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二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导读:不如我意的五阴;阴相应 (4/5)]如果身体是“我”,我们对身体应该有完全的自主能力,就像国王在自己的王国中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但是身体会生病、会痛苦,可见身体不是“我”。 心理也是如此,刹那生灭,更不会是“我”。 我们对于身心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可见身心并非“我”。 与其追求“自我”或“真我”,不如了知“无我”而修行断除对自我的执著,就能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有着这样的智慧,我们即能依靠观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证佛法(“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依靠正法的教导而修证佛法(“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必外求(“不异洲、不异依”)。 本卷属于《杂阿含经》的“阴相应”,是解说五阴的相关经文。 (三三)[0007b22]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①、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③,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④,无所取故无所著⑤,无所著故自觉涅槃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欲令如是:想要使它成为什么样子。 ② 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因为身体不是我,因此身体会生病、会苦,我也会想要让身体变成这样、不变成这样。 ③ 变易法:具有会变化的性质,与“无常”意思类似。 ④ 取:执取;执著。 ⑤ 著:黏着;执著。 ⑥ 涅槃:灭除烦恼、生死。 [对应经典][进阶辨正](三四)[0007c13]如是我闻: 尔时,世尊告余五比丘④:“色非有我。若色有我者,于色不应病、苦生,亦不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比丘白佛:“无常,世尊!” “比丘!若无常者,是苦耶?” 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比丘!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余五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 “波罗㮈”,巴利本作 Bārāṇasī。 ⓒ “鹿野苑”,巴利本作 Migadāya。 [注解]① 波罗㮈: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以北约十公里处的恒河河畔,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迦尸国的首都。当时有以首都名作为国号的习惯,因此迦尸国又称为波罗㮈国。另译为“波罗奈”。 ② 仙人住处:传说鹿野苑是远古曾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又名“仙人住处鹿野苑”。 ③ 鹿野苑:中印度波罗㮈城的地名,当地林中有许多鹿,因此称鹿野苑。佛陀成道后,在此地度化憍陈如等五位比丘证阿罗汉。 ④ 五比丘:佛最早度化的五位比丘,分别是憍陈如(又译作“拘邻”)、拔提(又译作“跋提释迦王”)、摩诃男(又译作“摩诃男拘隶”)、婆破(又译作“惒破”)、阿湿波誓(又译作“马胜”、“马师”)。 [对应经典]
(三五)[0008a05]如是我闻: 尔时,有三正士③出家未久,所谓尊者阿㝹律陀④、尊者难提⑤、尊者金毘罗⑥。 尔时,世尊知彼心中所念,而为教诫ⓐ:“比丘!此心、此意、此识⑦,当思惟此,莫思惟此⑧,断此欲、断此色ⓑ,身作证具足住⑨。比丘!宁有色,若常、不变易、正住不?” 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之法,厌、离欲、灭、寂⑩、没⑪。如是色从本以来,一切无常、苦、变易法。如是知已,缘彼色生诸漏害⑫、炽然⑬、忧恼皆悉断灭,断灭已,无所著,无所著已,安乐住;安乐住已,得般涅槃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时,三正士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诫”,宋本作“戒”。 ⓑ “色”,元、明二本作“以”。 ⓒ 大正藏在“易”字之后有‘正住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佛告比丘:“善哉,善哉,色是无常、变易’二十五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注解]① 支提:支提山,位于王舍城北方。迦兰陀竹园位于支提山侧。 ② 竹园精舍:位于王舍城旁,又名竹林精舍,即迦兰陀竹园。 ③ 正士:追寻正道的人。 ④ 阿㝹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闻名。又译为阿那律。 ⑤ 难提:比丘名,佛陀称赞他“乞食耐辱,不避寒暑”第一。 ⑥ 金毘罗:比丘名,佛陀称赞他“独处静坐,专意念道”第一。 ⑦ 此心、此意、此识:在《阿含经》中通常心、意、识三者相通,三者并列是以同义字重复以使语意更加充实的用法。依作用可区分三者,心是精神作用的中心,有“集起”的意思,意指“思量”作用,识指“了别、认识”作用。 ⑧ 当思惟此,莫思惟此:应该思惟这些……,不要思惟这些……。这里经文将该思惟哪些、不该思惟哪些的详细内容省略了。 ⑨ 具足住:进入(达成)并保持着。又译为“成就游”。 ⑩ 寂:寂静。 ⑪ 没:消失、终了。 ⑫ 害:祸害。 ⑬ 炽然:猛烈燃烧的样子,这里形容像火烧般逼迫身心的烦恼。 ⑭ 般涅槃:完全灭除烦恼、生死。“般”为“完全”。 [进阶辨正](三六)[0008a21]如是我闻: 自依、法依、不异依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④。比丘!当正观察,住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何因生忧悲恼苦?云何有?因ⓓ何故?何系着?云何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忧悲恼苦生长增广?” 诸比丘白佛:“世尊法根、法眼、法依⑤,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如说奉行。”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有色ⓔ、因色、系着色⑥,自观察未生忧悲恼苦而生,已生而复增长广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答言:“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色是无常,若善男子知色是无常、苦ⓕ、变易,离欲、灭、寂静、没,从本以来,一切色无常、苦、变易法知已,若色因缘生忧悲恼苦断,彼断已无所著,不着故安隐⑦乐住,安隐乐住已,名为涅槃。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时,十六比丘不生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竹园、毘舍离⑧ 清净、正观察 [校勘]ⓐ “自洲”,巴利本作 Attadīpa。 ⓑ “自依”,巴利本作 Attasaraṇa。 ⓒ 宋、元、明三本无“住于”二字。 ⓓ “因”,大正藏原为“四”,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因”。 ⓔ “色”,宋、元、明三本作“色色”。 ⓕ “苦”,大正藏原为“已”,今依据前后文改作“苦”。 ⓖ 竹园……苦(六经)出第三卷(82-87)。 [注解]① 摩偷罗:中印度的古国,在当今印度德里东南约一百四十公里处,为古代通商要地。 ② 跋提河:印度五大河之一,全名阿夷罗跋提河,即当今印度的拉布提河。 ③ 菴罗:芒果。“菴”读音同“安”。 ④ 住于自洲、住于自依;住于法洲、住于法依;不异洲、不异依:安住在自己的洲渚、安住于依靠自己;安住在佛法的洲渚,安住于依靠佛法;不住在别的洲渚、不依靠别人。按:这是比喻要依靠观察自己的身心而修证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导而修证佛法,不必外求。详见卷二十四第639经:“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洲依。” ⑤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导引,佛法的依归。 ⑥ 因色、系着色:依着色,执着色。 ⑦ 安隐:安稳。 ⑧ 毘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祇族的一部。另译为“毘耶离”、“鞞舍离”、“广严城”。 [对应经典][进阶辨正](三七)[0008b1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陀不与世间诤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不与世间诤①,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②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谓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是名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比丘!有世间世间法ⓐ③,我亦自知自觉④,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世间盲无目者⑤不知不见,非我咎也。 “诸比丘!云何为世间世间法,我自知,我自觉,为人演说,分别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是比丘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世间世间法;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此是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于彼盲无目不知不见者,其如之何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世间世间法”,巴利本作 Loke lokadhammo。 ⓑ “已”,大正藏原为“己”,今依据前后文改作“已”。 [注解]① 诤:诤论;为了主张自己的看法而与人争执。 ② 世间智者:世间有智慧的人。 ③ 世间世间法:描述世间的法中,最写实地描述世间的法。 ④ 自知自觉:亲自证知、亲自觉悟。 ⑤ 世间盲无目者:形容世间没有智慧的人,有如失明的人(看不见东西)。 ⑥ 是比丘:这里可能有经文脱落,原文可能为“如是,比丘”。 ⑦ 其如之何:表示对其(指对方)无可奈何。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华严经》卷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随顺而转。”(CBETA, T10, no. 293, p. 845, c24-p. 846, a5) 佛陀不与世间诤,而随顺众生;但佛陀有智慧,因此随顺而转,将众生转向智慧、导向解脱。本经中,佛陀即随缘应和世间智者合乎佛法的部分,而不应和其不合乎佛法的部分。 [进阶辨正](三八)[0008c0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人为卑下业,种种求财活命,而得巨富,世人皆知。如世人之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 “诸比丘!譬如一器①,有一处人,名为揵茨,有名钵,有名匕匕罗,有名遮留,有名毘悉多,有名婆阇那,有名萨牢②。如彼彼ⓐ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如是,比丘!有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知见③而说,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世间盲无目者不知不见,我其如之何? “比丘!云何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觉,乃至不知不见?色无常、苦、变易法,是为世间世间法;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世间世间法。比丘!是名世间世间法,我自知自见,乃至盲无目者不知不见,其如之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无“彼”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同一个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名称,佛陀就随顺着不同地方的称呼而名之,而不会坚持如何称呼才对的。 但不论世间的东西如何称呼,佛陀更进一步的了知,它是无常、苦、变易法。 (三九)[0008c26]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种种子。何等为五?谓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①。此五种子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②,新熟坚实,有地界而无水界,彼种子不生长增广。若彼种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中风,有水界而无地界,彼种子亦不生长增广。若彼种子新熟坚实,不断、不坏、不腐、不中风,有地、水界,彼种子生长增广。 “比丘!彼五种子者,譬取阴俱识③;地界者,譬四识住④;水界者,譬贪喜四取攀缘识住⑤。何等为四?识于色受想行攀缘生长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比丘!识于中若来、若去、若住、若没、若生长增广。 “比丘!若离色、受、想、行,识有若来、若去、若住、若生ⓐ者,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⑥。色受想行界离贪,则识无住处,不造作色界离贪,离贪已,于色封滞⑦意生缚断⑧;于色封滞意生缚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受、想、行界离贪,离贪已,于行封滞意生触断;于行封滞意生触断已,攀缘断,攀缘断已,彼识无所住,不复生长增广。不生长故,不作行;不作行已住,住已知足,知足已解脱;解脱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著;无所取、无所著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⑨,欲入涅槃、寂灭、清凉⑩、清净、真实。”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生”,明本作“坐”。 [注解]① 根种子、茎种子、节种子、自落种子、实种子:不同的繁殖植物的方法,例如块根繁殖(如萝卜)、插枝繁殖(如葡萄)、取一整节来繁殖(如甘蔗)、自行落下就会繁殖(如落地生根)、果实里的种子繁殖。 ② 不中风:不被风吹所伤害。 ③ 取阴俱识:执取(执著)诸阴(色、受、想、行)同在的识。 ④ 四识住:“色、受、想、行”等四个“识”在其中生长增广的基地。 ⑤ 贪喜四取攀缘识住:贪著四识住。其中“四取攀缘识住”就是“四识住”。 ⑥ 彼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这只是空话,如果去问他,他就回答不出来了,只会愈来愈迷惑,因为他其实没有相关经验。其中“言数”又译为“言说”。 ⑦ 封滞:攀住占用,就是执取的意思。 ⑧ 意生缚断:意识所生的结缚已断除。 ⑨ 见法:见到真理。 ⑩ 清凉:没有热恼,在这里形容“涅槃”。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种子只要有土壤、有水分,就能开始生长。 此经中则譬喻如下:
识(种子)生长在色、受、想、行(土)中间,只要有贪喜(水),就会愈长愈大。 本经所说的解脱的次第为: 于色受想行界离“贪”、意生缚断、攀缘断 → “识”无住处,不复生长增广 → 不作“行” → 住、知足、解脱、无所取、无所著、自觉涅槃。
一个学生在没看过金庸小说之前,不会对金庸小说有特别的感觉。但看了一部金庸小说,上瘾了,就想要看更多的金庸小说,对小说的偏好和读小说的行为像滚雪球般,最后成为金庸小说迷。在这个例子中,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增长了对于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对小说的喜爱及觉知又促成更多读小说的身心运作。对金庸小说的识(觉知)在读小说的色、受、想、行当中,由于有贪喜,就会生长增广。 看电影也是如此,本来没有特别想看电影的人,可能在看了一部特定类型的片子后有了喜好,就想看更多该类型的片子,终于培养出对于该类电影的嗜好。这也是由于有贪喜,因此对该类电影的识在色、受、想、行中生长增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喜爱享受,如果执著,会更强化对享受的觉知,也是贪喜润泽,生长增广的结果。 [进阶辨正](四〇)[0009a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封滞者不解脱,不封滞则解脱。云何封滞不解脱?比丘!攀缘四取阴识①住。云何为四?色封滞识住,受、想、行封滞识住,乃至非境界故,是名封滞,故不解脱。云何不封滞则解脱?于色界离贪,受、想、行、识离ⓐ贪,乃至清净ⓑ真实,是则不封滞则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离”字。 ⓑ “净”,宋、元、明三本作“凉”。 [注解]① 取阴识:执著(色、受、想、行)阴的识。 [对应经典][导读:六根]有句成语“六根清净”。六根是哪六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犹如外境进入身心的管道,因此又称为“六入处”。 六根能接收外境:
其中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境”、“六尘”。 “眼”根接收到影像(“色”),而会有视觉(“眼识”)。眼根、影像、视觉,三者接“触”,而能感“受”影像,映“想”起这是影像,而有造作(“行”)。 这些在《杂阿含经》卷八以后会有详细的说明,经文是:“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生触,触俱生受、想、思。” 而这一连串的身心反应,就是五阴生起的过程。更进一步,五阴既然都是因缘而生,也就会因缘而灭。 从卷八开始,会对六根的运作以及修行过程,有更详细的分析。以下的几经,算是一个序幕。 [进阶辨正][第41经经文导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于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佛陀告诉我们有五受阴,而且佛陀对这五受阴的五种情况:
都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佛陀接着一一说明五受阴的这五种情况: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
什么是如其原貌地了知色? 色是由“四大”以及四大所造成的物质及物理现象所构成的。 四大是地、水、火、风,是古印度人所认为物质世界及物理现象的四种组成:
佛陀教导我们,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
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
“色集”指色的集起、色由于因缘聚合而生起。 色是怎么集起的?由于有对色的喜爱。 人们喜爱物质及物理现象,因此集起了物质及物理现象。举例来说,喜爱物质,因此轮回时就脱离不了物质的世界。 佛陀教导我们,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集。
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
“色味”指色使人爱着的滋味,也就是色的吸引力。 色能让人产生喜爱,就是色味。 举例来说,漂亮的物品让人爱不释手,就是色味的例子。 佛陀教导我们,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味。
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
“色患”指色的祸患。 色有无常、苦、会变化的特质,称为色的祸患。 举例来说,漂亮的东西是无常的,毁坏时会让人苦恼,就是色患的例子。 佛陀教导我们,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患。
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色离”指色的出离。 如果能调伏对色的贪欲、断除贪欲、超越贪欲,就是出离于色。 佛陀教导我们,要如其原貌地了知色离。 解释完了色、色集、色味、色患、色离,佛陀又继续解说受。人们为什么会有对“色阴”的心理反应呢?起因于人们有“受阴”,这里的“受”也就是“感受”:
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
受阴包括了:
称作“六受身”,这里的“身”是指“种类”,也就是有六种感受。 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因此上面的六受身可详述为:
在以后的经中会详述“触”的运作机制。 眼、耳、鼻、舌、身,都有接收的器官,所以比较具体、容易了解。意则是比较抽象的,可以解释为脑的功能。 可注意的是,“五受阴”是色受阴、受受阴、想受阴、行受阴、识受阴。其中的“受受阴”是指感受,分为眼受、耳受、鼻受、舌受、身受、意受等六受身。不要混淆了。
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
“受集”指感受的集起。 前面已提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会产生感受,因此说“触”的集起,就是“受”的集起。 实际上,“触”不只能生起受,也能生起想、行,如稍后经文所示。
云何受味如实知?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
“受味”指受阴使人爱着的滋味,也就是受的吸引力。 六受能产生使人爱着的滋味,就叫受味。举例而言,看到漂亮的图画,感到赏心悦目,这种感受能吸引人、让人爱着于其滋味。
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
云何受离如实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经文其余段落对于五受阴的五种情况的定义,同学们应该都能依此分析,自行解读其意义了。 比较需要解释的是行、识的定义:
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
“行”指造作。“思”是意志活动,是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所以这里将“行”区分为由眼触乃至意触而生起的“思”。
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
“识”指识知,也就是觉知六境。 识可分为六种,即六识身:
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离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说彼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陀说:“诸位比丘,如果修行人对于色如上说的那样去知道、见解,能往离欲的方向而去,那叫做正确的趣向。正确趣向的人,我说他是深入了解了。受、想、行、识也是一样。” 接着佛陀说: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如实见,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如果修行人能如其原貌地了知、见解色,就能对色不喜爱(生厌)、不贪爱(离欲)、不生起任何烦恼(不漏)、心自由了。 最后佛陀总结:
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
心真正自由的人,就没有任何缺失(纯一就是没有杂质);没有任何缺失,清净的行为(梵行)就能成立;有梵行的人,不必任何依靠而得自在,到了苦的尽头、可以无苦了。 (四一)[0009b0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于此五受阴,五种如实知——色如实知,色集、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①及四大造色②,是名色,如是色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于色喜爱,是名色集③,如是色集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云何受如实知?有六受身——眼触④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缘六受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身。云何为六?谓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谓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云何想患如实知?谓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 “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⑤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谓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 “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⑥——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身,如是识身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谓名色⑦集,是名识集⑧,如是识集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谓于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是识离如实知。 “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离欲向,是名正向⑨。若正向者,我说彼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如实见,于色生厌、离欲,不起诸漏,心得解脱;若心得解脱者,则为纯一;纯一者,则梵行立;梵行立者,离他自在,是名苦边⑩。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如”字。 ⓑ 大正藏无“于”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六识”,宋、元、明三本作“六识六识”。 ⓓ “入”,宋、元、明三本作“人”。 [注解]① 四大:古代印度人认为一切物质及物理现象,有四种组成:地大(坚固性)、水大(湿润性)、火大(温热性)、风大(移动性)。 ② 四大造色:由“四大”所造成的各种物质及物理现象。 ③ 于色喜爱,是名色集:对色的喜爱造成色生起。其中“集”指因缘的聚合。第42经的相当经文作“爱喜是名色集”,相当的《七处三观经》经文作“爱习为色习”,相当的南传经文作“由食物的生起而有色的生起”。 ④ 触: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举例而言,眼根、光线、眼识,三者接触而生“眼触”,依着眼触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运作。 ⑤ 思:意志活动;使心造作的精神作用,是最常见的一种行阴。 ⑥ 六识身:六个识的种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边的“身”是指种类,只是虚拟的比喻,而不是指身体。 ⑦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其中“名”是“受、想、行、识”四阴,即所有心理的运作,没有形体而只能用名字来诠释,因此称作“名”;“色”即色阴,也就是物质及物理世界的现象。另外也有解释“名色”为“分别色”,分别四大及其变化。 ⑧ 名色集,是名识集:有“名色”的聚合,而会有“识”的聚合(识阴);因为有“名色”为因缘,而会有识阴。按:就六根来看,因为应对了六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会产生。从人身来看,因为有身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能增长。 ⑨ 正向:正确的趣向。 ⑩ 苦边:苦的尽头。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此经对五受阴的定义,列表如下:
此经所举的五受阴的“集”,列表如下:
喜爱能缘生五受阴,因此不只能缘生色,也能缘生受、想、行、识。此经中只以“色”为举例。 六根接收到六境,而会有六识。六识、六根、六境接“触”,就会有感“受”、心中映“想”、而有造作(“行”)。因此触集是受、想、行集。 就六根来看,因为应对了六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会产生。从人身来看,因为有身心(在名色的范畴内),六识才能增长。因此名色集是识集。这也呼应了本卷前面第39经所说:“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CBETA, T02, no. 99, p. 9, a8-10) [进阶辨正](四二)[0010a0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七善处与三种观义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七处善①、三种观义②。尽于此法得漏尽③,得无漏④,心解脱、慧解脱⑤,现法⑥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⑦’如实知五阴及其集、灭、道、味、患、离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 色如实知“云何色如实知?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为色,如是色如实知。色集如实知云何色集如实知?爱ⓐ喜ⓑ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云何色灭如实知?爱[*]喜灭是名色灭,如是色灭如实知。色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色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⑧——正见⑨、正志⑩、正语⑪、正业⑫、正命⑬、正方便⑭、正念⑮、正定⑯,是名色灭道迹,如是色灭道迹如实知。色味如实知云何色味如实知?谓色因缘生喜乐,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实知。色患如实知云何色患如实知?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实知。色离如实知云何色离如实知?谓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如是色离如实知。 受如实知“云何受如实知?谓六受——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实知。受集如实知云何受集如实知?触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实知。受灭如实知云何受灭如实知?触灭是受灭,如是受灭如实知。受灭道迹如实知云何受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受灭道迹,如是受灭道迹如实知。受味如实知云何受味如实知?受因缘生喜乐,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实知。受患如实知云何受患如实知?若受ⓒ无常、苦、变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实知。受离如实知云何受离如实知?若于受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如是受离如实知。 想如实知“云何想如实知?谓六想——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是名为想,如是想如实知。想集如实知云何想集如实知?触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实知。想灭如实知云何想灭如实知?触灭是想灭,如是想灭如实知。想灭道迹如实知云何想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想灭道迹,如是想灭道迹如实知。想味如实知云何想味如实知?想因缘生喜乐,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实知。想患如实知云何想患如实知?若想无常、苦、变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实知。想离如实知云何想离如实知?若于想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想离,如是想离如实知。 行如实知“云何行如实知?谓六思身——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是名为行,如是行如实知。行集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触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触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行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行灭道迹,如是行灭道迹如实知。行味如实知云何行味如实知?行因缘生喜乐,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实知。行患如实知云何行患如实知?若行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实知。行离如实知云何行离如实知?若于行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行离,如是行离如实知。 识如实知“云何识如实知?谓六识身——眼识,耳、鼻、舌、身、意识身,是名为识,如是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云何识集如实知?名色集是识集,如是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云何识灭如实知?名色灭是识灭,如是识灭如实知。识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识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名识灭道迹,如是识灭道迹如实知。识味如实知云何识味如实知?识因缘生喜乐,是名识味,如是识味如实知。识患如实知云何识患如实知?若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如是识患如实知。识离如实知云何识离如实知?若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如实知。比丘,是名七处善。 三种观义“云何三种观义?比丘!若于空闲⑰、树下、露地⑱,观察阴、界、入⑲,正方便思惟其义,是名比丘三种观义。是名比丘七处善、三种观义。尽于此法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爱”,宋、元、明三本作“受”。[*] ⓑ “喜”,宋、元、明三本作“喜乐”。 ⓒ 大正藏无“受”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七处善:善是“善巧”,熟练的意思,即熟练于如其原貌地了知五阴及其集、灭、道、味、患、离等七处。 ② 三种观义:在“阴、界、入”三方面观察法义。相当的南传经文则为在“界、处、缘起”三方面观察法义。 ③ 漏尽:断尽烦恼。 ④ 无漏:断尽烦恼。 ⑤ 慧解脱:以智慧断除烦恼而解脱。 ⑥ 现法:这一生。“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现法”即现在的事物,表示这一生。 ⑦ 得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身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这些都是在描述证得阿罗汉。 ⑧ 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圣者的道路。又译为“八正道”。 ⑨ 正见:正确的见解;布施是善的、咒愿(祝福)是善的、供养是善的、有善行恶行、有善恶业报、有轮回、有父母(要孝顺)、有众生轮回受生(非断灭见)、有办法证得涅槃,以及四圣谛等出世间的智慧。 ⑩ 正志:正确的意向;离于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译为“正治”、“正思”、“正思惟”。 ⑪ 正语:正确的言语;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⑫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做杀生、偷盗、邪淫的事。 ⑬ 正命:正当的谋生;以不违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 ⑭ 正方便:正确的努力;已生的恶令断,未生的恶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长。另译为“正精进”、“正勤”。 ⑮ 正念:正确的专注;清澈的觉知。 ⑯ 正定:正确的禅定。 ⑰ 空闲:离开聚落,寂静而适合修行的地方。又译为“空闲处、阿兰若、阿练若”。 ⑱ 露地:户外没有遮蔽物的地方。 ⑲ 阴、界、入:五阴、十八界、六入处。其中“界”是“差别、分界、种类”的意思,“十八界”为: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有人将这里的“界”解为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则此段经文指观五阴、观六界(界分别观)、观六入处的本质。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
就当下的缘起而言,可举例如下:
就三世轮回而言,可举例如下:
在卷八会分别就六根来看,举出更为详细的例子。
此经中说的七处善,相当于卷一说五阴的“阴、集、灭、道”的定义的经文(第31、32经),加上卷一说五阴的“味、患、离”的经文(第13、14经),并取卷二的“因缘”相关经文(第45经开始)其中跟“五阴”直接相关的部分整理而成。 “阴、集、灭、道”与“味、患、离”是二组主题。“阴、集、灭、道”或许着重在四圣谛的真理,而“味、患、离”或许着重在生活上的观察。 另一方面,以“色阴”为例,色的“阴、集、灭、道”是分析色本身的生起和灭去,而色的“味、患、离”是分析色会导致的后续。 例如“色集”是“爱喜集”,而“色味”是“色因缘生喜乐”,有何不同? “色集”是指色的起因、如何产生色的;“色味”则是指色的滋味、色的吸引力,若执著的话就会引致后续的因缘。前者是说色的“起因”,后者则会牵引到“后续”的因缘。 佛弟子如实知“阴、集、灭、道、味、患、离”这七处,而了解身心的本质并解脱于后续的因缘。 本卷第41经及58经都解释了五阴及五阴的集、味、患、离,卷三第59经也定义了五阴及五阴的集与灭。若对本经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加以比对参考。
此经中说的三观,可解为阴、界、入,是佛经中常用的对于一切事物的三种不同的分类法、或三种不同的观察切入角度。举例来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空五阴);无眼、耳、鼻、舌、身、意(空内六入处);无色、声、香、味、触、法(空外六入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空十八界)”(CBETA, T08, no. 251, p. 848, c11-13)。 [进阶辨正](四三)[0010c1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于五阴有我见,取著,心就会随五阴转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①;心随转已,亦生取著②摄受心住③;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异,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见五阴无我,不取著,心就不随五阴转“云何名不取不ⓐ著?多闻圣弟子于色不见我、异我、相在,于色不见我、我所而取;不见我、我所而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生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住故,则不生恐怖、障碍、心乱,不取著故。如是受、想、行、识,不见我、异我、相在,不见我、我所而取。彼识若变、若异,心不随转;心不随转故,不取著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心乱,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是名取著、不取著。”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不”字。 ⓑ “已”,大正藏原为“色”,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元、明二本无“是名不取著”五字。 [注解]① 随转:被牵着走。 ② 取著:执取;执著。 ③ 摄受心住:持续地摄住心;心持续地被把持住。“住”是持续、稳固的意思。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见五阴无我,不取著,就能“心不随境转”。 (四四)[0011a13]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生则系着,不生则不系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云何若生则系着?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随变异;心随变异故,则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顾念,以生系着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生系着。 “云何不生不系着?多闻圣弟子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不[*]爱喜、赞叹、取著,不系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变、若异,心不随变异;心不随变异故,心不系着摄受心住;不摄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碍、顾念,以不生不着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不生不系着。”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本经说“若生则系着”,是指生了什么? 可见前一经(第43经)所说“取故生著”,可以指有“取”,也就是“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所以生系着。 [进阶辨正][导读:十二因缘]苦的生起(“苦集”)简言之就是贪爱、执著造成的。若作更细部的解析,可分解为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缘”表示前者是后者的条件。这当中缘生的十二支为: (1) 无明 → (2) 行 → (3) 识 → (4) 名色 → (5) 六入处 → (6) 触 → (7) 受 → (8) 爱 → (9) 取 → (10) 有 → (11) 生 → (12) 老病死忧悲恼苦 前面的第 39 经最少提到了 (3)~(4) 支,第 41 经则提到了 (3)~(8)。 以下第 45 经提到了 (4)~(7) 支,第 57 经提到了 (5)~(8) 支,第 53 经则提到了 (8)~(12) 支。为了能了解接下来的各经文,让我们先看看 (4)~(12) 支是什么:
(4) 名色:即色、受、想、行、识五阴。另外也有解释“名色”为“分别色”,分别四大及其变化。 前者不一定直接产生后者,也可能前者是后者成立间接的条件。能确定的是,若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生起。 同学若目前还无法完整了解因缘没关系,以后有其余的经文章节(例如卷十二),会对因缘有大篇幅的介绍。目前最少要了解“五阴是由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此无我”,以及“由于感官接触到外境时起贪爱执著,这样的因缘才会缠缚众生”。 防盗监视器的录影画面,一秒十二个画面可以用来抓小偷,一秒十个画面甚至两个画面,也都可以用来抓小偷。同样地,根器特别好的人,知道十二因缘的用意是要解析并断除贪爱、执著,立刻能禅观并了知,就证知无我、悟道了。而我们一般人,则需要一步步停格分析,从头检查到尾,作较深入的了解,为了修行悟道作好理智分析的准备。 (四五)[0011b0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①;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②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③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④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⑤,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⑥,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⑧。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⑨,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⑩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无“识”字。 ⓑ “长”,元、明二本作“增长”。 ⓒ 宋、元、明三本无“觉”字。 [注解]① 我在色、色在我:“我”处于色之中,或色处于“我”之中。这两种状况也称为(我、色的)“相在”。 ② 无明:无智;不彻底明白佛法。也是“痴”的异名。 ③ 诸根: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④ 六触入处:由“六触”进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触使人心意动摇、产生贪爱的过程、时空、或情境。六触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这里的“触”特指感官、外境、识,三者接触,是十二因缘之一。 ⑤ 苦乐觉:苦受及乐受。这里的“觉”是“受”的异译。 ⑥ 意界、法界、无明界:六根的意根这一类(意界)、六境的法境这一类(法界)、无明这一类。(在卷八会解说,有意根、法界,就有意识,这三者和合生触。这时如果是在无明的状况下,就是无明触。) ⑦ 无明触:“无明”状况下的“触”;在六根对六境的认识了别中,没有智慧。 ⑧ 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我)存在、(我)不存在、(我)有存在也有不存在、我比对方殊胜、我与对方相等、我比对方卑劣、我知道我看见等念头。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我是、我是这个、我将是、我将不是、我将是有色的、我将是无色的、我将是有想的、我将是无想的、我将是非有想非无想的(的念头)”。 ⑨ 明:智慧;彻底明白佛法。“无明”的对称。 ⑩ 明触:“明”状况下的“触”;在六根对六境的认识了别中,能够有智慧。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有同学问:“本经中的‘无觉’解为‘我是无’或‘我不存在’,那不是佛法说的‘无我’吗?” 凡夫主张“我不存在”,是睁眼说瞎话而讲“我等于无”,这是断灭见,不是正观因缘生灭而得知无我。卷六第133经的“读经拾得”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 (四六)[0011b21]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沙门、婆罗门以宿命智①自识种种宿命②,已识、当识、今识,皆于此五受阴③;已识、当识、今识,我过去所经。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色若可阂ⓒ④可分,是名色受阴。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⑤。复以此色受阴无常、苦、变易。受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⑥,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复以此受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想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⑦,是故名想受阴。复以此想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行为作⑧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复以此行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识别知⑨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复以此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法。 “诸比丘!彼多闻圣弟子于此色受阴作如是学:‘我今为现在色所食ⓕ⑩,过去世已曾为彼色所食,如今现在。’复作是念:‘我今为现在色所食,我若复乐着未来色者,当复为彼色所食,如今现在。’作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色,不乐着未来色,于现在色生厌、离欲、灭患、向灭。多闻圣弟子于此受、想、行、识受阴学:‘我今现在为现在识所食,于过去世已曾为识所食,如今现在。我今已为现在识所食,若复乐着未来识者,亦当复为彼识所食,如今现在。’如是知已,不顾过去识,不乐未来识,于现在识生厌、离欲、灭患、向灭,灭ⓖ而不增,退而不进,灭而不起,舍而不取。 “于何灭而不增?色灭而不增,受、想、行、识灭而不增。于何退而不进?色退而不进,受、想、行、识退而不进。于何灭而不起?色灭而不起,受、想、行、识灭而不起。于何舍而不取?色舍而不取,受、想、行、识舍而不取。 “灭而不增,寂灭而住;退而不进,寂退而住;灭而不起,寂灭而住;舍而不取,不生系着;不系着已,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卑下、种子 封滞、五转、七 [校勘]ⓐ “受阴”,巴利本作 Upādānakkhandha。 ⓑ 大正藏无“受阴”二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阂”,宋、元、明三本作“碍”。[*] ⓓ “指”,明本作“相”。 ⓔ “饥”,明本作“饿”。 ⓕ “我今为现在色所食”,巴利本作 Ahaṃ kho etarahi rūpena khajjāmi。 ⓖ 宋、元、明三本无“灭”字。 ⓗ “比”,大正藏原为“诸”,今依据前后文改作“比”。 [注解]①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② 宿命:宿世的生命;过去世。 ③ 已识、当识、今识,皆于此五受阴:(以宿命智观察过去世的种种)无论是已经知道的、未来将要知道的,以及现在正知道的一切,都离不开此五受阴的范围。 ④ 阂:阻隔;妨碍。读音同“合”。 ⑤ 指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所谓可以阻碍是指:若用手、石头、木杖、刀,或是冷、热,或是口渴、饥饿,或是被蚊蝇、各种毒虫、风雨等的触扰,这就是触碍,所以有触碍的事物就是色受阴。 ⑥ 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感觉苦、感觉乐、感觉不苦也不乐。 ⑦ 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心中浮现一些相、心中浮现很多相、心中浮现广大没有边际的相、什么物质都没有的地方心中仍浮现的相。又译为“小想、大想、无量想、无所有想”。 ⑧ 为作:行为造作。 ⑨ 别知:辨别认知。 ⑩ 为现在色所食:被现在色所支配。这里“食”是“支配”的意思。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此经对五受阴的定义,列表如下:
[读经拾得](四七)[0012a09]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心善男子①应作是念:‘我应随顺法,我当于色多修厌离住②,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信心善男子即于色多修厌离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离住,故于色得厌,于受、想、行、识得厌。厌已,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脱”,宋、元、明三本作“脱离欲”。 [注解]① 信心善男子:对佛法有信心的善男子。 ② 厌离住:保持安住在厌离的状态。 [对应经典](四八)[0012a18]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自念:‘我应随顺法,于色当多修厌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住。’信心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于色多修厌住,于受、想、行、识多修厌住已,于色得离,于受、想、行、识得离。我说是等,悉离一切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四九)[0012a2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①曰:“若信心长者、长者子来问汝言:‘于何等法知其生灭?’汝当云何答乎?” 阿难白佛:“世尊!若有长者、长者子来问我者,我当答言:‘知色是生灭法,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②。’世尊!若长者、长者子如是问者,我当如是答。”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灭法,受、想、行、识是生灭法。知色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色;知受、想、行、识是生灭法者,名为知识。”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阿难:比丘名,以“多闻第一”闻名。“阿难”是“阿难陀”的简称。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担任佛陀侍者达二十五年。 ② 生灭法: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由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有生就有灭。 [对应经典](五〇)[0012b10]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曰:“若有诸外道出家①来问汝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如是问者,云何答乎?” 阿难白佛:“世尊!若外道出家来问我言:‘阿难!世尊何故教人修诸梵行?’者,我当答言:‘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世尊教人修诸梵行;为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世尊!若有外道出家作如是问者,我当作如是答。” 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我实为于色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于受、想、行、识,修厌、离欲、灭尽、解脱、不生故,教人修诸梵行。” 佛说此经已,尊者阿难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外道出家:泛称佛弟子以外的出家人,另译作“异学”。 [对应经典]
(五一)[0012b25]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坏、不坏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是坏法,彼色灭涅槃是不坏法;受、想、行、识是坏法,彼识灭涅槃是不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五二)[0012c02]郁低迦①修多罗②,如增一阿含经四法中说③。 [注解]① 郁低迦:比丘名,原为外道,曾向佛请益“世间有边无边”等问题(参见卷三十四第965经),后随佛出家,证阿罗汉(参见卷二十四第624经)。这里指以郁低迦为主角的一经。 ② 修多罗:契经;佛经。“修多罗”是音译,原义为“线”,比喻佛经能贯穿法义、使法义不散失。 ③ 如增一阿含经四法中说:如同《增壹阿含经》讲述“四法”的经中所说内容。依据现存的《增壹阿含经》,难以断定是指哪一经,一个可能性是《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增上品31〉第4经所说的“四法本”: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灭尽为涅槃。 [进阶辨正](五三)[0012c04]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①国人间游行②,于萨罗聚落③村北申恕④林中住。 尔时,聚落主⑤大姓⑥婆罗门⑦闻沙门⑧释种⑨子,于释迦⑩大姓,剃除须发,著袈裟⑪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⑫,成无上等正觉,于此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又彼沙门瞿昙⑬如是色貌名称,真实功德,天、人赞叹,闻于八方,为如来⑭、应⑮、等正觉⑯、明行足⑰、善逝⑱、世间解⑲、无上士⑳、调御丈夫㉑、天人师㉒、佛㉓世尊㉔。于诸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为世说法,初、中、后善㉕,善义、善味㉖,纯一满净㉗,梵行清白,演说妙法。善哉应见!善哉应往!善应敬事!作是念已,即便严驾㉘,多将翼从㉙,执持金瓶、金杖ⓒ伞盖,往诣佛所,恭敬奉事。到于林口,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世间因缘集灭佛告婆罗门:“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㉚;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著、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是名有因有缘世间灭。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论因,如是说因。世间多事,今请辞还㉛。” 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㉜。” 佛说此经已,诸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校勘]ⓐ “到”,宋、元、明三本作“到此”。 ⓑ “萨”,大正藏原为“婆”,宋本则为“娑”,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萨”。 ⓒ “金杖”,大正藏原为“杖枝”,今依宋、元、明三本改作“金杖”。 ⓓ “不”,宋、元、明三本作“否”。 ⓔ 宋、元、明三本无“如实”二字。 [注解]① 拘萨罗: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北部,其首都为舍卫城,佛陀晚年常在此国。另译为“憍萨罗”。 ② 人间游行:游历各个地方,随缘度化。也称作“游行人间”、“游行”、“行脚”。 ③ 萨罗聚落:名为萨罗的村落。“聚落”即村落、部落。 ④ 申恕:印度黄檀,为豆科黄檀属的落叶大乔木,原产于印度。又译为“身恕”、“尸舍婆”、“尸摄惒”。 ⑤ 聚落主:村长。 ⑥ 大姓:世家大族。 ⑦ 婆罗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祭司阶级。 ⑧ 沙门:出家的修行人。古代印度原泛指传统婆罗门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⑨ 释种:姓释迦的一族。 ⑩ 释迦:释迦牟尼佛的族姓,古印度刹帝利种的望族,义译为“能仁”。 ⑪ 袈裟: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须经染色,以别于在家人所穿的白衣。又作“染色衣”。 ⑫ 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基于正信从家出离,出家修行。 ⑬ 瞿昙:佛陀俗家古代的族姓,后分族称释迦氏。又译为“乔达摩”。佛弟子称佛陀为“世尊”,而外道则以佛陀的俗家古姓“瞿昙”或“沙门瞿昙”来称呼他。 ⑭ 如来:依于真理而来成佛,即指佛陀。“如来”是古印度对觉者十种常见的称号(如来十号)之一,如来十号是: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古来对于如何断句为如来十号,有不同的看法。一个合理的看法为,“世尊”是佛弟子对佛陀的尊称、对佛德性的总称,因此算十号之外的总称。) ⑮ 应:应受人、天的供养。另译作“应供”,音译“阿罗汉”。 ⑯ 等正觉:完全契于真理、遍于一切的觉悟。另译作“正遍知”。 ⑰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行为(戒、定等)皆圆满具足。 ⑱ 善逝:彻底地到达彼岸,不再退没于生死之海。 ⑲ 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的事理。 ⑳ 无上士:至高无上的人。 ㉑ 调御丈夫:能调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让他们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㉒ 天人师:天与人的导师。 ㉓ 佛:觉者;自觉觉他的人。又译为佛陀。 ㉔ 世尊:世间所尊重的觉者。梵文原文音译为“婆伽梵”、“婆伽婆”,是佛陀德性的总称,一字多义,经中常单译为“世尊”、旧译“众祐”。 ㉕ 初、中、后善:开头、中间、结尾都是善的。 ㉖ 善义、善味:意义正确,文句正确。 ㉗ 纯一满净:完全清净。 ㉘ 严驾:整备车马。 ㉙ 多将翼从:带许多随从。“将”是“带领”的意思。 ㉚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这两句话有二种解法。第一种解法为“有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了世间,有因缘(条件)使得世间已聚集而生起”,第一个“集”作动词,第二个“集”作形容词。第二种解法为这两句话是同义、换句话说,解为“有因缘(条件)聚集而生起了世间”,两个“集”都是动词。 ㉛ 世间多事,今请辞还:我在世俗中还有许多事要处理,现在便请辞先回去了。 ㉜ 宜知是时:现在是适当的时候(回去)了。 [读经拾得]
在十二因缘中,本经举例的为其中的第八支至十二支: 也就是说,贪“爱”,而执“取”,执取而“有”了善恶业,而产“生”后续的身心变化。以下举几个例子:
家中一个精美的花瓶打破了!由于对这个花瓶的喜“爱”,执“取”(我语取)认为这花瓶是“我所有”的却毁坏了,因为“有”这业力而产“生”忧悲恼苦的感觉。 如果有智慧,就知道花瓶是身外之物,设法解决问题,而不会心痛。
对于喜爱美味的人而言,由于对美味贪“爱”,因此执“取”(欲取)想要保留或持续美味,由于执著在美味上,就“有”了必须要美食的缠缚,产“生”的心已变成美味的奴隶,担忧没有美味、吃到难吃的食物则会苦恼。 每天的生活中都充斥了十二因缘,这些因缘也造就了人的一生,以及无尽的轮回。 [进阶辨正](五四)[0013a1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彼时,毘迦多鲁迦聚落有婆罗门来诣佛所,恭敬问讯,却坐一面,白佛言:“瞿昙!我有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①,为诸大众占相吉凶,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瞿昙,于意云何?” 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于意云何?色本无种②耶?” 答曰:“如是,世尊!” “受、想、行、识本无种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汝言我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诸大众作如是说,言有必有,言无必无,知见非不实耶?” 婆罗门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颇有色常住百岁耶?为异生、异灭③耶?受、想、行、识常住百岁耶?异生、异灭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为大众说,成者不坏,知见非不异耶?” 答曰:“如是,世尊!” 佛告婆罗门:“于意云何?此法彼法,此说彼说,何者为胜?”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此如法说④,如佛所说显现开发。譬如有人溺水能救,获囚ⓒ能救,迷方示路,暗惠ⓓ明灯⑤。世尊今日善说胜法,亦复如是显现开发。” 佛说此经已,毘迦多鲁迦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从座ⓔ起,礼足而去。 [校勘]ⓐ “㮈”,宋、元、明三本作“柰”。[*] ⓑ 宋、元、明三本无“言”字。 ⓒ “囚”,大正藏原为“彼”,明本则为“泅”,今依据宋、元二本改作“囚”。 ⓓ “惠”,大正藏原为“慧”,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惠”。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注解]① 族姓:大族、家族。 ② 无种:没有最初的根源。 ③ 异生、异灭:依一个生起,依另一个被灭。 ④ 如法说:契合正法而说。 ⑤ 暗惠明灯:在黑暗中赠送明灯。 [读经拾得]此经中佛陀以五阴的无常,对比宿命论的“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而让铁口直断的婆罗门自觉宿命论的不足。 “有种”,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因为他们“有种”。古时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有种”,子女世袭父母的阶级。至于“将相本无种”,就是指将相是要靠科举成绩或汗马功劳,而不是继承父母的阶级。 经文中五阴“无种”是指五阴没有固定的生起根源或源头,而是由因缘而生灭。若五阴“有种”,就有不会变的主体。但因为五阴“无种”,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结果,预言就无法“言有必有,言无必无,言成必成,言坏必坏”这么地完全正确,何况成了的事迟早也是会衰败的。婆罗门在了解这一点之后,就同意佛陀的见解比较高明。 [进阶辨正][导读:三毒]由于有我见,就会有种种的烦恼。这些烦恼当中,最重要的有三种:
简称贪、瞋、痴或是贪、恚、痴,统称为“三毒”。 对于我所喜爱的,就生贪欲。我所喜爱的得不到、有违逆我的,就生瞋恚。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智慧,也就是无明。 有对自我的贪爱,才有瞋恚。因此在前面的经文中,许多只讲贪爱,也就不特别指出瞋恚。以下的经文,则将三毒一起提出。 (五五)[0013b13]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①、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受阴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②、是取③,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④、瞋恚⑤、愚痴⑥及余种种上烦恼⑦心法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注解]① 麤:“粗”的异体字。 ② 有漏:有烦恼。其中“漏”是譬喻有所漏失。 ③ 是取:是执取(执著)。 ④ 贪欲:贪求而不知足的欲念。简称“贪”。 ⑤ 瞋恚:生气;忿怒。简称“瞋”。 ⑥ 愚痴:无智;无明。简称“痴”。 ⑦ 上烦恼:粗重的烦恼,例如贪欲、瞋恚、愚痴、我慢、疑惑等烦恼。 ⑧ 心法:心理现象。“法”在这边是广义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无形、真实、虚妄的事物或道理。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如同先前提过的,色、受、想、行、识合称“五阴”,有执著的五阴,又称为“五受阴”,又译为“五取蕴”。 (五六)[0013b24]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无漏法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爱ⓒ、恚,是名无漏法。”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信ⓓ、二阿难 坏法、郁低迦 [校勘]ⓐ “如是”,宋本无“如是”二字,元、明二本作“是名”。 ⓑ 宋本无“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十四字。 ⓒ “爱”,大正藏原为“贪”,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爱”。 ⓓ “信”,宋本作“住”。 ⓔ “阴”,大正藏原为“除”,今参考(五五)经内容,疑为“阴”之误,故改作“阴”。
[导读:三十七道品]前面的经典已阐释了佛教的核心法义。佛陀在世时,许多人有深厚的修行基础,只听闻佛陀简短的精辟说法,就悟道了。但更多人需要进一步的解释,以了解修行的细节,并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协助修行,因此而有三藏经典。 举例而言,要快速证悟并除灭烦恼,可以整理出三十七类通往涅槃的方法(三十七道品),包括:
三十七道品之间会有一些重叠的项目,并不是严谨区隔的方法,例如“四念处”也是“八正道”中的“正念”。这是因为三十七道品是为了实用而作的归纳口诀,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分类,能依之修行才是重点。 三十七道品在接下来的经文里只是一句带过,而进一步的内容在《阿含经》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九有详细的说明。 (五七)[0013c07]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还持衣钵,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于西方国土人间游行。 时,安陀林①中有一比丘,遥见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见已,进诣尊者阿难所,白阿难言:“尊者!当知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 尔时,阿难语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语众,不告侍者,独一无二而出游行,不应随从。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灭少ⓐ事②故。” 尔时,世尊游行北至半阇③国波陀聚落,于人所守护林④中,住一跋陀萨罗ⓑ树下。时有众多比丘诣阿难所,语阿难言:“今问ⓒ世尊住在何处ⓓ?” 阿难答曰:“我闻世尊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所守护林中跋陀萨罗树下。” 时,诸比丘语阿难曰:“尊者当ⓔ知我等不见世尊已久,若不惮劳⑤者,可共往诣世尊?”哀愍故⑥,阿难知时,默然而许⑦。 尔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夜过晨朝⑧,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乞食已,还精舍,举⑨卧具⑩,持衣钵,出至西方人间游行,北至半阇国波陀聚落人ⓕ守护林中。时,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置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头面礼足,于一面坐。 尔时,世尊为众多比丘说法,示、教、利、喜⑪。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 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若有比丘于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见,疾得漏尽?’者,我已说法言:‘当善观察诸阴,所谓四念处⑫、四正勤⑬、四如意足⑭、五根⑮、五力⑯、七觉分⑰、八圣道分⑱。’我已说如是法,观察诸阴。而今犹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乐、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⑲,不能增进得尽诸漏。若复善男子于我所说法,观察诸阴,勤欲、勤乐、勤念、勤信,彼能疾得尽诸漏。” “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若见我者,是名为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无明触生爱,缘爱起彼行。” “彼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爱受因、受集、受生、受转。” “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 “彼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谓彼触六入处因、六入处集、六入处生、六入处转。” “彼六入处无常、有为⑳、心缘起㉑法;彼触、受、行、爱ⓖ,亦无常、有为、心缘起法。” “如是观者,而见色是我。” “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㉒……不见色是我所,而见色在我……不见色在我,而见我在色……不见我在色,而见受是我……不见受是我,而见受是我所……不见受是我所,而见受在我……不见受在我,而见我在受……不见我在受,而见想是我……不见想是我,而见想是我所……不见想是我所,而见想在我……不见想在我,而见我在想……不见我在想,而见行是我……不见行是我,而见行是我所……不见行是我所,而见行在我……不见行在我,而见我在行……不见我在行,而见识是我……不见识是我,而见识是我所……不见识是我所,而见识在我……不见识在我,而见我在识……不见我在识,复作断见㉓、坏有见㉔。” “不作断见、坏有见,而不离我慢㉕。不离我慢者,而复见我,见我者即是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前所说,乃至“我慢”。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疾得漏尽。”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少”字之前有一“灭”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删去。 ⓑ “跋陀萨罗”,巴利本作 Bhaddasāla。 ⓒ “问”,大正藏原为“闻”,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问”。 ⓓ “处”,大正藏原为“所”,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处”。 ⓔ 大正藏无“当”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人”,明本作“入”。 ⓖ “爱”,大正藏原为“受”,今依据前后文改作“爱”。 ⓗ 大正藏无“此”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注解]① 安陀林:是音译,义译为寒林,因为林木多而较凉,也是弃尸的树林,而让一般人恐惧而发凉。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场所之一,位于王舍城北方。 ② 欲住寂灭少事:想要保持在寂静不被外事干扰的状况。 ③ 半阇:古代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当今印度北部。 ④ 人所守护林:有人守护的园林。 ⑤ 惮劳:畏惧辛劳。 ⑥ 哀愍故:因为悲悯的缘故。 ⑦ 阿难知时,默然而许:阿难尊者知道是时候了,故静默以表示答应。 ⑧ 晨朝:约早上六点到九点。 ⑨ 举:拿起。“举卧具”在这里指放置卧具。 ⑩ 卧具:坐、卧时的资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⑪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众生的四种方式,即开示(示)、教导(教)、鼓励(利)、使欢喜(喜)。 ⑫ 四念处:专注于当前的四种目标之一:(1)身念处、(2)受念处、(3)心念处、(4)法念处。 ⑬ 四正勤:正确地勤奋于四个层面:(1)已生恶令断灭、(2)未生恶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长。 ⑭ 四如意足:基于四种因素产生禅定、成就神通:(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2)精进定断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断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⑮ 五根:如同根生茎叶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个根本:(1)信根、(2)精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⑯ 五力:由五根实修而发挥出的具体力量,即:(1)信力、(2)精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⑰ 七觉分:觉悟的七个要素:(1)念觉分、(2)择法觉分、(3)精进觉分、(4)喜觉分、(5)轻安觉分、(6)定觉分、(7)舍觉分。 ⑱ 八圣道分:即“八圣道”,迈向解脱的八个正确途径:(1)正见、(2)正志、(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⑲ 不勤信,而自慢惰:不坚信、起决心,而自己懒散怠惰。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未达热心”。 ⑳ 有为:有造作的;因缘而生的。“为”是“造作”的意思。 ㉑ 缘起:由因缘(种种条件)而生起。 ㉒ 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也有愚痴无闻凡夫)不认为色是我,但是认为色是我所拥有的(,也就是说色之外另外有我)。此段将经文重复的部分省略了,完整的内容要将此句代入前段,成为“愚痴无闻凡夫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若见我(所)者,是名为行”……直到“如是观者,不见色是我,而见色是我所。”此段之后的各句也要依此代入前段。 ㉓ 断见:断灭的见解。例如认为“人死后尘归尘、土归土,一无所有”的见解。又称为“断灭见”、“无见”。 ㉔ 坏有见:不接受缘起存在的见解,即“断见”。 ㉕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参考之前的经文以及相当的南传经文,此经中的“我慢”疑为“自慢惰”的讹误。 [对应经典][读经拾得]
在解说苦是如何生起的十二因缘中,本经举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为例:
此经中将爱的结果,以行(身口意的造作)一语蔽之,并强调这些造作都是因为有“我见”等无明而产生的: 然而“无明”、“行”也是十二因缘的开始,因此继续生成十二因缘的各支、在十二因缘最后又生出新的无明、行,成为无尽的轮回。 六根、六境、六识接触,而有感受,因此而贪爱,就会造作各种行为、造各种业。 在“明”(智慧)的状况下,感官与外境接触虽然有感受,但是可以依据智慧来抉择(明触),不会贪爱,就不会造成苦果。进一步的分析,可发现六入处以及任何因缘生起的身心都是无我的,而得以解脱。 另外,此经中提到的五受阴、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缘、漏尽,皆可纳入四圣谛的体系下,互为呼应:
[进阶辨正](五八)[0014b12]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①。 尔时,世尊于晡时②从禅觉③,于诸比丘前敷座④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座ⓒ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座[*],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⑤?” 佛告比丘:“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⑥。” 比丘白佛:“善哉,世尊!欢喜随喜,今复更问。世尊!有二阴相关⑦耶?”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犹若有一人如是思惟:‘我于未来得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识。’是名比丘阴阴相关也。”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 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名阴?”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阴,是名为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是,比丘!是名为阴。”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 更有所问:“世尊!何因何缘名为色阴?何因何缘名受、想、行、识阴?” 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 更有所问:“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离?云何受、想、行、识味?云何识患?云何识离?” 佛告比丘:“缘色生喜乐,是名色味;若色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色患;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若缘受、想、行、识生喜乐,是名识味;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是名识患;于受、想、行、识,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识离。”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 更有所问:“世尊!云何生我慢?” 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于此生我慢。”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欢喜随喜。” 更有所问:“世尊!云何得无我慢?” 佛告比丘:“多闻圣弟子不于色见我、异我、相在,不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 比丘白佛:“善哉所说,更有所问,何所知、何所见,尽得漏尽?” 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⑧。” 尔时,会中复有异比丘,钝根⑨无知,在无明㲉起恶邪见⑩,而作是念:“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⑪?”尔时,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诸比丘:“于此众中,若有愚痴人,无智无ⓓ明,而作是念:‘若色ⓔ无我,受、想、行、识无我,作无我业,谁当受报?’如是所疑,先以解释彼。云何比丘,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无常,世尊!”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世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若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是见者,是为正见;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佛说此经时,众多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阴、根、阴即受 二阴共相关 [校勘]ⓐ “东园鹿母讲堂”,巴利本作 Pubbārāma Migāramātupāsāda。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座”,大正藏原为“坐”,今依据前文改作“座”。[*] ⓓ 大正藏无“无”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宋本无“色”字。 [注解]① 东园鹿母讲堂:佛陀的道场之一,是由鹿母出资设立的大讲堂,在舍卫城。 ② 晡时:黄昏时分,约下午三点至五点多。 ③ 从禅觉:禅坐完毕。 ④ 敷座:铺设座位。 ⑤ 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为五阴异受耶:佛陀说的(我理解为)五阴就是执著,说得真好。现在我还要再确认:请问佛,五阴就是执著吗?还是五阴之外有执著?(这位比丘听佛陀说五受阴是欲根、欲集、欲生、欲触,因此以为五阴即受、五阴就是五受阴。但随之又没把握,所以才再问,真的是五阴即受?还是五阴异受?) ⑥ 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五阴并不就是执著,也不是五阴之外有执著,而是哪里有欲贪,哪里就有五受阴(执著的五阴)。 ⑦ 二阴相关:二个阴是相关连的,例如前一生的五阴与后一生的五阴相关;某人对五阴有欲贪,而希望未来会有什么样的五阴,就会有相续的五阴。 ⑧ 疾得漏尽:快速地灭尽烦恼,得到解脱。 ⑨ 钝根:愚钝的根器;悟性低。 ⑩ 在无明㲉起恶邪见:由于无明而生出不合乎正法的外道见解。“㲉”是“卵”,譬喻无明如同卵一般,能生出邪见。 ⑪ 若无我者,作无我业,于未来世,谁当受报:如果没有“我”,那么造作都没有我的业,如此一来,在未来世又是谁来承受业报呢? ⑫ 阴、根、阴即受,二阴共相关,名字、因、二味,我慢、疾漏尽:此摄颂即此经的十个问题:(1)阴(2)根(3)阴即受(4)阴阴相关(5)名字(6) 因(7)味患离(8)我慢(9)无我慢(10)疾漏尽。原经文的“二味,我慢”疑为“味,二我慢”的讹误。摄颂一般为十经一颂,这里为整理一经的十个问题,较少见,可称为内摄颂。 [对应经典]
[读经拾得]本经的“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一段,在《中阿含经》中也有一则内涵相似的问答,本经中的“受阴”在《中阿含经》中译为“盛阴”: 《中阿含经》卷五十八〈晡利多品3〉第210经:“复问曰:“贤圣!阴说阴,盛阴说盛阴,阴即是盛阴,盛阴即是阴耶?为阴异、盛阴异耶?” 法乐比丘尼答曰:“或阴即是盛阴,或阴非盛阴。云何阴即是盛阴?若色有漏有受,觉、想、行、识有漏有受,是谓阴即是盛阴。云何阴非盛阴?色无漏无受,觉、想、行、识无漏无受,是谓阴非盛阴。””(CBETA, T01, no. 26, p. 788, b17-23) [进阶辨正]杂阿含经卷第二 |
|||||||||||||||||||||||||||||||||||||||||||
|