典]

 

(六三三)[0175c26]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说。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一切法都可含摄在四念处中,因为修行不外乎以身、受、心、法作下手处。

因此四念处不只是四个方法,而是许多法门都可以应用而渐次提升觉知的四个层次,卷二十七就有提到可以用不净观、随死念、四无量心、四空定、观呼吸、无常想等等方法修念处而圆满念觉支。

后世的禅师也以这样的原理开展各种法门,例如曹洞宗的“默照禅”法门可以观呼吸下手至心念沉静后才修,即是以身念处入手,导引至心念处的修法,可避免直接观心时妄念过多的状况。知道了原理后,也能根据自己的状况搭配调整,例如修默照禅的人若贪欲过重,则可以不净观取代观呼吸入手;若身体有无法排除的痛导致如坐针毡甚至起瞋心时,也可先以慈无量心等方法入手以放松身心并舒缓痛苦。

(六三四)[0176a0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名贤圣出离。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出离,如是正尽苦究竟苦边、得大果、得大福利、得甘露法、究竟甘露、甘露法作证,如上广说。

[校勘]

“贤圣出离”,巴利本作 Ariyā niyyānikā。

[注解]

贤圣出离:贤圣的解脱。

正尽苦:彻底地断尽所有的苦。

[对应经典]

 

(六三五)[0176a1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比丘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修四念处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

[校勘]

“令”,元、明二本作“今”。

[注解]

辟支佛:没有老师教导而自己觉悟解脱,且不为大众说法的圣者。又译为“独觉”、“缘觉”。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四念处贯串修行的大方向,从持戒清净开始,一直到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佛智)。

[进阶辨正]

(六三六)[0176a19]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巴连弗邑鸡林精舍。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

“若比丘!如来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出兴于世,演说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若族姓子、族姓女正见从佛闻法,得净信心,正志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业正其身行正语护口四过正命正命清净,正精进习贤圣戒。正念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世瞋恚、睡眠、掉悔、疑盖,离瞋恚、睡眠、掉悔、疑盖,净除瞋恚、睡眠、掉悔、疑盖。断除五盖恼心慧力羸诸障阂分、不趣涅槃者。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其”,宋、元、明三本作“于”。

“须发”,大正藏原为“发须”,今依据高丽藏改作“须发”。

“今”,明本作“令”。

宋、元、明、圣四本无“盖”字。

[注解]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之一,如来十号是: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应:应受人、天的供养。另译作“应供”,音译“阿罗汉”。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善逝: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

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理。

无上士:至高无上的人。

调御丈夫: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又译为“初、中、后善”、“初善、中善、竟亦善”。

善义善味:意义正确,文句正确。

纯一满净,梵行显示:完全清净地修行而没有任何隐藏。“梵行显示”又译为“梵行清白”。

族姓子:原义为婆罗门大族的子弟,引申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译为“善男子”。

正其身行:端正身业;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邪行。

护口四过:守护口业,不犯四种过失:妄语(说谎)、恶口(骂人)、绮语(花言巧语)、两舌(挑拨离间)。

正命:正当的谋生。

守诸根门:守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接触到合意的六境时不生贪,接触到不合意的六境时不生瞋。

护心正念:守护内心,安住于四念处。

律仪:遵守法则;约束举止。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自制”。

五盖恼心:五盖和种种心的烦恼。

慧力羸:心被烦恼覆盖而使慧力衰弱。

诸障阂分:各种障碍的部分。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正定前的准备

本经详细解释完成四念处的主要次第。分析本经,可知八正道的前六个正道可帮助第七个正道(正念,也就是四念处),而成为正定的基础。(如果不知道“八正道”是什么,可参见卷二十八)

本经中所举的修学次第是:从佛闻法得净信心 → 出家学道 → 正业、正语、正命、持戒 → 守护根门,护心正念 → 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行住坐卧正智、正念 → 断五盖。

《中阿含经》卷三十五〈梵志品2〉第144经算数目揵连经中说得更详细,摘要如下:

初来学道 → 身、口、意护命清净 → 观身、受、心、法 → 身念处莫念欲相应念、法念处莫念非法相应念 → 守护诸根……守护念心而得成就,恒起正知 → 行住坐卧皆正知之 → 断五盖 → 得正定 → 漏尽。

八正道的最后二个是“正念”及“正定”。在“正念”中,“身念处”的基础是持戒,而从守护根门开始,“法念处”的修行从调伏五盖、培养七觉支开始;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即四念处,“念觉支”能次第促成其余各觉支后达成“定觉支”,最后成就“舍觉支”。

  • 善摄根门 = 律仪 = 无漏法经 = 四品法经

佛陀常教导我们遇到可爱的六境不起贪,遇到不可爱的六境不起瞋。

这也就是“善摄根门”、就是第一等的“律仪”、就是“无漏法经”、就是“四品法经”:

善摄根门:

本经:“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176, b4-7)

《杂阿含经》卷九第255经:“多闻圣弟子眼见色已,于可念色不起缘著,不可念色不起瞋恚;常摄其心住身念处,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所起恶不善法寂灭无余,于心解脱、慧解脱而得满足;解脱满足已,身触恶行悉得休息,心得正念,是名初门善调伏守护修习。如眼及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64, a29-b7)

律仪: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0经:“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CBETA, T02, no. 99, p. 313, a8-12)

无漏法经:

《杂阿含经》卷四十三第1176经:“云何无漏法经?多闻圣弟子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乐着,不可念色不起憎恶,系念而住,无量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于彼已起恶不善法无余灭尽;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CBETA, T02, no. 99, p. 316, b27-c3)

四品法经:

《杂阿含经》卷九第245经:“有眼识色可爱、可念、可乐、可著,比丘见已,知喜不赞叹、不乐着坚实,有眼识色不可爱、念、乐、著,比丘见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随魔,自在,乃至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比丘四品法经。”(CBETA, T02, no. 99, p. 58, c26-p. 59, a2)

[进阶辨正]

(六三七)[0176b20]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四念处……”如上广说。差别者,乃至“如是出家已,住于静处,摄受波罗提木叉律仪行处具足,于细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学戒,离杀、断杀、不乐杀生,乃至一切业迹如前说,衣钵随身,如鸟两翼。如是学戒成就,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静”,宋、元、明、圣四本作“净”。

“波罗提木叉”,巴利本作 Pātimokkha。

“律仪”,巴利本作 Saṃvara。

[注解]

波罗提木叉律仪:佛陀所制戒条中规定的仪轨法则。“波罗提木叉”为音译,指佛陀制定的戒条,持守之可逐渐解脱烦恼,义译为“从解脱”、“别解脱”。

行处具足:行为举止合宜,并且不出入不适当的场所。“行处”可指行为举止,也可指出入的场所。又译为“威仪行处具足”、“往返出入,具诸威仪”。

业迹:造作的途径。又译为“业道”。

衣钵随身,如鸟两翼:随身带着衣服及钵,如同鸟的两个翅膀。参见《中阿含经》卷十九〈长寿王品2〉第80经迦𫄨那经中阿那律尊者代佛说法:“诸贤,我已成就此圣戒聚,当复学极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躯,随所游至,与衣钵俱;行无顾恋,犹如鹰鸟与两翅俱,飞翔空中。”(CBETA, T01, no. 26, p. 553, a6-9)

[对应经典]

[进阶辨正]

(六三八)[0176b28]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摩竭提那罗聚落,疾病涅槃,沙弥瞻视供养。

尔时,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

时,纯[*]陀沙弥供养尊者舍利弗已,取余舍利,担持衣钵,到王舍城,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礼尊者阿难足已,却住一面,白尊者阿难:“尊者当知,我和尚尊者舍利弗已涅槃,我持舍利及衣钵来。”

于是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尚[*]舍利弗已涅槃,持余舍利及衣钵来。’”

佛言:“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槃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虽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然尊者舍利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常行远离,精勤方便,摄念安住,一心正受舍利弗尊者超级有智慧捷疾智慧、深利智慧、超出智慧、分别智慧、大智慧、广智慧、甚深智慧、无等智慧,智宝成就,能示、能教、能照、能喜,善能赞叹,为众说法。是故,世尊!我为法故,为受法者故,愁忧苦恼。”

佛告阿难:“汝莫愁忧苦恼。所以者何?若生、若起、若作有为、败坏之法,何得不坏?欲令不坏者,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所爱念种种诸物、适意之事,一切皆是乖离之法,不可常保。譬如大树,根、茎、枝、叶、华、果茂盛,大枝先折,如大宝山,大先崩。如是,如来大众眷属,其大声闻先般涅槃。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于彼方我则无事,然其彼方,我则不空,以有舍利弗故。我先已说故,汝今,阿难!如我先说,所可爱念种种适意之事,皆是别离之法,是故汝今莫大愁毒。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依四念处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阿难白佛:“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异洲、不异依?”

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洲依。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摩竭提那罗聚落”,巴利本作 Magadha Nālagāmaka。

“纯”,圣本作“淳”。*

“纯陀”,巴利本作 Cunda。

“尚”,大正藏原为“上”,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尚”。*

“定身”,巴利本作 Samādhikkhandha。

“慧身”,巴利本作 Paññakkhandha。

“解脱身”,巴利本作 Vimuttikkhandha。

“解脱知见身”,巴利本作 Vimuttiññāṇadassanakkhandha。

“示”,大正藏原为“视”,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示”。

“善”,宋、元、明三本作“舍”。

“生”,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圣本改作“生”。

“自洲”,巴利本作 Attadīpa。

“法依”,宋、元、明三本作“依法”。

[注解]

摩竭提: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恒河中游南岸地区。另译为“摩竭陀国”。

那罗聚落:摩竭提国的村名,是舍利弗的出生地及圆寂地,位于王舍城北方约十公里,今日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罗贡村。又译为“那罗揵陀”、“那烂陀”。

纯陀:沙弥名,七岁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灭外道六十二见后证得阿罗汉果,参见《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三〈善恶品 47〉第9经。又译为“大均头”、“纯陀”、“大纯陀”、“周那”、“摩诃周那”。

瞻视:照顾。

舍利:遗骸、遗体火化后的遗骨。

和尚:弟子对师父的尊称,为音译,又译为“和上”,义译为“亲教师”。

举体离解:过度悲伤到全身好像要崩溃了。

四方易韵:四方都黯淡走调。

持辩闭塞:失去了平日的辩才,几乎说不出话来。

戒身:戒的聚集;戒的一类。其中“身”指“聚集”。“五分法身”(无学圣者所具备的五种功德)包括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

涅槃:灭。这里是俗语的用法。“戒身涅槃耶?”是指“戒的一类(法身功德)消失了吗?”

定身:定的聚集;定的一类。

慧身:智慧的聚集;智慧的一类。

解脱身:解脱的聚集;解脱的一类。

解脱知见身: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的聚集;知道自己已证得了解脱的智慧的一类。

四正断: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其中“断”指决断,引申为勤奋的意思。另译为“四正勤”。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又译为“七觉分”。

八道支: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又译为“八圣道”、“八正道”。

道品法:能达到解脱的具体修行方法,就是上文的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37种,常合称为“三十七道品”。

虽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虽然(舍利弗)没有带着他的五分法身以及佛法一起圆寂。

一心:专注、纯一的心。是“定”的别名之一,又译为“心一境性”。

能示、能教、能照、能喜:能够开示、教导、鼓励、使欢喜,为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

若生、若起、若作:凡是(因缘而)产生的、开始的、形成的。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岩:高峻的山崖。

般涅槃:“般”为完全,“涅槃”为灭除烦恼、生死。此处特指解脱者的去世。

然其彼方,我则不空:只要是有舍利弗在的地方,就如同我也在那里。

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应当依靠观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证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导而修证佛法,不必外求。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 依于四念处

纵使佛陀和大师们人不在了,佛弟子们更是要依法修行以自行体证佛法。

由本经可知自依、法依,依的不是己见,而是依佛法修四念处以自证。“念觉支”(即四念处)是“七觉支”的第一个,要有念觉支为基础,根基于其上发展其余各觉支,其余各觉支才不是空中楼阁。因此四念处的确像洲渚般,是实修佛法所依靠的基础。

  • “洲”和“灯”

梵文的 dvīpa 或巴利文的 dīpa 有“洲”、“灯”两个意思,因此“自洲”在其他经中也有翻译为“自炽然”,例如在其余《阿含经》中:

《中阿含经》卷十五〈王相应品 1〉第70经:“当自然法灯,自归己法,莫然余灯,莫归余法。”(CBETA, T01, no. 26, p. 520, b19-21)

《增壹阿含经》卷十二〈三供养品22〉第3经:“云何,比丘!当自炽然,当自修行,得修行法,获无比法?于是,比丘!内自观身,外自观身,内外自观身而自游戏;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而自游戏。”(CBETA, T02, no. 125, p. 607, b17-22)

《长阿含经》卷二第2经游行经:“云何自炽燃,炽燃于法,勿他炽燃;当自归依,归依于法,勿他归依?阿难!比丘观内身精勤无懈怠,忆念不忘,除世贪忧;观外身、观内身外身,精勤不懈怠,忆念不忘,除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CBETA, T01, no. 1, p. 15, b7-12)

“自炽然”是比喻修行自证的智慧犹如灯明,和其他经中以“灭炽然”比喻灭除像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当中的“炽然”是作不同的比喻。

[进阶辨正]

(六三九)[0177a15]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偷罗国跋陀罗河侧伞盖菴罗树林中,尊者舍利弗、目揵连涅槃未久。尔时,世尊月十五日布萨时,于大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观察众会已,告诸比丘:“我观大众,见已虚空,以舍利弗、大目揵连般涅槃故。我声闻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教授,辩说满足。有二种财,钱财及法财,钱财者从世人求,法财者从舍利弗、大目揵连求,如来已离世财及法财。

“汝等莫以舍利弗、目揵连涅槃故愁忧苦恼。譬如大树,根、茎、枝、叶、华、果茂盛,大枝先折,亦如宝山,大岩先崩。如是,如来大众之中,舍利弗、目揵连二大声闻先般涅槃。是故,比丘!汝等勿生愁忧苦恼,何有生法、起法、作法、为法、坏败之法而不磨灭?欲令不坏,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可爱之物皆归离散,我今不久亦当过去。是故汝等当知,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谓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世”,大正藏原为“施”,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世”。

[注解]

布萨:说戒、忏悔的集会。在出家人来说,是指每半月的集会说戒,若有犯戒的人则在僧众前忏悔,以维持戒行的清净。对在家人来说,则是在斋日受持八关斋戒。

我观大众,见已虚空:我看现场的大众,看起来空荡荡的,因为少了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两位大弟子。

生法、起法、作法、为法、坏败之法:(因缘而)产生的事物、开始的事物、形成的事物、造作的事物、会败坏的事物。即“一切有为法”。

[对应经典]

 

[导读:三十七道品]

要快速证悟并除灭烦恼,可以整理出三十七类通往涅槃的方法,称为“三十七道品”,包括:

  •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 (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 四正勤:正确的勤奋于四个层面 (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 (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 (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佛经中另外有定义的“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与这里的“五根”意义不同。)
  • 五力:由五根进修而产生的力量 (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 七觉支:觉悟的七个要素 (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 八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 (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三十七道品之间会有一些重叠的项目,并不是严谨区隔的方法,例如“四念处”也是“五根”中的“念根”。这是因为三十七道品是为了实用而作的归纳口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分类,能依之修行才是重点。三十七道品当中的一些相关性如下图所示:

《杂阿含经》卷二十四至卷三十即关于三十七道品的经文,属于《杂阿含经》“道品诵”的一部分。本卷即为“念处相应”的上半,可惜“念处相应”的下半、“正勤相应”、“如意足相应”、及“根相应”的上半,在《杂阿含经》中已佚失,相关内容得参考其余经典。

因此在本卷后附上相当于《杂阿含经》佚失部分的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念住相应”、“正勤相应”、“神足相应”的中译。至于相当于佚失部分的“根相应”上半的中译,则附在卷二十六“根相应”的最后一经(第660经)后。

本卷末线上版的“进阶辨正”也提供四念处实修方法的一些介绍,供有志实修的同学作入门的参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校勘]

圣本在“四”字之后有光明皇后愿文。

[进阶辨正]

 
agama/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1/30 12:05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1866307258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